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面人解讀歷史人物

    孫明珠老師,國家一級演員、尚派藝術的主要傳人、有尚派明珠,尚派藝術之花之譽、公認為當代京劇尚派藝術傳人的佼佼者、尚派京劇演員、京劇名家、旦角演員、尚派傳人。

    大家都知道尚小云先生是中國京劇的四大名旦之一,而孫明珠她呢,又是尚先生的關門弟子,跟尚老師一共學了18年戲。結合尚派藝術的特點,她有著怎樣對於學習尚派戲的心得和體會呢,她的恩師尚小云先生他是尚派藝術的創始人,也就是四大名旦中唯一的他是以演巾幗英雄為主題的藝術門派,尚派戲它的風格的特點呢主要是文武並重、剛柔並濟,而且他演的那個人物,大多是巾幗英雄,什麼女中豪傑、俠女、烈女等,而且他演出的劇目也大多反映是保家衛國、殺富濟貧,還有是除暴安良等內容,所以他在演出中,他就不是說光演那個英雄人物、巾幗英雄,他這個戲裡頭有繁重的武功,有武打,他就是反映一般的女性,他也穿插進了非有武功而不能勝任的表演,所以說呢,這尚派藝術能夠在戲曲舞臺上獨樹一幟,這也就是尚派藝術最大的特點。

    就是現在學習尚派的人比較少,雖然尚老師他的劇目非常多了,尤其是尚派的傳人更是鳳毛麟角,這是為什麼呢,她覺得,因為她師傅(父),他剛開始學呢,他不是學的旦角,他學的是武生,而且他那個扮相個頭多好,所以他的武功底子特別深厚,再加上師傅有一個天生的好嗓子,透過他多年的苦練磨鍊,所以他的高低音不擋,而且音色還特別甜美又脆又亮,如果說是鐵嗓鋼喉一點都不為過。所以她師傅可稱得起是文武全才,可這又給他們學尚派的學生增加了特別大的難度,特別難,所以這也就是說人家都說為什麼學尚派的人這麼少呀,這個傳人就更少,她覺得這就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再有呢,她師傅好像對這個劇中人物刻劃(畫)方面和人物造型方面他特別講究,那時候她記得小的時候,師傅總跟她說,你們知道嗎,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所以他在演出中他對這個服裝、化妝、道具這幾方面他特別強調的就是要有歷史的真實感。說到這點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就是尚先生在北京演出的時候,他的服裝、佈景、道具包括化妝都是不一樣的,為的就是塑造人物。沒錯,所以尤其是有一些戲,他的整個服、化、道跟他自己的戲都與眾不同。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劇團,尚派戲很少甚至於不演的原因,其實說起二○零幾年這兩年,孫老師她是應邀到美國演出兩次,到寶島臺灣演出了三次,所到之處是掌聲雷動,叫好聲不絕於耳,好評如潮。她對這個有什麼樣的感受,她最大的感覺就是說她要感謝當地的觀眾朋友們對尚派藝術的熱愛,她也由心裡為她師傅的尚派藝術而感到驕傲、而高興,同時她也感受到作為尚派傳人,傳承尚派藝術的責任。這是她的真心話。

    記得孫老師是上海人,但怎麼到了陝西,到西安去學京劇的,不瞞大家說,她呢祖籍是北京,可是她恰恰又生在上海一個梨園之家,她的父親叫孫姚方,他是在江南一帶,也可以說是享有盛名的京劇小生,大概孫明珠她是受了她爸爸的影響,她特別小時候愛看戲,看完戲回來,她就把她媽(媽)那個床上鋪的什麼,床單、枕巾、什麼小棍子,她都利用上,學著人家臺上那種表演,最可怕的是,她最喜歡用她媽媽的什麼胭脂、口紅、眉筆就往臉上抹,她媽媽一見是又想哭、又想笑,她媽說這個孩子,你看怎麼抹成這樣,就找她爸爸去,跟她爸爸叨叨,你管管你的女兒好不好,你瞧瞧明珠這張臉沒幹淨過,一天到晚畫的跟小鬼似的,她爸爸也無可奈何,久而久之,她爸跟她媽對著她就說一句話,明珠看來你早晚是非唱了戲不可了。看起來孫老師她是從小跟戲就結緣了,就愛戲。

