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素雅凝輝
-
2 # 柳葉青青78
家中來客並不怕花錢吃飯。主要是懶得做飯。另外還要陪著家長禮短的,特沒意思。還有的不提前招呼一聲冒然來訪,搞的主人措手不及。打亂了主人生活工作計劃。所以中老年人都反感家裡來客。
-
3 # 森的的春天
人老了,精力有限,來人要做飯,住上兩天,還得準備床單,被套,走了又要洗,真的很累人。我不願來人,也不願去別人家住,好歹來人,大家在外面吃個飯,聚一聚,走人,這樣也行,也不得罪人,大家都高興。
-
4 # 春城龍哥
人都很現實,經過這麼多年,該散的都散了,該淡的也都淡了,不想去串門,也不想接待誰,後半生只想和老伴清靜的過日子。
-
5 # 歲月年華132188354805
現在只有兒女來家熱鬧一下,親戚都來得少,朋友相聚直接到酒店,有面子還不累,再說自已去朋友家也是酒店聚餐,既增進了友誼,又沒太勞累身體!
-
6 # 姜愛平102995626
年輕時候,精力強,體力強,喜歡熱鬧,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精力都跟不上了,也不喜歡熱鬧了,所以不希望家裡來人打擾原有的清淨
-
7 # 指尖藝趣
肯定反感啊,要收拾還得買菜做飯。有親戚朋友來我一律在家喝茶喝咖啡吃點心零食聊天,到飯點帶到大飯店吃飯,吃完回來搞些水果,圓滿。
-
8 # 凡心fanxin
這還是一個問題!年輕的時候,親戚朋友總會在節假日互相邀集在家做客,有好吃的也會邀集朋友在家搓一頓。當私有制普及後,人們普遍有了經濟壓力,於是開始縮減可以縮小的開支,走親訪友也顧及到破費,於是少了很多往來。尤其是當年紀逐步大了,父母都不在的情況下,親戚朋友間的往來會逐步降低甚至過年過節都少有往來。都各有家事和煩心事。難免有人計較這計較那,慢慢的都少了走動。
-
9 # 三姐274913187
來做一個今昔對比就知道了。
過去,物質匱乏,貧富差距都差不多,餐桌上不怎麼豐富,家裡來了客人,就可以買些自家平時捨不得買的好吃的東西,使餐桌看起來比較豐盛,同時也可以藉機改善一下自己的伙食。客人出門也必定穿最好的衣服。開飯後,餐桌上聊的話題就多了:這雞,這魚,這肉,怎麼怎麼樣,呀!你這新衣服,這麼好看!多錢買的啊?......就圍繞這吃,穿兩個話題,一頓飯就圓滿結束了。
現在,物質豐富,吃穿就不用多說了,關鍵是貧富差距太大了,比自己富的不願意上門,就是來了也沒有可聊的話題;比自己窮的來了盡說些喪氣話,也影響自己的心情。
所以,既然來的客人沒有可聊的來的共同的話題,自然就是無話可說,雙方也都覺得尷尬,無趣。客人不願來,自己自然也就反感了。
-
10 # 段奶
現實情況,如今生活水平與質量比過去大大的提高與改變,感覺平常就象過節,年一樣,各樣山珍海味麻辣野味吃個遍,如今家裡來客,一是主人勞累不說,真的不知做什麼樣的飯菜才適合口味,所以啊,怕被打擾,也不想去打擾別人。
-
11 # 陌嫣趣生活
現在中老年人都很反感家裡來客,包括我自己。倒不是怕花錢,主要原因有四個:
一,不喜歡外人的打擾。家是私密的空間,是徹底放鬆自己的溫馨港灣,每個人都喜歡在家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
一旦有客人來到家裡,正常的家庭生活就會被打擾。會感覺頓時失去自由,說話做事會變得拘謹起來。
習慣了在家生活隨意,整天穿家居服的主人,只能被動穿上便服,而且出於禮貌,得提前收拾下屋子和自己,這樣才能接待客人。
二,不喜歡接待的麻煩。現在每個小區都有門衛,出入需要門禁卡或刷臉進出,客人來了不能順利進入,得各種詢問登記,進出都比較麻煩。
到了家裡,無論是給客人穿鞋套還是換拖鞋,都讓客人不會很舒服。
因為如果穿鞋套,客人還穿自己的鞋,特別有些穿著高跟鞋的女士,會感到腳累,想放鬆放鬆,會覺得沒有穿拖鞋舒適;但是如果換拖鞋,客人又覺得不是自己的拖鞋,穿著有顧慮,怕染上腳氣,有潔癖的人還會覺得穿別人的拖鞋髒。
泡茶倒水倒是沒什麼,有些客人要吸菸就麻煩了。
主人出於禮貌得發煙給客人,遇到不懂拒絕的客人,會弄得家裡烏煙瘴氣,主人還得被動吸二手菸。
三,不喜歡做飯的辛苦。現代人經常在外面聚會,吃過各種大餐美食,而大多數中老年人的廚藝都趕不上餐廳的大廚。
如果家裡來了客人,主人為了好好招待一番,會努力做一些平時很難得做比較麻煩的菜,覺得這樣的菜才拿得出手,不然怕客人覺得自己招待不周。
這樣一來,不僅需要提前準備各種食材,還需要各種洗、切、蒸、煮、燒、煎、燜、炸、燉……,人越多,需要做的菜越多,這就辛苦了做飯的主人。
家裡是夫妻接待的話,一般是一個人做飯,一個人陪客人聊天。如果家裡有兒女幫忙在廚房打下手,會好一點,不然就累死了。
如果辛苦做的一桌子菜都光碟了,做飯的人倒還開心,如果都剩下一些,既不好收拾,又會讓做飯的人感覺自己的勞動成果不被人認可,會覺得白辛苦了半天而不開心。
如果客人多,飯後一大桌子的碗筷,又是一個大工作量的活兒,又得在廚房洗刷收拾半天,會累得直不起腰。
四,不喜歡外人用衛生間。衛生間是容易留下氣味的地方,特別是馬桶,屬於與面板密切接觸的用具,家人之間共用倒不用在乎細菌交叉感染,外人來使用是特別不能接受的。
雖然有換氣扇可以排出氣味,但是客人使用馬桶後,心裡真就不舒服了,即使客人走後徹底清潔消毒,心裡也會留下一點陰影面積。
就算客人不上廁所,只是洗手,有時也會濺得滿地是水,離開後也得收拾。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家裡養狗的家庭,更不喜歡家裡來客人。一來因為狗狗見到外人來家裡就會吠叫,叫聲會打擾別的鄰居;二來在為了避免狗狗傷到客人,會提前把狗狗栓起來,狗狗失去自由會很委屈不開心。
總結:現在中老年人都很反感家裡來客,主要是不喜歡外人的打擾,不喜歡接待的麻煩,不喜歡做飯的辛苦。
-
12 # 喜建國
“現在的中老年人都反感家裡來客”是什麼原因?首先感謝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因為我也是其中一個。藉此機會,我把自己也“反感家裡來客人”的問題作一個介紹。
一,我這個人其實就是一個比較虛偽而好客的人。在我這裡從小到大總是有自己的結識圈子,從內心深處喜歡親朋好友作客匯聚,但如果家裡的人在待客之道上意見大,不樂意,眼色難看,情緒不好,氣氛不好,“飯局不好”等等。我總覺得自己臉皮厚,太小氣,對不起客人。那怕借錢為“客戶”,欠帳待客人,虛偽捧個場,只要自己覺得比較滿意,客人嘴角向上,眉頭不皺。我的心情就好,呼吸流暢,脾氣也好,樂觀積極。因此,如果家裡的條件達不到我想要的感覺,我總是要謝絕客人,拒絕邀約。不然會出現很尷尬的局面,很無奈的心情,很少見到的態度不好。
二,自從我退休後,我不由自主的“反感家裡來客人”。為什麼會這麼小氣?對不起,您想錯了,我家裡的條件不允許客來客往,車水馬龍。我家裡共有三個人,上有老媽,年齡已經達86歲,下有小孩,年紀不大,今年已經70歲了,中間的人是自己的老伴兒,73歲的人腰腿不便。大家想想辦法,一個家庭就這麼三個人,客人來了有“好酒好菜嗎”?我聽說有人罵我害怕接待客人,又不願意迎接“客戶”……在這裡我向您道歉了,不到萬不得已而為之,“非必要不出門”,與其說“熱情好客”,還不如說“各自安好”。不是我太小氣,而是你太大方。我最大的喜歡是客人來了熱茶好飯,主人翁精神隨心如意。我更喜歡智慧手機上的微信問好,相互理解中的心心相通。不是我的錯,而是你不通氣,“無能為力”比什麼都可怕。理解萬歲,萬萬歲!
