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女球迷一枚

    有華人,華裔,歸化選手

    說到底還是因為中國乒乓球太強大了。乒乓球比較好的隊伍除了中國,包括臺北,香港,就日本,南韓,北韓去,瑞典整體實力比較強。強如日本都歸化了張本兄妹,南韓歸化了田志希等人。

    歸化分很多種,有沒有為中國參賽,比較小就歸化到其他國家,比如張本智和,另外一種是在中國省隊,甚至國家隊都打過,但是沒有能夠成為絕對主力,被國家安排進行交換,或者自己選擇改國家參賽,如馮天薇,田志希,王越古等人。第三種,就是在中國隊退役後去其他國家繼續開展乒乓球事業,先是聯賽打球,後面代表其他國家參賽,比如倪夏蓮。

    還有一種就是華裔,比如美國選手張安,因為中國在這項運動上有極高的成就,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是適合亞洲人,華人參加和練習的,所以就會有很多華裔參與到這個專案。愛看奧運會就知道,中國優勢專案,很多華裔參賽的。

  • 2 # 奇奇怪怪的科學觀

    在奧運會比賽裡,居然出現了一些掛著外國名義卻是華人面孔的選手中國隊對打?難道對方做了“叛徒”?

    奧運會比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但是大家發現非常奇怪的一件事。

    那就是有一些比賽的選手明明長著一副華人的面孔,卻代表別的國家和中國隊進行比賽,對打。

    甚至有的比賽外國選手還是曾經中國隊的隊友,那這些“華人”居然會跑去外國,最後還代表外國國家參加奧運會比賽,和中國選手進行對打。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對方做了叛徒嗎?其實在這背後涉及到一些少有人知的秘密。

    一切原因都跟“國乓”太過於強大了有關

    其實這一切的原因都跟國乓太過於強大了有關。大家看看這幾十年來的奧運會比賽就知道了,中國在乒乓球這項運動專案裡面,幾乎每次都包攬了冠軍,很少有失手的時候。

    而回顧中國乒乓球隊在歷屆奧運會上獲得的金牌數量:漢城奧運會2枚,巴塞羅那奧運會3枚,亞特蘭大奧運會4枚,悉尼4枚,雅典3枚……

    可以說乒乓球這個專案是中國代表團最為穩固的奪金點之一,國乓球幾乎是所向披靡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起來那些年小可愛福原愛被大魔王張怡寧支配的恐懼呢?

    就這一點上最能夠充分地體會到,中國的乒乓球有多麼的厲害了。

    中國的乒乓球選手在歷屆奧運會上所向披靡,少有失手,但是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在乒乓球這項運動比賽裡。

    中國可以說是一家獨大,那你太過於強大了,別人都不願意跟你玩了。

    “你一家獨大,我們還怎麼玩?“

    “你一家獨大我們還怎麼玩呢?”對於別的國家來說,辛辛苦苦培養的選手,每次只要和中國隊對打勝算很小,那長久這樣下來,大家也沒有什麼比賽的興趣了。

    因為都不用比,比賽結果在比賽之前就已經可以看得出來了。

    更重要的是在這裡面有一個前提,奧運會的比賽專案是有限的,並不是所有的運動專案都能夠入選到奧運會的比賽專案裡,更況且的是奧運會的比賽專案越來越多。

    所以在這幾十年以來有不少舊的奧運專案,要麼就是被剔除了,要麼就是被暫停了,要麼就是被瘦身了。

    比如像棒球,Golf球、馬術這些專案都曾經被暫停過,但是乒乓球這項運動在中國幾乎是一家獨大的情況下,基於種種考慮,很有可能會被取消掉這項比賽專案。

    前面已經說到了奧運比賽專案是有限的,奧委會曾經有個規定:

