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479267606
-
2 # 小要自在
你說的是那些戀愛時驚天動地愛的死去活來,最後沒結婚多少年就分道揚鑣。這應該不是真愛,是戀愛時被相貌或者其它外在條件所吸引,結了婚後發現離希望值差得太遠了,最後矛盾重重離婚收場。真正靈魂交融、三觀一致不被外在條件所幹擾的一定會幸福的。
-
3 # 水面夕陽
為什麼和真愛結婚的人,最後也沒有得到幸福?那麼和不愛的人結婚又會怎樣?心好痛,痛的無法呼吸,痛的無言,痛的睜眼閉眼都在流淚,更是在流血……
-
4 # 劉華生的房產看一下
沒有獲得過真愛的人永遠不知愛的甜密,哪怕只是短暫的一瞬間,一個眼神,也會讓人記憶由心,到年過半百坐在一起聊對彼此的回憶就夠了,人與人相遇,終會離別,回憶是給彼此唯一念想,人過留名,燕過留聲就是這個道理
你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真愛至上的“單身狗”:寧可孤獨終老,也拒絕接受親朋好友安排的相親?在許多人眼裡,結婚要一定以找到靈魂伴侶為前提。
但和真愛結婚,就一定會過得更幸福嗎?
許多夫妻相處時間長了以後,會覺得感情逐漸趨於平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越來越多無法探討的話題、不敢表達的情緒。兩個人看似親密,卻漸行漸遠。童話故事總是以“他們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結束,但“在一起”之後的故事才是真正的難題。
人們總說相愛容易相處難,相處到底“難”在哪兒?
或許我們可以從婚姻的本質和心理學這兩個理性的角度,更深層地聊一聊這個話題。
首先,你要明白,愛情和婚姻根本就不是一碼事,他們之間存在諸多的衝突和差異。
感性和理性的衝突
婚姻的決策本來應該理性思考,但卻總是容易被感情所矇蔽。毫無疑問,你以及你身邊的幾乎每一個人,都在情感上犯過錯,做過很愚蠢的事情。數不清的心理學實驗證明,不管你有多少經驗,不論你是個為人處世多麼理性穩重的人,當你處在情緒的高度喚起狀態下時,都會產生平時不會有的行為。
不過這不是你的錯,因為這是人類認知能力的一大特性。如果我們從人類進化過程來理解,感性而又直覺的大腦回路讓我們在緊急情況下產生迅速的反應,而理性分析的部分則讓我們在安全狀態下做出精打細算的安排。
當我們談論愛情的時候,我們大約是在談論一系列特定情緒體驗:熱烈的、激情的、甜蜜的、幸福的。而當我們談論婚姻時,則是在探討一個關乎個人生活軌跡,財產管理和人際關係重塑的決策。人們一般會選擇在什麼時候在一起,什麼時候上床,什麼時候結婚呢?最相愛,感情最好,兩個人最激情最甜蜜的時候。
如果說有人刻意地設計了婚姻這個概念,那麼因為相愛而結婚可能是個蓄意的bug,也可能是個愚蠢的疏忽。因為這樣的設計逼迫著人們在他們腦子最不清楚的時候,去做出一個對生活可能有最大影響的決策。結果顯然就是人們在婚後實際的相處中,發現許許多多和期待並不相符的問題。這是婚前沒有看清楚嗎?更多的時候或許是因為注意到了,但是因為很喜歡所以有意忽略了。
為了調和理性和感情,我們發明了真愛這樣一個概念。我們對真愛的設想和期待是:真愛當中兩個人會體驗情感上的持續喚起,同時又保證了永不改變的承諾,是有多方便省事!可是當我們深愛一個人的時候,又剛好遇到一個可以深愛一生的人,這就相當於讓我們閉著眼睛選一個人,然後去賭這個人恰巧各方面和我們匹配。期待極端感性,缺乏判斷力的情況下找到一個其實需要多方面考量的伴侶,這看上去更像是在賭博。
過去和未來的衝突
從時間維度上看,人的意識只存在於一個點上。在任何一個時刻,我們都只能注意到此時此刻自己的存在。除此而外我們只可能感知到兩個方向:過去和未來。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生活中的幾乎所有體驗都可以被分類為兩類:回憶和期待。
