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馮唐李廣
-
2 # 永遠在進步的路上
今年存款利率有較大變動,期中大額存單三年期的利率有所下降,個別存期則有所提高,緊接著的儲蓄國債利率也有下調,針對這種情況,老年人應該怎樣理財呢?
一、對於老年人來講,理財首先考慮的是資金的安全,其次考慮流動性,最後才考慮收益。所以,無論存款利率和儲蓄國債利率怎樣變化,我們都不提倡老年人炒股。可是現實是現在有很多老人都在炒股,大家可以去券商營業廳看看。假如老人實在想炒股、愛好炒股,就拿少量資金的參與,不要把身家性命都押在股市,老年人沒有時間優勢,一但失敗就很難有機會翻身了。
二、老年人應該怎樣理財呢?根據不同年齡段的老人,投資組合應該不一樣,通常我們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年齡段:
1、60-70歲,今天我們的平均年齡已經超過70歲,60-70年齡段應該是老年人中的年青群體,這一群體理財的時候首先應該考慮收益,兼顧流動性和安全。可以把3年定期存款,2年定期存款和1年定期存款組合偏股型基金(混合型基金),這樣兼顧了收益、流動性和安全。當然喜歡國債且本著支援國家經濟發展的老年人也可以選擇儲蓄國債和混合基金的組合,十年期二十年期的國債我們就不提倡購買了。
2、70-80歲,更多考慮安全性和流動性,兼顧收益。可以把3年定期存款,2年定期存款和1年定期存款組合打理,同時購入一部分債券基金。至於儲蓄國債可買可不買,主要是因為今年的國債利率已經和存款利率差不了多少,甚至一樣了。
3、80-90歲,更多考慮安全和流動性,收益可以忽略不計。到了這個年齡腿腳會很不方便,思維也慢半拍了,這時我們要留足現金以備不時之需,太費腦子的投資就不用參與了。身體康健的老人還可以組合1年定期存款和2年定期存款或者是直接購買國債逆回購,這樣的好處就是現金充足,收益還不低。至於三年期定期存款或是長期國債則可有可無。
三、資金體量大的老年人,可選擇存大額存單,其收益更高,也能兼顧流動性,安全性只要在同一家銀行存入金額本息不超過50萬是沒有風險的。具體操作如下表:
-
3 # 睿思天下
老人理財,必須保證安全。
作為老人,年齡已經大了,最好的理財方法還是存銀行。雖然銀行利率可能低一點點,收益稍微差一點點,這個可能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關鍵的就是要保證安全,而且也能夠獲得相對高的利息,而且想取出來的時候就可以隨時取出來。
現在來說,只是存款利率形成辦法做了調整,由原來的基準利率*倍數的模式改變為現在“基準利率+基點”,這樣就跟貸款利率的確定方式接軌了。
雖然利率確定辦法改變了,但是各個銀行的利率還是各個銀行自己進行適當調整的,一些大型銀行的存款利率可能會稍微低一些,但是有些中小型銀行存款利率會稍微高一些,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想存款的話,就可以多去幾家銀行,然後多對比一下,然後可以把錢存到銀行利率相對高一些的銀行。
如果老年人想理財,可以查詢一下週圍的銀行營業廳的地址,多去幾家不同的銀行看看,多問問銀行存款利率是多少,這樣多瞭解一下各個銀行的存款利率是多少。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選擇離家比較近的,然後存款利率相對高一些的銀行去存錢,這樣自己就更合適一些。
然後老年人去存錢的時候,也要注意,在每家銀行的存款總額都不要超過50萬元,最好在40萬左右,這樣就可以享受到存款保險制度的全額保障了,不僅能夠保障本金的安全,也可以保障利息,這樣自己的存款就會更加的安全。
綜上所述,老人理財,必須保證安全,可以多去幾家銀行看看,選擇存款利率高的,離家近的銀行,然後每家銀行存款在40萬左右,這樣對自己就更加的合適了。
-
4 # 韭菜寶哥
