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露天放映場

    個人淺見

    我認為根源不是在虛擬電話,而是公民隱私洩露,隱私洩露真的很可怕,不僅會被電話騷擾,還可能丟了命。

    暴力催收多以電話或簡訊騷擾威脅,嚴重者網貸平臺會透過多種渠道獲取借款人及家人、朋友的居住小區、工作公司,然後進行上門騷擾,潑墨、牆上噴漆、公佈借款人隱私,在公共場合侮辱攻擊借款人。

    網路虛擬電話只是網貸平臺其中一個小小的工具,而且網路虛擬電話實際上是為了保護公民隱私的和公司利益的。如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外賣、網約車等,都會把我們的電話號碼轉化成虛擬號碼;很多企業也會對客戶電話進行虛擬,一是保護客戶隱私,二是防止員工盜竊公司客戶資源另起爐灶或洩露給競爭企業。

    實際上重點在於網路平臺是怎麼獲取到借款人的家人和朋友的聯絡方式、居住地址、工作場所,並對他們進行騷擾的。

    個人資訊有的是我們自己洩露的,在網際網路上分享出行的火車票、身份證照片、旅遊照片、工作環境等;有的是釣魚網站、公共wifi、不良app獲取不必要的許可權等(一個記事本app、計算器app…要什麼相機許可權、位置許可權、通訊錄許可權等是要幫我們發朋友圈嗎)。

    有的朋友會說我窮得銀行卡上只有3塊錢了,我的隱私不值錢等,不注重個人隱私保護。實際上你的隱私在某些不良商人眼裡就是露天金礦,會有大批具有指向性、針對性的企業購買,如不良網貸平臺等。

    所以,暴力催收屢禁不止的根源不是在網路虛擬電話上,而是個人隱私洩露,多少借貸人因不堪負重、周圍人的指指點點、辱罵攻擊家破人亡,血的教訓歷歷在目。國家已經加強立法保護個人隱私,我們自己也應該時刻注重保護個人隱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娩有多痛,會痛到人精神崩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