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李講史

    這個問題回答不太好說,但是我們能夠比較一下他們制度的優劣性。

    天命七年(1622),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濟爾哈朗、多爾袞、多鐸、嶽託為八和碩貝勒,一起共理國政。這種帶有滿洲民族民主色彩的議政制度其實在當時那個年代是有利於後金的發展的,能夠降低君王所制定決策的失誤性。後來這個制度在皇太極時期發展成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

    二、雍正時期的皇權至上

    雍正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達到了中國古代史的頂峰,任何決策制定均出於皇帝之手,這種制度不利於制定政策的準確性。

    三、二者相比較

    個人覺得,後金初期的八和碩貝勒共理國政制度,要好於君主專制制度。但是能不能進入現代化,我覺得都是不可能的。

  • 2 # 物語隨心

    其實到了雍正時期“八王議政”基本上是不存在的,當時的皇權是高度集中的,八王議政在順治時期就已經和皇權慢慢的產生了矛盾,隨之而來的就是被取代,他們就只剩我們常說的“鐵帽子王”的稱號,世代世襲,為了保障中央集權,皇權至上,在順治和康熙時期就設定了內閣,協助皇帝處理政務,在雍正朝又設定了軍機處,所謂的八王在當時基本上已經不再參與政務。

    從清朝的皇位繼承由皇帝說了算開始,起初八王權力就被極大的削弱了,那麼為什麼還在雍正朝出現了這麼個插曲呢,其實是有些人別有用心,他們想用當年八王推舉皇位繼承人的方式,把雍正趕下臺,可惜算盤打錯了,此時的雍正已不是當年的雍正。

    就算是他們得逞,中國的發展依然還是那樣,有可能還不如雍正統治時期,八王只是八爺黨手裡的槍,用完還是會丟棄,不可能出現民主,如果得逞有可能八王都會被除掉,因為新的統治者也會害怕別人用同樣的方法把自己趕下臺,所以這八大鐵帽王應該慶幸沒有成功。

    根據當時中國的國情和後來工業革命原因來說,中國還得在封建社會里持續很長的時間,因為當時的清朝國力還是相當不錯的,統治者不會想著變化,因為現代化會削弱他們的皇權

  • 3 # 史海揚帆的每一天

    當然不會。現代化包含很多方面。有政治制度現代化、經濟的現代化、人們思想的現代化。

    而恢復了八王議政,只是在政治制度方面發生了一定的歷史改進,但並沒有實質上改變封建專制集權制度,所以說不上根本改變,根西方民主代議制度有根本不同。

    再就是清朝經濟方式還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沒有先進生產方式出現。更沒有類似於西方的工業革命發生。

    第三人們思想也沒有經過民主自由思想的啟蒙。任然盛行孔子的“三綱五常”“天地君親師”那一套封建頑固思想。

    所以即使恢復八王議政,中國也不會率先現代化!

  • 4 # 黃小莊

     在《雍正王朝》中最驚心動魄的一幕,莫過於老八胤禩搞得八王議政逼宮大戲了。當然,我們前面也分析過,這一切都是雍正帝設好的套,但我們今天不講帝王套路,單獨把視角放到其中一個大臣身上,選定的這個人就是對逼宮大戲毫不知情的張廷玉。

      面對來勢洶洶的八王議政逼宮,為什麼張廷玉敢站出來反對呢?他真的不怕死嗎?

      雍正帝即位之後,一心推行新政,也導致了朝中大臣們的不滿。隨著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火耗歸公等新政執行初見成效,整頓旗務的事情也擺到了檯面上。

      而老八胤禩也趁此機會,聯合雍正帝的第三子弘時,還有九門提督隆科多,以及關外的四個鐵帽子王爺,一同發動了浩浩蕩蕩的逼宮大戲。

      在設計共管了豐臺大營和西山大營之後,又聯合隆科多換掉了御林軍(劇中這種說法可能有誤,清朝那時候已經沒有御林軍了)。

      可以肯定的是,整場事件中,老十三胤祥是不知情的,所以才在弘晝跟他提出了豐臺大營被共管以後,抽身離去。

      前面我們也講了,整個事件都是雍正帝設的局,那麼為什麼不提前告知老十三胤祥呢?

