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不是身在學術圈的學者,也一定聽說過“內卷”“規訓”“建構”“身體政治”等詞語。以“內卷”為代表的一大批文科學術話語被戲稱為“文科黑話”。它們越來越多地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在泛濫時,它們的意義也產生了變化。我們該如何去看待這些和大眾脫節的“文科黑話”?
✎作者 | 宗城
✎編輯 | 程遲
怎樣才算文科黑話的濫用,怎樣稱得上合理的詞意擴大化?或者務求精準才不得不出現的學術術語纏繞?說清楚這些問題,對文科黑話濫用的批評才不至於造成誤傷,加劇人們對人文學科嚴肅思考的偏見。
網路上關於“文科黑話”的吐槽。
與此同時,另一些問題也值得深入挖掘。比方說,文科黑話是否真的造成了行動力的削弱?文科黑話氾濫是否是當代學術生產體系的必然現象?與其批評文科黑話,是否把矛頭直指學術生產體系的僵化更為有效?
以及除了反思文科黑話對其背後的懶惰、炫耀,對另一種極端的反思是否也同樣重要?在今天,知識生產如果簡單迎合大眾,只說大眾愛聽的話,對於人文學科工作者來說,這是否也是一種對大眾的諂媚與對複雜思考、複雜句法的拋棄?
文科學子為何既生產又厭惡文科黑話
所謂黑話,過去指代行話,是業內人聽得懂的話。
在文科領域,文科黑話常見於學術論文和學者拿腔拿調的論述,這些黑話大部分是舶來品,廣義的黑話包括那些外人一眼看不明白的學術術語,比如能指和所指、建構和解構、景觀社會和後福特製社會。
而筆者看來狹義的文科黑話,也是今天讓廣大文科從業者都深深倦怠的,其實是“文科術語無意義的纏繞和堆積”,看似高深,卻只給出“正確的廢話”,甚至連文從句順都做不到。
比如這一句:“購物體現了人在消費社會受到慾望驅使下的主觀能動性行為和能動性背後的規訓和異化,在現代社會的購物行為中,我們能看到奴役是怎樣以自由意志的面目出現。”這就是典型的文科黑話,我們看了一眼就不想看下去,不會想討論,不會激發起真正有意思的深入思考。
文科黑話的堆砌是一種故作高深的表述,看起來說了什麼,其實什麼也沒說。
米歇爾·福柯,“文科黑話”的源泉之一。/Wiki
文科黑話的泛濫其實是最近二十年的事,它的大背景是九十年代知識生產從“思想”到“學術”的大轉變,理想主義者的啟蒙年代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學科精細化、大學擴招化,學術論文越來越像學術垃圾,大學內的知識生產猶如計件,可以流水線加工完成。
這個大環境培養了很多專家,也培養了不少賣弄術語的二手學術中介。考核標準更模糊的文科,面對大量學子的結課壓力、畢業壓力,批次引用文科黑話也就成為潮流。
筆者跟很多專業內的人聊天的時候,發現他們普遍厭倦了文科黑話那樣的腔調。恰恰是看起來高深的文科黑話,其實是最懶惰、最重複,也是學術圈內最能夠偷懶的一種話語方式。學術界把文科黑話的現象概括成一個詞,叫“概念遊戲”,看起來很多概念,其實裡面很空,把一段話套用在不同場合都成立。
文科人苦文科黑話久矣,於是對文科黑話充滿了吐槽、調侃的心態,對文科黑話的批評,這才成了一個擊中大家的點。
文科黑話為什麼會削弱行動力
比如黑話魔法師們引用較多的馬克思、福柯、拉康、鮑德里亞、德里達、德勒茲、齊澤克、朱迪斯·巴特勒、阿甘本等,他們大多數是左翼學者,後現代一脈的又較多。
承襲自右翼的並非沒有,比如亞當·斯密、約翰·密爾或奧地利學派的門徒、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的忠實讀者們,但他們使用文科黑話的頻率普遍不如左翼高。
這一方面跟新左派在國內的崛起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性別議題、勞工議題、階級議題等,用左翼的術語更容易感染大眾,也更密集地出現在公共輿論。比如“異化”和“剝削”這兩個詞,使用頻率自不待言。