-
13 # 70後霞姨
我最害怕過年過節了,一到過年過節,我婆家就來了一大幫親戚,少則三、四十個人,多則五六十個人,家裡擺了四個大桌子才坐得下。
我反感那些人來並不是因為我小氣,而是太累人了,每次那些親戚來,我和老公就累得腰痠背痛腿抽筋。
我公婆今年已經89歲了,現在兩老自己在老家單獨生活 ,公婆養育了7個子女,3男4女,其中有三個女兒外嫁,大姑姐在家裡上門,只有我們家在城裡生活,大伯哥和小叔子也在村裡住。
雖然大姑姐、大伯哥、小叔子都在村裡住,但沒有哪個願意給公婆跟他們一起生活。沒辦法,我們只好接公婆來城裡跟我們一起生活。
前幾年我們回老家建了房子,公婆就回老家養老了。由於公婆跟我們吃住,逢年過節那些親戚來都是由我們夫妻倆負責招待了。不止我那幾個姑姐攜家帶口來我們家吃飯,連老公的堂兄妹們也攜家帶口來我們家吃飯,甚至老公的老表們也來我們家做客。
按理說我大姑姐、大伯哥、小叔子雖然已經分開過了,他們也應該一起承擔起招待那些親戚們的責任才對的。但他們非常精明 ,不但不招待那些親戚 ,而且還攜家帶口來我們家吃飯。來吃飯沒有什麼,這年代誰都不缺吃穿,這些都無所謂了,可惡的是他們都不來幫忙,待你煮好了飯菜後還要一家一家去請,真是氣死人。
平時的節日做飯菜請他們吃飯還不要緊,最麻煩的就是大年初二了,因為正值冬天,要招待四、五十個人,真的讓我和老公累得半死!
每年春節初二,天剛矇矇亮,我和老公就趕緊起來殺雞殺鴨,一般我們要殺兩隻雞,兩隻鴨。由於公婆年紀已經大了,不能幫我們幹活,我和老公把這幾隻雞鴨弄乾淨以後,還要從冰箱裡拿魚和排骨等來切塊,醃配料留著,有時候我們還會做幾盤扣肉,這些都是我們自己需要準備的東西。
大概到中午12點鐘以後,那些親戚就開始陸陸續續來了。我老公這邊的風俗很奇葩,那些外嫁女不管他們家來多少個人,永遠都是一隻雞或者一隻鴨,一包大禮包。那些大禮包是比較便宜的那種,禮輕情意重,咱們並不計較這些。
可惡的是他們拿來的這隻雞(鴨),你必須拿來殺,煮熟奉神以後你只能砍一半上桌,另外的那一半你要退回去給他們。
我只有一個女兒,我們長期在城裡生活,我的女兒是看不上那些大禮包的,公婆年紀又大,吃這種東西多害怕上火,一般我們都是退回去給他們了。
我和老公弄完家裡的雞鴨等已經精疲力盡了,不想再弄這些了,我們想著家裡的飯菜已經夠吃了,沒有必要再去殺他們拿來的這些雞鴨。就打算全部退回去給他們, 這樣我們也省事,但公婆不同意,執意要們殺那些雞鴨,說要拿來奉神。恭敬不如從命,即使再辛苦也只能硬著頭皮做了。
那些親戚來都是坐在客廳裡烤火或者吹牛 ,沒有哪個主動幫忙,我們也不好意思叫他們幫忙。有些親戚更加可惡,到了飯點才來,一來就輪流幾家吃飯了,而我們本來也是要開飯了,但為了殺他們拿來的那隻雞,你不得不又要做工了。
好不容易處理完他們拿來的雞鴨,還要一家一家去請過來吃飯。來的客人比較多,那些喝酒的很喜歡在我們家喝酒,喝到高興處還要猜碼。有些人煙癮發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在飯桌上抽起煙來,那煙霧繚繞在客廳,無法散去,搞得人差點窒息。
老公由於晚上要開車回城裡,他只能用飲料代酒敬那些親戚。那些親戚見老公不喝酒,還說老公不會待客不陪客人喝酒呢!
有些人酒喝多了,進衛生間小便時也不記得沖水了,搞得家裡的廁所臭氣熏天,讓人作嘔。
只有我和小叔子家是獨生子女,別的家都是多胎的,有些人不但帶了自己幾個小孩來,甚至還帶鄰居家的小孩也過來,每年我起碼要發二三十個紅包出去。而我女兒只得幾個紅包,但這些我都不計較。
有些親戚很不識相,見我們家只有一個女兒,就調侃起我們家來,說我們家只有一個女兒而已,我們夫妻倆有再多的錢都沒有用,有的甚至還說我們只有一個女兒是絕戶的 ,將來沒有人給我們摔盆子。被那些親戚調侃,我和老公有些生氣,但由於是大過年,礙於情面,我和老公強忍著不發作,在那裡賠笑臉。
有一些人已經喝得醉醺醺了,而且還開著機車來,我和老公害怕他們出事,就勸他們少喝一點酒。我們的好心卻被他們當做驢肝肺,他們反而說我們太小氣,都不給喝個夠,讓人很無語。
由於大年初二我們還要返回城裡,每次那些親戚散去的時候,我收拾完桌子,洗完那些碗筷 ,已經是晚上9點鐘左右了,老家離城裡有100公里遠,道路比較彎曲,我們回到城裡已經是晚上11點鐘了。
從早上7點鐘一直到晚上11點鐘 ,我和老公一直忙個不停,一刻都沒有得休息過,累得差點虛脫。
我是遠嫁的,孃家這邊的親戚很少來做客。
婆家這邊大部分的親戚都在農村住,我們家在縣城中心 ,跟醫院相距不到200米遠。那些親戚有人生病住院時,都是給我們家煮飯送給病人的。陪護的病人也經常出入我們家,有時還要住上幾天。雖然有些不方便,但一想到他們也不容易,既然他們捨得來找了,那我們就好好地招待他們吧。
碰上自覺的人還沒什麼,他們來也是主動換鞋子。但偶爾也會碰上一些不好的客人,一來到家裡就叫老公喝酒,喝得醉醺醺的,非常討厭。有些人還抽菸 ,明明有菸灰缸,他也不把菸灰抖進去,而是彈在地板上。讓人很無語的是他們直接把菸蒂丟在地板上,導致地板都被燒出小黑點。來者都是客,即使心裡非常不舒服,那也只能忍著了。
有時親戚來太多,房子不夠住,只能給他們打地鋪了,每次他們一走 我就要把那些棉被重新清洗一遍,很累人。
我在城裡的家成了老公那些親戚的落腳點,有時候我雖然很反感,但也要強裝笑顏接待他們,讓他們吃好、喝好、睡好。
我很不理解那些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去別人家做客?
-
14 # 莉媽日記
元旦一大早,老公接到發小的電話,2號要來我家做客。他家在黑龍江,女兒在瀋陽成家,他兩口子來看女兒。和我老公也好幾年沒見了,所以過來做客。
年前我和老公工作都特別忙,原本打算趁著元旦假期,好好休息一下,這下看來是不成了。
撂了電話,我和老公趕緊開始行動,先把家裡收拾收拾,雖說平時也打理,但是有客人來,還是要再弄弄乾淨。
收拾完,去超市買菜,其實按我的意思是想去外面飯店吃,在家做太麻煩了。可老公說:那是我的發小,從小一起長大的,來了是敘舊的,上飯店多生分,還是在家做吧,多買點好吃的。
超市買完菜,都快一點了,簡單吃口飯,我就開始準備明天的菜。我幹啥比較細緻,所以做飯比較慢。怕明天來不及,所以今天把能整的都整出來。
結果又忙了一下午,感覺比上一天班都累。
第二天九點,老公發小兩口子,開車從瀋陽過來。
老公陪著嘮嗑,我忙著做菜,好幾年沒見,又趕上過元旦,所以得多做幾個菜。
忙活了一上午,做了八個菜。排骨燉酸菜,小雞燉蘑菇,油燜蝦,粉絲扇貝,冷盤,紅燒魚,拔絲地瓜,香菇油菜。
老公拿出一瓶茅臺,還有一箱啤酒,我們就開飯了。
老公發小兩口子都很健談,說說笑笑挺熱鬧。但我沒想到的是這酒量也是真驚人,太能喝了。
中午12點開始吃飯,到三點了還沒吃完。發小是真能喝,越喝話越多。車軲轆話來回說,我在旁邊陪著,臉都有點笑僵了。
但是到家裡來做客,你又不好意思不讓人家喝,所以這頓午飯就一直喝到下午5點。
老公和他發小就都喝醉了,發小媳婦還有點生氣了,埋怨他老公不聽勸,喝太多了。
我趕緊說:沒事,高興嘛,多喝點沒關係,晚上就在這住,明天再走!
於是我趕緊燒水泡茶給他們醒酒,又忙著收拾客房,換上新的床單被罩。找來新毛巾,牙具,讓他們洗漱。
八點鐘的時候,老公和他發小有點醒酒了,我又熬點粥,讓他們吃點。倆人吃精神了,就開始給其他同學打電話,語音聊天,折騰到半夜。
第二天,我一大早起來磨豆漿,煮了雞蛋,然後去外面買了油條,包子和小菜。
吃完早飯,又陪著他們去街裡轉轉。中午就在外面吃的,我是做不動了。
吃完中午飯把他們送走,回家家裡一片狼藉,又是一通收拾,鍋碗瓢盆,床單被罩,衛生間廚房,都得清掃一遍,真是累慘了,三天假期也全泡湯了!
