回覆列表
  • 1 # 自在一身正氣

    有時候批鬥“四類份子”!將成分不好的,不管是地主還是地主婆跪在地上,“貧農老大爺”裡的積極分子訴舊社會的苦!也有的“貧農老大爺”這樣訴苦:萬惡的舊社會沒有教育好我,讓我走上了邪路,吃喝嫖賭,拋家不顧,老婆孩子的吃喝不管,沒有錢了就將家裡的田地賣了!如果是新社會,哪有這情況?

  • 2 # 轉折xh

    我們這生產隊時期流行這樣一句話:

    “颳風抬石頭(穩當),下雨挖壕溝(軟乎)”

    什麼天氣幹什麼活。

    下雨天,在隊部屋裡修理農具,馬具,整理倉庫,

  • 3 # 清香益遠5

    我從那個年代過來的,我把真實情況說說吧!

    一、所謂農閒季節大都在冬季,農業學大寨,大搞農田水利基夲建設。有公社統一規劃的,有生產大隊、生產隊組織的。八十年代,大家所看到的水庫、河壩、水渠、池塘,和地頭上的旱井(下雨灌水)都是那個年代建的。

    二、遇到下雨、下雪等惡劣天氣,有時生產隊開半天會,田裡活不能幹,隊裡能幹的活如為牛、馬、驢、羊備飼料,其它活沒有,想幹也沒活兒幹。絕大部分社員休息玩要。男的幾個人湊一起,喝小酒“過陰天”,婦女在家做針線活。

    三、說365天都幹活,有些誇張,大約在大躍進的1959年,公社統一調配勞力搞農田建設,要求出全勤,但下雨下雪,天寒地凍也不出工。真正常年出工,或掙常工分的是大隊的代銷店、赤腳醫生、電磨房,民辦老師,和集體副業生產。沒關係的也幹不上。

    這是我們這裡,生產隊的真實情況,地區不同也可能不一樣。

  • 4 # 北丐之星859

    雨雪天有時候開會,乾點雜活,也有放假的時候。春,冬農閒季節,可是農閒人不閒,挖河修渠,打井,平整土地,積肥,我們這裡是1975年才完成了土地平整,莊稼才可以灌溉了的。挖河修渠還是在繼續!我1974年底進了村辦廠上班,

  • 5 # 老超911

    我下鄉插隊時,體驗過農村生活。一個月男勞力28個勞動日,婦女26個勞動日,沒完成的就要罰工分,餘下的2至4天上山打柴,沒有一天是閒居在家。農閒或遇到雨天時,天天也有事幹,雨天到田裡間苗、到莊稼地裡扯草,小雪天剝桐子。但是當時像我們幾個稍有點文化下鄉,或回鄉的年輕人待遇較好,不分農忙農閒,雨天、雪天就是排練農業學大寨的文藝節目,或樣板戲。老農們看不怪,氣得面紅耳赤,跳著腳大大咧咧地罵著。在工作組幹部的解圍下,說明了原因,老人家方才罷休。現在回想那段往事,老人們的極力反對佔用大白天的時間排演,是有充分的道理的。

  • 6 # 吳海平2021

    說說我當年插隊時所在的寧夏西海固山區的情況吧。

    那個地方,一年中不能下地或相對農閒的情況有三種:

    1、每年春播結束到夏收開始之間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大約在五月至七月之間,約兩個多月。這段時間是相對農閒,地裡不是完全沒有活ㄦ幹,如鋤草、田間管理等還是需要人乾的,但活兒不多,只需要小部分人就夠了,大部分人就可能閒下。

    2、下雨下雪天。這是無法下地勞動的。尤其是我們那裡秋季常是連綿陰雨十幾天,無法下地收割糧食,一邊困在屋內出不去,一邊眼睜睜看著已經成熟的莊稼在雨中倒臥、發芽、漚爛,農民心中是太難受了。

    3、冬季。我們那裡屬北方高寒山區。那個地方冬天冷得早。記得我1968年下鄉時,9月中旬從杭州出發時天氣還很熱,9月下旬還沒有到目的地什字公社(還在縣城招待所),天上就下起了鵝毛大雪。10月份入冬以後,土地就開始逐漸上凍。那地方,冬季氣溫高的時候約在零下七、八度,氣溫低的時候在零下二十幾度。土地上凍以後,一鐵鎬下去,只能起個白印子。一直要等到第二年開春以後,土地才能漸漸解凍。所以,其他氣候溫暖的地區,可以利用冬季興修水利、搞農田基本建設,在我們那裡是不行的。我們那裡土地上凍的時間,可能長達5個多月。

