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生活的惠
-
2 # 可靠君子陶陶
古時六月六日這天各家各戶都要請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款待一番。彥雲:“六月六,請姑姑”。這天也被稱為“姑姑節”。
六月六請姑姑的習俗,據傳來源於春秋時晉國宰相狐偃改過的故事。晉國宰相狐偃精明能幹,晉國上至晉文公,下至黎民百姓都十分敬重愛戴他。因此每年六月初六他過生日的時候,就有好多人給他送禮賀壽。但他後來慢慢的居功自傲,揮霍無度,變得驕橫起來,人們對他敢怒不敢言。他依舊我行我素,不知悔改,甚至氣死了好言相勸的親家翁。他的女婿知道這件事後,就決定在六月初六趁為他賀壽之機,殺死他為父報仇。宰相狐偃的女兒知道後,急忙奔回孃家報告了此事。宰相狐偃下鄉放糧歸來,聽說的此事,便在自己生日這天,請女婿回門,誠懇地改過,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從此兩親和好,嶽婿關係更加親密了。
此事傳出去後,民間紛紛效仿,取其改過、認錯、解怨、免災之意。每年六月初六,請出嫁的女兒回門孃家,已成約定俗成的習尚。
孝先認為在這個世上,每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因此我們應該經常不間斷地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或是捫心自問,今天有沒有進步一點點,今天有沒有虛度時光,今天有沒有似做過傷害別人的事,今天的作業或是工作是否圓滿完成了,發現身上點滴不足,時時拂拭心靈的暗塵,這是對自己品德最好的一種修為方式,三省吾身,修身、齊家,完善美好幸福的人生。
農曆的六月初六,在我們漢族的傳統中是個特殊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有出嫁女兒的人家,都要把已經出嫁的女兒請回家,並好好招待一番,俗語道“六月六,請姑姑”,那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在春秋時期,晉國有一位大臣名叫孤偃,他平時驕傲自大,飛揚跋扈,誰都不放眼裡,人們心中對他有所不滿,卻敢怒而不敢言。
孤偃的親家是一位功臣,名叫趙衰,他好言相勸孤偃,沒想到卻被孤偃當眾呵斥了一番。趙衰當時本就身老體弱,再加上急火攻心,竟被氣死了,孤偃的女婿從此便視他為殺父仇人,對他懷恨在心。
第二年,恰逢晉國遭遇饑荒,孤偃奉命出京放糧,臨走時,他對家人說:“六月初六是我的生日,我一定會趕回家過生日的。”女婿聽他這麼說,暗自思忖,孤偃在生日宴上必會飲酒,這是為父報仇的好時機,便暗中決定在六月初這天殺掉孤偃。
女婿把自己的計劃告訴了妻子,妻子左思右想,不知道該站在丈夫這邊,還是父親這邊。到了六月初五,對父親的感情佔了上風。於是妻子偷偷跑回孃家,把丈夫的計劃告訴了母親,母親聽後大驚失色,連夜派人給孤偃送信。孤雁的女婿見妻子不見了,知道計劃敗露,在家裡等孤偃來處置自己。
沒想到六月初六一大早,孤偃親自來到女婿家,請女婿參加自己的壽宴。在壽宴上,孤偃說:“老夫今年放糧,親見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來做事有錯。今天賢婿設計害我,雖然過於狠毒,但他是為民除害,為父報仇,老夫不怪罪他。女兒救父於危機,盡了大孝,理當受我一拜,並望賢婿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計仇恨,兩相和好!”
從此,孤雁改過自新,女婿也原諒了岳父,為了記住這個教訓,每年六月初六,孤偃都要請女兒和女婿回家團聚。
城中百姓們見狀也紛紛效仿,在每年農曆的六月初六這天請女兒回家,於是也就有了“六月六,請姑姑”的民間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