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寶小叨
-
2 # 木頭奶奶
古人寫的詩詞之所以好,和當時的環境以及他的經歷肯定有必然的關係。我個人認為如果寫詩詞不是有感而發,純粹是無病呻吟那肯定不屬於好詩。
寫詩就是為了記錄當下發生的所思所想所感,如果靠憑空想象出來的,沒有真實感觸寫出來的東西那只是文字的堆砌,縱然看起來很美,但沒有靈魂,也很難給讀者帶來共鳴,或者給讀者帶來啟發。
當然要寫一首好的詩詞肯定不簡單,除了要知道怎麼寫外,還要有人生的閱歷,思想內涵,以及作者所處的環境,個人的感受等等。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生活水平高,少了與大自然相處的時間,少了獨自思考的機會,每天有手機陪伴,娛樂的東西繁多,讀書的時間少了,孤獨的時間少了,自然很難寫出好詩來。
不過,現在是網路時代,製造文字的速度和數量太快太多了,寫詩的人應該不少,有的作品我們根本看不到,不是有句話常說“高手在民間”嗎?也許有許多好詩並沒有被我們看到或者讀到呢。
-
3 # 開往黎明的夜晚
1.任何人都是環境特別是社會環境的產物,但因自身秉賦和經歷的不同,又會產生千差萬別的思維模式和處事方式,併產生所謂“好與不好”的社會評價。
2.不惟古人,現代社會也會產生“好”的詩人、寫出“好”的詩,比如毛澤東,超邁古代的“好”詩不知多少倍了,誰能輕看自己的兒孫後代、用毛澤東唯物辯證法武裝起來的接班人,未來的華人民會寫出更“好”的詩篇,超越毛澤東肯定也是主席及先烈的宏圖夙願。
3.“好與不好”要經過實踐檢驗、歷史評說,檢評的主體是現在和未來的人民大眾,詩人和詩是環境的產物,也必須接受以人民大眾為主體的社會環境的品評,千古江山多少事,留於人民歷史說。
-
4 # 微風凜凜
其實每一首古詩詞都是當時詩人的一種心境,內心感受,就如同我們現在發朋友圈抒發心情差不多,但是要更為的高大上,詩詞尤以唐朝最為興盛,從初唐四傑,王勃、盧照鄰、楊炯、駱賓王等人將詩歌的內容及形式進行開拓,到唐玄宗開始進士科增加詩賦一項,詩歌的發展發生了質的飛躍,盛唐時期湧現出了像李白、杜甫這種詩壇盛極一時的雙子星,山水田園派詩人王維、孟浩然,邊塞詩人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中唐時期的韓愈、孟郊,元稹、白居易、李賀。晚唐時期的小李杜,李商隱、杜牧等等等等,群星璀璨,熠熠生輝!將大唐詩歌深深的烙印在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直到今天也一直影響著我們。
-
5 # 詩心善念
是的古代交通不便資訊不發達,親人戀人朋友一別就是少則數月多則數年,箇中的思念牽掛擔心無法排遣只能用詩詞來表達此時此刻的心境於是就有了那麼多感人至深情真意切刻骨銘心的情詩送別詩相思詩等等等?
-
6 # 田野252932016
古人的詩詞之所以寫的好,這是與當時的時代背景、社會環境、生活處境都有一定的關聯,有安定,有動盪,但都要有閱歷,說起詩詞,孔子及其弟子集中整理的《詩經》大家都知道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到處走,見聞多了,才能寫出《詩經》;楚國屈原的《離騷》
漢代的(樂府),三國時期的建安文學;南北朝時期的《木蘭辭》一路傳承下來,到盛唐時,提倡文人延習隋朝的科舉制度,詩詞是一門必修課,但真正詩詞大家還是接觸社會、環境等主要因素才能寫出千古不巧的鉅作;如大李杜.小李杜等,文豪白居易創作詩詞後,先念給老婆聽,老婆是一介平民,沒文化呀,這樣老婆都聽懂了詩的意思,白居易就發表了,這樣老百姓都能讀懂;到了宋代,詩詞得到進一步的發揚光大,由其詞的創作,唐詩宋詞,蘇軾一門、歐陽修王安石等代表了北宋時期的頂高境界;南宋時期的陸游、辛棄疾.、李清照等,在面臨國破山河碎的顛沛流離中,寫出許多優秀代表作品,文天祥被元軍俘後,寧死不屈的浩然正氣;
到了近代,面對祖國被列強侵略,聞一多的《七子之歌》是多麼的震耳發聵,蕩氣迴腸啊,再看偉人毛主席的詩詞,特別是艱難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一路上發表了多首不巧鉅作,大氣磅礴,獨領一代風騷!