    冬季的前兩個月,我們的主要工作是打碾場。我們夏季和秋季收割下來的莊稼,大部分都不脫粒,以麥捆的形式運回村裡打碾場,堆成一個個高高的麥垛。直到秋收完畢,又種完冬小麥,這才把勞動的主要場所轉到打碾場。把一個個麥垛拆開,麥捆開啟,鋪在場上,用牲口拉著碌碡碾場,留一些人不斷地用木叉翻動碌碡碾過的麥杆。到下午碾得差不多了,把脫完粒的麥杆歸到一邊,再換一些青壯勞動力來揚場。婦女則大部分安排在倉房裡簸篩糧食。小麥、燕麥、胡麻、糜子等,基本都按這種方法打碾脫粒。入冬後的前兩個月,大多數人就都幹這個了。還有一部分人往各地塊送糞肥,那是為明年春播作準備的。

    那末,農閒時或下雨下雪天時,閒置下來的勞動力怎麼利用呢?搞副業。

    我們生產隊的副業主要是兩項,一是利用六盤山區野生的一種竹子編織揹簍和斗笠,二是燒磚瓦。

    1、竹編。

    竹編的第一步是上山割竹子。這是一種只有小指頭粗細的野竹子,跟山上雜七雜八的灌木叢生長在一起。上山割竹子的活一般都在冬天進行。這是一種非常艱苦的活,一般只有青壯年男勞力才能勝任,我當知青時不服輸,也跟著上山割了幾次竹子。

    山坡是傾斜的,有的地方還很陡峭,山坡上覆蓋著厚厚的雪,一腳下去能沒到膝蓋,周邊都是樹叢,看不到一起來的其他人。跋涉在斜坡上的雪地裡,一步一滑,但將要滑倒時千萬不能用手往地面上按,因為積雪下面埋著密密麻麻的“刀山”。山區的農民多少年來都在這個區域裡割竹子,每割一根竹子都留下了幾寸長的竹茬,年復一年,這片地方的竹茬密密麻麻象刀山一樣向上竪著,冬天被大雪一蓋,從上面什麼也看不見。我們在鄰隊插隊的一位男知青,就是在割竹子時向前一滑,於是本能地用手向前按去,結果被一根竹茬從手心刺透到手背。所以,我在割竹子的時候牢牢記住了,在要滑倒的時候,手不能往前按,要用胳膊肘往地上支,因為胳膊肘是穿在棉襖袖子裡,在棉襖上扎個洞沒關係。

    我們生產隊的竹編室設在一座比較大的房子裡。在農忙的時候,這個竹編室裡只有一個人,他是個盲人,那時候20多歲。由於是盲人,他什麼活也不能幹,只有一項技能,就是把野竹子剖成篾條。由於他一年360天風雨無誤,天天坐在那裡剖篾條,他的這項技術倒是非常熟練,剖得又快,剖出來的篾條又很勻稱。生產隊每天給他記7分工,他每年也能掙到250個勞動日,比生產隊的強壯男勞力差不了多少。

    一到農閒的時候,或者是下雨下雪天不能下地的時候,大量沒其他活兒乾的社員就擠到竹編室來了,這個時候,大房子裡就可能擠得滿滿的。竹編室的一側是個火塘,幾位技術高的老人,把紅柳或荊條一邊在火上烘烤,一邊彎曲成需要的形狀,再把兩根紅柳或荊條交叉起來做成揹簍的框架。我們知青和一幫婦女技術不行,只負責編織。我一天能編5只揹簍。編好了的揹簍或竹笠我們又不會鎖口,只好請技術好的男社員幫著鎖口。

    在竹編室勞動是非常愉快的,尤其是冬天,由於有火塘,屋子裡暖融融的,大家一邊幹活一邊說說笑笑,時不時還讓哪個社員站到屋子中央給大家來一段秦腔。

    利用一年中的閒睱時間,我們隊能編出幾千只揹簍和竹笠。供銷社的揹簍收購價是每隻0.4元至0.6元,按揹簍的大小和質量分等級。每隻斗笠的收購價是0.4元。我們編的小斗笠很精緻,運到銀川市去每隻可以賣到1.2元。城裡的姑娘在斗笠裡襯上一塊花手帕,手帕的四個角穿過斗笠的孔隙高高地翹在斗笠的上面。夏天出門,無論是戴在頭上遮陽,還是背在身後,都十分好看。

