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布衣橋樑

    郭嘉如果還在,即便曹軍在赤壁不會取勝,也不至於敗的那麼慘。郭嘉英年早逝,實屬曹操折一左膀右臂,郭嘉在世時候,為曹操出謀劃策,贏得很多勝利。郭嘉做事細心穩重,看的很遠,戰場上出謀劃策很少失手,如果他還活著,曹操征討孫權,郭嘉會從頭至尾發現問題,像船與船用鐵環相連,他會阻止的,郭嘉深受曹操器重,他的話曹操會聽的。

    沒錯,曹操赤壁之戰大戰前夕,龐統沒安好心,忽悠曹操把每艘戰船用鐵鏈鐵環綁在一起,美曰其名的說這樣一來,戰船上鋪木板,如履平地,可以防止北方軍士暈船,曹操手下曾有人提醒過以防孫權他們火攻。世上很多事,同樣一句話,看是誰說了?有的人說出來就是金玉良言,有的人微言輕,說同樣一句話卻狗屁不是。在曹操的心目中,郭嘉最值得他喜歡和信賴,他要是活著,規勸曹操,結果就不一樣了。同樣的事例在劉備為關羽報仇率大軍討伐孫吳,諸葛亮趙雲等人苦心規勸都沒用,諸葛亮哀嘆,若是馬良還活著,他是唯一能勸住劉備的人,馬良就是那個後來失街亭,被諸葛亮揮淚斬殺的馬謖親哥哥,馬良官職並不大 ,是劉備的一個賬下幕僚,但此人是個戰略家,布兵打仗不如諸葛亮,他擅長縱觀全域性的發展,考慮問題很遠,劉備當初得到西川,有了自己穩固的江山,離不開馬良的功勞,深得劉備欣賞和喜歡,大小事總愛和他商量,連諸葛亮都趕不上,只可惜和郭嘉一樣,都是英年早逝。

    郭嘉和馬良兩人的英年早逝,給各自服務的曹魏和蜀漢兩大政權,帶來的不良後果是巨大的,尤其是蜀漢,幾乎是滅頂的。赤壁之戰以曹魏大敗,軍力銳減,從而形成三國鼎力對峙格局,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夷陵之戰讓蜀漢元氣大傷,一直到蜀漢滅亡前都再也沒有恢復過來。

    三國演義是高度美化劉備,關羽,趙雲,諸葛亮。淡化了郭嘉,曹操的歷史地位,馬良這個人才能不在諸葛亮之下,諸葛亮是運籌帷幄幫著劉備打天下,馬良這個人則是幫著劉備治理天下,倆各有千秋,維護政權才是最難的,馬良活著的時候,劉備和他形影不離,大小事都依靠馬良,雖然三國演義突出諸葛亮,淡化馬良,但是馬良在西蜀劉備政權中的巨大作用連作者羅貫中都無法掩飾的,劉備到了西川,得到馬良後,他的霸業達到他的人生巔峰。劉備用欺騙手段得到西川,驅逐劉璋,西川那的人上下心裡不服,馬良的治國安邦良策起到巨大作用,很快西川就穩定下來,劉備當時對馬良的認可已經超過諸葛亮,這一點連諸葛亮都清楚。

    馬家二兄弟,馬良是治國英才,馬謖是軍事帥才,可惜兄弟倆一個命不長,一個時運不佳。馬謖大意失街亭,成了歷史遺憾,諸葛亮地位被羅貫中拔高,他說啥都是對的,馬謖守街亭,軍事主導思想沒錯,就像秦末西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用少量的軍隊戰勝王離的大軍,韓信用幾萬新兵背水一戰,在井陘擊敗了趙王歇,陳餘的二十萬大軍,都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項羽,韓信,馬謖,三人同樣運用置於死地而後生戰術,為啥前兩人能成功,馬謖卻失敗?這就是國運所致,項羽,韓信軍隊那時正是勢頭正興,軍士無不以一當十。馬謖帶的蜀軍,經過諸葛亮連年征戰,每次都沒啥好的結果,軍隊已經厭戰,士兵鬥志早已經磨沒了,人們都不想再打仗了,馬謖帶著這樣的軍隊,面對強大的,風頭如日中天的司馬懿大軍,他計程車兵一個個恐懼怕戰,失敗不是馬謖所能左右的,馬謖面對司馬懿優勢兵力,直面硬剛沒點勝算,只能採取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戰術,可惜蜀國國運衰竭,無法起死回生了,就是項羽,韓信替換馬謖守街亭,也是一樣的下場,馬謖就是一個背鍋俠。

  • 2 # 左將軍

    若奉孝在,孤不至於此。

    這是曹操在赤壁戰敗後的感嘆。

    從字面意思上來看,有點像:如果郭嘉在,我就不會有此慘敗。

    反過來說就是如果郭嘉在的話,赤壁之戰就能贏。

    大家都知道,如果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那他離一統天下也就不遠了。

    有人分析過,曹操其實是透過力捧郭嘉來打壓在座的謀士,有很大的甩鍋成分。

    不管怎樣,因為曹操這話,郭嘉的粉絲暴漲,後世對郭嘉的評價也是直線上升。各種郭吹話題也由此而誕生。

    郭嘉真能助曹操贏下赤壁之戰嗎?

    這是不可能的。

    赤壁之戰前的天下形勢以及曹軍的優勢和劣勢,曹孫劉三家的謀士(程昱、賈詡、諸葛亮、魯肅、周瑜等)都有過透徹的分析。

    得出的結論就是如果打,曹軍必敗。

    賈詡曾就力勸曹操停止發動對吳戰爭,賈詡建議曹操先穩定荊州,對江東以防禦為主,不可施以過大的軍事壓力。因為強大的軍事壓力非但不能瓦解江東內部,反而可能促成孫權、劉備的結盟。

    其實賈詡這一策略,郭嘉生前用過兩次。一次是對付張繡、劉表,一次是對付袁譚、袁熙。

    最終的效果都非常好。

    同樣的情況,曹操能採納郭嘉的建議,為何就不聽賈詡的話呢?

    有兩個原因。

    第一:此一時、彼一時,這是曹操統一天下的最後一戰,加上曹操年歲已大,有一種時不我待的急迫感。

    第二:曹操對郭嘉的期望不同於其他人。

    在當時曹操的嫡系謀士陣容中,郭嘉是最年輕的,曹操甚至想在自己百年之後,將後人託付於郭嘉。

    這份信任、這份期望不同別人。所以同樣的建言,郭嘉說的效果要好於其他謀士。

    賈詡力勸,曹操未必會聽;荀彧力勸,曹操可能會聽;郭嘉力勸,曹操一定會聽。

    如果郭嘉還在,以他對形勢、局勢、敵我態勢的分析,他也會給出和賈詡相同的建言。那就是先穩固荊州、安撫人心,對於孫劉,伺機逐個擊破。

    所以說即便郭嘉在世,曹操也打不贏赤壁之戰,因為赤壁之戰壓根兒就不能打。確實是因為當時的曹軍是憂大於優,根本不能急在一時。

    郭嘉的存在只能讓曹操不至於慘敗,不大可能會取勝。

    至於曹操不可取勝的原因,諸葛亮、魯肅、周瑜等人都分析過了,就不復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觀致5也是全景天窗,怎麼保證不出現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