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妙美幻的晚霞

    農民有自留地,種一些自己吃。另外可以養鳮,鴨鵝自己殺了吃,就是沒糧票買點心之類的,其他是比較機動一些,再說了如果那時不計劃,不知要餓死多少人?

  • 2 # 無憂的高山hN

    憑票購物起始於上世紀50年代,終止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供應緊缺時期,票證起到了均衡最低生活需求的作用。

    在那時期,農村人只有布票,沒有肉票和糧票。布票一般情況下基本夠用,吃肉靠自己養豬,在完成上交任務後,逢過年過節偶有農戶會宰豬自食或出售一部分。

    糧票對限制農民外出非常有效。農民只能在生產隊勞動。限制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割資本主義尾巴,防止″投機倒把"等等,是那個時代的特徵。任何人外出必須要有糧票,否則,除了火車、客輪外,買不到任何食品。若農民需要較長時間的外出,須經生產隊、大隊甚至公社批准,才能拿口糧到糧管所換取糧票。糧票有兩種,一種是地方糧票,只能在本省使用,出省無效;一種是全國糧票,除港澳臺外各省通用,全國糧票一般還帶有食用油,每十斤全國糧票可買一兩食用油。糧票用完必須返鄉,否則沒飯吃。

  • 3 # 雪山飛狐a

    計劃經濟時代,票證的作用是巨大的,大到無法形容,那時候,不僅有布票、糧票、肉票,還有油票、煤票,這些東西,如果沒有票證,光用錢是不可以購買的。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票證呢?主要是物質資料產品極度缺乏的緣故,這些主要生活必需品,如果任意購買,會造成斷貨,很多人會買不到。舉個例子,比如糧食,如果任意購買,那很多人會因此買不到,那將是多麼嚴重的問題?會餓死人的。那個年代,物質資料的缺乏程度,是如今的年輕人所想象不到的。對於農民而言,布票作用最大,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來講,農民沒有糧票,農民的糧食由生產隊按人口指標進行發放,糧票只針對農民以外的人員發放,這些人俗稱“吃商品糧的”。不過農民手也有一種糧票,和普通糧票不同,叫做“獎勵糧票”,這種糧票,是針對農民養殖產品發放的,比如農民養豬,交售到農村供應合作社時,出了給你錢,還給你發這種獎勵糧票,因為養豬需要耗費飼料,飼料裡有糧食,那時候農民打的糧食,也是不可以任意分配的,有定量指標,叫“口糧指標”,超過指標部分,必須上交賣給國家,並不是產多少就可以吃多少的,否則那些“吃商品糧的”就沒有糧食吃了。因為養豬要耗費糧食,會佔用口糧指標,所以國家對養豬要進行糧食指標彌補,由此產生了獎勵糧票,所以這種糧票,又俗稱飼料票。至於肉票,農村根本沒有,對農民根本不供應商品肉,農民平時吃不到肉,只有過年過節時,生產隊或農民自己進行殺豬,這時才吃到肉。油票倒是也針對農民發放,但是對農民而言作用不大,因為那時候的農民吃油很少,豬油就基本解決了。煤票對農民作用也不大,農民平時主要燒柴,只是過冬時才需要購買一些取暖煤。所以,對於農民而言,布票作用最大,沒有布票就沒有衣服穿了。

  • 4 # 愛音樂本尼6A1

    生產隊時候,布票每個人一丈六尺,糧票沒有,肉票過節時候每個人二斤,唐票每人半斤,煤油緊張時候每戶每月三斤。

  • 5 # 司馬西坡處士

    計劃經濟時代,農民只發布票,不發糧票和肉票。全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農業人口最多時達到近八億。布票發放時間長達近三十年。各省在不同年份發放布票差異非常大,最少的每人每年二三尺,最多的兩丈五尺。那時候能種棉紡線自己織土布的地方很少,農村人穿衣主要靠買布,“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穿著補丁衣服是很常見的。那時幾乎沒有一塊布被浪費,稍大一點兒的舊布留下當補丁,實在太小,連當補丁資格都不具備的打成袼褙做鞋子。

    農村人不發糧票,生產隊按照人勞比例分配糧食,如果外出需要糧票要到大隊開介紹信,再到公社加註意見,拿成品糧去糧站換糧票,糧票又分全國通用糧票和地方糧票(只能在本省使用)。由於換糧票非常麻煩,有些人出門自帶糧食,到飯店以糧換飯。1969年前後我在雲南工作時,常見當地農民揹著一種類似八路軍常用的那種裝糧布袋,裡面裝上大米,到飯店用一碗米換一碗飯,互不找錢,然後在米飯中加點兒辣椒吃。

