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子弟之五福臨門

    我們應該以一種平常心態去面對任何一種商品價格的漲跌!玉米做為一種農產品,其價值必然也會隨著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而調整。比如在2019年之前,玉米價格曾低至八九毛錢一斤,廣大農戶也照樣種植。可到了2020年,最高單價我看到南方一些地方達到了每斤1.80元,多數地區為1.50元上下。之後不斷震盪,不過始終在每斤1.30元以上(次糧不算)。

    那麼玉米價格的未來趨勢會是怎樣的呢?

    個人覺得玉米價格的“峰光”已過,不太可能再現1.50元以上的情形,但又不致於狂跌不止,降低到幾毛錢一斤。

    這是因為玉米產量雖然有可能在今年創造一個新的紀錄,也就是達到2.8億噸左右,但是因為市場需求擺在那裡:據相關人士估計,中國2021-2022年度玉米產需缺口仍可能達到2千多萬噸,這還是在小麥等替代部分玉米、玉米進口增加等相關措施實施後的情勢。既然存在產需缺口,就沒有太大可能導致玉米價格暴跌,畢竟國外進口玉米在納稅後的綜合價格已經達到1.50元/斤,相比國內已無價格優勢,除非國家增加配額進口量。而且現在小麥和玉米價格差在縮小,如果小麥失去價格優勢,其替代玉米的作用就會顯得沒有必要。雖然小麥營養價值高於玉米,但是它易餬口,這方面不及玉米。所以玉米價格降低,市場需求量必然會增加。這就會造成玉米產需缺口增大,從而拉高其價格。

    再就是根據農業農村部資料,截至二季度末,中國生豬存欄量達到4.39億頭,能繁母豬達到4500多萬,已基本恢復至2017年水平,很明顯對玉米的需求呈剛性增加(一般玉米佔飼料比為60%左右),自然會支撐玉米價格在高位震盪。我們沒有必要為玉米價格暴跌而擔心,但也不能期望值過高,選在一個自己覺得合適的價位出手自己的玉米吧。

  • 2 # 獨在異鄉為異客老趙

    玉作為一個農產品,有它自身的價值,不會無限制的下跌!臨近交割日,會向其價值靠擾期貨市場畢竟是一個投機市場,肯定會有人打壓價格。中國對期貨交易監管力度還是很強的,一旦有人惡意操挖某個產品走勢。證監會會出手打壓所以啊,不會出現2020年4月份國際原油出現的極端行情。今年的河南的水災嚴重,河南省又是中國糧食主產區,我不敢過度看空玉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美國,“紅頂商人”為什麼是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