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幸福地帶2

    雖然中國的洲際導彈已經非常的發達了,但是中國也必須要發展自己的遠端戰略轟炸機,這是因為在軍備建設上面,每一個國家都應當有非常完善和齊全的軍事裝備。

    而戰略轟炸機機動地給其他國家構成直接的威脅。我們常常想起普京的響亮的聲音,一千次抗議不如轟炸機一次的飛行。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戰略性的轟炸機,那這個國家就談不上是世界性大國,更談不上是世界軍事大國。

    中國有了戰略轟炸機,就能夠對其他國家構成直接的威脅,當我們的國家在與其他國家出現摩擦的時候,我們有飛機直接飛到這個國家,就能夠向別國展示我們的軍事實力,從而將這些國家一定的震懾作用,而不需要等我當許多的動口舌之辯。

    美俄兩個超級大國都擁有著許多的戰略轟炸機,可見戰略轟炸機的世界上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遠隔千里萬里都能夠飛到你的國家的門口,對你的國家構成壓力,會對這個國家構成許多大的負面影響。當中國同樣擁有這樣的戰略轟炸機,也同樣會給對方造成相應的影響,這樣中國能夠有機會和美國和俄國在戰略轟炸機國家而構成戰略平衡的效應。

    而洲際導彈卻只能夠在用的時候使用,而在和平時期也只能夠放在國內的基地中以作備用,並不能夠對別國的戰機轟炸機騷擾形成對抗,而我們有了戰略轟炸機就可以對來都形成全面的對抗。所以中國擁有了非常先進的洲際導彈之後,還必須要發展出自己的優秀的戰略轟炸機,以增強自己的國家力量,軍事力量。增加自己的威懾力,才能夠更好的保護自己的國家,保護自己國家的各個環境不受侵犯。

  • 2 # 戰爭之王

    導彈雖然效能好,但是很多時候還是無法取代轟炸機的,況且如今的轟炸機早已不是早先只能使用炸彈進行攻擊的轟炸機了。

    首先就是成本。一枚彈道導彈的價格是十分昂貴的,而且屬於一次性武器,使用完就沒了,而且很多時候目標眾多,需要使用大量彈道導彈才能完成作戰目的。

    同時,彈道導彈是一種十分敏感的武器,使用上有很多不便,往往會引起諸多麻煩以及受到國際公約的制裁。很多國家一旦發展彈道導彈,就會受到多個大國的制裁或者干預。

    而轟炸機就不同了,成本上要便宜的多。轟炸機可以多次重複使用,而且航程很遠,基本能夠達到中程彈道導彈的射程。而且相對來說,轟炸機不像彈道導彈那樣屬於敏感武器,使用上更加靈活,無論是執行戰術打擊還是戰略打擊任務,都是可以的。

    同時,如今的轟炸機所使用的彈藥種類早已不是傳統的航空炸彈,從巡航導彈,空對地導彈到反艦導彈,無人機等等多種武器裝備,都可以由轟炸機運載進行投放,戰鬥效果也更高。比如彈道導彈的攻擊精度一般在百米左右,但是轟炸機搭載巡航導彈等武器甚至可以進行外科手術式的精確打擊,儘可能避免附帶傷害。

  • 3 # 白虎堂

    中國的洲際導彈技術發展要遠遠早於戰略轟炸機,東風系列導彈最早期型號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當時第一代東風1型導彈根據蘇制P2導彈設計方案製造而成,射程為600公里,屬於近程戰略導彈,此後逐漸發展完善,才發展出中程、遠端多個不同的型號。目前射程最遠的東風41導彈已經能夠飛行1.4萬公里,堪稱是真正的國之重器。而且中國還發展了海基版的巨浪導彈,能夠配備在戰略核潛艇上,作為重要的二次反擊力量使用。

    雖然如此,但是發展大型遠端戰略轟炸機仍然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課題。因為陸基洲際導彈、海基戰略核潛艇和空基戰略轟炸機是核三位一體的主要組分,中國目前已經擁有陸基洲際導彈和海基戰略核潛艇,但是尚未開發真正的洲際航程戰略轟炸機。在擁有轟6K等中遠端轟炸機的基礎上,中國將發展下一代大型遠端戰略轟炸機轟20,該型轟炸機不僅具備遠航程、大載荷的優勢,而且也將擁有出色的隱身能力,其隱形效果或類似於美軍B2“幽靈”轟炸機。

