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文說牆體彩繪

    天然水晶是一座充滿魅力的地球博物館,它記錄了地球億萬年的發展與變遷,保留了對將其塑造成形的那股強大力量的不可磨滅的記憶。它們或由於高壓而出現,或生長於地底深處的巖洞,或形成於岩層中,或飽經風化侵蝕,最終,他們因不同的形成環境而影響了自身的屬性與功能。

    水晶的生長環境,多是在地底下、巖洞中,需要有豐富的地下水來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飽和的二氧化矽,同時此中的壓力約需在大氣壓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溫度則需在550-600℃間,再給予適當時間,水晶就會依著“六方晶系”(Hexagonal System)的自然法則,而結晶成六方柱狀的水晶了。

    在自然界,由於水質、溫度、壓力等等的條件一直在變化當中,很難得達到理想狀況,因此,水晶的形成通常都需要相當長的地質年齡。而地質年齡動輒以“億萬年”為計算基數,也是天然水晶(Natural Crystal)之所以珍貴之處。

    地球就像一個佈滿塵埃的碗,周圍是厚厚的大氣層,後來漸漸坍縮成一個白色熾熱的火球。經歷了漫長的演變之後,充滿熔融物質的薄層岩漿逐漸冷卻形成地殼、地幔。地殼的厚度與地球相比,如同蘋果皮之於蘋果。在地殼中,含有大量礦物質的高熱熔岩繼續沸騰、冒泡,生成水晶。

    水晶有多種顏色,如紫水晶、紅水晶、白水晶、茶水晶、煙水晶、黑水晶無色水晶等。並不是每塊水晶都是完美的,在慢長的生成長過程中它有可能受到周圍鐵、鋁等磊量物質的影響,從而出現了色澤上的不同。鋁會使水晶變成菸灰色,這種水晶被稱為“茶水晶”;鐵會使水晶變成暗粉色,這種水晶則被稱為“粉水晶”。此外,高強度的輻射也會影響水晶的生長和色澤。

    水晶,常常也被翻譯稱為石英(Quartz),其實在物理性及化學性上,都是相同的東西。許多地質學老師,在習慣上,就把不透明、岩石狀的稱為石英,而透明的稱為水晶。這種輕微的分辨,並不是很重要,因為基本上都還是相同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險一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