所以我現在真的挺反感家裡來客人的,作息時間都打亂了,搭著錢,花著時間,挨著累,還得強顏歡笑陪著,真是有苦說不出!
我想這也是大多數中老年人反感家裡來客人的原因吧!
-
15 # 時間都知道wdt
我是一個保姆,去年幹活的僱主家總來客人,來的我都打怵,後來女主人,一提前告訴我說,來幾個客人吃飯,我就頭疼,說心裡話特別鬧心,糾結。
說實在的,給人做保姆,馬上年過半百的人了,一天收拾四五百平衛生,洗衣服,刷鞋子,處處面面俱到,就是不來客人都覺得很累,因為她家不像咱自己家,每頓吃一個菜,兩個菜就可以了,她家每晚都是四菜一湯,有時候不煲湯也要煮粥,本來算上我都五口人了,即使不來客人做飯都很麻煩了。
如果再接待客人就更麻煩,來一個人加兩個菜,來兩個就得加四個菜,如果來四五個人就得做十個菜,可想而知全部加工出來要多費勁吧!更讓人無奈的是做完飯一通收拾,擦擦,洗洗,刷刷,從開始到結束全部一個人來幹,不像你在家,老公或者親人都能搭把手,這你掙了人家錢了,死活都得幹。
更可怕的是僱主兩口子超級好客,客人一來就喝到半夜,雖然我九點多就不管了,剩幾塊盤子他們自己放到洗碗機裡,但是我在地下室住,他們在一樓客廳喝酒,晚上吵的我無法入睡,恨不一下子能找個地洞鑽進去,有多遠走多遠,奈何為了掙錢沒辦法,就這種工作環境。
去年的僱主人脈廣,五湖四海皆兄弟,到處都是朋友,同學,閨蜜,親戚,這周你來,下週他來的,我從沒見過這樣複雜的關係網,我是真的怕了!厭了,倦了!
怪就怪自己剛開始面試的時候,沒和她談好,也沒想到這個問題,怪自己頭腦簡單了,太笨了,沒往多了想。以為就像正常人家一樣,就是面積大點,頂多年節來個客人,那很正常,誰知道平常日子也總來人啊!
我的僱主不但好客,還喜歡請客,他們夫妻更喜歡往家裡請客,很少在外面吃,不管多有身份有地位的朋友,都願意往家裡請,人家夫妻說家宴,是最高級別的款待。
每次吃飯女主都忙的不可開交,給客人切水果,榨果汁,有時候我忙的要命,忙著做菜呢,她又讓我給客人榨南瓜糊,她自己也忙著給客人上瓜子,松籽,榛子什麼的,我真沒見過這樣好客的女人。
本來做了一桌子菜都吃不完,她還得切西瓜,做水果沙拉,哎媽呀!真是太複雜了!把家裡當大排檔一樣,酒也是上很多種,白酒,啤酒,紅酒,雞尾酒,威士忌……很多洋酒我都不認識,輪番上,都吃完了,半夜走了,兩口子還得送到門口,然後收拾一大堆拖鞋,放到洗手間,第二天上午我就開始刷,次次如此,來一次刷一次。
衛生間也是,第二天我要好頓消毒,擦拭,用酒精噴,然後用捲紙擦,擦完了再用抹布擦,否則那幫男人邊喝邊尿,能不有味兒嗎?騷死了
很多時候那些人都領孩子來,孩子不大,和僱主家孩子相仿,一來了這些孩子就玩瘋了,裡裡外外跑,廚房大廳,到處跑,都吵翻天了!我是最怕孩子鬧了,就喜歡安靜,不忙叨,心也靜,這給人幹保姆,不愛聽也要聽著,鬧死了也得挺著,簡直是無處遁形,那種無奈和抓狂誰也體會不了
題主問:現在的中老年人都反感家裡來客?為什麼?
一:家裡來客人耽誤時間,浪費精力,因為你要陪著,不能慢待,還要十二分熱情的陪著。
二:來客人了,互相都受拘束和約束,不能像沒來人一樣散漫,隨便,那樣會給人不禮貌不修邊幅的印象。
三:來客人要招待,要做飯做菜,真的很麻煩,來客人做飯是最麻煩的一個環節了,首先你要去市場或者超市採購食材,回來還得收拾,加工,吃完了又是徹底收拾,真的很累,所以就不如去飯店吃了,在家裡買食材也不省錢,一頓飯最少也要好幾百。
四:來客人還要找單獨的備用品,比如拖鞋,毛巾,被子床單,枕頭,枕巾,你都要提供或者準備,真的是太麻煩了,走了還得趕緊洗,現在人都特別乾淨,哪怕只用一次,心裡也過不去,有障礙,雖然不髒也必須要洗,所以心也跟著累。
年紀越大越沒精力了!起碼我是不太願意來客人,自己的親人除外,什麼朋友,同學,閨蜜啊!真的少聚為好,不知大傢什麼心裡?
-
16 # 劉閒閒
我爸媽馬上就要六十歲了,他們越來越不喜歡家裡來客。不是怕累,也不是怕花錢,主要原因說出來讓人懊惱不已。
我有四個舅舅,一個姨媽,表哥和表姐加起來有十多個。我們那邊有個風俗,就是在大年初二那一天,做兄弟的要去自己的姐姐或是妹妹家做客。
以前,每到那一天我媽都很開心,從舅舅們登門到離開,她的嘴笑得就沒合攏過。後來大舅年紀大了,很少再來我家,二舅本來就不常和我們走動,三舅因為癌症去世,只有小舅每年年初二還是照舊來我家。幾個表哥早就已經成家,但他們對我媽感情深厚,所以有時候會主動和小舅一起來看望我媽。
後來接二連三地發生了一些事,讓爸媽越來越反感家裡來客。
2019年的大年初一,我打電話給舅舅們拜年,小舅在電話裡開心地大著嗓門問:“小閒,你哪天回來?”
我說初三回去,他說:“那我們初二不去你家了,改成初三去,我都好幾年沒見過你了,初三去還能和你碰個面。”
我聽了自然是非常激動和開心。我自從出嫁後,每年都是大年初三回孃家,小舅家雖然和我們家離得不遠,但他常年在泰州做蔬菜批發,大年初四就要開工,一年到頭都很忙。我算是遠嫁,偶爾回一次老家也見不到他,所以算起來我已經有將近三年沒見過他了。
婆家距離我孃家三百多公里。到了初三那天,我和老公帶著不滿三歲的女兒上午十點左右開始出發,等到我家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多。
小舅有一輛開了很多年的小汽車,在我家的家門口,我並沒有看到他的車,只看到兩輛腳踏車。進家後才知道小舅並沒有來,本來他是打算來的,可恰好小舅媽的孃家人去了,他只能留在家招待客人,安排了大舅和二舅家的兩個表哥過來。
成家後都各忙各的,彼此之間的走動變得越來越少,我和兩個表哥也有好幾年沒見了,乍一見面都感覺非常親切。
本來我爸和兩個表哥的酒都喝得差不多了,特別是兩個表哥,說起話來舌頭都有些發硬,可是他們見到我老公後,非要拉著我老公再繼續喝。
我媽勸道:“你們不能再喝了,再喝就醉了。”
大表哥說:“大姑,我們這是第一次和妹夫一起喝酒,你不能不讓我們喝。”
我爸也在一旁附和:“他們好不容易湊到一塊,想喝就喝吧。”
結果兩個表哥越喝越帶勁,還把我爸的藏酒翻了出來,他們喝得酩酊大醉,說起話來前言不搭後語,走起路來東倒西歪,偏偏嘴上還不承認自己醉了。
最後大表哥直接趴在飯桌上呼呼大睡,二表哥語無倫次、口齒不清地給我們訴說他這些年生活中的委屈和辛酸,說到傷心處抱著我媽嚎啕大哭。我媽看著她這兩個醉得一塌糊塗、年齡都將近四十歲的大侄子,又是生氣又是心疼。
我媽把大表哥叫醒,想讓他去床上睡,可大表哥被叫醒後堅持要回家。
我媽非常著急。
“你們醉成這樣還怎麼回去,至少也要等酒醒了再走。”
“大姑,你放心,我根本就沒喝醉,我酒量多少我自己心裡有數。”大表哥睡了一覺後確實看起來清醒了很多,沒了之前的醉態,說話也條理清晰了很多。
我媽還是有些不放心,可大表哥和二表哥兩個人不由分說地就往外走。我爸和我老公那時候也已經醉得不省人事,我和我媽根本就攔不住他們倆,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騎上腳踏車後揚長而去。
雖然我們村和他們村距離不遠,也就是十幾里路,可我媽的心裡還是非常忐忑不安,生怕他們路上出什麼意外。
結果還真出了意外。
眼看著馬上就要到他們村口了,大表哥不知道是犯迷糊了還是咋了,竟然對著路邊上停著的一輛嶄新的小汽車騎了過去。人沒什麼大事,但是對方的車被撞得不輕。最後經過協商,賠了對方兩千塊錢。
這可把大表嫂氣壞了。她在家又哭又鬧,還打電話給我媽,把我媽數落了一頓。
我媽有些自責,但也有些委屈,她小聲解釋:“我不讓他喝那麼多,他非要喝……”
“他要喝你就讓他喝啊,這次還好人沒出什麼事,萬一人出了事,你負責得起嗎?以後我再也不會讓他去你們家了!”大表嫂說起話來不留絲毫情面,我媽雖然是長輩,但她自覺理虧,一句都不敢反駁。
掛了電話後,她把氣都撒在了我爸身上。
“都怪你!你不僅不攔著他們,反而還一個勁地慫恿他們多喝!”