    戰略轟炸機是三種戰略威懾力量中機動性最為靈活的投送平臺,也是真正可以深入接近前沿陣地的威懾力量。如果說陸基洲際導彈和海基戰略核潛艇平時執行的是隱蔽式的威懾任務的話,那麼戰略轟炸機很多時候執行的就是明面上的戰略巡航任務。俄羅斯派遣圖160等機型巡航歐洲和日本列島,就是為了實現正面威懾的作用。而美軍的B2和B1B等轟炸機常駐海外基地,也是起到戰略威懾的效果。

    另外,戰略轟炸機並不一定總是執行戰略投擲任務,很多時候戰略轟炸機也是可以執行常規任務的,比如美軍的戰略轟炸機就經常用於常規轟炸,所以戰略轟炸機的任務執行能力實際上比洲際導彈更加多樣化。中國在擁有洲際導彈的同時繼續發展遠端戰略轟炸機,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在今後隨著轟20轟炸機的研發入役,中國的戰略三位一體力量發展將能夠得到進一步完善提升。這三種戰略威懾力量並存,將可以體現更強大的戰略威懾價值。

  • 4 # 航空視界

    洲際導彈的的發展在歷史上的確對轟炸機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彈道導彈是在第2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被髮明的,如今彈道導彈已經變成了戰略武器的投送平臺。除了進行戰略物資的投送之外,彈道導彈還能常規武器的作戰。而最近在葉門內戰中,葉門胡塞武裝就利用自身裝備的彈道導彈對沙烏地阿拉伯的目標進行了各種反擊。

    當原子彈和氫彈發明之後,其投送平臺就成為一個問題,如果利用轟炸機進行投送,對於轟炸機的安全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彈道導彈的發展給核武器的遠端投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 解決方案。

    由於彈道導彈的飛行並不需要人員的操作,這個與轟炸機相比就會減少不少負擔損傷。在這種情況下面,轟炸機的發展受到了限制,導彈至上風氣盛行。不過彈道導彈的使用並不是非常完美,在常規戰爭中彈道導彈並不能提供大面積的火力轟炸,而這個是戰略轟炸機輕輕鬆鬆可以達到的目的。

    戰略轟炸機除了可以提供核武器的投送能力之外,也能提供常規武器的投送,包括巡航導彈和各種制導或者非制導炸彈等。在於轟炸機的多用途效能,目前美國和俄羅斯都在發展相應的型號,美國正在研製B-21戰略轟炸機,這是一款具備隱身能力的新一代的戰略轟炸機,俄羅斯載圖-60M的基礎上發展了圖-160M2戰略轟炸機,未來俄羅斯將大批裝備這款機型。

  • 5 # 軍備解碼

    洲際彈道導彈與戰略轟炸機都是大國戰略威懾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在作戰使用、威懾效能上各具特點、各有優劣,形成相輔相成的關係,在可預計的較長時期內,仍將共同存在、不斷髮展。

    洲際彈道導彈的主要優勢是射程遠、速度快、突防能力強、彈頭當量大。以俄羅斯的RS-24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為例,它是白楊-M的改進版本,既可以陸上機動發射,也可以固定井下發射。導彈總重49噸,命中精度150米左右,攜載4枚分導式彈頭,每枚彈頭TNT當量15~30萬噸,最大速度超過20馬赫,射程1.1萬千米。

    從資料指標看,這種導彈從俄羅斯內陸發射可有效攻擊美國全境,由於導彈速度高達20馬赫,末端速度也達到12馬赫,因此大大增加了防禦難度;4枚分導彈頭總當量達到120萬噸,足夠摧毀一座中等城市或一處軍事基地。

    洲際導彈的主要不足是則是用途單一、使用靈活性不強,導彈及配套系統的製造和維護費用極高。由於洲際導彈一般只搭載核彈頭,而核導彈的最大作用就是威懾,因此這種只能放在家裡嚇人的核導彈實際上是“最無用”的裝備。況且,洲際導彈只能使用一次,一旦發射無論是抵達目標還是空中自爆,只有粉身碎骨的結局。

    洲際導彈系統的維護使用費用高昂,資料顯示東風31洲際導彈和8枚彈頭的總造價大約4.2億美元,換算人民幣大約30億,而導彈發射井和配套設施的費用甚至比導彈還要高,這樣算來一個洲際導彈固定發射系統的造價將高達上百億人民幣;即便是公路機動發射系統,也要配套重型載車、維護訓練基地等,總造價也會很高。

    可以想象,一枚洲際導彈及其配套系統,在全壽命週期內的費用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因此,美蘇當年簽訂條約削減戰略性進攻武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於費用高企、難以維持的考慮,畢竟消耗如此鉅額軍費,只是為了打造一種“不能使用”“有去無回”的武器,實在是不太划算!

