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里桃花非我笑
-
2 # 青馬歷史局
這個問題不成立。學界,司馬遷《項羽本紀》定了基本的調子,此後雖然歷代文人墨士都有批評項羽性格和行為的言論,但大多還是在表達一種惋惜之情,而不是貶罵,即使大家都知道項羽如果當了皇帝未見得比劉邦好。這也許是人們對項羽這個形象賦予了很多精神上的寄託,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人物的問題。民間,受《霸王別姬》等戲劇或者演義小說的影響,項羽的悲壯反而給他在老百姓心目的英雄形象,加重了砝碼。大清乾隆帝有七律詩云:
鹿走荒郊壯士追,蛙聲紫色總男兒。拔山扛鼎興何暴,齒劍辭騅志不移。
天下不聞歌楚些,帳中唯見嘆虞兮。故鄉三戶終何在?千載烏江不洗悲。
從古至今,對項羽的議論話題從未間斷過,咱們這裡還是從中國古代流行文學形式——詩歌說起。
唐杜牧有一首《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認為項羽兵敗垓下自刎並非真正的男兒,依他的意思,勝敗乃兵家常事,項羽就應該包羞忍辱逃回江東,利用江東才俊再捲土重來。一介書生的杜牧看來不太理解一個曾經吼一聲地動山搖的霸王,而今淪落至此的心理落差。不管他這首詩還想表達這什麼意思,單純從詩句看,他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最後的悲嘆,表盡了內心的無奈和掙扎。佇立在烏江堤畔,項羽對船工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項羽心不安,不安在兄弟戰死沙場而自己獨歸,不安在霸業頃刻崩塌,而勝者確是那個小人劉邦! 何以有臉見江東父老,何以兌現“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也許那一刻,自刎以明其氣節,是他最好的結局!
李清照《烏江》寫項羽:“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宋代朱熹理學之後,文人志士的氣節觀念日益濃厚。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傑,死了也要萬世留名,成為鬼中的英雄。怎麼委曲求全、苟且偷生。
承前言,項羽在中國心中已非一個歷史人物,而是一種精神形象。滄海桑田,歷史久遠,姑且讓我們留住他帶給人們的精神財富。此有一副楹聯,說得好:
威震江東,歷一代興亡,自有光輝標史冊;
歌傳垓下,定千秋功罪,莫將成敗論英雄。
古人論項羽,詩歌頗多,此再摘幾首,看看他們的心境:
李白《登廣武古戰場懷古》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飛蓬。項王氣蓋世,紫電明雙瞳。呼吸八千人,橫行起江東。赤精斬白帝,叱吒入關中。兩龍不併躍,五緯與天同。楚滅無英圖,漢興有成功。按劍清八極,歸酣歌大風。伊昔臨廣武,連兵決雌雄。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戰爭有古蹟,壁壘頹層穹。猛虎嘯洞壑,飢鷹鳴秋空。翔雲列曉陣,殺氣赫長虹。
陸游《項羽》:
八尺將軍千里騅,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盡無施處,路到烏江君自知。
李商隱《題漢祖廟》 :
乘運應須宅八荒,男兒安在戀池隍?君王自起新豐日,項羽何曾在故鄉?
蘇軾《虞姬墓》:
帳下佳人拭淚痕,門前壯士氣如雲。倉黃不負君王意,只有虞姬與鄭君。
王安石《烏江亭》: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來?
吳龍翰《烏江項羽廟》:
蓋世英雄只恁休,千年遺恨大江流。漢提義帝作張本,當日君輸第一籌。
回覆列表
舉個例子,劉邦封了歷史上最多的王侯,連當初追殺他推兒子的那位都是侯爵,項羽呢,屠城,殺降卒,燒咸陽,殺楚王,殺范增,殺名士。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就是當時人對項羽的評價。項羽為什麼現在人喜歡呢,我覺得都是司馬遷吹的,司馬史記就項羽本紀寫的最出色。歷朝歷代,劉邦也算是開國明君了。摸黑劉邦殺功臣,那些功臣都是割據勢力,怎麼沒人嘲笑康熙殺三番呢。項羽年輕,成名又早,自封霸王,除了推反暴秦,就沒有什麼功績了,所作所為都是對歷史的災難,特別是火燒咸陽,燒燬了歷史古籍,讓先秦成了斷代,漢庭要從民間搜孤本。項羽的不成熟,除了武力絕頂,做了太多不得人心的事。劉邦項羽,就是民心背向。縱觀歷史,就沒有開國戰爭像楚漢之爭結束的這麼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