老年人理財不同於當代的年輕人,與當代的年輕人更注重收益率不同,老年人對理財產品的需求主要表現為:1、理財產品需要有較高的安全性;2、理財產品需要有較好的的穩定性。年輕人更適合高回報率、高風險的股票、基金等理財產品,而老年人則更適合安全性高、穩定性好的長期國債或者國有銀行三年期及以上的定期存款等理財產品。由於國債、國有銀行銀行的定期存款本身自帶的高安全性和高穩定性,自己由國家進行保底。國債、國有銀行銀行的定期存款即使在機率大幅下調,造成收益率不高,但是由於他們的較高的安全性以及較好的穩定性,使得國債以及國有銀行的定期存款成為最適合老年人的理財方式。
-
5 # 焱焱20210606
一名曾經的金融工作者的視角:
老人理財要求安全性第一,流動性第二,收益性第三。
看了其他網友對此問題的回答,對這三個方面已經有了很詳細的描述,在此不在贅述,只介紹三個具體的穩鍵的理財方法給老年朋友們:
一、 階梯式存款方法
此方法適用於較大數額的存款。
階梯式存款就是分開儲蓄的理財方法,操作方法是將總儲蓄資金,分成若干份,分別等額存成一年、二年、三年的定期。以手裡有36萬元人民幣閒錢為例,每個月拿出3萬來,分別存成一年期定期存款1萬,二年期定期存款1萬,三年期定期存款1萬,也就是說這筆錢都按這個模式存完之後,你手裡每個月有3張1萬的定期存款,當一年的存款到期,轉存成三年。兩年的到期,一樣轉成三年。這樣兩年以後你每個月都會有一張3年期的定期存款到期,享受著3年期的高利息收益。轉存不會造成利息損失,再轉存後享受新的利率政策。
這個方法開始的時候會有點麻煩,但是36萬都滾動起來之後,不管是升息週期還是降息週期,只要堅持,你就取了一個平均值,很好的避開了銀行存款縮水的問題。
二、12張存單儲蓄法
此方法適用於較小金額的存款。
以手裡有12萬元人民幣為例,每個月拿出1萬元存成一年期定期存款,這樣下來一年就會有12張存期相同,金額相同的存單 ,到期日期分別相差一個月,每個月有一小筆金額相等的利息可以使用。
這個方法的好處是一旦有需要急需用錢便可以支取到期或者期限最近的存單,其他存單便可以繼續享受銀行定期利息待遇。利息雖低一些,但是小積大勝,堅持就有收穫。
三、選擇一家老牌基金公司,購買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具有準儲蓄的屬性。
貨幣基金聚集社會閒散資金,由基金管理人運作,基金託管人保管資金的一種開放式基金,專門投向風險小的貨幣市場工具,區別於其他型別的開放式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動性、穩定收益性,具有“準儲蓄”的特徵。
此方法金額可大可小,適合一大筆整買,也適合把每個月的預留款項買成貨幣基金。根據本人的購買經驗,收益略比儲蓄高一點點,但是高度有限。
結論:以上三種方法符合老人理財要求安全性第一,流動性第二,收益性第三的原則,適合老年朋友們理財,本著利息最大化原則,本人偏愛階梯式存款方法。不管使用哪種方法,都需要放平心態,耐心堅持!
-
6 # 寵行家
我們在這裡暫且把60歲以上的人定義為老年人。
對於老人來說,投資理財的實際意義不是很大。在這個階段,我更建議老年人群體把錢就放在銀行裡儲蓄。採購優質的食物,每天進行合適的鍛鍊,定期吃一些保健品,享受當下生活的每一刻。
投資理財這件事,一定是要分年齡的。年輕人當然是越早投資資本市場越好,但老年人就沒必要冒這個風險了。
老年人為什麼沒必要理財?一個非常重要的常識是,要想在投資理財方面取得一定收益,那必然是需要時間的。
這個時間的長度不是說一年兩年,它可能會是一個長達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時間週期。老年人沒有這麼多的時間來等待這份收益。即便是20年後這筆資產翻倍了,但對於已經80、90是歲的老年人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
況且所有的投資理財都有一定的風險性,老年人沒必要去冒險。
對於大多數老年人來說,把錢存在銀行裡做一些短期定投,吃吃利息,是比較合理的選擇。與其把自己的財產放置在需要時間沉積的風險投資中,倒不如利用自己的這筆錢,好好享受一下自己的晚年生活。
少點對投資理財的擔憂,少點風險,樂觀積極地享受生活,用心感悟人生的美好,這對於老人來說或許更為重要。
-
7 # 勻楓財技大兜底
在前兩年,德先生已經反覆提示過大家,存款利率已經進入到下行期。大家要抓住現有的高息存款機會視窗,未來在中短期是不可能再有比2018年、2019年更高的存款利息了。國債投資也是如此。