      其實很好理解,雍正帝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他之前也不止一次提醒過老十三胤祥,說他的府上到處都是老八胤禩的眼線,可是老十三胤祥並不在乎。

      而雍正帝的這個局,必須騙過所有人,所以,原則上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甚至自己的親兒子他都不能透露一絲。

      而此時的老十三胤祥,已經是重病在身,之所以雍正帝在這個時候佈局,也是這個原因。老十三胤祥出了名的俠肝義膽,也是反對雍正帝對自己的兄弟下手的人,如果老十三胤祥去世後,雍正帝再收拾老八胤禩等人,總感覺對不起死去的老十三胤祥。

      其實他的兵根本就進不了大殿,即使敢進,也沒有兵會跟著他造反的,這是滅九族的罪過,即使成功了,他們這些兵也不會有好下場。參考殺害魏國曹髦被成濟弒殺,那時的司馬昭已經掌控大局了,還不是以殺害國君罪名殺了成濟兩兄弟。

      更何況還有圖裡琛這個猴精猴精的人在身後注視著隆科多呢,所以隆科多前腳剛走,後腳就被圖裡琛的人盯住了。

  • 5 # 當朝大學士

    《雍正王朝》中有一幕是關於八爺胤禩夥同皇九子、皇十子、四位旗主王爺逼迫皇帝宣佈恢復“八王議政”的戲碼。“八王議政”究竟是什麼?它對清朝中期的政治生態將有什麼樣的影響。

    “八王議政”的前後因果

    在瞭解“八王議政”前,我們先來了解幾個概念!

    “八王議政”的原型叫做“議政王大臣會議”

    “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本質與核心是權力制約

    “議政王大臣會議”遊牧民族政治與封建政治融合而成

    “議政王大臣會議”,指的是滿族宗王、八旗、貝勒等上層貴族參與處理國政的制度,又稱“國議”,始於皇太極崇德二年,結束於乾隆五十六年。這個起始階段指的是“議政王大臣會議”名稱的起止,其本質的誕生實際上是明萬曆四十三年,即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之時。

    “議政王大臣會議”與如今的人民代表大會一樣,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參與“議政王大臣會議”的人在皇太極時期便被稱為“議政大臣”。

    “議政大臣”的成份是複雜的。最早的“議政大臣”由旗主貝勒組成,後來逐漸融入了八旗中的軍職幹部固山額真,皇太極時期再增設三位名額;順治時期包括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及公爵,包括滿蒙漢八旗大臣。

    《雍正王朝》分析

    在《雍正王朝》之中,八爺黨帶著關外的四位旗主王爺氣勢洶洶的來到京城。採用機詐手段在不經意間替換了京畿幾大軍區的重要將領,又夥同九門提督隆科多,於雍正廷議新政之時突然發難,提出要恢復“八王議政”的祖制。

    實際上,這裡的“八王議政”所執行的形式、目的,就是履行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職權。

    電視劇當中的“八王議政”甚至精確到了一個時間段,即大金天命七年到天聰年間(1622~1627)。天聰年開始後,努爾哈赤增設席位,允許八旗固山額真參加會議,人數開始增多。

    或許有人會說,不管人數增減與否,八旗王爺永遠只有八位,“八王議政”名正言順啊。

    這就得從影視劇中張廷玉反駁八阿哥的話中尋找線索。首先,張廷玉肯定根本沒有過“八王議政”的祖制,理由是人數不足、成員不一,最主要的是成員不一定就是八位旗主王爺。這樣一來,我們就很明確“二月河”老師寫“八王議政”的意思指的就是努爾哈赤時期。

    但是吧,影視劇中的歷史細節往往處理的並不細膩。當時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僅僅在雛形狀態,八旗旗主貝勒為核心成員,而且都是旗主。而張廷玉的反駁也恰到好處,符合歷史,因為當時“八王議政”應該有議政大臣五人、理事大臣十人、旗主貝勒八人,共計二十三人。張廷玉雖然強調了人數,卻並沒有精確到二十三人。

    八爺黨如果得逞,中國會更加沒落!

