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曾經的兵哥哥—hong哥

    聯想的問題高管要負全責。曾經號稱改革之父,企改的先鋒,科技創新企業等不少殊榮的聯想。在後耒的發展之路上背離改開的初衷,沒有給企改,體改做出好表率。如科技不斷創新,引領良性企改,體改,富裕不忘初心,在國家科技振興和民族時挺身而出,為其它科技企起到燈塔作用。但這些幾乎看不到。而是潛心於股資的大挪移,走向世界逐失民族氣節和人心,為求資本快速澎脹不惜在金融市場興風作浪,在其負債極高的風險下高管甚至退體高管卻拿著天價高薪...這無疑損傷了國民多年耒對他們支援和情感,損害了國家的根本利益,讓真正從事科技創新的企業寒心,讓真正愛國守紀的民營企業感到不公,讓國民感憤慨。人要有起碼的道德底線,要有感恩之心,要有擔當和社會責任感,企業家和公眾人物更該如此。在任何一個國家無論你資本再雄厚,同國家和人民離心離德,結局是可預見的。

  • 2 # 阿斌之夢

    聯想的沒落,起因是當年收購ibm的電腦業務。當年的收購,雖然交了不少學費,但讓聯想看到了資本運作,用錢生錢才是賺錢的好生意,這比貿工貿工強太多了。研發技術又難又慢還風險大。

    聯想後來做房地產,做小貸公司,越做越上癮。華為當年也不是沒有這種誘惑,任正非懂人性,只要人能輕鬆賺錢,就不會賺辛苦錢了,他堅決不讓華為沾染這些快錢之道。

    聯想後來越整越遠離技術。聯想如果在商言商,其實也是一個好公司,但拿華為對標,確實越比越差。但中國,也沒幾個華為這種敢死磕高科技的公司。

    孔子說過一句放一萬年也對的話:命也,時也,勢也。當年聯想崛起的時候,國家需要能組裝pc機的大廠,滿足每家桌子上都有一臺電腦的剛需。現在國家需要大廠滿足高科技短板的剛需,聯想沒這個本事,只能沒落了,讓給那些做好了準備的公司。

  • 3 # 白水90944696

    聯想不是沒落了,只是屬於它的時代過去了。

    現在我們買電腦,能夠想起來的品牌無非也就是聯想等品牌,或多或少聯想總在你的考慮範圍之內,現在大量的辦公電腦依然還是選擇聯想的一體機,膝上型電腦,聯想小新,ThinkPad尤其是後者依然是商務電腦的首選。如果說在電腦行業,無論是桌上型電腦還是膝上型電腦,聯想絕對有名有姓,甚至總體排位非常靠前。

    但是最近幾年,大家談到聯想的次數是越來越少,原因也很簡單,個人電腦正在人們的生活中開始淡化。過去的家庭中,有一臺臺式電腦,往往都是家庭實力的象徵,作為品牌龍頭,聯想自然也是品質的保障。但是近幾年,個人電腦的同類項越來越多:

    比如平板電腦,螢幕尺寸比電腦要小,但是便攜性要強的多,幾乎是手機的放大版,很多人也用來當效率工具,剪個影片,碼個字,搭配個鍵盤、滑鼠很多都可以完成。

    筆記本同類項,不解釋.......

    除此之外,個人電腦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如果你不特別造,基本用不換。比如我家的一體機,買了有10年,卡肯定是有的,但是玩個遊戲,看個影片幾乎都沒啥問題,平時大部分用手機,電腦的頻率是越來越低。

    一臺4000的手機,只能算是中端機,用個兩三年幾乎就可以退役了,但是一臺4000的電腦屬於還可以的電腦,普通人用十年都沒啥問題,從消費頻率和產值來看,電腦在電子類產品中已經屬於領先位置了。

    類似情況,還可以參考電視,海信還是其中的王者,但是大部分家庭對於電視的依賴程度越來越低。你依然是你領域內的王者,但你的領域可能已過了最風光的年代。

  • 4 # 我是鄉村一縷風

    聯想事件,個別人表面談聯想,實際矛頭直指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國策。在初級階段,多種所有制並存,多種分配方式並存,企業自主經營決策,國家利用經濟手段調控經濟、調節社會財富分配。個別網路紅人對聯想的高管聘用、薪酬制度、財務狀況等發起不負責任的惡意攻擊,義和團心態、仇資仇富心態嚴重,惡化來之不易的改革開放局面。個別人置國企改制的大背景於不顧,不透過正規途徑反映舉報相關問題,而是透過公共平臺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煽動民粹,惡化國企混改市場環境。個別人打著維護公眾利益、國家利益的幌子,幹著危害祖國復興大業的蠢事,請問某些人,你們的用意何在?