馬克思。/Wiki
按理說,左翼學人更關注社會的分配公平、公正,講究行動,他們的表達也該更親民才是,但真實情況遠比粗淺的概括要複雜。
實際上左翼內部也分支眾多,而理論派和行動派往往並不一致,那些慣用文科黑話的左翼,又跟真的深入勞工群體的行動派青年有所區別。
行動派固然也會用術語,但會剋制文科黑話的傾向,因為他們面對工人、農民、家庭主婦、育兒嫂等,他們必須說人話,才能讓他人更願意坦誠相待。而一個滿口文科黑話的人,往往會讓其他群體敬而遠之甚至心生厭惡。
依賴於文科黑話容易削弱行動力,這裡的行動力,指的是我們介入現實、改變現實的行動,也是我們走出同溫層、跨越邊界的努力。濫用文科黑話體現的是一個人在思考複雜問題上的懶惰、對於權威術語的迷戀,這背後對權威的依賴和對複雜思考的拒絕,而它恰恰無法提供新鮮的的創造力,來反抗業已陳腐的事物。
很多人寫論文就是為了畢業,寫文科黑話湊字數得過且過,不值得推崇,但已經是當代學人心照不宣的常態。可是,如果黑話的泛濫溢位象牙塔,侵蝕我們的日常表達,那無論是學術工作者,還是其他寫作的人,都難以忽略它,因為它關係到語言,而語言是存在的生命之樹。
當下有很多文化研究論文,用的還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理論術語,但這些概念套用到今天的現象又並不總是合適。
另一方面,因為國內學術研究的理論更迭較為緩慢,如果有一個新興的術語出現,無論是研究者還是學術愛好者都會爭相使用,比如近年來流行的“內卷”“狗屁工作”“日常抵抗”“身體政治”“資料勞工”等。
就拿“資料勞工”一詞來說,如果學者們研究的物件外賣騎手、計件工人屬於資料勞工,那麼在學院內生產流水線論文,面對非升即走壓力的青年學者又是不是資料勞工?在媒體與流量博弈的記者和編輯呢?在形容外賣騎手的時候,“零工”這個詞有是否比“資料勞工”更精準?
因此,我認同一位叫Faces_Places的微博博主的觀點:“‘文科黑話’這件事恰恰說明了我們的理論訓練並不是過剩,而是極度匱乏。這體現在兩件事上:1、總是習慣以套用理論的方式去解讀文字或案例,這是一種最初步的理論使用手法,就是拿現實中新出現的case去印證已經出現的理論;2、哪怕有能力分析案例,卻也無法真的進入理論層面的思考。”
文科黑話濫用和誤用的區別
當我們討論文科黑話時,繞不開對學術話語濫用和誤用的區分。現實生活中,學術用語被誤用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內卷”,這個詞的詞彙原型是“involution”,最初使用它並用於人類學研究的是學者戈登·威澤,隨後它被人類學家吉爾茨(Clifford Geertz)借用,放在對爪哇水稻農業的研究。
吉爾茨發現:“在當地人既無法參與資本也無法開拓土地的條件下,把勞動持續投入到有限的水稻生產,導致農業生產內部精細化。沒有evolution,陷入involution。也就是說,一個成年勞動者可能終其一生種植水稻,而沒有或無法進入產業分工體系。”
人類學家吉爾茨。/豆瓣
羅東曾寫過一篇《現在流行的“內卷”,從34年前就開始被誤讀》,梳理了內卷一詞被誤讀的歷史。他在文中提到:我們今天說的內卷,源於學者黃宗智對involution一詞的創造性解釋。
1985年,斯坦福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黃宗智的著作《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第二年,中華書局的中譯本將“involution”翻譯為“內卷”“內卷化”。
而黃宗智闡釋的內卷,是一種沒有發展的增長,是指勞動過密化後,單位勞動投入報酬嚴重遞減,勞動的邊際生產率降低。可能他自己都沒想到,內卷這個詞三十年後會紅遍大江南北,並被運用到對社會各個領域。到如今,“萬物皆可內卷”,內卷的意義越來越像“內耗”。