隨著2019年年底開始,來針對各類存款的管控越來越多,存款利率也開始了明顯的下行。隨著6月20日,存款利率的計價模式由“基準利率加上浮比例”變成了“基準利率+基點”的模式,中長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也明顯下降。按照監管規定,未來利率最高的定期存款就是大額存單,最高利率也只有3.55%了。
隨著存款利率的下行,我們的儲蓄國債利率也是在這幾年中進行了明顯的下調。在7月7日,財政部官網釋出公告,決定於7月發行的第五、六期電子式儲蓄國債,發行規模合計400億,固定利率分別是3.4%和3.57%,對比6月份發行的儲蓄國債利率,各自下降了40個基點,下降幅度超過10%。
回看中國的國債利率,同存款利率的下降是保持同一步伐的。在2019年以前,儲蓄國債利率比較高,那時候存款利率也高,其中3年期國債4%,5年期國債4.27%;之後在2020年8月,發行的儲蓄國債,利率就開始下降了,3年期國債降到了3.8%,5年期國債降到了3.97%,各自下降20個基點和30個基點。
這次國債發行利率下降相對是比較突然的,因為6月份剛剛發行完的儲蓄國債,利率還是比較高的。國債和定期存款作為保守型的儲戶和老年儲戶最喜歡的理財品種,現在吸引力慢慢下降了。那麼老人應該怎麼辦呢?
“咬定青山不放鬆”,這可能是對於老人未來理財的最好建議了,其實老人理財的目的不是為了發家致富,而是想讓自己的現有積蓄可以得到有效的保值,最少能跟得上物價上調的步伐。我們先不討論目前的存款利率,同物價變動上漲率之間能不能同步,但是這就說明了老人的存款是不能承擔任何風險的。
那麼目前對於老人的認知來說,除了國債和定期存款是老人能夠接受而且有著充分認知的理財品種,其他所有的理財產品未來都是有可能其不懂也不知,而且不知道其發生損失的可能性大小。那麼在目前明確說明理財產品破除剛兌的前提下,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參與。尤其是歲數越大的老人越不參與。
那此時寧可去存利率越來越低的定期存款或者繼續買國債,也不要去購買理財產品了,其實那些最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其收益率有時候還是比不上長期定期存款的利率高呢。
現在大家明白了吧?
-
8 # 樹風尚
老年理財,估計他們最怕的就是今天取出來明天存進去。歲數大了就不愛來回折騰了,如果您是老年人,就是不管下降不下降,銀行存款和儲蓄國債還是老年人的最好選擇。它對於老年人來講高枕無憂,沒有風險,存個幾年起碼不用來回折騰。如果您不甘心的話,也可以選一些理財產品,買個一年期半年期的,最好買到期不用取出來接著再續存的產品,前提是利率還算可以的情況下,如果沒有買的時候高了,您也可以取出來換一個利率比您買的這個理財產品高一點的理財產品。這個歲數了對於大多數老人來講什麼基金股票呀最好別觸碰,保守的話就是放在銀行做存款和買國債,如果您精力充沛敢於嘗試,那還是拿少部分的錢去操練吧
回覆列表
老人理財不同於年期。個人,流動性、安全性的需求可能更大一些,至於增值性建議不要追求太高,否則極易陷入詐騙漩渦。
基於以上幾點,建議做如下配置:
1、退休後每月的增量資金,即退休金或其他財產性收益。按照當地生活水平流出必要的生活費、醫藥費等必要開支;如有剩餘部分可委託子女幫自己購買一些現金分紅率高、經營穩定的股票,如四大行,長期持有,每年將收益取出納入下一輪規劃。
2、存量資金,即退休前的歷年積蓄。首先要預留出一部分應急資金,畢竟年歲不饒人,這一部分根據你的醫保情況和經濟狀況而定,中小城市儘量多一點,大中城市可適當少些,畢竟醫療資源的遠近還是很關鍵的。這一部分資金建議買貨幣基金(要買那種即時可變現的),收益雖不是很高但流動性好。其次要持有至少一套可自己獨立居住住房,避免家庭糾紛,面積不需要大,但一定要符合老年人生活習慣,周邊配套全的社群。第三,可適當買一點投資金條(不是金首飾),給兒女們點念想,保證自己不被嫌棄。
如果,上訴都滿足了,還有餘錢,那就不需要我來說什麼了,因為你一定比我會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