    一個男子專案至少要在四大洲75個國家廣泛開展,而女子的比賽專案則是要至少在三個洲40個國家廣泛的開展,這樣才能夠成為奧運會的比賽專案。

    也就是說一個比賽專案能夠入選奧運會專案,必須要滿足這項運動在全世界範圍內,都要有足夠的群眾基礎或者被廣泛的推廣。

    但是在別的國家乒乓球這項運動,幾乎沒有什麼人玩,相反的是中國的民眾茶餘飯後都會進行乒乓球這項運動。

    再加上中國打乒乓球選手,幾乎包攬了每一屆的奧運會金牌,這就使得原本別的國家乒乓球群眾基礎不廣泛的國家民眾,更沒有興趣去玩這項運動了。

    而每一個國家每次在奧運會上的奪冠專案,都能夠引起當地的運動熱潮,那幾乎每次包攬乒乓球比賽獎牌的都是中國,那對於別的國家群眾而言就更加沒有什麼興趣去玩乒乓球這項運動了。

    為防止“國乓”一家獨大,國際乒聯做過不少努力

    為了防止“國乓”一家獨大,國際乒乓球聯盟也並不是沒有做過什麼努力。先後出臺過各種規則比如:

    小球改大球、21分制變成11分制、限制顆粒膠皮、海外乒團限制令等等一系列的措施,來限制中國乒乓球一家獨大的情況。

    但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的乒乓球也只不過是在2004年奧運會的時候丟掉了,男單冠軍而已。

    針對國際乒乓球聯盟出臺的種種措施,之後中國的乒乓球又革新了戰術,後來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再一次包攬了全部的金牌。

    國際乒乓球聯盟沒有想到出臺的這個政策,反而對國乓而言沒有起到什麼限制,反而促使國乓更加強大了,這下子國際乒乓球聯盟真的絕望了。。。。。

    不過中國的乒乓球協會也意識到了,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否則最後沒人陪你玩了。

    所以在這種條件之下,中國乒協主席蔡振華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計劃,這個計劃就是“養狼計劃”。

    “養狼計劃”“走出去、請進來

    如果國乒再繼續這樣下去,那真的沒人陪你玩了,而我們最拿手的專案也會將要從奧運比賽中被剔除。

    後來在2009年的時候,中國乒協主席蔡振華提出了“養狼計劃”,並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針。

    意思很簡單,就是派中國的一些乒乓球員到外國去給別的選手當陪練,一開始這個計劃也沒有什麼成色,反而使得國乓更加強大了,但是這種情況必須要改善。

    於是到了2013年的時候,國乒總教練劉國樑再進行了改進,我們最熟悉的日本乒乓球選手福原愛就是因此來到中國進行訓練。

    從結果來看,這個方法確實得到了一定的成效,有些日本選手在中國訓練之後,獲得了冠軍。

    所以後來中國開始陸陸續續地向外國輸出運動員以及教練,這樣做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推廣乒乓球這項運動。

    這種做法也能夠讓這個比賽專案跟得到更良性的競爭,不用像以前的比賽那樣,國乓太過於於強大,而別國的選手沒有什麼太大的可比性。

    從這一點來看,這種做法格局是大的,讓乒乓球這項運動得到了更良性的競爭發展,也能夠促使乒乓球這項運動一直地延伸下去。

    基於這個基礎後來發展到連跳水羽毛球等專案,也都採取了這種“走出去”的做法,像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郎平也都去了外國當起了教練。

    不過相同的是別的國家教練也到中國來傳授經驗,當起了教練,像這次東京奧運會的擊劍選手孫一文就奪得了金牌,她的教練就是法華人。

    國乓高手如雲,有很多人沒有機會出戰的,最後用另外一種方式參加了比賽

    國乓高手如雲,但是能夠參加比賽並且讓人熟知的也只有那麼幾個而已。有很多人,壓根就沒有代表國家出戰的機會。

    後來其中有一部分人在退役之後去了別的國家生活,又撿起乒乓球,又在選拔賽中得到了參加比賽的機會,剛好又入了籍,所以就代表別的國家參加比賽了。

    苦苦訓練幾十年,而對於他們而言,參加奧運會比賽每一運動員的夢想,最後他們透過這種方式參加了奧運會比賽。

    也不能去責怪他人,我們應該以更好的心態以及更大的格局去看待這件事。

    這就是為什麼在一些奧運比比賽裡面能夠看到對方明明是華裔的面孔卻掛著外國名義跟中國隊進行對打,這幅奇怪的場面了。

  • 3 # 芭蕾拉在還債

    其實這個問題挺簡單的,中國乒乓球高手太多,一些二流運動員根本不可能獲得替中國出戰的機會,曾經有人調侃過國乒的內部選拔賽比世界盃的含金量還要高。

    然而作為運動員,這一輩子誰不想參加奧運會,或者說站上奧運會的領獎臺?那在國內選手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替其他國家出戰自然就成了參加奧運會的捷徑!