  • 5 # 有李走遍天下

    最近聯想火了,不是因為它多麼厲害火了,而是它的負面訊息。

    作為一個粉絲只有四五千的小人物,沒有站隊的資格,更沒有站隊的意願,網際網路時代提供了普通人暢所欲言的機會,我不想辜負這個時代,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網上的資訊幾乎千篇一律是吐槽聯想,吐槽聯想創始人柳傳志,當然聯想現在掌門人楊元慶也躲不過去。

    其實,網上吵吵鬧鬧,可以說99%以上的人,甚至包括我自己,開始還真不一定知道在吵吵什麼。

    不過不知道應該做功課,最起碼要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讓這麼多人這麼感興趣。

    吐槽聯想賤賣國有資產,我沒有真憑實據,也沒法評價。當時中科院為什麼要轉讓股份?為什麼那個價格轉讓?局外人還真沒有發言權,當然可以懷疑。

    既然吐槽的人能計算出少賣了多少錢,說明這不是秘密,合不合法應該由國資委或者紀檢監察機關介入調查,網民根本看不到轉讓合同,當然看不到合同的要約條件,我覺得不能以轉讓價格和股份市值來判斷是否合法。

    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一個農村窮光棍,找一個年齡相仿的漂亮媳婦,如果這樣看,那漂亮媳婦明顯是吃虧了。不過如果他們約定,漂亮媳婦要帶著植物人丈夫改嫁,這就難說誰吃虧誰佔便宜了。

    所以說中科院轉讓股份問題,應該由相關部門來評價是否合法,網民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權力來評價內中的是非曲直。

    關於高管薪資問題,我相信是真的,唯一一個退休了還繼續拿錢問題,有一點容易誤導大眾的地方,柳傳志不是退休以後永遠一年拿一億,聯想也出來解釋了,他從某年某月就不拿這個錢了,至於他拿過的錢是否合法,也應該由國家監督部門來確定。

    但是,爆料中有以下說法,我認為和事實不符。

    2020年時,該公司的30多位高管共拿到11.8億薪資。在2020年,聯想的淨利潤才僅有38.68億元,這就意味著,公司高管的薪資就佔到了淨利潤的30%。

    而我查到的資料是:

    5月27日,聯想集團公佈2020/21財年(2020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全年和第四財季(2021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財報。2021財年聯想集團實現收入607.42億美元,同比增長20%,增幅創9年來最高;稅前利潤達到13年以來最高水平,實現17.74億美元;淨利潤為13.13億美元,同比增長63%。

    淨13.13億美元足足超過85億美元,而不是爆料中所說的38.68億元,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呢?仔細一看原來在公司名稱上打了馬虎眼。

    說總薪酬是這些人在聯想集團所有控股公司拿的總數量,而利潤是聯想集團下邊的一個控股公司的年報利潤資料。要知道,聯想集團是一個大公司,和聯想控股不是一碼事,而爆料者用“聯想”二字,這就容易使人聯想到是指柳傳志、楊元慶那個聯想集團,而不是聯想下邊的一個控股公司。不管爆料者是有心還是無意,容易引起誤導是必然的。

    至於說他們薪資沒有拿聯想總利潤的30%,而是拿了15%或者多少,是不是就合法了呢?這個問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也許普通人覺得那簡直是不敢想象,而馬雲、馬化騰覺得離他們的收入差遠了,在王健林眼裡那不過是一個“小目標”,因此,他們的薪資沒有合理不合理,只有合法不合法,結論應該由監管部門來做出。

    再來說高管有相當部分是外華人,我也查一下資料,當然懶得每一個都去查,柳和楊兩個大佬應該是華人無疑,他們是不是偷著移民我不知道,首席技術管(CTO)和首席財務管(CFO)確實是外華人,只不過他們是華人移民,完全是華人的名字,至於還有沒有純正系統的外華人,我不知道,當然更不知道他們當聯想集團的高管應不應該,我想這個也應該由監管部門來評價。