    戰略轟炸機的主要優勢則是航程遠、載彈大、作戰靈活、核常兼備。美國的B52H擁有1.6萬公里航程和30噸載彈量,超音速的B1B則有1.2萬公里航程和34噸載彈量,B2隱身轟炸機具備1.1萬公里航程和23噸載彈量;俄羅斯的圖95具備1.4萬公里航程和25噸載彈量,超音速的圖160具備1.6萬公里航程和45噸載彈量。這些戰略轟炸機的彈倉內或機翼掛架下,靈活使用各類無制導炸彈和精確制導武器,尤其是AGM-86戰斧或X-101/102巡航導彈,具備3000~5000公里的射程,能夠根據作戰需要在各種常規彈頭和核彈頭之間靈活選擇,大大提高了作戰靈活性。

    不僅如此,戰略轟炸機與洲際導彈相比,一個突出特點是可以重複使用、隨時召回。戰略轟炸機儘管造價同樣高昂,但可以重複使用,在數十年的壽命期限內,可以隨時執行訓練、巡邏、實戰等多種任務,作戰中途也可以靈活調整打擊目標,甚至中止作戰任務。這樣算來,戰略轟炸機作戰更實用、更靈活,維護使用的成本相對更低。

    戰略轟炸機與洲際導彈相比,主要不足在於速度慢、突防能力相對不足。即便是超音速的圖160最大速度不過2.05馬赫,而B1B甚至只有1.25馬赫,這樣的突防速度在現代化的防空系統面前,確實沒有多少機會。因此,戰略轟炸機的發展方向是隱身化載機+遠射程武器,比如美國B2轟炸機,以及在研的美國B21、俄羅斯PAK-DA、中國轟20,這種配合能夠發揮轟炸機的大航程、高載彈、強隱身優勢,配以導彈的遠射程、高速度特點,達到有效突防、遠端打擊目標。

    總的來說,同樣作為進攻性裝備,遠端洲際導彈和戰略轟炸機的上述效能特點,決定了它們分別適用於不同的戰略戰術態勢和戰場環境,二者之間有功能上的重疊部分,但並不存在相互代替的關係。

  • 6 # 職場有備無患

    我們常說的三位一體核打擊模式,即為:轟炸機模式、陸基模式、以及潛射模式。三種打擊模式各有所長,只有同時具備這三種核打擊模式的國家,才可以稱得上名符其實的核強國。

    首先我們來看看潛射模式,這是一種前期生存能力最強、需要技術含量最高、同時價格也最昂貴的核打擊模式。因為潛射導彈費用相當昂貴,只適合於攜帶核彈頭做戰略威懾存在,它的缺點主要表現在後期的突防能力不夠理想。接下來就是陸基模式,通常以發射井、車載、以及末日列車的三種方式存在,也就是題主所說的洲際彈道導彈,它的優點在於單發載彈量大,末端彈頭突防能力強等特點。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單發最多可攜帶12枚核彈頭,所需要的推進燃料不亞於發射一次衛星,如果攜帶的是常規彈頭,基本上就相當於高射炮打蚊子,成本會比被打擊目標還貴出許多倍。因此,也只適合以戰略威懾方式存在。最後就該輪到我們的重點轟炸機模式了,由於轟炸機具有非常強大的載彈量,屬於三種核打擊模式中不折不扣的最強核威懾模式。再加上它大大降低了“快遞成本”,不但可以作為核戰略威懾武器存在,同時還可以執行常規轟炸任務,在實戰中是最具有對敵方目標造成破壞力的一款戰機。我這兩張圖片都是中國轟-20的最新曝光照,它的存在甚至不亞於擁有航空母艦一樣的戰略意義,期待能早日見到它試飛的那一天到來。