“大過年的,他們來咱家,咱總不能不管他們酒喝吧?又不是我讓他們喝那麼多的,他們把我的好酒都翻了出來,你又不是沒看到。”我爸說起來也是一肚子委屈。
這件事讓我爸媽長了記性,他們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不論誰來我們家,寧願得罪人,也不能給對方太多酒喝。他們當時壓根沒想到,有時候就算來我家做客的人沒有喝醉,也避免不了會出事,而我爸媽就成了背黑鍋的人。
2020年的春節,我和老公帶著孩子在我家過得年。那年疫情剛剛開始,很多地方從大年初二就開始禁止走親訪友,但我們老家反應慢半拍,從初三那天才開始施行。
初二那天上午剛過十點,小舅就帶著二表哥來到了我家,他進門見到我和女兒愣了一下。
“小閒,你今年怎麼回來這麼早?你們不都是初三才回來嗎?”
“我們今年特意來我家過得年,除夕那天就回來了。”我一邊解釋一邊教著女兒給小舅拜年。
小舅用手背揉了一下鼻子,看起來有點侷促,他說:“我沒想到你們在這,沒給孩子準備壓歲錢,我身上也一點現金都沒帶,要不然我用手機給你轉點吧。”他說著就掏出了手機。
我趕緊拒絕:“不用啊,小舅,她還這麼小,都不知道壓歲錢是啥,你給我轉了我也不會收。”
小舅訕訕地又把手機放回了口袋,後面聊起天來他一直顯得有些心不在焉、心事重重。
我爸做了十個菜,中午十二點左右我們開始喝酒吃飯。那天我老公和二表哥喝得啤的,我爸和小舅喝得白的,他們兩個人很快喝光了一瓶。小舅還想喝,讓我爸去找酒,我爸說:“不能再喝了,去年因為喝酒出了事,我們吃一塹長一智,今年說什麼也不能再讓你喝了,喝這些就行。”
“我和他們一樣嗎,我多大的酒量你還不知道?一般人都喝不過我。”沒有喝盡興,小舅有點不開心。
“我們不是心疼酒不想給你喝,這樣吧,我們家還有兩瓶好酒,你走的時候帶著,今天咱喝這些就行了,不能再喝了。”
小舅只得作罷。他走的時候我爸給了他兩瓶酒,又給了他一盒茶葉,他一手提著東西一手拍著我的肩膀:“小閒,小舅我今天真的很尷尬,明年我給孩子準備雙份壓歲錢。”
我應了一聲好。
他們走後半個小時左右,小舅給我媽打來電話說到家了,我媽把心放回了肚子裡,心想這次可不會再出什麼事了。
可到了晚上,天都完全黑透了,姨媽突然給我媽打來電話,她家和我小舅家距離也就一百米左右,都在一個村裡。她說小舅回到家不久,和我小舅媽大吵了一架,連老丈人都驚動了,吵完架後小舅和小舅媽都走了,兩個人不知道去了哪裡,電話都打不通。
而他們吵架的原因是因為我的女兒。
小舅家的錢都是小舅媽保管,小舅回到家埋怨小舅媽:“你也不給我點錢,我一個大男人,大過年的,渾身上下一點現金都沒有,手機裡也只有二十塊錢,我見到小閒的孩子,想給孩子點壓歲錢都沒法給,實在是太丟臉了。”
小舅媽拿著一百塊錢朝小舅的臉扔了過去,嘴裡罵罵咧咧的,說的話很難聽,他一氣之下給了小舅媽兩耳光。如果是平時,小舅肯定不敢這麼做,但那天他覺得在我家丟了面子,本來就有些惱怒,加上酒壯人膽,所以才會那麼衝動。
小舅媽何曾受過這種委屈,她把家裡的鍋碗瓢盆都摔了,然後把自己的弟弟和父母都叫了過去,一起收拾了我小舅一頓。小舅在羞憤之下走了,然後小舅媽也不知道去了哪裡。
我媽連續給小舅和小舅媽打了好幾個電話,兩個人的手機一直是關機。我媽擔心的一夜無眠,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小舅家。姨媽和小舅的大女兒在小舅家,表姐冷著一張臉,招呼都沒和我媽打一個。
我媽看了氣不打一處來。
“你爸媽這次吵架能怪我嗎?你朝我擺什麼臉色!”
表姐拿著一把拖把正準備拖地,她愣了一下,然後勉強擠了個笑容說:“不是啊,大姑,我光想事情去了,沒注意到你來了。”
“得了吧,我又不是三歲小孩。”
我媽和姨媽繼續給我小舅打電話,電話的另一頭一直提示關機,就在他們六神無主的時候,小舅把電話打過來了。我媽問他在哪他也不說,只說想在外面散幾天心。我媽心裡鬆了一口氣,只要能聯絡上、確認人沒什麼事就行,小舅身上沒錢,他最多在外面呆上一兩天就得回來。
結果表姐突然在一旁冒出來一句:“爸,你身上不是沒錢嗎,我一會給你轉兩千……”她話還沒說完就被我媽狠狠地瞪了一眼,她只得噤聲不敢再說。我媽臨走之前再三叮囑她不可以給小舅轉錢。
不出我媽所料,小舅在第二天下午就回來了,他回來了,但小舅媽還沒回來,而且就連聯絡都聯絡不上,誰也不知道她去了哪裡,小舅媽的父母也說不知道,但看他們那淡定的神態,估計肯定知道小舅媽的下落。小舅和我媽他們也就不再著急了。
過了三天,小舅媽自己回來了,她和小舅很快就和好了,但從那之後小舅媽和表姐都記恨上了我媽,每次見了我媽都愛答不理的。
經過這兩件事,爸媽開始越來越反感家裡來客,2021年因為疫情,小舅沒有來我家,今年過年的時候,小舅給我媽打電話說要來我家,我媽嚇得直接結束通話了電話,然後給他發信息讓他別來了。雖然不怎麼禮貌,但她和我爸真的是怕了。
我相信有不少人有著和我爸媽相似的經歷。
現在很多中老年人都反感家裡來客,這是為什麼呢?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1、身體上的勞累。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他們的體力越來越不好,家裡來了客人,既要費心招待,又要炒菜、做飯,吃完飯還要刷盤子刷碗、打掃衛生。等客人走後,他們往往累得腰痠背痛。有人說可以去飯店吃,可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中老年人來說,他們村裡、甚至周圍可能都找不到一家飯店,另一方面,很多老年人的生活比較節儉,寧願自己累點也不捨得花錢去飯店。
2、怕招待不周,自己用心招待卻仍舊讓對方不滿意。
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不一樣,就算是同等的經濟條件,但每個人的生活理念也會不一樣,有的人比較講究吃,有的人比較講究穿。有人來家裡做客,雖然自我感覺已經在很用心招待,飯桌上的飯菜和菸酒都是自己平時不捨得吃、不捨得用的。但在來客看來,可能會覺得有些寒酸,認為沒有認真招待他們,飯菜過於敷衍。他們表面上不動聲色,但心裡卻非常不滿,悄悄生了嫌隙之心,事後還會在別人面前編排自己。
3、不喜歡喧鬧,喜歡安靜,家裡有客人會讓自己覺得不自在。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年齡越大越不喜歡喧鬧,很多中老年人都比較喜歡安靜。家裡來了客人,雖然挺熱鬧的,但喧譁聲和吵鬧聲會讓他們覺得異常煩躁。而且,家裡有客人也會讓他們覺得不怎麼自在。他們自己在家的時候,衣著隨意,想吃就吃,想躺就躺,家裡來了客人後,上個衛生間都會覺得不怎麼方便。
4、害怕孤獨。
有的老年人,平時一個人獨居,他們喜歡熱鬧,但心底裡卻更害怕孤獨。來了客人,家裡充滿了歡聲笑語,當時是挺熱鬧和開心的,老人的心裡也會非常滿足。可等客人走了之後,家裡又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然後他們心裡湧起的是更強烈的孤獨感。也就是所謂的,狂歡過後是無盡的空虛和孤獨。
5、怕為自己招惹麻煩。
客人來我們家做客,為了盡地主之誼,當然要留客人吃飯。沒有男士還好,有男士就要喝酒,不給客人酒喝怕客人覺得我們招待不周,給客人喝酒又怕出事,為我們招致麻煩。客人從我們家喝完酒離開後,不論是回家的路上還是回家之後,萬一出了什麼意外,就都成了我們的過錯。
6、怕花錢。
雖然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都好了,但還是有一部分人生活得比較拮据,還有的中老年人一輩子節儉慣了,不捨得吃、不捨得喝。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反感家裡來客有一部分原因是怕花錢。
其實不止是中老年人,很多年輕人也越來越不喜歡家裡來客,推己及人,我們平時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儘量不要呆很長時間,能不留下吃飯就儘量不要留下吃飯,假如實在推辭不過,那麼儘量不喝酒或是少喝酒,多為對方考慮一下,少去計較對方的招待是周到還是不周到。