    八爺黨領頭人胤禩,也算是一個人才,能夠做一位守成之主。

    但是,他生錯了時代。他生到了吏治腐敗、貪墨橫行的康熙末期。

    晚年康熙疏於吏治,自己已經力不從心,只能將整肅吏治之大業交給後繼之君。

    康熙在分析胤禩時說的很清楚:“胤禩處處學朕,處處學的不像,朕是以寬仁治人,他是以寬仁收買人心。就算他的寬仁是真的,也會將我大清基業毀於一旦。”

    康熙的說辭已經解釋了一切:胤禩不適合做康熙的後繼之君。

    康熙的後繼之君,要披肝膽、斬荊棘、一往無前、所向披靡的執行新政;要兢兢業業、克己奉公、夜以繼日的處理政務;要不畏艱險、迎難而上、壯士斷腕的決心與勇氣整肅吏治。這一切,只有胤禛能夠做到。

    所以,胤禩根本不適合做康熙的繼承人。

    如果“八王議政”的祖制實行成功,雍正被架空,新政被終止,八爺黨掌權,以至於迫使雍正傳位甚至是八爺黨篡位,其影響便是吏治崩壞、民生困苦、國務存銀、民無積蓄,大清只會亡的更早。

    中國的近代化會提前嗎?

    大清亡國一旦提前,中國就能適時的趕上近代化的潮流。

    但是,趕上潮流並不意味著能夠抓住機遇,畢竟一環變化,歷史便會徹底更改。

    所以,這裡筆者只能假設,清朝提前亡國五十年。此時正值太平天國運動,由於清廷腐朽不堪,太平天國必然獲勝。對於近代化,太平天國領袖們是支援的,洪仁軒提出的《資政新篇》便是良好的近代化綱領性檔案。

    但是呢,雖然能夠發展近代化,其程度、減持力度、已經列強態度,都不得而知。

    綜上,八爺黨的獲勝是能夠加速進入近代化的,但是成果如何,卻是一個只能主觀臆斷的問題。

    【明清史,聖祖訓】

  • 6 # 古今通史

    後金的八王議政制度其實就是部落聯盟制,就是金朝的勃極烈,相對封建社會制度都是倒退,怎麼會有利於率先進入現代化呢?

    搞政治,努爾哈赤比皇太極差得太遠,不是一個級別,他根本不知道八王議政意味著什麼。

    所謂的八王議政本身就是個笑話,無論明朝還是清朝,也無論是努爾哈赤還是朱元璋,考慮的永遠都是君主集權,個人獨裁。

    八王議政的“誕生”

    努爾哈赤執政時期施行的就是大家長制(八旗旗主都是努爾哈赤的子侄,所以努爾哈赤是家長,但他同時自稱是所有國民的家長,所以稱之為大家長制。),八王議政是在他的晚年,即天命七年三月和兒子們交流的時候才提起這個制度:

    掌旗(主旗)貝勒即是八王;

    “八旗同議,必然無失。”;

    利益均分;

    其實就是相互牽制杜絕集權的偽民主;

    每月初五、二十日開會兩次;