  • 4 # 中年老劉聊財經

    2016年裡約奧運會,參加乒乓球專案的有55個國家或地區,參賽選手一共172名。

    55個參賽國家或地區中,有21個派出了出生地在中國的選手,比如新加坡、加拿大、法國、剛果、盧森堡等國家;172名參賽選手中,有44人的出生地都是中國......

    在乒乓球比賽中,放眼望去都是“中國面孔”,如果不是胸前的國旗,你很難辨認出哪位是中國選手,哪位是代表他國出戰的“中國選手”。

    也許有的華人心裡會彆扭,甚至是“氣憤”:這不是“叛徒”嗎?身為華人不代表自己的祖國出戰,卻披上了他國戰袍,跑來與中國爭奪獎牌?

    其實完全不用“氣憤”,要擺正心態,凡事存在即合理,這種現象事出有因:

    1988年,乒乓球正式成為奧運會比賽專案,不算本屆東京奧運會,在32枚乒乓球金牌中,中國國乒隊摘得28枚金牌,另有25枚銀銅牌。

    放眼全球乒壇,中國國乒隊的優勢幾乎是壓倒性的,屬於“夢之隊”中的“夢之隊”。

    中國國乒隊能在奧運會上碾壓其他對手是我們的驕傲,但是優勢過於明顯也有其弊端:

    自乒乓球成為奧運會專案以來,中國就主導了這場運動,特別是2000年前後,全球排名前20名的乒乓球運動員幾乎都是華人,女乒更甚,鄧亞萍、喬紅、張怡寧、張楠等對比賽有絕對的掌控能力,他國運動員甚至在心理上產生了“被支配的恐懼”。

    優勢如此巨大並不完全是一件好事,奧運會總歸是面向全球各國觀眾的體育盛事,不打破絕對的優勢地位就無法吸引國外觀眾,也無法吸引國外運動員參與進來,長此下去只能自己玩了。

    更重要的是奧運會比賽專案越來越多、越來越臃腫,舉辦國的成本支出越來越大。為壓縮開支,不少專案都被剔除奧運會了,比如拔河、板球、Golf、馬球等。

    在奧運瘦身的大背景下,奧組委曾經也曾認真考慮過將乒乓球剔除奧運會比賽專案,原因之一就在於中國隊的優勢太明顯了,很難吸引到觀眾,觀賞性、懸念性和競爭性大大降低。

    雖然最終乒乓球專案得以保留,但為了限制中國隊的優勢,規則曾經多次變更,比如之前是五局三勝,現在是七局四勝;之前是21分制,現在是11分制;之前是38mm的小球,現在是40mm的大球;之前允許吹球、摸桌,現在禁止吹球、摸桌......這些都是為限制中國國乒隊的優勢所作出的改變。

    但規則在便,我們的技術也在隨之調整,2008年北京奧運會再次包攬所有乒乓球專案金牌,重新建立起了強大的優勢。

    國乒一看,這麼下去可不行啊,畢竟奧組委曾規定男子專案至少要在4大洲75個國家廣泛開展、女子專案必須在3大洲40個國家廣發開展才可能入選奧運會專案,這樣一來豈不是真有被剔除奧運會專案的可能?

    國際乒聯主席沙拉拉就曾無數次對中國國球的獨大表示了憂心忡忡,再這麼下去,乒乓球真的可能從奧運會比賽專案中剔除。

    於是,國乒開始“養狼計劃”:

    即2009年開始“走出去、請進來”,將國內優秀的教練員和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法輸出到國外,以提高國外乒乓球運動員的技戰術水平;

    另一方面將國外乒乓球運動員“請進來”,與國內球員一同參加國內乒乓球聯賽,與國內高手對決,提高他們的水平,我們熟知的日本乒乓名將福原愛正是如此。

    二是國外透過“規劃”來吸引入籍:

    他國為了提高整體水平,也開始透過規劃的方式吸引中國運動員入籍,代表本國出戰。

    被相中的運動員多被許以“高收入”、“高待遇”,甚至可以進入管理層,成為教練員、俱樂部高層管理人員等等。總之,只要能把整體水平提高起來就可以了。

    有人戲稱國內乒乓球是最“內卷”的,其實確實如此,在國內乒壇沒有名氣、沒有排名的運動員走出國門後往往能成為該國乒乓球運動的核心人物。

    也正好因為“歸化”的存在,才造成了一些國家的奧運乒乓球選手是華人的現象。

    如何看待“華人”替他國出戰這一現象呢?