  • 7 # 魂舞大漠

    洲際導彈是洲際導彈,戰略遠轟是戰略遠轟,不一樣,主要區別和作用如下:

    第一,戰略三駕馬車,都有存在的必要。陸地上的洲際導彈,無論發射井,還是移動發射的,生存能力存在不高的問題。遠轟部署則更加靈活,生存力要比洲際導彈高一些。如果再加上水下的核潛艇,妥妥的三位一體,正能提高和充分保持足夠的核威懾能力。核反擊能力,正是大國壓艙石,目標反擊手段就這三個,缺了哪一種,都是不完整的,因此我們在有了洲際導彈,有了戰略核潛艇的情況下,很有必要再發展自己的戰略遠轟。我們知道,核彈頭數量,與美俄差距巨大,要提高核能力,唯有在投送手段上保證自己的威懾力,鍛造硬功,以提高和鞏固自身核能力。多種手段多口氣,著實大意不得。

    二,威懾看得見。這些年,我們常能看到俄羅斯秀,在該國,有句非常有名的話,抗議一萬次,不如戰略轟炸機的翅膀搖一搖,的確是這樣。西方常自詆譭俄戰略遠轟的老舊,世人也常看到西方軍機寸步不離“伴飛”不休,心上分明刻意在意,嘴皮子卻沒閒著,經常口沫四濺,說什麼沒有用呀,一架圖-95如果實錘的話,所表現的能量,正能毀滅一箇中等軍事強國。美國雖有B-2隱身轟炸機,不也照樣裝備著B-52這種大古董飛機嗎?沒有誰比誰更古老,所謂威懾看得見,那麼一個大傢伙,多年來又把多少國家和地區裹脅在其威懾之下。我們不為此,可對覬覦我們的敵人,起到極大的震懾作用。

    第三,核常兼備。現在的遠轟機,不只可以攜帶核彈頭,還可攜帶常規彈頭,一架出去幾十噸導彈和炸彈,可以幹更多的活兒,以隱身突防,可以隨時出現在想出現的地方,想防防不住,正能突出自己的高能量,可以說,它天生就是大國重器,也只有大國能造造得起,能用用得起,戰略遠轟為大國而生!

  • 8 # 威吶解析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三個國家之一,但是從效能上來講中國的戰略核潛艇及潛射彈道導彈效能在“五常”中最弱,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數量、質量與美、俄也有明顯差距,而空基方面目前還只有轟-6K這樣的遠端轟炸機平臺,還算不上真真正的戰略轟炸機。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大國來說,需要發展的不僅僅是遠端戰略轟炸機,而是整個核戰略打擊和威懾體系,而相對來說發展戰略轟炸機的形勢最為迫切。下一代戰略轟炸機效果圖

    現役戰略轟炸機一覽,轟-6K小的可憐,這也是我們為何要發展戰略轟炸機的原因之一!

    目前全球範圍內裝備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只有美、俄、中三國(當然,印度也進口了3架Tu-22M轟炸機),其中美、俄兩國的戰略轟炸機規模和技術水平遠超中國,美國現役戰略轟炸機包括B-2、B-1B、B-52三個型號,俄羅斯則有Tu-160、Tu-22、Tu-95三個型號,而中國只有轟-6一個型號。從效能上來說,B-2處於絕對領先水平,Tu-160此次,Tu-22和B-1B再次,Tu-95和B-52在一個檔次,我們的轟-6系列位列末席。已經服役20多年的B-2轟炸機,依然傲視全球B-1B戰略轟炸機載彈佈局圖-160和圖-22轟炸機靜態展示

    在戰略核打擊/威懾體系上,“東風”系列陸基洲際彈道導彈體系完整、效能與美俄先進水平接近,只是核彈頭數量上差距較大;海基方面,094/094A型戰略核潛艇及搭載的“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效能雖然達不到世界先進,但是下一代戰略核潛艇和潛射彈道導彈的研發早已佈局;而空基方面的轟-6K雖然經過大規模技術改進,但9000公里的航程和15噸的最大掛載,實在是無法滿足“戰略轟炸機”的定位,也是中國“三位一體”中相對最薄弱的一環。“東風”系列導彈Su-35戰鬥機伴飛轟-6KF-15戰鬥機的載彈量高達14噸,直逼轟-6K