《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
[美] 黃宗智 著
中華書局出版社,2000-6
但我認為這種誤用可以被理解,它與文科黑話的濫用可能還不是一回事。一方面,連黃宗智、項飈這樣的專業學者都會誤用,或者說“重新闡釋”這個詞彙,指望公眾恪守內卷的原意,其實是一種學術教條主義,內卷的學術定義出自國外,但並非不可以有漢語語境的新的闡釋。
另一方面,內卷的新闡釋刺激了更深入的討論,令公眾找到一個更準確形容他們當下處境的詞彙,由此引發了對勞動、階層、就業環境與收入分配的反思,這是有意義的討論,而文科黑話的濫用關鍵在於阻塞討論,大部分人看到一堆裝腔作勢的黑話纏繞,其實是會降低他們討論的慾望的。
另一層面,固然詞語的外延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吃”這個簡簡單單的詞,我們通常說它是指“把食物等放到嘴裡經過咀嚼嚥下去”,但它也有結巴、忍受、依靠某種事物來生活等延伸意思。
就像我們現在說“文章”這個詞,它的確是隨著時間的遷移,出現了新的意思。我們現在約定俗成說的文章,已經不是秦朝或者漢朝人說的文章,那時候的文章有禮法的意思,那時候的人說“文”,也不是今天說的文學,而一般是禮法教化之文。
但是這不代表,我們現在隨便誤用某個詞,這種誤用就是正確的,前者不能為後者提供合法性證明。之所以日後某些詞彙的延伸被接納,是因為它符合了一個大前提:它已經是一個區域內社會大眾約定俗成的說法。但今天的很多誤用並沒有到達這個地步,它與單純的詞彙延展也有區別。我們不能據此說“雞蛋就是雞”,也不能說“剝削就是解放”,因為它們顯然是不同的意義,誤用它們會造成人與人交流的胡亂與阻塞,不利於我們與他人的對話和知識傳播。
對此,筆者的迴應是:“這個問題的本質,在於我們是承認‘現狀是合理的,我們不需要去改善它’,還是‘即便現狀有其道理,我們依然朝著更好的目的去改善自己的交流方式’?”
網際網路海納百川的言論生態決定了,一篇文章、一個作者的倡議只有掀起短暫的浪花,但不可能扭轉人們說話的習慣。
無論有沒有對文科黑話的反思,濫用黑話的依然會濫用,玩梗的依然會玩梗,平實交流的人也依然會平時下去。所以從宏觀的角度來說,網際網路交流的基本狀況會繼續保持下去,這是由網際網路本身的性質所決定。但是反躬自身,我們可以讓自己避免黑話堆砌,透過文科黑話,看到文化生態尤其是高校學術圈的圈層固化與階層固化。
但是,如果我們對話的場域不是在象牙塔,不是面對論文期刊的編輯和評審,如果我們處在大眾平臺,例如社交網路,那麼不加反思地把學術話語無限外延伸,最後起到的目的卻不是“促進交流”“更深刻的表達”,而是“模糊了議題焦點”,在解釋問題上也讓讀者敬而遠之,淪為一場自己小圈子的詞語遊戲,那麼,如果我們哪怕有一點點渴望說人話的動力,這個事情都是應該自省的。
既然大量文科黑話連專業內人士都難以讀完,又如何能達到與更多人公共交流、傳播知識的目的?所以這需要回到我們寫作的目的,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學問,還是為了更好地講明白一件事情?
通俗並非天然正確,批評文科黑話的目的不是要把通俗抬到絕對正確的地位,因為在這裡,深刻和通俗的劃分就是可惜的,我們追求準確的表達,錘鍊自己的語言,也並不是精英主義的做法,而只是,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所可以努力去達到的責任。在寫作這個共和國裡,精準是作者的第一美德。
· END ·
就算你不是身在學術圈的學者,也一定聽說過“內卷”“規訓”“建構”“身體政治”等詞語。以“內卷”為代表的一大批文科學術話語被戲稱為“文科黑話”。它們越來越多地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在泛濫時,它們的意義也產生了變化。我們該如何去看待這些和大眾脫節的“文科黑話”?