-
17 # 麥子成長記
我們老家過年祭祖的習俗是:年三十下午帶著好酒好菜上墳祭祖;
再把已故老人的遺像請出來擺在供桌上,大年初一早上家族已婚女性和所有男性分別來老人遺像前磕頭祭拜。
現在,我們家族輩分最大的老人是72歲的堂大爺,他們家早已搬到縣城,但每年初一祭拜祖先的儀式絕對不能少。
做二十多個人的飯菜,這個事情自然落在我媽和我嫂子的身上。
家裡侄子8歲正是頑皮的時候,侄女1歲半也正是需要照看的時候,我媽和嫂子只能分工,我媽看孩子,我嫂子做飯。
侄女還不時哭著要找媽媽,侄子則不停亂跑,我媽便抱著侄女追侄子,囑咐他一定注意安全。
從洗菜、配菜到做菜都是嫂子一個人,嫂子兩個鍋炒菜,二十幾個菜,涼熱搭配,葷素搭配,用了三個多小時才準備好。
終於可以吃飯了,女人一桌,男人一桌,孩子們的吵鬧聲,男人們的勸酒聲,屋裡亂成一鍋粥,大家說著、笑著、勸著。
突然,在男桌傳來低聲抽泣的聲音。,原來是40歲堂哥:“我17歲,俺爸就不在了,這些年走過來太難了,現在生活好了,我也年齡大了,卻越來越想他。”
堂哥的爸是我二大爺,脾氣好,人也特別善良,可惜40多歲得了肝癌,去世的時候,兩個堂哥都沒有成年。
兩個堂哥從工作、結婚到生子靠著家族人的幫助,一路還算順利。
堂大爺和我爸都安慰堂哥: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
或許是喝了酒的原因,堂哥由剛剛的抽泣變成了大哭。
哭的情緒是可以傳染的,尤其是對於一群喝酒的男人。
我爸是個心軟、孝順的人,平時就經常唸叨:自己已經成為沒爹沒孃的孩子。
我爸這個山東漢子竟然也開始抹淚,長這麼大我只見我爸哭過三次:爺爺去世、奶奶去世和我出嫁。
我爸一哭,場面開始失控。
最先失控的是我堂叔。
他從小喪父(我大爺爺),有輕微的小兒麻痺症,是大奶奶含辛茹苦把他養大,堂叔非常孝順,雖然賺錢不多,但從不委屈大奶奶吃喝,一直照顧到大奶奶去世(大奶奶有兩個兒子)。
堂叔哭得很大聲,一度從椅子上摔了下來,索性坐在地上放聲痛哭,邊哭邊訴說著對大奶奶的想念。
我媽看到這個場景連忙把堂叔拉起來,誰知不拉還好,一拉堂叔索性躺在地上打起滾來。
堂叔的哭聲嚇壞了旁邊桌子的孩子,嫂子們紛紛把孩子領了出去。
這時,堂大爺也開始抹眼淚。
我媽開始擔心起來,堂大爺72歲了,心臟不好,萬一一激動在我們家發生意外,後果將不堪設想。
看著這一屋子男人在這抹眼淚,我媽是又氣又急又心疼,顧不上那麼多,先讓他們停止哭,而最先制止的是我堂叔。
我媽對堂叔勸說道:“ 兄弟,別哭了,你再哭萬一咱大哥一激動有個好歹咋辦?”
我媽埋怨我爸:“快勸勸,你看這叫什麼事。”
我爸也意識到場面失控,調整好情緒,開始勸其他人,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勸說,大家的情緒才平穩下來。
我媽趕緊拿來了饅頭、端來稀飯說:“都趕緊吃點飯吧。”
正月初一下午四點鐘,家族的人才各自回家。
我媽氣呼呼地對我爸說:“以後過年再也不讓他們來吃飯了,嚇死了。萬一咱大哥有個好歹,這個責任咱怎麼擔得起。”
我爸點點頭又搖搖頭。
現在中老年人都反感家裡來客,為什麼?1.對於我媽來說家裡來客人最反感的是做飯和打掃衛生。
如果讓我媽做20個人的飯菜,我媽在前一天晚上就要開始準備,而且會手忙腳亂。
順菜、配菜、炒菜沒有5個小時我媽根本就做不出來,對於一個60歲的老人來說,真的是體力不支。
如果我嫂子做飯,我媽要看好兩個孩子,同樣不容易。
而且吃完飯,收拾殘局也是一項大工程,我們家族的男人都是甩手掌櫃,從鍋碗瓢盆到茶杯、酒杯都需要我媽或我嫂子一個個清洗出來,經歷過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大工程。
2.對於我爸來說家裡來客人最反感的是喝酒。
今年年初一,我爸媽的初衷是家族人團聚在一起聊聊天,最終結果卻差強人意,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喝酒。
客人來家裡吃飯,不讓喝酒顯得禮數不周,勸喝酒又沒有辦法掌握度。
勸酒少了顯得小氣,勸酒多了又擔心對方喝醉,回家時出現意外,尤其是那些開車又沒有自制力的客人,不讓他喝酒不對,讓他喝酒也他對。
那些自己沒有自控力,喝酒出現問題,主家還要承擔責任。
我們家有一個親戚非常討厭,每次來我們都騎機車來,我爸媽怕他喝醉,儘量不勸他喝酒,這個親戚卻總是要酒喝。
有一次,喝完酒,這個親戚騎著機車回家,我爸媽千叮嚀萬囑咐路上一定小心點。還是出了意外,親戚在路上和一個車剮蹭,自己摔坑裡去了。
我爸媽又拿著禮物和錢去看望,從那以後,那個親戚每次打電話要來我們家,我爸媽都說出去了,慢慢地也就斷了聯絡。看似少了一門親戚,其實是少了一樣煩惱。
人年齡大了以後,喜歡清靜和心安,看透人心的同時也習慣了獨處。與其花時間招待並不那麼重要的親戚,不如好好地享受獨處或者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
18 # 職場豔子
今年春節期間,我吃了一頓特殊的飯菜,大年初四去舅舅家走親戚,一桌子菜都是我老公做的,這種事在春節期間,還是我頭一次遇到。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我和老公在杭州工作,也在杭州安家落戶。
去年由於某些原因,我和老公沒有回河南老家過年,今年本來打算回老家過年的,但是又因為同樣的原因,可能又回不去了。
我們公司是2022年1月29日放假,然後於2月8日正式開工,其實在1月27日那天,我和老公就收拾好了行李,車子提前保養了,也加滿了油,甚至連路上吃的東西都準備好了。
可是就在1月28日那天,我和老公接到了老家的電話,是老家村裡的人打過來的,內容就一點,讓我們不要回老家過年,至於原因,大家應該都能想得到。
聽到這個資訊後,無論是我和我老公,還是我的兩個女兒,都有些難過,畢竟已經兩年沒有回老家了。
女兒想她們的爺爺奶奶,我和老公也想家裡的老人,因為兩個女兒都是公婆帶大的,所以聽說今年又不能回老家時,兩個女兒都難過的躲房間哭了。
後來我和公婆開影片,我把今年又不能回去過年的資訊,告訴了公婆,結果和我想的一樣。
婆婆聽完我的話,當場就落淚了,難過的連話都說不出來,最後捂著嘴躲到了一旁,但是我在影片裡,明顯地聽到了婆婆壓抑的哭聲。
還是我公公堅強一些,公公說:“實在回不來,就算了吧。聽說你們今年要回來過年,我和你媽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有你愛吃的雞胗,有孩他爸愛吃的肘子,還有我兩個孫女愛吃的豬蹄。”
“現在你們回不來了,你說我們弄的這些東西咋辦?快遞也停了,想託人給你們帶過去,都有些難。”
公公說完之後,兩隻眼睛通紅,說話也變得語無倫次,我不忍心,最後直接結束通話了影片。
我問老公:“你說怎麼辦?”
老公沒有說話,而是點了一根菸,一個人躲在陽臺上。
那天家裡的氣氛很沉悶,晚飯過後,我們一家四口早早地睡了。
大約早上5點左右,我老公突然從床上坐了起來,老公說:“走,回老家,你抓緊起床吧!”
聽了老公的話,我也連忙從被窩裡鑽出,然後喊醒了兩個正在睡覺的女兒,我說:“小懶蟲,快快起床了,咱們要回老家了。”
一開始,兩個女兒還磨磨蹭蹭的不想起床,後來我又強調了一句:“快點起床,我們要回老家過年找爺爺奶奶,你們起晚了,我可就改變主意了。”
聽完我的話,兩個女兒蹭的一下,就從床上坐了起來,兩個人,一個比一個麻溜。
當天我和老公帶著孩子,幾乎是不計後果地回了老家,雖然路上出現了很多情況和意外,但是當天晚上7點多時,我們還是安全的回到了老家。
當我老公把汽車開進院子裡時,我婆婆和公公都驚訝壞了,婆婆一邊揉著眼睛,一邊說:“你們不是說不回來了嗎?怎麼也不打聲招呼?快進屋,屋裡暖和。”
兩個女兒從車裡下來,爭先恐後地扎進了婆婆的懷裡,那一瞬間,我和老公都覺得:“幸虧我們回來了,不然公婆這個年該怎麼過呀?”
