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夜思160519196

    韓信取得天下沒有一點問題,不過論起權謀,用人和政治才能他不如老流氓,韓信就算建立了王朝也是短命王朝,他死後天下必定大亂。

  • 2 # 一個人的歷史

    韓信如果聽從蒯通的話自立為王,能不能得到天下我不敢保證,但確實可以造成三分天下的局面,會延緩劉邦或項羽獲勝的步伐。很多人認為韓信如果自立為王,就可以得到天下,那只是看中了韓信的軍事才能,而除了軍事才能之外,韓信幾乎沒有一方面能超過劉邦,就是和項羽比有所不如,他如何得到天下?今天我不想說韓信的優點,只想說一說他的不足,這樣有助於我們分析為什麼韓信無法得到天下。

    知遇之恩,心存感激。劉邦對於韓信有知遇之恩,韓信在楚軍軍營裡,不過是項羽帳下的一個執戟郎,且言不聽計不從,根本就得不到重視,這也是韓信背叛項羽投靠到劉邦麾下的原因,畢竟韓信是個有追求的人,強烈的封侯拜相願望,讓韓信選擇投靠到劉邦手下,治粟都尉就是劉邦給他的官位,屬於直接歸屬於蕭何領導,蕭何對韓信進一步考察。韓信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蕭何的認可,進而獲得了劉邦的倚重,請注意只是倚重而不是信任。

    韓信將兵,手下的幹部大多是劉邦的老部下,他們在軍事上聽從韓信的安排,在政治上則替劉邦監視韓信的一舉一動,這個雙重身份決定了韓信想傭兵自立是十分困難的。況且一開始,韓信的威信沒有建立,他還沒有那個想法。但在楚漢相爭到了最焦灼的時候,項羽派遣說客武涉去勸韓信,要麼反水要麼自立為王,韓信真的動心了。這時候,韓信擊殺了龍且,讓天下人震動,他確實成了左右楚漢戰爭的關鍵,這個時候的韓信是有自立為王的可能的,但是說得天下,還是很困難的。

    韓信優柔寡斷的性格,根本原因是他對於有自己缺乏信心,沒有更大的野心,對於劉邦他心存忌憚,有賊心沒有賊膽。且韓信收買人心的本事,和劉邦相比差的太遠,身邊的將帥大多不和他一條心。得天下的根本是人心,也就是得到有實力的人的支援,韓信能得到誰的支援呢?恐怕沒有幾個人支援他,鍾離昧投靠他,他為了自保出賣了鍾離昧,你說這樣的人,怎麼能讓人信任他呢?韓信的身邊一直有劉邦的耳目,他們不斷把韓信的訊息通報給劉邦,拿下韓信是劉邦除掉“漢初三將”中最容易的一個,在此之前,韓信就已經成了囚徒,待在京城之地,劉邦的身側,屬於任人宰割的境地。

    韓信身邊之人除了蒯通,幾乎沒有一個親信,這就是他做人的悲哀,最後他的舍人還出賣了他,為呂后提供了韓信串通陳豨謀反的鐵證,蒯通最後也看出韓信不值得託付而離他而去。孤家寡人的韓信憑什麼得天下?軍事才能突出是要素,不是決定因素,就像項羽儘管是軍事天才,還是輸給了劉邦,韓信自立為王,結局只會比項羽更慘而已。

  • 3 # 勿以善小而不為144

    韓信自立為王,那就是三分天下的局面,得到天下的可能性不大,不過劉邦就慘了,那就會被項羽追著打,應該是劉邦先完蛋,那麼結果是項羽和韓信爭天下,而項羽有龍且,英布,季布這樣的豪華陣容,而韓信就差了!沒有英布(後來和項羽有了誤會,彭越,劉邦,聯軍,並不是項羽的對手,應該最後天下還是項羽的,項羽還是採取分封制,形成了項羽和天下諸侯共治的情況,不會形成扱權統治,也不會有皇帝一言九鼎,這將完全改變中國歷史的走向,亦不會有一個龐大帝國,中國將由許多諸侯國組成,這樣的國家都不大,但是相互之間既有共容,又有競爭,諸侯王都是應該禮賢下士,更不會昏庸無道(只要是這樣,立刻清除出局),而知識分子和百姓有了選擇的機會,那個國家好,就往那裡跑!這樣的國家雖然不大,人民反而更好,更自由了!

  • 4 # 肖邦青史談

    不能,因為韓信並沒有劉備那樣的個人魅力,聚集人才,而且韓信也不懂治理朝政,只是在軍事方面的戰略很精通。

    韓信只憑這一點想自立為王,恐怕不能長久,勢必會被劉邦的軍隊最後擊敗,而且此時,張良,陳平等謀士還在,劉邦的文臣武將都比韓信多,因此韓信想自立不太可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爾及利亞簽證要多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