    禮儀,汗王先參拜叔叔和兄長,然後落座受眾人參拜,新汗與旗主們一排落座

    努爾哈赤忽略了自己的“威望”條件

    其實這是個稍顯自私又一廂情願的想法。

    比如,把兩黃旗分給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兩黃旗明知道最終結果就是換旗甚至降旗,但沒有人敢反對,可見努爾哈赤對政權的控制程度,他為什麼不自己保留兩黃旗呢,因為沒有必要,哪個旗都他的個人“產業”,包括各個旗主,生殺大權全部握在他自己手中。

    多爾袞勤政殿之爭的時候,他就沒有這種威望,索尼、鰲拜就是了為了不降旗才玩命,這是兩黃旗的根本利益,換成努爾哈赤他們敢麼。

    皇太極的抉擇

    八王議政真正發揮作用的時間並不長,皇太極繼位不久就架空了這項制度,還是一如努爾哈赤時代,大家都有諫言的機會,但是說了算的問題無需討論,只能是皇太極,否則對莽古爾泰、莽古濟和阿敏這一群人的大清洗就是前車之鑑。

    他們真有那麼大罪過麼,當然沒有,莽古爾泰和阿敏都是皇太極逼的,至於莽古濟造反......冷僧機的話也就皇太極信,因為他就是主使人。

    主因是什麼呢,我覺得不能單純歸罪於皇太極的心狠手辣,這完全是因為努爾哈赤留下一個爛攤子,各階級矛盾都很深很嚴重的爛攤子。

    如果皇太極沿襲八王共治,那完全沒有辦法控制當時的亂局,清朝入關後某些史料已經被清洗過了,但是沒洗乾淨,比如褚英之死,褚英沒有那麼傻那麼混。

    很多蛛絲馬跡都說明當時後金已經處於軍民大亂的狀態,以兵役對士兵進行無限制的壓榨,以勞役對平民(包括女真人)進行無限制的壓榨,造成為了養家,士兵偷盜軍用物資成性,平民哪敢偷部隊東西,所以就遷往大明境內。

    也算是奇景,也算是“圍城”,當時邊境地區無論女真士兵還是明朝士兵對“偷渡”都不聞不問,人太多了,攔不過來,女真人往明朝跑,明朝活不下去的往赫圖阿拉跑,其實都好不到哪兒去。

    皇太極本是大家推舉上來的,他有他的統治基礎和穩定的基本盤,但他接掌權柄的時候,後金也快不行了,爛攤子只是一方面,小冰期屬於全世界,不是單明朝倒黴,減產歉收的情況在全世界都是必然的,明朝易子而食,那時候的後金也一樣發生過。銀子也不值錢了,普通馬匹都能賣到200多兩銀子,錢多物資少,通膨嚴重。

    這就促使皇太極做出了兩個決定:

    一是時不我待火速集權,不要八王議政只要權力如臂使指,只有這樣才能帶領後金快速擺脫困境;

    二是透過劫掠大明度過難關,甚至在蒙古盟友不同意的情況下,百般勸說也要冒著被包餃子的危險深入腹地搶劫。

    當然,後來他就不親自去了,沒必要,因為那時候明朝的軍事實力其實已經完了。

    所謂的八王議政在皇太極執政初期已經遭到破壞,如果代善再沒點眼力價,最終倒黴的肯定是他,所以代善也主動退讓,成全了皇太極“南面獨坐”。

    八王共治無法避免的“尷尬”

    這時起,八王共治已經形同虛設了,這源於兩個矛盾:

    一、體制歸體制,他們都是有最高領導的,在努爾哈赤的年代,他的權威無人敢挑戰,所以八旗只是他的工具而已,他想後世子孫八王議政,好像有些不大厚道,你集權人家也得集權,否則四對四不是分家就是開幹,這也好像慈禧,自己一介女流掌權一生,臨死交代不許女人攝政(後來又改主意),合著你玩夠了,問題別人也是人呢,集權是所有君主的需要。

    二、不符合當時後金的社會發展態勢,當時的後金是由莊園奴隸制向封建制度快速轉型的階段,讓努爾哈赤這麼一改,變成了部落聯盟制,越改越回去,這不順應後金的發展趨勢,軍事、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同樣會影響意識形態,所以八王議政終將被大勢所淘汰。

    還有一點就是努爾哈赤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他敢在統治末期嘗試八王共治,因為無論如何嘗試都沒有人敢挑戰他的權威,有人敢分他權試試啥結果,但是新君繼位能有他的威望和控制力麼?