在家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為了和公婆多呆會,春節期間,我們一家四口幾乎都沒有出門,一家老少每天就是吃飯、玩、烤火和聊天。
由於放假的時間短,只有10天而已,我們老家的親戚也比較多,為了能把親戚走一圈,從初二那天開始,我和老公幾乎每天跑三家親戚,早上去一家,然後中午去兩家,只有這樣,才可能在我們返回杭州前,把老家的親戚走一遍。
大年初四那天的早上,我和老公帶著禮品去了趟舅舅家,原本就沒有打算在舅舅家吃飯,因為舅舅和舅媽已經60多歲了,如果我們留下吃飯,可能會比較麻煩,作為年輕人,我和老公可以理解舅舅和舅媽的難處。
我和老公達到舅舅家時,舅舅才剛起床,正在院子裡洗臉刷牙。
看到家裡來客人後,舅舅激動壞了,連忙對著屋裡喊:“老婆子,快出來,家裡來客人了,是外甥女來了。”
這時舅媽拄著柺杖,急匆匆地來到院子裡,舅媽說:“豔子,你們今年可算回來了,去年沒有回來過年,我和你舅舅還正猜測,你們今年會不會來哪!”
我扶著舅媽進屋,我老公拎著禮品跟在身後,進屋後,舅舅忙著倒茶,然後又拿出瓜子和糖果,兩年不見了,舅舅和舅媽看起來老了很多。
舅媽拉著我的手,不停地問這問那,舅舅和老公也抽著煙在聊天,大約半個小時後,我對舅媽說:“舅媽,時間不早了,我們要回去了。”
聽了我的話,舅媽先是一愣,然後舅媽說:“大過年的,哪有不吃飯就走的道理?你們都兩年沒有回來了,今天必須在舅媽家吃了飯再走。”
我說:“舅媽,算了吧,只要看到你們都健健康康的,飯吃不吃都行。”
這時舅媽說:“你是不是看不起你舅媽?俺家裡是沒有好菜,但是外甥女來了,難道還能讓你餓肚子回去?”
我仍然堅持要回去,可是舅媽卻突然哭了,舅媽說:“你們是不是覺得我老了,不中用了?連飯都做不了啦?”
舅媽的說辭讓我很難為情,我說:“舅媽,你別多想,我真不是這個意思,來到您家裡,哪怕吃饅頭和鹹菜,我都不會有意見,就是感覺太麻煩你了。”
舅媽說話的空檔,舅舅一個人離開了,並往廚房的方向走去。
舅媽說:“我和你舅舅年齡大了,動作也沒有過去麻利了,所以為了過年期間招待親戚,我們都是提前把菜洗好放在冰箱裡,就連肉都是切好裝盤了,甚至連蔥薑蒜也提前一天準備好了。”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快速出菜,只要開啟火直接炒就行,方便得很,一點也不麻煩。”
這時我對老公使眼色,讓老公去廚房幫忙,大約40分鐘後,我老公穿著做飯的圍裙出來了,手裡還端著兩個盛菜的盤子,共計8個菜,其中還有兩個冷盤。
舅舅說:“今天的菜,都是我外甥女婿炒的,我就負責在灶臺燒火,來嚐嚐外甥女婿的手藝。”
後來,舅舅從桌上拿出一瓶白酒,並對我老公說:“今天高興,咱爺倆喝點?”
舅媽卻說:“別喝了吧,他們開車過來的,萬一被查到了不好。”
聽了舅媽的話,舅舅有些不開心,但是還是把擰開的瓶蓋重新扣上了。
看到這種情況,我連忙對舅舅說:“沒事的,喝點酒吧,我有駕照也會開車。”
我的話讓舅舅眼前一亮,他像一個大孩子一樣,連忙又開啟瓶蓋,呼呼地倒了兩大杯白酒,我舅舅一杯,我老公一杯。
那頓飯吃得很溫馨,我和舅媽聊天吃菜,舅舅和老公喝酒聊天。
最後離開時,舅舅拉著我老公的手說:“明年如果回來,一定要過來我家吃飯,咱爺倆繼續喝。”
老公回答:“舅舅,你就放心吧,只要我們回老家,一定會來看望二老,哪怕你們走不動了,那我就親自做飯,連菜都不需要你們清洗和切好。”
舅舅說:“那就好,那就好,舅舅家窮點,但是隻要我有的,都捨得拿給你們吃。”
可能老公也喝多了,也拉著舅舅的手說:“來到舅舅家,吃啥都願意,你這個外甥女婿不挑食。”
就這樣,最後我和老公還是對二老揮手告別,然後我開車走了。
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為何中老年人開始反感有人來家裡做客?
其實,我認為中老年人不是反感家裡來客人,而是身不由己或者力不從心。
以我文中的舅舅和舅媽為例,二老都已經60多歲,而且我舅媽腿腳不便,還拄著柺棍。如果家裡來客人,又沒有人幫忙的話,準備8個飯菜,從摘菜到洗菜,再到準備配料、切葷菜、炒菜,我估計至少要一個多小時。
等客人走後,要收拾桌子,洗碗拖地,這個時間,估計又得一個小時。
更重要的是,如果當天飯菜準備得太過豐盛,可能後續還得吃剩菜,想想這些原因,確實挺難為中老年人的。
但是我不認為這是反感有人做客,畢竟親情本來就需要多走動,現在通訊發達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逐漸變淡。
如果作為親戚,逢年過節再不去拜訪一下,可能都不需要“親不過三代”,甚至兩代內就不親了。
我今年37歲了,我的舅舅、姨媽和叔伯,都已經是60歲以上的人了,我認為逢年過節必須去看望一下,畢竟見一面,可就少一面了。
不過對於中老年人做飯吃力,打掃衛生吃力,自己可能吃剩菜的事,我有個建議。
如果去長輩家裡拜訪,城裡的親戚可以選擇去下館子,簡單方便。鄉下的親戚,可以自己親自下廚,飯菜不要做太多,夠吃就好,最好吃完飯後,再幫老人收拾一下衛生,那豈不是兩全其美?
結語親情需要靠走動維持,也需要互相理解,特別是看望長輩時,也許不用帶很貴重的禮品,只要你用實際行動去做些有意義的事,我覺得長輩們是可以感受到你的善意和孝心的,怎麼可能會反感客人上門?您覺著哪?