    至於吐槽聯想技術開發投入少,和華為差太多,我覺得這是企業自主行為,不要說網民,就是監管部門也沒法強求它應該向華為學習,畢竟法律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要成為雷鋒。普通人沒成為雷鋒當然也不應該受到指責。

    何況我查一下和聯想類似企業,比如浪潮、方正,它們在這方面的投入和聯想差不多,都是佔營收比例的3——4%左右,因為聯想規模更大,它的絕對投資額當然更大。

    最後宣告,和聯想沒有利害關係,二十年前買臺式電腦想買聯想,但是覺得貴,買了海信,十幾年前買過一個聯想手機,後來覺得造型不理想,轉為“花粉”,寫這文章用華為,用過的華為、榮耀,nova也有四五個。

    我尊重華為,不討厭聯想,在我心目中,它們都是中國優秀的企業。

  • 6 # 末來的帝國

    優先使用和掌握社會資源後,應該學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

    1.聯想開幕於一個新時代,也謝幕於一個新時代!是時代造就了聯想的楊柳。不是楊柳創造了時代。改革開放和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時代,即使沒有楊柳,也會有桃李。

    2.聯想今天的困局。也是早已註定。即使沒有司馬南pk聯想,也會有南馬司pk想聯。但少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後,優先使用和掌握了社會資源,接受社會和公眾監督無可厚非。更不是對一批企業家的否定。功是功,過是過。

    3.我們隨處可聞的一句話“現在實體越來越難做了,企業要走資本化和輕資產”。過去是一個以經濟發展為導向,資本優先的時代。而即將到來的是一個普及精神文明,需要共同富裕的時代。

    4.舊產物的遺留,社會新思想的建立,碰撞成為必然。聯想事件爆雷。既是過去商業氛圍留下的後遺症。也是社會意識情緒的釋放。事件的是非對錯。有特定的環境因素。但,都體現了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監督的積極結合。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在掌握了社會資源後,要允許和接受公眾的監督。

    5.在當前國家走共同富裕的大原則大背景下。我們重虛輕實,資本為先的商業氛圍。社會意識已經在轉變,精神文明和共同富裕背景氛圍正在逐步形成。資本優先的企業發展意識,在正本清源迴歸實體和科技優先。

    6.最終,聯想事件涉及的最本質最關切問題,擺在企業,社會和政府管理層面前:一是,旗幟效應的聯想所倡導的資本化商業模式,一度被廣泛複製效仿,這個模式是否還應該繼續深入下去?二是,聯想核心管理層倡導的高薪體質,導致了窮寺廟富方丈,導致了企業資產空心化的普遍現象是否應該繼續下去?三是,聯想資本化商業模式和管理層鉅額薪酬所產生的社會差距矛盾,是否還要繼續下去?

    7.聯想事件必將成為經濟發展的舊思維與新意識的轉折點。有助中國商業氛圍和企業良性發展,也標誌著追求精神文明和共同富裕的社會氛圍,社會意識正在形成。。

    編輯

  • 7 # 袁夢爺也

    簡而言之就是:幾個貪心之人,且崇洋媚外不思進取,拿著半公半私有化企業的利潤,當自己的錢包裡的錢去花的“學者和企業家”,當家執政的結果。

  • 8 # 多才微風BK

    聯想企業本身目前為止沒有沒落

    一定要說沒落的話只能是經過這麼一折騰、品牌形象折損過半產品競爭力大打折扣....

    既然“吐沫星子”可以淹沒一年輕人

    那麼“追根究底”可以毀掉一大公司......

  • 9 # 擇水而言

    聯想公司領導層一以貫之的“買辦”思維所致今天聯想正在步入衰退沒落的路上。美國有通用電氣GE前車之鑑,中國現有聯想緊跟,沉迷於玩弄資本遊戲,企業賺快錢個人撈快錢,如此的企業遲早玩完,儘管早期的聯想曾經在“改開”初期做過一些有益的探索。

    中國的企業家精神可不是這樣被定義的…

  • 10 # 小蔥拌豆腐4730699

    何止聯想沒落?40年前國企的改制、減員增效,到今天能活下來的鳳毛麟角。國有企業老總月薪收入比員工多但不會超過一倍,改制後的老總實行年薪制,是員工的50倍以上,哪兒出來問題?想不明白去衛生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際網路金融p2p到底應該如何善後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