    八王共治,或說議政王大臣會議雖然沿襲了一百多年,但是他的作用隨著君權的收攏而逐步喪失,直至乾隆五十六年徹底裁撤,在此過程中為大清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但始終屬於皇帝忌憚的物件,所以宿命可知。

    八王共治誕生的深層原因

    康熙帝的九子奪嫡之苦,努爾哈赤早就嘗過,不提舒爾哈齊,當時的赫圖阿拉滿共沒多大,努爾哈赤想不聽說也不行,皇太極VS代善,代善被廢之初,並不是沒有轉圜餘地,也就是說他還有繼位的希望。

    皇太極拉攏一部分勢力想把代善搞倒搞臭,代善被嚇得去努爾哈赤那裡哭訴,加上四小貝勒的從屬人員也都不安生,這些努爾哈赤都知道,康熙殺了索額圖,努爾哈赤殺了阿敦都是為了敲山震虎。

    為了這些不省心的兒子都能有命享福,也為了後金基業能夠穩定傳承下去,所以努爾哈赤想出了八王共治的點子,也是被逼的沒轍。

    八王共治所發揮的作用

    皇太極面臨大亂只能集權度過難關,所以八王議政淪為純粹的旗主工作會議,你可以隨便提意見,但只能皇太極說了算,八王共治發揮的最大作用恐怕就是“民主”扶立皇太極吧,可惜皇太極壯年猝死,為清廷又埋下了一顆不大穩定的地雷。

    八王共治的弊端在於各懷鬼胎,“八王”未必真是為了整體族群利益,比如八王共治的二次“輝煌”還是涉及皇位,即勤政殿之爭,不過即便這樣,八王共治還是發揮了一定作用。

    代善秉承的原則是誰也不得罪,濟爾哈朗表面上是風吹兩邊倒,索尼鰲拜掙命,多鐸也不想放棄自家機會,真投票的話,多爾袞非常有希望繼位,但是被索尼和鰲拜攪黃,多爾袞不在乎這兩個“家奴”,但他知道他們代表的是兩黃旗整體利益,所以此次“八王共治”規則,執行的並不算好。

    努爾哈赤時期,八王共治對他而言沒有任何鉗制作用;皇太極時期,八王共治就是個笑話;

    到了多爾袞攝政時代,八王共治還是個笑話;

    到了康熙四大輔臣的時代,八王共治對鰲拜來說仍然是個笑話;

    等到親政之後,南書房應運而生,八王共治對康熙帝來說就更是個笑話了;

    到了雍正時期,雍正帝很嚴肅,他也懶得看笑話,直接成立的軍機處,徹底架空了王大臣會議;

    到了乾隆時期,雖然這是祖宗定下的規矩,但也實在是沒有用處了,所以乾隆帝最終終結了這個笑話。

    這一路看過來,就應了我開篇對八王共治的定義,八王議政純屬笑話,因為從根本上來說,他與君權就是處於牴觸、對立狀態的,他倆無法共存,如果並存必須一強一弱,所謂的王大臣會議制度,他不單純只是一個制度,他是一個貴族群體,關鍵詞是“王”,各大貝勒會為了自己或說本旗的利益而左右朝政,一旦私下勾結可以威脅皇權,甚至威脅到皇帝的性命,這是歷屆君王都不能容忍的,已經觸及了統治者的底線,所以八王共治還未問世,其實就已走向了終結。

    別管可笑與否吧,努爾哈赤畢竟是個400多年前的人,您讓他直接走向共和也不可能,至少八王共治解決了他選擇困難症的問題,在嚴詞“敲打”過皇太極後,又透過不過分集權的“八王共治”制度,讓各大貝勒的明爭轉為暗鬥,至少表面上很和諧也就是了。

    如果雍正時期的八王議政得逞了,中國會不會率先步入現代化?