-
19 # 幸福百色4p
說句真心話我也很反感家裡來客人,尤其過年的時候,不是我小氣,實在是一個人站在廚房弄幾桌人的飯菜真心太累了。
我公公每年過年都要請他兄弟姐妹們五個家庭二三十號人吃飯。對於只有120平的我們家來說,本來地方就很小,每次來這麼多人,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客人們都得自己找地方坐,連我們床上都被孩子們給霍霍上了。
我今年32歲,自我生了孩子,孩子一歲多會走路以後,我家公公每逢我們回去了他就自動不進廚房了。
他雖然只有六十多歲,但他卻說他該享福了,做飯的事該輪到年輕人來。我家婆婆精神有問題,她都需要人伺候所以做飯搞衛生的活兒自然而然落到了我身上。
我們家房子本身不大才120平米三房兩廳。平時公公只買東西進來,卻從不捨得把不用的破舊的東西出扔去,導致家裡到處堆的都是東西,家裡顯得十分擁擠。用別人的話來形容就是轉個身的地方都沒有。
公公是個極其好客的人,每年過年,他總要把他的兄弟姐妹們幾大家子的人全請來吃飯。我建議去店裡吃,那樣輕鬆不累,碗筷也不用洗。公公卻死活不同意,他說大過年的去店裡吃,不像話。
今年正月初三,公公又和往年一樣一個一個給他的兄弟姊妹們侄子外甥女們打電話,讓她們第二天來我家吃飯。
原本大家都推辭說太麻煩了,搞飯菜太累。可公公卻站著說話不腰疼說不累,我不用做,都是我媳婦做。末了還千叮嚀萬囑咐親戚們第二天一定都要過來。
初四早上六點,還在睡夢中的我被電話吵醒,一看公公給我打的,我直接掛了沒接。睡到七點我才起來。
起來後我進廚房一看,公公已經買了菜,把櫃檯堆得到處都是。
草草弄完自己,簡單吃幾口早餐,我開始忙活起來。
九點多,老公家的親戚一下都來了,大大小小二十來號人。很尷尬的是,家裡坐不下,公公咧嘴笑著招呼他的親人們,又是端茶又是倒水。
我索性關了廚房門,洗洗切切起來。公公要求做三桌的準備,我不同意。我只願意弄兩桌。我說坐不下大傢伙就擠一擠,站一站。
也許公公想的很輕鬆準備三桌和準備兩桌是一樣的。但他沒想過,全程就我一個人在廚房忙活。
蹲在地上摘菜站起來的時候腿都麻木了,切菜切到手都起泡。外面鬧哄哄的,打牌的打牌,看電視的看電視。
木地板上到處扔的都是瓜子殼果皮和小吃袋,擁擠的客廳裡因為有十來個男士抽菸,頓時成了仙境,煙霧繚繞。
今天又碰到了近十年來最冷的春節,門窗一開啟就冷得打哆嗦,不得已只能把窗戶關了。
我出去瞧了一眼,平時不打牌的先生和公公也都坐在牌桌上,小客房裡也安排了一桌。回到我自己房裡一看,五六個小孩在我床上蹦得正嗨。
這一上午就我一個人默默的在廚房,沒有一個人進來問一句我是否需要幫忙。
等我把所有的菜切好配好,該燉的燉該炸的炸,要蒸的都蒸了,已經十一點半。我連口水都沒喝上又得開始炒菜。
快一點鐘他們把兩張桌子擺好,大家夥兒坐的坐站的站,上了菜吃了起來。
男士們那桌開始鬥起了酒。聲音一浪高過一浪。紅酒喝了,公公又高高興興去拿米酒。幾個年輕人估計喝歡了,一杯又一杯。
喝酒我倒是不心疼,我擔心他們開車有危險。就順帶的勸了一句:等下你們得開車,不要過度勸酒。
我話剛落音,公公立馬接上了:晚上也在這裡吃晚飯,都不要走,來我這裡就吃開心。實在晚上走不了,叫他們倆去給你們訂房間。我聽了那話簡直無力吐槽。
收拾完女士那桌,我先清去理廚房衛生。這時候聽到有人“哇”的一聲,接著稀里嘩啦的吐了一大片在地板上。
我跑出去一看,地上那一灘要多噁心得有多噁心。一股難聞的氣味撲鼻而來。
堂哥喝多了吐了,堂嫂跑過來兇了堂哥後準備去清理,公公阻止了她,指著我讓我去清理。那一刻我當沒聽見,最後是先生清理的。
好在大姑吃了飯把客人們邀到她家去吃晚餐,所以她吃完飯就匆匆回去了。喝酒的到了下午兩點多才散場,大傢伙才浩浩蕩蕩去了大姑家。公公怕趕不上隊伍跟著去了。
我負責收拾桌子廚房,先生負責掃地拖地,地上果皮各種殼裝了兩袋子。兩個人搞了兩個小時才弄好。
家裡煙味,嘔吐物的酸臭味夾雜著別說有多難聞,沙發上都吸滿了煙味。我把門窗全開啟,又點了一把檀香。
從早上七點多到下午四點多,差不多九個小時,我幾乎屁股沒挨凳子。
手都被水泡白泡皺了,腰都累得直不起來。這時候肚子咕嚕咕嚕響個不停,我才意識到自己忙著連午飯都沒吃。
床上被熊孩子們搞得到處都是餅乾碎,瓜子仁。我不得不拖著疲憊的身體把床單被套都換了。
晚上大姑家吃飯我沒去,倆孩子跟我在家。
過年就六天假,每次大姑姐一家初一來,我一個人忙前忙後;公公的兄弟姐妹們二十多號人的飯菜又是我一個。不嫌事大的公公覺得請了他兄弟姐妹不喊婆婆的兄弟姐妹怕婆婆娘家人說閒話,又把婆婆娘家人喊來吃一次,每年如此。
他家親戚來了,他們一大家子有說有笑的其樂融融,就我一個人忙前忙後。我孃家親戚每次就來一下,走馬觀花一樣坐一下喝杯茶就走,從不在我家吃飯。爸媽和弟弟妹妹說我太累了,不忍心讓我弄。
我很想不明白,過年就非的這樣趕場一樣這家吃一頓那家吃一餐嗎?
也不知道春節存在的意義到底是為了什麼?純粹就是讓婦女們過一個繁重的勞動節嗎?就不能安安靜靜的在家裡好好享受,真正意義上的休息一下嗎?非要自己動手做的飯菜才有誠意,花錢下館子吃就不行嗎?
所以我很反感別人來家裡做客,真的太累了。
-
20 # 白鷺湖姑娘
“媽,等高新區那邊房裝修好以後,你就別一個人在老家待著了,跟我們一起住!”
我一想起“傻老公”對我婆婆說的話,就恨不得上前掐他一把!真不是我這個做兒媳婦的不孝順,也不是我們婆媳關係不好,而是實在被婆婆娘家那邊孝順的侄子、侄女、外甥們給“叨擾”怕了!
老公家一共兄妹4個,我們老大,下面是一個弟弟,兩個妹妹。2005年公公去世後,就剩婆婆一個人在家,照顧小叔子的兩個女兒讀書,我們幾個都在外打工。
婆婆娘家兄弟姐妹8個,她是大姐,平時走動相當親熱,尤其每年春節,我們家是村裡最熱鬧的,十來個表兄弟們家人全到齊的話,至少要開5桌,就這還會坐不下,還有桌邊轉圈“打更”的。
公公在世的時候,這幫表兄妹們直接奔婆婆那,所以我和弟媳只要去婆婆那搭把手做飯菜就行,最多吃完花點工夫打掃一下,即便有留下來玩麻將、鬥地主的,也就僅公婆那邊老房子嚯嚯,跟我們小家庭無關。
後來我們打工掙了點錢,就在離村莊不遠的小集鎮上,花錢買了三間宅基地,蓋了二層小樓,這樣離公婆和弟媳的住處就遠點,走路至少要20分鐘。
弟媳小美好勝心強,也或許是我人緣好的緣故吧,第三年春天,小美也在我家旁邊買了兩間房地基,也蓋了上下四間樓房,用小美當初的話說:大嫂到哪我到哪,往後兩家方便彼此照顧。
就這樣,我和小叔子一家成了門挨門的鄰居。
為了生男孩,小美歷經磨難出去躲計劃生育,終於如願以償來了個三寶。
就這樣,小美帶著三個兒女在公婆的幫助下,在老家種了地將近20畝地,小叔子一個人在外打工。
公公去世後再也沒人給小美犁田,小美只好把兩個女兒留在家裡,由婆婆照顧,自己帶著兒子投奔丈夫去了。
因為我們樓房所在地是個集貿市場,平時購物方便,人多也熱鬧,所以婆婆就帶著兩個孫女從老房搬到小兒子家住。
從此以後,我們三家成為一家。
世間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我們搬到一塊後,確實熱鬧的很,尤其是逢年過節,弟媳小美勤快又熱心腸,每次家裡做點好吃的,就拔直嗓門站在院子裡吆喝,讓我去他們家吃;或者差(chai)幾個孩子給我端過來點,讓我享受到高規格的待遇。
當然,我也時常給她提供幫助:給孩子們織毛衣啦,縫紉被褥衣服的,等等針線活,而且,我們妯娌倆還是一對要好的牌友,經常一塊出雙入對去鄰居家玩麻將。
兩個兒子兒媳關係相處的如此和睦,令街坊鄰居都羨慕,每次別人一誇,婆婆當然也是充滿自豪感。
其實天下做父母的不在乎自己兒女給他們買多少吃喝穿戴,只要小日子過的平安順遂,不讓他們勞神費心,這就是對他們z好的孝順方式。
熱鬧歸熱鬧,煩惱隨之而來。
那就是家裡來客人待親(qie三聲)的“苦惱人”的笑。
因為婆婆是長姐,脾氣好,待人真誠熱情,所以她那些侄子侄女們都喜歡上她這來,每年大年初一就電話不斷,聽婆婆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哦哦哦,哪天來?好好好,你們約齊了,都一塊來吧,人多熱鬧。”
看到婆婆笑容滿面,和弟媳小美摩拳擦掌的勁頭,我暗自嘀咕:媽呀,又是大部隊人馬啊,也不知道準備開幾桌。
說實話,我是個內向的人,因為在孃家就沒咋做過家務活,婚後幾個月就跟公婆分開住,所以比較愛清靜,活的又很自我,人多太熱鬧我反而不自在。像洗菜刷碗這些沒有技術含量的活還行,炒、煮、燉複雜的我看著腦袋疼。
“家門口的塘,知道深淺”。婆婆和弟媳小美知道我幾斤幾兩,所以這些活不指望我,每次都是婆婆提前預備好雞鴨魚蛋菜,我幫著打水洗,切,婆婆和小美負責其他複雜的程式。
就這樣,我這個“白鴨子”跟在鵝後面混了許多年。
不幹活婆婆和小美都比較包容我,那麼來客人了,總得幫著招待吧?
