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百三十斤
-
2 # 毅而三思吳六奇
先想起了一首詩,《桃花庵歌》“半醒半醉日復日,花開花落年復年”,日月盈虧四季更替這種事情似乎同樣是重演,同樣在歷史中的每一天清晰可見。可是日月星宿會有位移,因此帶來四季交替。而四季表現在歷史上卻也有“小冰河時期”這樣的不同溫度表現,因此即便是自然環境,我們也不能說是“重演”,只能是反覆。
但是這個問題說的是人,就需要剖析人和歷史以及社會。人,是要有人性表現的。歷史上如“夏桀商紂”,有興衰相似的斷語。但相似不是重演。以夏桀為例,他被記錄的是好淫亂,反之商紂則是暴虐,兩者相同之處在於文武雙全且都剛愎自用,所謂不近賢臣(《封神演義》裡的酒池就是夏桀的)。那麼夏商的興衰,同在人性之劣,而非是單純歷史的重複。因此我們經常說的,是“歷史總有著驚人的類似。”而說重演,是對大局上的表現產生的一個總結,放到細節上說就只能是曲解。
然而說到剛愎自用這種人性體現,它即是主觀視角產生的必然問題。人的一生中小到飲食男女,大到拓土開疆。都是因慾望產生客觀訴求,慾望是一樣的,表達也必然是相似的。只是由於各種緣故,所表達出來的細節不會完全一致,因此即便如王朝興衰中的農民起義,其起因、過程、結果乃至於口號,都不一樣。
舉例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均貧富等貴賤”,相似於“貴賤相等”,但側重上前者著重於權,而後者強調了利。而從秦漢的陳勝吳廣至宋代的王小波,逾時已過千年(公元前209年/公元993年),緣何還會有對階級貴賤的強調?這即是人文的進步緩慢、人性中產生的必然需求,也就是像“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這樣的客觀訴求。
而另一方面,歷史記錄的是人文發展,而人文發展最終體現的思想變化。那麼即可以肯定,所謂“歷史即現代史”、“歷史時時在重演”這種話,體現的是人類思想的重複性。那麼與其說歷史在重演,倒不如說是人類的思想在原地踏步,像天體運動那樣的繞圈子。所以無分秦漢,又或隋唐,我們總也只能看到立盛衰亡這四個大字。
-
3 # 唐史大白話
之所以歷史的教訓總在後世一再重演,是因為人性的貪婪,醜惡,享樂的基因十分強大,幾乎與生俱來,在一個王朝的初起和興盛期,由於前朝血淋淋的教訓還不太久遠,王朝的開創者和守成者能夠約束自身的惡念,大臣們也都經歷過苦難,能夠經常提醒,因此這個階段一般都是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的。
但是一旦太平久了,外部的危機差不多解除了,那麼從上到下的那種人性中醜惡的一面就會佔上風,所謂飽暖思淫慾,慾望無止境,荒淫享受,窮奢極欲,為所欲為,好大喜功,大興土木是一般統治者的通病。上行下效,投其所好,官場腐敗,爭權奪利,朋黨相爭一般又是做官者的通病。這個時候即使有一些頭腦清醒,潔身自好的人往往也會受到排擠,成不了主流。最終王朝更迭歷史重演。
所以,毛主席告誡我們“不能重蹈歷史週期率的覆撤”,歷史只會驚人相似,但絕不會簡單重複。
-
4 # 史詩雜談
因為之前的慘重的經驗教訓都是發生在他人身上,作為旁觀者,永遠無法體會其中的苦難,後世才一度或幾度輪迴上演。只有經歷過,才知其苦難!
回覆列表
是的,我在這裡說說朝代滅亡的歷史教訓。中國歷史上一個個朝代的衰敗、更迭,其實就是一個個歷史教訓的重演。《左傳》中評論桀、紂兩個君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就是說他們的從王朝的興起到王朝的衰亡都是那麼的相似。唐代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裡寫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矣”。
在杜牧看來“六王畢,四海一”,一個王朝興起之後,財富源源不斷的聚集而來,統治者就開始追求享樂了,然後怠政懶政,導致上下的腐敗,也這個王朝自然會土崩瓦解。這就是歷史教訓重演的一方面。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朝代末年都是發生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甚至很多朝代比如西漢,元朝都是被農民起義軍推翻的,歷史教訓重演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官逼民反,一個朝代如果不顧老百姓的死活,只知道對他們無休止的進行奴役、剝削,那最終也會導致農民的反抗,甚至滅亡。
所以不同朝代的滅亡都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統治者也是忘記了歷史的教訓,自己也是步入後塵。古代的時候,為什麼那麼重視歷史,前有《史記》,後有《資治通鑑》就是因為“以史為鏡可明得失”,可以接受教訓,可是很遺憾,歷史的教訓還是一幕幕的重演,有那麼多的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