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唐山有一種小吃叫大餎餷。在唐山的民間,對“餎餷”一詞的來源卻流傳著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據說當清王朝在遵化建東陵以後,守陵人為討得皇家的歡心,就把這一特產送進了皇宮。當時的慈禧太后吃飯有個習慣,端上來的菜最多隻夾兩口就撤下。有一次。御膳房端上了醋熘餎餷,她一看沒有吃過,問了聲:“這是什麼菜呀?”太監趕忙回答:“還沒有起名字呢,請老佛爺賜個名吧。”慈禧太后一邊聽一邊吃了兩口,太監就忙著往下撤。誰知,慈禧太后還沒有吃夠,就說了句“擱著”吧。太監以為這是太后賜的菜名,馬上傳下去:“老佛爺賜此菜名為‘餎餷’。”餎餷與擱著諧音,從此以後,餎餷的叫法便在民間流傳至今,餎餷的身價也大大提高。
餎餷是百姓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迎來送往的必備之物。在我們本地,甚至還有不吃餎餷宴,不算到唐山的說法。
今年我家的年夜飯肯定少不了一盤番茄糖醋大餎餷:
食材:大餎餷200克 番茄醬50克 白糖30克 醋10克 白芝麻5克
做法:
1.把大餎餷切成菱形塊
2.鍋中放油,油五成熱時把切好的大餎餷下入鍋中炸至變色或撈出在復炸一次,這樣炸出來的等大餎餷更酥脆。炸制中一定要小火。
3.鍋中放入底油,油熱後倒入番茄醬、白糖、醋番炒至湯汁紅亮粘稠,熬汁時一定要小火,下入大餎餷,翻炒均勻後裝入盤中,撒上白芝麻,脆脆的,酸甜可口的大餎餷就做好了。夜年飯時上一盤大人孩子都愛吃哦!
在我們唐山有一種小吃叫大餎餷。在唐山的民間,對“餎餷”一詞的來源卻流傳著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據說當清王朝在遵化建東陵以後,守陵人為討得皇家的歡心,就把這一特產送進了皇宮。當時的慈禧太后吃飯有個習慣,端上來的菜最多隻夾兩口就撤下。有一次。御膳房端上了醋熘餎餷,她一看沒有吃過,問了聲:“這是什麼菜呀?”太監趕忙回答:“還沒有起名字呢,請老佛爺賜個名吧。”慈禧太后一邊聽一邊吃了兩口,太監就忙著往下撤。誰知,慈禧太后還沒有吃夠,就說了句“擱著”吧。太監以為這是太后賜的菜名,馬上傳下去:“老佛爺賜此菜名為‘餎餷’。”餎餷與擱著諧音,從此以後,餎餷的叫法便在民間流傳至今,餎餷的身價也大大提高。
餎餷是百姓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迎來送往的必備之物。在我們本地,甚至還有不吃餎餷宴,不算到唐山的說法。
今年我家的年夜飯肯定少不了一盤番茄糖醋大餎餷:
食材:大餎餷200克 番茄醬50克 白糖30克 醋10克 白芝麻5克
做法:
1.把大餎餷切成菱形塊
2.鍋中放油,油五成熱時把切好的大餎餷下入鍋中炸至變色或撈出在復炸一次,這樣炸出來的等大餎餷更酥脆。炸制中一定要小火。
3.鍋中放入底油,油熱後倒入番茄醬、白糖、醋番炒至湯汁紅亮粘稠,熬汁時一定要小火,下入大餎餷,翻炒均勻後裝入盤中,撒上白芝麻,脆脆的,酸甜可口的大餎餷就做好了。夜年飯時上一盤大人孩子都愛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