於是,我硬著頭皮招呼幾十口老小。
像幾個上了歲數的舅舅和姨最好安排,只要準備好瓜子、水果和糕點,把電視開啟,他們邊聊天邊看電視就行。
那幫表兄表弟們也好招待,準備好麻將和撲克牌,香菸弄一條擺在那隨便抽,隨便玩,喝水都是自取,也好對付。
讓我腦瓜子疼的就是這些表弟妹和她們的孩子們,上學的大孩子懂知識,能安靜坐在那看看書和電視節目,飯好了吃就行。
怕就怕那10歲以下的,現在孩子跟我們那個年代的人不一樣,他們膽子大,不怯場,所以到哪都能打成一片。
想用好吃的穩住他們?沒門。常常是嘴裡含著,手裡拿著,仍然樓上樓下歡樂的奔跑,打仗的,捉迷藏的,喧譁聲震耳。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年表妹孩子尿床這件事。
表妹紅霞是老公三姨的女兒,她性格就像是個男孩子,雖然是當媽的人了,但玩起來沒夠。
因為紅霞是遠嫁,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她公婆不讓把孩子帶回孃家,怕水土不服。
那一年到我們家的時候,孩子已經三週多,能自己滿處跑著玩,只要照看一下就行。這幫表兄妹中,就紅霞孩子瓜瓜最小。
紅霞老公是那種能喝酒、愛賭錢的場面上人,紅霞也喜歡湊熱鬧,只要丈夫往牌桌上一坐,她準會坐在身旁看牌,幫著參考,指點“江山”。
這天吃完午飯,紅霞老公開始跟那幫哥們鬥地主,看兒子瓜瓜在旁邊玩的好好的,紅霞又站到丈夫身後,伸長脖子看牌。
瓜瓜玩著玩著,不大會兒居然自己斜靠在椅子上睡著了,我趕忙喊紅霞,讓她把孩子放到床上睡,要不怕著涼。
紅霞抱起瓜瓜,對屋子四周看了看,說:大表嫂,這邊太吵,你樓上門開了沒有呀?我把瓜瓜送你家去睡,那邊安靜,他能睡時間長點。每次不讓他睡清醒了,起來下床氣鬧人的很。
我一聽,趕忙回答道:去吧去吧,我門上都有鑰匙插著呢,你抱去就行。
話剛一出口,我就補充道:要不,我送你一塊去吧,櫃子裡還有一個小毛毯,給孩子墊到身下,防止他尿床。
紅霞一聽,大笑道:我們瓜瓜很小時候就不尿床,放心吧。
我還想說什麼,這邊婆婆喊我去嚐嚐餃子餡鹹淡,我就去廚房了。
等婆婆調好餡,小美面也和好了,老姨和兩個表弟媳我們幾個擀麵的擀麵,包餃子的包餃子,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想著等到5、6點,煮完餃子吃完,他們也該走了。
兩大竹扁餃子包完了,我和小美也來到房間裡看幾個舅舅打麻將,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了。
突然,紅霞懷裡抱著睡眼朦朧的瓜瓜,從門外進來,臉上充滿歉意的對我說:表嫂,不好意思啊,瓜瓜在你床上“撐船”了!
所謂的“撐船”,是我老家的一句俏皮話,意思就是孩子尿床了。
我一聽,心裡“咯噔”一下,不由暗自叫苦,早知道我上樓從櫃子裡找點啥給孩子墊上,也不至於直接尿到床上啊!
我心裡雖然不悅,但臉上裝作若無其事,並且大聲笑道逗著瓜瓜道:乖乖,你是真孝順啊,知道舅媽沒去過蕪湖荻港啊,非的開船來接我,是不是?
看到我雲淡風輕的表情,紅霞似乎鬆了一口氣,婆婆還趕緊過來關切的問用不用給孩子換條褲子。
紅霞說:不用了,我在表嫂櫃子裡拿了一條小毛巾,塞在瓜瓜褲管裡,暫時不要緊,一會兒吃過餃子就回去了。
婆婆這才放心的去廚房燒水煮餃子。
這邊把幾桌客人安排好後,我忙不迭往我家樓上跑,想看看床到底溼了多大面積。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把我氣的想罵娘。
只見我早上疊的整整齊齊的被子,此時被捲成像稻場上的石頭滾子,堆積在床的中央;再看看我的2米多寬的垂地床單,此時在床的一頭,清晰的畫了一個大洋洲的地圖圖案,櫃門開了一扇,地上滑落一件棉毛褲,估計是紅霞慌亂中拿毛巾掉下來的。
我站在床邊做著深呼吸,腦子裡想著接下來該怎麼辦?
特別煩的就是我床上的墊褥不是席夢思床墊,而是三層棉花被,很顯然,最上面的這床肯定是透了!
想著一個三四歲的孩子,飲食跟大人是一樣的,絕對有氣味呀,床單可以洗,可棉花墊褥沒法洗呀!
我恨的牙根癢癢。
這邊正一籌莫展想辦法解決被褥的事,樓下小美又開始喊:大嫂~,下來吃餃子~
我嘴裡答應著,但心裡煩的一點食慾沒有,本不想下去,可隨後轉念一想,不下去不合適,一大家客人呢,不能讓紅霞感覺到不自在。
於是,我站到穿衣鏡跟前,對著鏡子裡的我勉強的笑了笑,然後往樓下走。
好不容易把這幾十口人打發走後,不明就裡的老公對我說:趁現在還早,把桌子碗筷收拾一下,打掃打掃明天就不需要起早了!
我本來就找不到出氣口,再說客人們都走了,我瞪圓一雙小眼,沒好氣的懟道:還起早呢,今晚讓你頂溼被子睡覺呢!
直到此時,老公才知道我們床鋪被瓜瓜尿了,他知道我有點潔癖,兒子小時候我是左三層、右三層的鋪,下面還放一層塑膠布,早上起床全部捲起來,整潔如新。
所以我兒子小的時候,許多到過我家的嬸子大媽們,都誇我乾淨。
看到我滿臉不高興,婆婆小心說道:你今晚先換下來,趕明兒你走親戚去,我在家幫你洗。
小美也在一旁附和著,說這幾天天氣好,曬被子沒問題。
可我心裡有陰影,我怎麼能躺在尿哄哄的被子上呢。
老公平時家務活懶,但那天知道我不高興,他忙不迭的幫著收拾著桌子,陪著小心,才算平息一場“風波”。
打那以後,只要家裡客人帶著孩子,即使是短時間午睡,婆婆都會讓放在她床上,不敢再往我那邊送了。
前些年婆婆精力還算充沛,家裡來人了她跟著忙前忙後,如今上歲數了,每次招待走後,她自己都會小聲嘀咕道:唉,這人多確實熱鬧,就是燒洗涮的太麻煩。
每次這個時候,我就笑著說她:我們說在飯店定幾桌,你又怕花錢。其實現在自己買菜回來也不便宜,還要自己做,累人不說,做的還不如飯店味道好。
慢慢的,哪怕是過端午節、中秋節,婆婆也想開了,要不就買些熟食,自己再炒幾個蔬菜,招待一桌人一點問題沒有。
“家有一老,就如一寶”,往後婆婆在哪住,那幫表兄弟妹們也會往哪跑,我不是怕花錢,實在是煩人多吃飯太嘈雜,尤其是住城裡。但如果招待不熱情,又怕婆婆不高興,實在是為難。
題主問:現在中老年人為啥都反感家中來客人?
我的回答是:
主要是每次一來人,打亂了一家人正常的生活秩序,既想熱情周到,可懶得在家做飯,出去下飯店老人心裡又心疼錢,所以左右為難。
我想給大家的建議就是:
注重親情,常走動聯絡感情值得提倡,但最好看完長輩說幾句話就起身告辭,心意到了,也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不是更好?
反正我們家這幾年就是這麼過來的:只要路途不遠,開輛車拉上禮品,拜訪以後就回來,既表達了感情,又不給對方添負擔。
自打我們家以這種方式拜年以後,也帶動了其他人,感覺特別輕鬆!
回覆列表
一一現在中老年人都反感家裡來客人,這樣說有點太武斷,不是反感客人到來,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招待客人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一一說實在的,現在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誰家都不缺吃不缺穿,來了客了,掂到做幾個菜還是很容易的。不像過去,逢年過節,家裡一下增加十幾口人,那可真得提前準備各種食材。記得有一年春節,我家從二十八開始,到初二早上,曾經三十幾口人相聚,事先提早準備,親屬自帶也不少,每天三大桌子美味佳餚,還好,那時年輕有勁,親屬們也都青春韶華,拉出選單,一齊動手,很快豐盛的菜餚端上桌,收拾盤碗也快,接著好幾桌玩麻將,熱火朝天。
一一如今,兄弟姐妹都己步入老年行列,再加之父母離世,平時大多問候一下,相聚就減少了很多。再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已沒有了原來的好胃囗了。
一一家裡再來客人,不想在家裡做了,一是體力不支,二是家裡也不存放過多,都是現吃現買,少而精,三是廚藝不精,做不出鮮香的味道,因此,來了客人,就到飯店去吃。
一一真要是想到別人家做客,真得考慮老慮人家的難處,尤其是老年人,生活起居都是慢節奏,一下子家裡來了好多客人,老年人走路都困難,何談去採購更多食材,再加上鍋碗瓢盆,盤子等都得翻出來清洗才能用,無形中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張羅招待客人,茶水,水果,再加上做菜做飯,真累的夠嗆,吃完一大堆盤碗刷洗,已經沒有體力了,那邊人聲鼎沸,談笑風聲,這邊麻將桌上喲五喝六,主人還得侍候茶水,果品。盡興後,客人走了,剩下的菜沒吃完,扔了可惜,放在冰箱幾天也吃不完。
一一所以,也要體諒老年人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