    有很多華人不理解,罵他們是“叛徒”,其實完全不要用有色眼鏡來看待這一現象。

    首先是“海外軍團”也是自我價值的體現,無論是乒乓球還是其他運動,運動員都把能獲得一枚奧運會金牌作為畢生的榮譽,但國內乒壇實在是太“內卷”了,人才濟濟,很難打出名堂。

    試想一下,辛辛苦苦訓練了十幾年,到頭來卻沒有奧運會參賽資格,這對誰來說都是憾事一件,而成為“海外軍團”則能參加奧運會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這是自我價值的一種體現。

    再者,我們不妨套用乒乓名宿劉國樑對這一現象的解讀和態度:

    沒有海外兵團,全球乒乓球可能會變成一潭死水;

    如果只剩下華人還在玩這個專案,那對乒乓球運動來說才是災難。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理性的看待這一現象,少一些苛責和謾罵,多一些理解和寬容,這並不是不愛國,他們也在以自己的方式為乒乓球事業做貢獻,也是為了促進乒乓球運動的發展和推廣。

  • 5 # 夏雨風

    乒乓球最早是英華人發明的,先是日本人丶而後是華人開始統治了乒壇。而華人又普及成了國球,打遍天下無敵手。要是按個人無限制報名的話,世界前64名說不定中國可以佔據前32名。中國曾毫不客氣地壟斷所有金牌,單項可以包攬前四名。

    中國全運會的比賽,其實是比世界大賽的水平還要高。讓世界上所有好手來參加的話,可能都要淹沒在華人的浪潮中。

    乒乓球似乎是專為華人所量身定做的。早在60年前,莊則棟和李富榮可以連續包攬三屆世乒賽,中間斷了二屆,否則按勢頭可以四包攬丶五包攬了。

    在郭躍華丶江加良丶曹燕華丶何智麗連拿二屆世乒賽後,都選擇了退役去海外,否則還可重現三連冠。後起之秀源源不斷,而許多優秀好手卻只能當陪練,在這種情形下,一些人被外國重用是很自然的。像新加坡丶香港(未収復前)等國,收羅中國好手,都一下成了奪牌之國。

    這也是列次世乒賽上,出現了海外兵團打中國隊的奇觀。代表歐亞許多國家主力隊員是華人的面孔,不足為奇了。

    像東京奧運會,乒壇竟有4分之一的中國面孔在交鋒。接下來男女團體賽,中國影子將隨處可見。連日本都用上了華人,可見,中國乒乓色彩是已世界乒壇的一道最靚麗的風景了。

  • 6 # 城北小七

    相信關注奧運會的小夥伴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疑惑,就是為什麼有華人代表外國參加奧運會乒乓球專案。

    1.國內競爭壓力過大

    平時也有很多乒乓球迷調侃,拿世界冠軍容易,拿全國冠軍難。終其原因還是因為國內競爭大,能出征奧運會的翻來覆去就那幾個種子選手,然而作為運動員來說,能出戰奧運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所以部分運動員就選擇出國謀求出路,畢竟國外競爭相對較小。

    2.國內推行的“養狼計劃”,謀求共同發展。

    有競爭就有進步,這個現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長期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往往是不會向上看的,沒有緊張感,沒有競爭對手,最終的結果就是原地踏步,有了競爭對手,就能達到雙贏的目的,中國乒乓球協會推出“養狼計劃”讓國內運動員對外輸出,幫助培養外國球員,培養競爭對手也是這個道理。

    3.多一些理解

    其實也有不少人對海外兵團有較大意見,什麼吃裡爬外之類的,但是就拿劉國樑的話來說吧,如果沒有海外兵團,只有華人玩乒乓球,那乒乓球就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的助聽器有什麼品牌?大概多少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