    計劃經濟時代,農村也不發肉票,只有吃商品糧的城鎮居民才發肉票,一般一個人一個月發半斤至一斤。農村人為了積肥,大多都會養一口豬或兩三隻羊,同時生產隊集體也會養豬(生產隊有上交國家生豬任務),逢年過節生產隊會殺一兩口豬,社員每人分個四兩半斤的肉。社員個人一般到大雪節氣會殺年豬,自己留一部分,剩餘部分出售,城市居民生活條件好的都會到農村去買“議價肉”。那時候的豬吃的也不好,以糠菜為主,一般隔年豬也不過一二百斤,殺後淨肉有七八十斤就算不錯了。

  • 6 # 多才蛋糕C

    計劃經濟時代,布票,糧票,肉索在生產隊時期對農民的作用多大,在生產隊社員只有布票,每人兩丈都是平等,沒有特權,肉在大節日裡都有,如春節家裡沒有養豬的根據情況幾戶殺一頭羊,中秋節,端午節,幾戶殺一個羊,都是比較公平的,生產隊有大萊園分到各種菜,冬天把菜分給農戶貯藏,我們那兒的農村是這樣的。

  • 7 # 周伯剛

    計劃經濟時代,這三種票,只對城市居民有作用,對農民並沒有多大的作用。

    農民們在生產隊裡勞動,沒有工資,只記工分,一年到頭不見錢,從隊裡分糧,無需用糧票,自家養的豬也無權宰殺,必須賣給食品站收購,才能得到肉票。農民能夠分到布票,大多無錢買布料,大多穿著破爛,衣服都是補了再補。當然,省下來的布票,可以送給城裡親戚,置換一些其他物品。

  • 8 # 雙猴機杼

    六七十年代農民只有布票,基本沒有其他票證。因為糧食是生產隊集體生產,由生產隊按定量標準分配給農民,農民各家都喂有1一2頭豬,生產隊逢節日和大農忙時都會殺豬分肉,因此農民不需要這些票證。城市人口沒有農村人口那些條件,所有一切都依靠國家供給,除了布票,城市人口還多了糧票和肉票,生活所在地沒有油票,憑糧本上的人口每人每月有半斤茶油供應,吃油不夠去食品站買豬油補充,一般一個月買上5斤左右豬板油就夠了,一般定量茶油會留在過春節時一次買回,用於春節前炸東西。計劃經濟時代,也正是國家在困難中起步發展的重要時代,物資相對匱乏,實行票證計劃供應,不僅保證了基本供應,穩定了人心,加速了社會主義建設,而且穩定了物價,整個社會安定團結。

  • 9 # 闖關東46851906

    我不懂什麼叫計劃經濟,只知道在我記事起(夲人是40年代生人)。自五六七十年代,城市買米,面,油,煤肉,布,上海牌手錶和天津產東風牌手錶,腳踏車,特別是青島產國防牌(後改名大金鹿)。都得需憑票供應。那時只要有人在商店和糧食部門上班的職工,好不羨慕啊,就連親朋好友都跟著借光。生長在農村的村民(社員),國家只發布票,我記得每年發放也不一樣,有時每年每人發放二丈二,一丈八等等不同,去了男女結婚不夠用外,各家都有剩餘,可以拿到集市上偷著出賣,在我印象中每尺可能貳角錢左右,還有油票,糧票每斤貳角伍分錢左右。油票多錢一斤我記不清了,但買賣時可千萬別叫稅務所(那時稅務人員管)抓著,如抓著可要倒黴了,重著被扣上投機倒八的帽子,押到公社學習班學習。輕著回大隊開介紹信,後再放人。那時農村去了布票外,沒有什麼票證,需要糧票的,社員可以拿著糧食到公社糧庫還。肉是集市就有賣的,逢年過節,各村都有殺豬的,從我記事起直到80年代,平均每斤都在柒角錢左右,有時還便宜到伍角錢左右的也有過多次。記得那年代買回一斤肉,全家七八口人包頓包子或者餃子,吃的是真香啊。現在可能是肉吃多了,怎麼吃也吃不出過去的味道了。

  • 10 # 向銘西來自向陽莊三爺

    計劃經濟時代,農村農民由縣商業局接各公社總人口數核發布票,百貨商店供應農民、居民憑票購買布匹,其他票證無發。生活所需的日用品由當地人民公社供銷社供應銷售,比喻:鹽、煤油、農具、生產資料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斑禿飲食應該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