    那是不可能的:

    一是制度落後性,反而會造成更不“民主”,政局更不穩定。

    二是即便八王分權成功,同樣面臨誰說了算的問題,所謂共治還是不成立。

    三是皇室貴族們的所謂八王共治全是出於私利,這是一種鬥爭,一種與皇帝分權的鬥爭,雍正寧可屠戮殆盡也不會允許這些人捉妖。

  • 7 # 旁觀者嵐

    雍正時期,八王胤禩利用"八王議政"對雍正進行逼宮,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濟爾哈朗、多爾袞、多鐸、嶽託為八和碩貝勒,一起共理國政。這種帶有滿洲民族民主色彩的議政制度其實在當時那個年代是有利於後金的發展的,能夠降低君王所制定決策的失誤性。

    但是八王議政絕對不會加速中國走向工業革命的步伐。

    原因有:

    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這八位王爺的後人都留在關外,被稱鐵帽子王。他們是滿清侵犯中原的最大既得利益者。他們保留了奴隸制的思想道德觀念,認為漢族人民是他們踐踏的物件,他們甚至比不了康熙、雍正對漢族文明的瞭解,而是抱殘守缺,堅持滿族遊牧民族的法規。這些人的思想比有改革思想的雍正更僵化。他們也只是八阿哥手中的反抗雍正的棋子而已。

    二、上層建築反作用經濟基礎

    一群思想在奴隸制的老頑固,想讓他們接受西方文明,無異於對牛彈琴。

    他們考慮問題會只按滿清貴族的利害得失考慮,和他們講西方的民主,他們會首先割掉你的腦袋,連自己懂些西方科技的康熙為了更好的統治漢人,都不肯接受機關槍的製造。

    如果和這八位鐵帽子王講機關槍,他們會說你是妖言惑眾,當即斬首。

    所以八王議政看起來很民主,但目的是為了維護滿族的統治,對中國社會前進是沒有一點好處的。

  • 8 # 燕趙節度使

    王八議政和現代化有半毛錢關係嗎?WTF!?

    王八議政說到底是一個落後的奴隸制社會酋長民主議事制度,不僅不是現代化,反倒倒退到了奴隸制。

    題主大概把王八議政想象成了西方議會制了吧?

    這兩者差的十萬八千里!

    在關外,努爾哈赤就開創了個“八王議政”,實質上都是由極少數的幾個皇親貴胄共同協議一些軍國大事,包括推舉皇位(汗位)的繼承人。

    清朝前期,女真大汗是沒有獨斷專行的傳位權利的,即使指定了繼承人也要經過議會的選舉才能成為合法的統治者。

    這叫現代化?

    連集權都無法做到,連封建化都做不到,更不要說什麼鳥毛現代化了。

    一個落戶的奴隸部落,最重要的是生存。

    怎麼才能生存?有一個強人帶領,令行禁止,團結一致,與強敵作戰,而不是整天幾個酋長嚇逼逼,議而不絕。

    以前契丹有幾個部落,每個部落長輪流當契丹大漢。耶律阿保機的漢人謀士對他說,漢人皇帝可沒有輪流當的。

    於是耶律阿保機就把其他部落長全部殺掉,自己當了契丹大汗,建立了遼國。

    如果還是輪流當契丹大汗,那麼契丹還是一盤散沙,就不會有後來的遼國了。

    入關後,順治、康熙、雍正開始虛弱八王議政的地位,逐步加強君主專制,比如設立“軍機處”。

    隨著國家的逐漸統一及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象徵著貴族政治權力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與皇權產生矛盾。

    議政王大臣會議人數的增加,較低級別的貴族和大臣的參加議政,實際上降低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與地位。

    順治與康熙時期,由內閣處理政務,而雍正時又設立軍機處,作為輔佐皇帝決策的機構,使權力日益集中於皇帝。

    議政王大臣會議雖然繼續存在,但所議之政,已只限於軍務、皇帝出巡、旗務、少數民族事務及重大刑審案件等具體事務,無關乎軍國大事。.