✎作者 | 宗城
✎編輯 | 程遲
怎樣才算文科黑話的濫用,怎樣稱得上合理的詞意擴大化?或者務求精準才不得不出現的學術術語纏繞?說清楚這些問題,對文科黑話濫用的批評才不至於造成誤傷,加劇人們對人文學科嚴肅思考的偏見。
網路上關於“文科黑話”的吐槽。
與此同時,另一些問題也值得深入挖掘。比方說,文科黑話是否真的造成了行動力的削弱?文科黑話氾濫是否是當代學術生產體系的必然現象?與其批評文科黑話,是否把矛頭直指學術生產體系的僵化更為有效?
以及除了反思文科黑話對其背後的懶惰、炫耀,對另一種極端的反思是否也同樣重要?在今天,知識生產如果簡單迎合大眾,只說大眾愛聽的話,對於人文學科工作者來說,這是否也是一種對大眾的諂媚與對複雜思考、複雜句法的拋棄?
文科學子為何既生產又厭惡文科黑話
所謂黑話,過去指代行話,是業內人聽得懂的話。
在文科領域,文科黑話常見於學術論文和學者拿腔拿調的論述,這些黑話大部分是舶來品,廣義的黑話包括那些外人一眼看不明白的學術術語,比如能指和所指、建構和解構、景觀社會和後福特製社會。
而筆者看來狹義的文科黑話,也是今天讓廣大文科從業者都深深倦怠的,其實是“文科術語無意義的纏繞和堆積”,看似高深,卻只給出“正確的廢話”,甚至連文從句順都做不到。
比如這一句:“購物體現了人在消費社會受到慾望驅使下的主觀能動性行為和能動性背後的規訓和異化,在現代社會的購物行為中,我們能看到奴役是怎樣以自由意志的面目出現。”這就是典型的文科黑話,我們看了一眼就不想看下去,不會想討論,不會激發起真正有意思的深入思考。
文科黑話的堆砌是一種故作高深的表述,看起來說了什麼,其實什麼也沒說。
米歇爾·福柯,“文科黑話”的源泉之一。/Wiki
文科黑話的泛濫其實是最近二十年的事,它的大背景是九十年代知識生產從“思想”到“學術”的大轉變,理想主義者的啟蒙年代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學科精細化、大學擴招化,學術論文越來越像學術垃圾,大學內的知識生產猶如計件,可以流水線加工完成。
這個大環境培養了很多專家,也培養了不少賣弄術語的二手學術中介。考核標準更模糊的文科,面對大量學子的結課壓力、畢業壓力,批次引用文科黑話也就成為潮流。
筆者跟很多專業內的人聊天的時候,發現他們普遍厭倦了文科黑話那樣的腔調。恰恰是看起來高深的文科黑話,其實是最懶惰、最重複,也是學術圈內最能夠偷懶的一種話語方式。學術界把文科黑話的現象概括成一個詞,叫“概念遊戲”,看起來很多概念,其實裡面很空,把一段話套用在不同場合都成立。
文科人苦文科黑話久矣,於是對文科黑話充滿了吐槽、調侃的心態,對文科黑話的批評,這才成了一個擊中大家的點。
文科黑話為什麼會削弱行動力
比如黑話魔法師們引用較多的馬克思、福柯、拉康、鮑德里亞、德里達、德勒茲、齊澤克、朱迪斯·巴特勒、阿甘本等,他們大多數是左翼學者,後現代一脈的又較多。
承襲自右翼的並非沒有,比如亞當·斯密、約翰·密爾或奧地利學派的門徒、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的忠實讀者們,但他們使用文科黑話的頻率普遍不如左翼高。
這一方面跟新左派在國內的崛起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性別議題、勞工議題、階級議題等,用左翼的術語更容易感染大眾,也更密集地出現在公共輿論。比如“異化”和“剝削”這兩個詞,使用頻率自不待言。
馬克思。/Wiki
按理說,左翼學人更關注社會的分配公平、公正,講究行動,他們的表達也該更親民才是,但真實情況遠比粗淺的概括要複雜。