-
7 # 海右一丁
古寫的詩詞之所以好,是與當時的生存環境及人生經歷和詩人當時的心情志向有關。
不象室中臆想詩詞,詞語虛華不切實際。
-
8 # 老頑童374236889
天欲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是說,詩詞要寫得好,人要吃得各種苦。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此皆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這是說,非常之人受到非常刺激,必有非常之作品傳世。
杜甫詩句:“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這是說,人生若一帆風順,未必就好,只有在崎嶇坎坷的危途上堅持不懈,才有希望到達光輝極頂。
蘇軾:“吟安一個字,拈脫數莖須。”好的詩詞作品是經過幾度斟酌,反覆推敲,長時間艱苦的腦力勞動創作得來,當然也不排除所謂的靈機一現。
-
9 # 荒漠的春天
古人的專注與執著是現代人達不到的境界。並非現代人不如古人,而是生存的環境和人文追求造就了古今人之區別。
古人的科技、資訊、旅途的便利肯定與現代人存在巨大差別。正是這種區別造成古人對於事物的感官更多的是用心靈去揣摩,用思想去醞釀。而,今人更崇尚生理與現實的感受,這種區別非常明顯!
不可否認古人的才情與當時的社會,人文,地理,認知等等……有著極大的關聯。
文人的經歷都是複雜的,並不單純。詩人更是如此,複雜的經歷,得不到釋放的情懷是造就詩人的溫床。所有流傳千古的詩人,所有經歷的人生旅程,都存在百轉千回。
寫詩也是如此,推敲每個意境,每一句話的摺合押韻,每一個字無限遐想!
因此,古詩之所以流傳千古,與當時的環境,和詩人所有的經歷必定息息相關!
-
10 # 銀河流嵐
為什麼古人寫的詩詞之所以好?
一、古人與現代人的教育方式不同。古人當時的詩詞寫作都有一定的格式規定,寫詩詞講求平仄對仗。但凡寫詩的古人文化素養都很高,並且非常注重詩詞格律的學習。本來起點就高,再加上平時詩詞格律的認真學習,其詩詞水平能不高嗎?
二、古人與現代人學科不同。古人不像現代人要學習很多的科目,古人一般選樣自己擅長感興趣的學科學習。諸如,天文、地理,詩詞歌賦。所以,學習詩詞的古人有大量的時間學習詩詞格律。
三、科舉考試的需要。古人寫詩是受當時制度的影響。在唐朝,詩歌被列為歷年科舉考試專案之一,學子們苦想“鯉魚跳龍門”就必須注重對詩詞的學習,創作出最優秀的作品。
回覆列表
相對於現代人來說,古人寫的詩詞無疑是古詩詞。從總體上看,古人的環境和經歷的確更比今人適合創作古詩詞,但這不是古人詩詞寫得好的主要原因。真正的主要原因是:古人的精神世界遠遠要比今人豐富。
比如,當一個人冒著風雪回到自己的宅院之時,面對迎接自己的狗叫,可能會吐槽道:“這次春運遭老罪了,一票難求啊!”可是,古人會來一句:“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今人三五好友酒至半酣,搶著買單時可能會說:“今天我結賬,不差錢!”可人家李太白、岑夫子和丹丘生在這種情況時,太白大喝一句:“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真是豪情萬丈。
春光明媚之時,忽見美女們簇擁出行,今人興許會驚呼:“哇塞!這麼多大長腿?過癮。”白居易的“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對美女描寫得就細緻得多,更具文藝範兒。
李清照若是今人,酒後划著船回家時被困在蓮藕從裡時,多半會不耐煩地嘟囔道:“咋就這麼寸呢?偏讓本姑娘掉到涼拌蓮藕裡面了呢?”可是,人家是古人,人家的精神世界裡卻能映出“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畫面。更別說在面對海棠花時今人大抵只會奇怪:“咦?花咋沒開幾朵呢?”,而李清照卻來一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問題是為什麼古人的精神世界比今人豐富呢?明明我們的技術更能給人帶來視覺衝擊和其他感官享受,什麼VR、5G、雲技術等等。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今人忽視了一樣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