    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乾隆帝取消了議政王大臣職名,自此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也隨之消失。

    與此同時,清朝走向了輝煌:康乾盛世。

    總結:八王議政是落後的奴隸制制度,必然被淘汰,有了它,反倒離現代化越來越遠!

  • 9 # 宋安之

    首先問題有個誤區,那便是歷史上並沒有八王議政,所謂的八王議政只是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虛構的劇情,並非真實的歷史,歷史上老八一黨可沒有這麼強大,在雍正四年的時候就徹底被雍正帝給清洗了。

    八王議政既然只是電視劇中的劇情,那麼我們就沒有必要以電視劇劇情來推斷中國會不會步入現代化的問題了吧?

    而且話又說回來了,退一步說,以《雍正王朝》電視劇中的八王議政來說,仔細看看劇情就會發現,這場政變看似是打著恢復祖制的名義,架空雍正帝,但實際上祖制並非是這樣的,這點後來被張廷玉揭穿,說白了本質並非是分權,而是以此為藉口來奪權,最後再讓老八一步步掌握大權,成為實際統治者,說明這個劇情還在古代傳統的政治範圍之內,重點在於權謀之術,跟所謂的現代化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 10 # 雪白的雪

    康熙大帝時期,就等同於四大臣議政(輔政):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受顧命奉幼帝玄燁嗣承大統,為輔政大臣,史稱“四輔政時期”。至康熙八年五月,玄燁正式親政,凡八年零五個月。清世祖福臨死時,清聖祖玄燁年方六歲。清廷汲取順治初年多爾袞攝政時給統治階級帶來混亂的教訓,不復以親貴輔政,而以索尼等異姓勳戚功臣輔政,但是結果還是相當危險。鰲拜專權,禍亂朝綱,如果不是玄燁聰明,不是孝莊太皇太后具有政治頭腦,清朝是什麼樣子真不好說,正所謂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存。八王議政,前清努爾哈赤亡時,曾實施八王議政: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濟爾哈朗、多爾袞、多鐸、嶽託為八和碩貝勒,一起共理國政。可是最後,皇太極利用一切機會,幹掉了比他年長的代善、阿敏、莽古爾泰,自家獨大而面南而坐。八爺允禩提出的八王議政,最後不過也是八爺專權,與雍正鬥個你死我活。而已。家天下的王朝,別想什麼現代化,那是做夢。日本之所以明治維新成功,是天皇最後只成了牌位,家天下已經徹底結束。

    (網圖 侵刪)

  • 11 # 老馮說史

    首先,清朝不存在所謂的“八王議政”,這個制度的原型,源於議政王大臣會議,他源於滿洲貴族治理天下的意思。議政王大臣會議皇太極時期設立,他是皇權之下的特權機構,他們決定的事情,有時候皇帝也難以改變,因為皇帝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滿洲貴族。

    其次這個機構的特性是極度排漢的。所以從他的特性上能看的出來,他們根本接受不了先進文化,所以即便有這個所謂的八王議政,清朝的政治只會更加落後,而不會步入現代化。清朝思想僵化不僅僅是滿洲貴族導致的。還有很大一部分源於程朱理學的發展,漢族士子們的思想可能比滿洲貴族更加僵化。

    雍正帝的改革誠然對當時的社會來說真的有一定作用,比如他的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但是隻是在原來的政治框架上的小打小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村娶妻難問題突出,30歲老光棍一大把,到底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