實際上左翼內部也分支眾多,而理論派和行動派往往並不一致,那些慣用文科黑話的左翼,又跟真的深入勞工群體的行動派青年有所區別。
行動派固然也會用術語,但會剋制文科黑話的傾向,因為他們面對工人、農民、家庭主婦、育兒嫂等,他們必須說人話,才能讓他人更願意坦誠相待。而一個滿口文科黑話的人,往往會讓其他群體敬而遠之甚至心生厭惡。
依賴於文科黑話容易削弱行動力,這裡的行動力,指的是我們介入現實、改變現實的行動,也是我們走出同溫層、跨越邊界的努力。濫用文科黑話體現的是一個人在思考複雜問題上的懶惰、對於權威術語的迷戀,這背後對權威的依賴和對複雜思考的拒絕,而它恰恰無法提供新鮮的的創造力,來反抗業已陳腐的事物。
很多人寫論文就是為了畢業,寫文科黑話湊字數得過且過,不值得推崇,但已經是當代學人心照不宣的常態。可是,如果黑話的泛濫溢位象牙塔,侵蝕我們的日常表達,那無論是學術工作者,還是其他寫作的人,都難以忽略它,因為它關係到語言,而語言是存在的生命之樹。
當下有很多文化研究論文,用的還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理論術語,但這些概念套用到今天的現象又並不總是合適。
另一方面,因為國內學術研究的理論更迭較為緩慢,如果有一個新興的術語出現,無論是研究者還是學術愛好者都會爭相使用,比如近年來流行的“內卷”“狗屁工作”“日常抵抗”“身體政治”“資料勞工”等。
就拿“資料勞工”一詞來說,如果學者們研究的物件外賣騎手、計件工人屬於資料勞工,那麼在學院內生產流水線論文,面對非升即走壓力的青年學者又是不是資料勞工?在媒體與流量博弈的記者和編輯呢?在形容外賣騎手的時候,“零工”這個詞有是否比“資料勞工”更精準?
因此,我認同一位叫Faces_Places的微博博主的觀點:“‘文科黑話’這件事恰恰說明了我們的理論訓練並不是過剩,而是極度匱乏。這體現在兩件事上:1、總是習慣以套用理論的方式去解讀文字或案例,這是一種最初步的理論使用手法,就是拿現實中新出現的case去印證已經出現的理論;2、哪怕有能力分析案例,卻也無法真的進入理論層面的思考。”
文科黑話濫用和誤用的區別
當我們討論文科黑話時,繞不開對學術話語濫用和誤用的區分。現實生活中,學術用語被誤用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內卷”,這個詞的詞彙原型是“involution”,最初使用它並用於人類學研究的是學者戈登·威澤,隨後它被人類學家吉爾茨(Clifford Geertz)借用,放在對爪哇水稻農業的研究。
吉爾茨發現:“在當地人既無法參與資本也無法開拓土地的條件下,把勞動持續投入到有限的水稻生產,導致農業生產內部精細化。沒有evolution,陷入involution。也就是說,一個成年勞動者可能終其一生種植水稻,而沒有或無法進入產業分工體系。”
人類學家吉爾茨。/豆瓣
羅東曾寫過一篇《現在流行的“內卷”,從34年前就開始被誤讀》,梳理了內卷一詞被誤讀的歷史。他在文中提到:我們今天說的內卷,源於學者黃宗智對involution一詞的創造性解釋。
1985年,斯坦福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黃宗智的著作《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第二年,中華書局的中譯本將“involution”翻譯為“內卷”“內卷化”。
而黃宗智闡釋的內卷,是一種沒有發展的增長,是指勞動過密化後,單位勞動投入報酬嚴重遞減,勞動的邊際生產率降低。可能他自己都沒想到,內卷這個詞三十年後會紅遍大江南北,並被運用到對社會各個領域。到如今,“萬物皆可內卷”,內卷的意義越來越像“內耗”。