當我們談論愛情的時候,我們談論的都是存在於當下或者過去的體驗和回憶,在沒有實際體驗之前我們無法瞭解它。我們對愛情的認識來自於我們的親身體驗或者耳濡目染,因為愛情是感性的,而感性的必然也是經驗的。當我們談論婚姻時,則是在談論未來。婚姻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就是一系列的規劃、期待和目標。婚姻是理性的,所以是推理的,即使沒有體驗過,我們卻已經有了預設的期待。
雖然說基於過去的經驗來規劃未來,是人類理性的重要基礎,但是當我們在嘗試調和愛情和婚姻的時候,卻是在用一種體驗去預知另一種安排,用一種回憶去推敲另一種計劃。開個腦洞,如果可以重寫婚姻的設計,我或許會讓婚姻包含兩次聯姻,第一次聯姻是強制性演習,除了生小孩以外整個流程都走一遍,在某個時間點需要強行終止。然後在經過細心總結反思之後,用這經驗去尋找第二次婚姻的伴侶,我敢打賭第二次婚姻的質量會有大幅提升。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許多人在離婚之後,才對自己和感情都有更加清晰的認識。我們在即將走入婚姻的時候,只在愛情上有經驗,在婚姻上沒有經驗,但是婚姻卻要求我們不光在愛情上要持續成功,而且在婚姻上也不允許失敗。由此延伸出來的推測是社會對離婚的接受度會越來越高,甚至離婚會成為很有利於婚姻質量的體驗(實際上已經在發生了)。
真愛這個概念的存在,就是一個試圖用情感體驗來預測婚姻規劃的幻覺。就如同前面在理性和感性問題上起的作用一樣,我們希望用真愛來掩蓋和填補我們自身的不足,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回報。會管用嗎?也許,但這要看你運氣。
個體和社會的衝突
個體與社會的關係是相互牴觸又相互平衡的。我們渴望維繫個體的獨立意志和自由,但與此同時又無法完全存活在社會真空當中。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斷平衡個體意志和社會期待。社會學裡面的一個經典爭論就是社會化和自治之爭:到底是社會結構決定個體行為,還是個體行為決定社會結構?
愛情和婚姻,在這個層面上恰好代表了個體和社會。愛情是很主觀的體驗,而婚姻則顯然是一個被普遍接受的社會制度。當我們在糾結“愛我的人還是我愛的人”的時候,就有點像是在糾結選擇服從社會期待還是追求自我實現。
再開個腦洞,如果說婚姻的設計要求人們只能和不相愛的人結婚,那麼個體和社會的衝突就不會存在。但是我們現有的婚姻制度,是對個人情感的深度入侵。親密感,依賴感,安全感,性愉悅感,這樣一些非常隱私的體驗,卻要在婚姻的語境之下經歷反覆的沖刷與限制。
個體在面對社會制度的要求和期待時,很大程度上是無力的。“最後我可能會找個差不多的人結婚”就是這樣的一種投降。為了避免這種絕望的痛苦,我們發明了真愛這個概念。它很妙,但是它是一種妥協,是一種在總體上不挑戰或者違背社會制度的前提下,試圖重新定義自己個人界限和主觀體驗的方式。
換句話說,期待真愛就是在宣稱“好了好了我知道我得結婚,但是我至少有權利找個很愛的人結吧”。這是種很聰明的做法,因為它利用了婚姻設計中對愛情的包含,也成為了許許多多不願意妥協愛情理想的人最常使用的邏輯。
但是追求和期待真愛,這方式本身依然是妥協的,因為它的最終目的依然是走入婚姻,並沒有真正解決個體和社會之間的平衡問題。就算你真的有幸找到了真愛,也會有一種“感覺一開始感情上是賺到了,但最後還是在婚姻之內輸光”的憋屈感。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到了最後依然是累覺不愛。
其次,你得學會正確維護親密關係。
相愛容易相處難的第二個原因,是我們不懂得如何正確維護一段親密關係。
真正的親密,是由兩個人關係的質量、情感的聯結、溝通的深度以及對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來決定的。但這些建立和維護關係的能力,在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普遍比較缺失。因此很多都存在一種誤區,覺得愛情也好,婚姻也好,都應該是水到渠成,毫不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