    發展戰略轟炸機除了滿足國家戰略安全以外,對於整個航空工業也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近些年隨著殲-10、殲-16、殲-20等先進中中國產戰鬥機研發、製造,軍用航空技術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在大型飛機(民用和軍用)方面依然存在較大的差距,雖然目前運-20已經批次投產,但航空發動機暫時依然靠進口維持,研發戰略轟炸機對於整個航空工業能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從國家戰略上集中資源、資金以及政策扶持,突破航發、電子、材料、裝備製造等航空方面的關鍵學科,對於整個國家航空工業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必要性不言而喻!未來新一代戰略轟炸機與殲-20編隊效果圖

  • 9 # 軍情作家陳曦

    這個問題換種說法,世界最大幾個強國,為什麼一定要搞"三位一體"的核打擊力量?為什麼有了核導彈,還搞轟炸機?

    "三位一體"的核打擊力量,幾個國家都有,這是個世界範例。美國、俄羅斯現在就是"三位一體"——美國有400發LGM-30G型 "民兵-3"型陸基洲際導彈。水下有14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空中8箇中隊78架B-2A和B-52H戰略轟炸機!

    俄羅斯緊隨其後,3個導彈集團軍313枚陸基洲際導彈,包括PC-20、РС-24“亞爾斯”、PC-18"三稜匕首"、PC-12M2“白楊M”等型號。水下9艘戰略核潛艇,包括最新955型"北風之神"Борей級核潛艇。空中4個團共76架戰略轟炸機,包括TУ-160和TУ-95MC型戰略轟炸機。美俄核力量,還是當今世界排頭,硬實力還是槓槓的。

    其實,歷史上其他一些國家也部署了"三位一體"核力量。比如英國,曾經擁有3V轟炸機機隊,即"火神"、"勝利者"和"勇士"轟炸機;另外還有4艘"決心"級戰略核潛艇,後來是"前衛"級。英國自己沒有陸基彈道導彈,但1958年8月開始,美國在英國部署了4箇中隊60枚導彈,根據美英之間協議,一些情況下部分導彈,可以由英國控制,相當於英國也算有。又比如法國,在1995年以前,還擁有著三位一體的核力量——海上是5艘"可畏"級和"不屈"級戰略核潛艇,空中是使用ASMP核導彈的Phantom2000N戰機,而陸基核導彈部隊則包括S-3型中程彈道導彈,以及“冥王星”短程導彈。但是今天,英法國力、國勢都不行了,軍隊預算也根本供不起"三位一體",只能一兩種方式湊合了。

    為什麼大家,都想要保持這種"三位一體"的核力量?為什麼非要既有導彈又有飛機?那我們開啟大國的戰鬥條令,從核戰爭打法看,戰略轟炸機是重複使用的,而且攜帶核彈頭多,所以一次出動後,可對航線附近多個目標發動核突擊,很適合打擊線目標。而彈道導彈雖然突防能力強,但最早是單彈頭,只能打單一點目標。之後出現集束彈頭和分導彈頭,可以打擊面目標。但最終,彈道導彈也不適合打線目標。因為有這個分工,導彈和轟炸機還是各有側重,當然不能一概而論。

    其他方面,導彈和飛機也有不同。彈道導彈,不是設定堅固的地面陣地上,就是設定在隱蔽在水下的潛艇裡,生存力很高。生存力方面,轟炸機當然不能比,畢竟轟炸機本身也不結實,而且機場場站佔地大,隱蔽也不行,防護也不行。但是,轟炸機打擊精確啊!不僅絕對值高,可以到幾米或幾十米的精度,而且可以打機動目標。比如美國B-2隱形轟炸機,裝備世界上第一批機載相控陣雷達,就是考慮要打擊蘇聯機動發射的PC-12"白楊"洲際導彈——隱形能力保證突防進蘇聯領空,相控陣雷達確認蘇聯發射車目標。這種能力,彈道導彈是不行的,蘇聯一個"白楊"導彈團活動範圍,用10發30萬噸當量的氫彈,也無法覆蓋上……下為B-2轟炸機!

    所以,各大強國只要花得起錢,核力量就要"三位一體",就是得既有彈道導彈,又要核轟炸機!我們當然也是這樣,而且尤其要這樣!