    每年竹編這一項副業,可以為我們生產隊帶來淨收入約1500元。

    2、燒磚瓦。

    每年五、六月份農閒時,只要逢到天氣晴朗,生產隊的精壯男勞力就會被安排製作磚坯和瓦坯。磚坯是用磚模子人工倒的。瓦坯是先製成一頭略粗的圓桶狀,在太陽底下曬得略幹後,在圓桶內側拉上四條線,繼續曬乾後,用手一拍,泥桶就裂成四塊瓦坯。從運土、和泥、倒磚模、制瓦坯,我們的所有工序都是人工的,十分累人。十幾個精壯小夥子,一天能制1500多塊磚坯或瓦坯。

    磚坯和瓦坯製成並曬乾後,要在場上摞成一排排牆的形狀。天氣晴朗時,要把上面的遮蓋物揭開,讓其透氣。天要下雨時,就要喊社員一起出動,將其遮蓋得嚴嚴實實。

    一直要等到冬天,打碾埸的活兒也幹完了以後,就要請來燒窯師傅,在燒窯師傅的指揮下,把保護了大半年的磚坯和瓦坯裝窯、燒窯。裝窯和燒窯都是高難度的技術活兒,沒有高明的燒窯師傅指導是不行的。我們請的這位燒窯師傅是本生產大隊第四生產隊的,燒窯技術遠近聞名,但曾因男女問題被戴上了四類分子的帽子。關於這位燒窯師傅的事情,在我寫的另一篇文章中有較詳細的講述。

    燒窯完了以後,先是停火讓窯冷卻幾天,然後,就是開窯、出窯。據說,按老規矩,開窯時要祭拜窯神等搞許多封建迷信活動,但我插隊時剛好是文革期間,這些活動都不敢搞了,直接開啟窯門就出窯,不過,窯神爺也沒有怪罪發怒,什麼事故也沒有出。

    出窯時,窯裡的溫度還非常高。出窯的人都穿的是破布單衫,每個人的身上都落滿了窯裡的煙塵,每個人的臉上都變得象戲臺上的黑李逵。

    我們生產隊一年燒兩窯磚瓦,一共是3萬多塊,順利的話,一年能為生產隊帶來約2500元淨收入。

    我在另一篇文章裡算過賬。在中常年景,我們生產隊的農業總收入,即全部農業產品折算下來的收入,約4300元,而竹編和燒磚瓦這兩項主要副業的淨收入,一年可達到4000元。這說明,農民要想有錢花,還是得多想辦法搞副業。

  • 7 # 使用者扎西次仁

    生產隊時,在我們南方沒有農閒之說,所謂農閒時間只是比“雙搶”閒緩一點而已,稱為“冬工”。這時大多做冬工水利修、整,或者是挑塘泥用著來年肥料、用塘泥作冬麥苗覆蓋物保溫過冬,等等。遇極端天氣不宜出外就開社員大會,一是學習讀報、隊長總結講話,再就是公佈社員勞動工日和大家評定個人工分分值應得多少合適,再用勞動日x分值,得數就是你這個月的勞動工分,作為年底分紅的唯一依據。評分值時是殘酷的,互相揭露不足,根據表現和勞動態度確定你應得的分值,當爭論不休時隊長一錘定音作終極決定,誰也無法變更了。

  • 8 # 雨花石在南京

    農閒時外出打短工,養動物,修理房子,給兒女介紹物件,農閒時惡劣天氣不出門。春耕忙時,惡劣天氣也要出去幹活。

  • 9 # 時髦豆花qM

    生產隊時,遇惡劣天氣不能上工,指的是不能下地,不影響牲口棚鍘草,電磨,花坊,粉坊,油坊等付業作坊。如果這惡劣天氣突發在勞動進行時,比如收割打場,那隻能是與天奮鬥了。所謂農閒,我們家鄉有句“冬寒拾草”,備生火燃料。青壯勞力則要修灘造地,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出義務工修公路水庫水渠。平時雨雪天氣隊長不派活兒了,大家公平休息,難得一樂,打撲克下象棋,也有召集開會的時候。

  • 10 # 司馬西坡處士

    我們老家自1953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成立高階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到1982年取消公社,生產隊存在歷時30年。前期(WG前)農閒時主要農事活動就是積肥,當時有句口號“莊稼一支花,全靠糞當家”“趕集上店,不如拾糞墊圈”。那時沒有化肥,主要使用農家肥,冬季挖河泥,夏季壓綠肥。後期(WG期間)因為逐漸有了化肥,積肥不再是農閒時的主要工作,主要農事活動變成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平田整地、挖溝開渠、深翻地,當時流傳一句話“深翻一次,增產一倍,至少增產百分之五十)。遇到惡劣天氣,不能從事室外活動時搓麻繩,織葦蓆,編草簾。WG期間不上工時還經常組織學習“最新最高指示”,學唱“樣板戲”,組織“賽詩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彩禮給弟弟買房買車是應該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