《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
[美] 黃宗智 著
中華書局出版社,2000-6
但我認為這種誤用可以被理解,它與文科黑話的濫用可能還不是一回事。一方面,連黃宗智、項飈這樣的專業學者都會誤用,或者說“重新闡釋”這個詞彙,指望公眾恪守內卷的原意,其實是一種學術教條主義,內卷的學術定義出自國外,但並非不可以有漢語語境的新的闡釋。
另一方面,內卷的新闡釋刺激了更深入的討論,令公眾找到一個更準確形容他們當下處境的詞彙,由此引發了對勞動、階層、就業環境與收入分配的反思,這是有意義的討論,而文科黑話的濫用關鍵在於阻塞討論,大部分人看到一堆裝腔作勢的黑話纏繞,其實是會降低他們討論的慾望的。
另一層面,固然詞語的外延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吃”這個簡簡單單的詞,我們通常說它是指“把食物等放到嘴裡經過咀嚼嚥下去”,但它也有結巴、忍受、依靠某種事物來生活等延伸意思。
就像我們現在說“文章”這個詞,它的確是隨著時間的遷移,出現了新的意思。我們現在約定俗成說的文章,已經不是秦朝或者漢朝人說的文章,那時候的文章有禮法的意思,那時候的人說“文”,也不是今天說的文學,而一般是禮法教化之文。
但是這不代表,我們現在隨便誤用某個詞,這種誤用就是正確的,前者不能為後者提供合法性證明。之所以日後某些詞彙的延伸被接納,是因為它符合了一個大前提:它已經是一個區域內社會大眾約定俗成的說法。但今天的很多誤用並沒有到達這個地步,它與單純的詞彙延展也有區別。我們不能據此說“雞蛋就是雞”,也不能說“剝削就是解放”,因為它們顯然是不同的意義,誤用它們會造成人與人交流的胡亂與阻塞,不利於我們與他人的對話和知識傳播。
對此,筆者的迴應是:“這個問題的本質,在於我們是承認‘現狀是合理的,我們不需要去改善它’,還是‘即便現狀有其道理,我們依然朝著更好的目的去改善自己的交流方式’?”
網際網路海納百川的言論生態決定了,一篇文章、一個作者的倡議只有掀起短暫的浪花,但不可能扭轉人們說話的習慣。
無論有沒有對文科黑話的反思,濫用黑話的依然會濫用,玩梗的依然會玩梗,平實交流的人也依然會平時下去。所以從宏觀的角度來說,網際網路交流的基本狀況會繼續保持下去,這是由網際網路本身的性質所決定。但是反躬自身,我們可以讓自己避免黑話堆砌,透過文科黑話,看到文化生態尤其是高校學術圈的圈層固化與階層固化。
但是,如果我們對話的場域不是在象牙塔,不是面對論文期刊的編輯和評審,如果我們處在大眾平臺,例如社交網路,那麼不加反思地把學術話語無限外延伸,最後起到的目的卻不是“促進交流”“更深刻的表達”,而是“模糊了議題焦點”,在解釋問題上也讓讀者敬而遠之,淪為一場自己小圈子的詞語遊戲,那麼,如果我們哪怕有一點點渴望說人話的動力,這個事情都是應該自省的。
既然大量文科黑話連專業內人士都難以讀完,又如何能達到與更多人公共交流、傳播知識的目的?所以這需要回到我們寫作的目的,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學問,還是為了更好地講明白一件事情?
通俗並非天然正確,批評文科黑話的目的不是要把通俗抬到絕對正確的地位,因為在這裡,深刻和通俗的劃分就是可惜的,我們追求準確的表達,錘鍊自己的語言,也並不是精英主義的做法,而只是,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所可以努力去達到的責任。在寫作這個共和國裡,精準是作者的第一美德。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