  • 10 # 戰情解碼

    洲際導彈、戰略導彈核潛艇和戰略轟炸機共同組成的三位一體戰略打擊力量,一直都是大國地位的象徵和重要基石。三者之間的作用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並非互相取代的關係。洲際導彈與戰略轟炸機的作用雖並不相同,但兩者並不互相排斥。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具備三位一體戰略打擊力量的國家。雖然中國的洲際導彈效能比較先進,但戰略轟炸機一直是中國的一個短板。而且戰略轟炸機在執行戰略打擊和戰略威懾任務時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中國才會如此積極發展遠端戰略轟炸機,特別是隱身戰略轟炸機。

    (三位一體的戰略打擊力量是大國地位的象徵和基石)

    從洲際導彈與戰略轟炸機的作用上看,兩者之間存在較大的不同。首先,洲際導彈主要是從己方陣地發射,主要目的是對敵方重要目標展開打擊,可以做到一擊必殺。為了保證洲際導彈的安全和生存能力,它是不能夠輕易示人。而戰略轟炸機則不同,它可以飛到敵方空域或者在敵方空域防區外發動攻擊。因此,相比於低調隱秘的洲際導彈,戰略轟炸機的威懾力,特別是對敵方心理威懾顯然是比洲際導彈更具衝擊力。與洲際導彈相比,戰略轟炸機可以打擊敵方地面、地下和海上的各類目標,攻擊模式也更為靈活。

    (戰略轟炸機既可以臨空轟炸,也可以防區外打擊)

    作為戰略轟炸機大國的美俄來說,兩者在運用轟炸機執行戰略威懾和戰略打擊方面可以說頗有心得。如美軍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等區域性戰爭,以及對利比亞和敘利亞的空襲行動,戰略轟炸機都是當仁不讓的急先鋒。當美國要對伊朗等國開展戰略威懾時,戰略轟炸機加航空母艦的組合幾乎成了標配。俄羅斯在這方面也是把好手,不但經常出動轟炸機給日本“畫地圖”,模擬一把戰時巡航導彈攻擊路線,還時不時對歐洲國家和美國來個戰備巡航。既模擬了攻擊時的路線,同時又威懾美國和歐洲,以實際行動迴應美歐對俄羅斯的戰略擠壓。在這方面,戰略轟炸機的一舉一動都可以帶給對手很強的心理威懾,相比於洲際導彈的低調隱秘,戰略轟炸機的行動就顯得非常“給力”了。

    (B52轟炸機是美國戰略威懾的主力)

    (圖95是俄羅斯到日本“串門”的主力)

    同時,戰略轟炸機的很多優勢,也使它不能被洲際導彈所取代。以美國B2為代表的隱身轟炸機,可以憑藉自身強大的隱身能力,孤軍深入敵方領空,突然對敵方防空節點發動攻擊,破壞防空網路,為後續的空中打擊鋪平道路。戰略轟炸機還可以使用遠端空射巡航導彈,在敵方防空火力範圍外發動攻擊。在掌握了制空權後,戰略轟炸機可以長期在相關空域進行巡航,並隨時為己方部隊提供空中支援。這些優勢都是洲際導彈所不具備的。如果二者進行配合使用,洲際導彈精確定點清除,戰略轟炸機打擊敵方目標或支援己方進攻,無疑將會帶來更好的作戰效果。

    (B2隱身轟炸機)

    現階段,中國的東風系列導彈已經形成了核常兼備,射程和種類齊全的遠端打擊體系,但是在戰略轟炸機方面卻只有轟6K可以勉強入圍。轟6K雖然效能不俗,也是轟6家族目前最先進的型號,但其基礎依然是上世紀50年代研製的圖16,整體潛力已經挖掘殆盡。而且轟6K不具備隱身能力,載彈量與美俄轟炸機還有很大的差距。相比於美俄戰略轟炸機上萬公里的航程,轟6K的航程確實差了許多。

    (轟6K轟炸機難以滿足中國海空軍的需求)

    對於中國海空軍來說,轟炸機方面一直是我們的一個短板,缺乏能夠突破敵方防空網路,有效壓制並攻擊敵方目標轟炸機。特別是在如今海外利益迅速增加,南海、東海和臺海等方向的鬥爭局勢日趨複雜的局面下,發展一款具備隱身突防能力的遠端轟炸機變得非常迫切。正因如此,中國才迫切希望下一代轟炸機能更早進入部隊服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子用來出租,再買車位划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