    那麼後來是到了西安學戲,跟尚先生學戲是什麼時候,她是1956年底,她那時候才12歲,她一個人就到西安學戲,她師傅是1960年元月他是受命來陝西任戲曲學校藝術總指導,後任陝西省京劇院的院長。她跟尚先生學的第一齣戲是《打青龍》楊排風,因為她頭一次接觸尚派藝術,所以老師也想給她打下了紮實的、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這半個小時的戲,給她排了很長時間。彩排以後按理說可以演出了,都不行,又給她加工了八十餘次,雖然時間是長了,可是演出效果的確不錯,當然她付出了努力,可是尚先生為什麼給她排了那麼多次,就是為了打下紮實的基礎,精雕細刻,沒錯。那不是排完了嗎,排完了她就著急了,她說老師老師,她說下一個學什麼呀,師傅就跟她說,彆著急戲多著呢,只要你好好學老師我就好好教,下來緊跟著她什麼《打孟良》、《漢明妃》、《金山寺》,什麼《破洪州》、《雙陽公主》、《峨眉劍》,什麼《梁紅玉》、《失子驚瘋》等,就一出一出接著學了,她後來學一次,她就學一齣戲就有一種不同的收益,她感覺最大的就是有一種新的挑戰的那種感受,結合幾個例項來說一說,她認為尚派藝術的規律,他要求演員,必須是全方位的發展,來顯示尚派藝術的風格和個人的藝術才華,就是她印象最深就是她那時候學的是《梁紅玉》,當時學的時候她就感受特別深,她就覺得她師傅就在刻劃人物當中的確有著,有獨到之處。所以梁紅玉擂鼓戰金山這一段,他就採用了氣勢磅礴、節奏多變的將軍令曲牌。

    說到擂鼓,舉個例子,就是擂鼓當中就是這點突出了一個手勢,擂鼓的技巧和手勢,就是r/mi/r/d/d/r/mi/so/fa/mi/r,咚咚咚咚~璫,這種就是往那兒衝,他一共是三個,由於擂鼓的技巧和身段表演,一下子就把梁紅玉這個英雄人物的形象就烘托起來了,這不僅僅是賣弄擂鼓的技巧,的確是在演人物在指揮千軍萬馬,這就是尚派藝術非常有特點的地方。那除了這個表演,唱、念、做、打、舞都是尚先生他要表現的。這個唱尤其是尚派的唱腔,也非常有特點,沒錯,她師傅在這個唱腔上頭,是繼承了傳統的古樸剛勁,他又突出了柔媚,形成了是剛柔並濟,婉轉嫵媚的聲腔藝術,就是她在學習的時候,她那時候小,她就當然這種理論性,自己就更達不到了,她就不理解,為什麼老師教這齣戲的唱法是這樣的,我那齣戲唱法又是那樣的,那時候的確是不理解,後來現在理解了,這就是尚派唱腔的獨到之處,唱人物。剛剛說的剛柔相濟,就剛的這個成分表現在什麼地方,舉例就是《雙陽公主》,《雙陽公主》那個金殿,它有那麼幾句唱,提起來國家的事,我的愁眉難放",他就是以斷往上揚往上甩,這種比較多,符合雙陽公主這個人物的形象;但是柔媚這一塊呢,《御碑亭》,它[二六]有最後一句,“一柱馨香,我就謝神靈"。根據人物形象的不同、身份的不同,他的腔調他的音色也不一樣,這就是尚派藝術的高妙之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上初三了,總覺得做題時間不夠用,該如何做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