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陽。
紫微城,又稱紫微宮,唐太宗時號洛陽宮,武則天時稱太初宮。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次年竣工。
貞觀六年號洛陽宮,武則天光宅元年號太初宮。 自建成後,陸續成為隋、唐、武周、後梁、後唐、後晉、北宋七朝的理政之所,存世530餘年 ,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宮。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於紫微城則天門登基稱帝,定都於神都;紫微城,就是女皇理政、禮佛、生活的重要場所,武則天在紫微城中修建的明堂、天堂、集仙殿等建築,構成了一條壯麗的天際線,使紫微城的立體輪廓和風貌氣勢顯得更加輝煌壯麗。
紫微城,隋、唐、武周帝國的大朝正宮、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 位於神都洛陽西北隅,是隋唐洛陽城·宮城,亦名紫微宮。始建於隋大業元年(605年),唐、五代、宋相繼沿用,歷經七朝,存世530餘年 ,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宮。
紫微城是當時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建築形制驚世駭俗,影響到了東亞各國的宮殿建設。尤其在武則天時代修建的明堂、天堂使其別具特色,成為世界奇觀。紫微城佔地面積約4.2平方公里,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六倍。
紫微城正門為應天門,正殿為明堂;三大殿依次為乾陽殿、貞觀殿、徽猷殿。中國歷史上首次萬國來朝、唐太宗接見玄奘、唐高宗俘獲百濟國王、武則天稱帝、唐玄宗接見第八次日本遣唐使等儀式均在紫微城舉行。
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在原址建設遺址公園,實施了明堂、天堂、應天門和九洲池遺址的保護展示工程,其中明堂天堂景區已對外開放,成為洛陽旅遊必去景點。
紫微城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皇宮,其平面佈局、建築形制,奠定了中國宮城的基本格局,是隋唐以後宮殿建築的範本,被宋代皇宮、元朝皇宮、明清故宮所仿效,甚至影響到日本、北韓和南韓等東亞國家。
在洛陽。
紫微城,又稱紫微宮,唐太宗時號洛陽宮,武則天時稱太初宮。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次年竣工。
貞觀六年號洛陽宮,武則天光宅元年號太初宮。 自建成後,陸續成為隋、唐、武周、後梁、後唐、後晉、北宋七朝的理政之所,存世530餘年 ,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宮。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於紫微城則天門登基稱帝,定都於神都;紫微城,就是女皇理政、禮佛、生活的重要場所,武則天在紫微城中修建的明堂、天堂、集仙殿等建築,構成了一條壯麗的天際線,使紫微城的立體輪廓和風貌氣勢顯得更加輝煌壯麗。
紫微城,隋、唐、武周帝國的大朝正宮、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 位於神都洛陽西北隅,是隋唐洛陽城·宮城,亦名紫微宮。始建於隋大業元年(605年),唐、五代、宋相繼沿用,歷經七朝,存世530餘年 ,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宮。
紫微城是當時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建築形制驚世駭俗,影響到了東亞各國的宮殿建設。尤其在武則天時代修建的明堂、天堂使其別具特色,成為世界奇觀。紫微城佔地面積約4.2平方公里,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六倍。
紫微城正門為應天門,正殿為明堂;三大殿依次為乾陽殿、貞觀殿、徽猷殿。中國歷史上首次萬國來朝、唐太宗接見玄奘、唐高宗俘獲百濟國王、武則天稱帝、唐玄宗接見第八次日本遣唐使等儀式均在紫微城舉行。
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在原址建設遺址公園,實施了明堂、天堂、應天門和九洲池遺址的保護展示工程,其中明堂天堂景區已對外開放,成為洛陽旅遊必去景點。
紫微城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皇宮,其平面佈局、建築形制,奠定了中國宮城的基本格局,是隋唐以後宮殿建築的範本,被宋代皇宮、元朝皇宮、明清故宮所仿效,甚至影響到日本、北韓和南韓等東亞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