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盾0912
-
2 # 賢人伍伍志國
農地按經濟算,確實不如外出打工一個月的工資,沒技術的人,又不會和人勾通,在家種地還比較好的,可以用糧搞養殖,豬,雞,鴨,鵝,現在的農家各類蛋還是比較貴的。轉換一下,全年算下來,也不比打工差多少!一個隊總有那麼幾戶人都在外面打工。在種點他們的地。和一般人打工全年結算差不多。但這是兩公婆一起算的。還有一個好處。老婆不守活寡,男人也不打有老婆的光棍。現在在外面打工,除房租,水,氣,電,生活費,車費等。一年兩個人的錢也就幾萬元。打工一般正宗幹活的時候也就是半年多點。
-
3 # 農村創業高華
農村種地分很多種情況,比如說只種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比如說弄個幾十畝地做家庭農場或者綠色有機蔬菜的,比如說承包個上百畝地做個種糧大戶的。比如說在後山種點果樹的,比如說種幾畝中草藥的。情況分為很多種,種地的收入也不一定不如外出打工的收入。如果說有人種地一年的收入不如外出打工一個月的收入的話,這種人無非就是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家裡有礦,錢多得用不完了,手上有幾家企業不用自己做事每天的被動收入比普通人一年的收入還高,這種人種地就是為了體念農村生活。不過這種人很。
第二種情況,在外務工受了傷,身體上的傷害,比如說在工廠裡面上班的時候不小心使得自己身體傷殘了,這種人我們村上就有2個,都是在煤礦上幹了數十年後面檢查出來有肺病,企業安排提前退休了,又做不了什麼重事,就留在家裡了。
第三種情況是最為常見的情況了,就是農村人在外面忙碌了一輩子老了的時候回農村養老,正好在農村有房子,自家也還有個一畝三分地,那麼就種種地嘍。
其他情況還是很少的。畢竟人還是要生活的,生活是要花錢的,現在在農村種植個一畝三分地,如果不是家裡有礦是真的很難養活自己的。
-
4 # 鬼火SIX
沒什麼高大上的理由,不種地,吃什麼?對於大多數農民(像東北西北農場主一類的除外)來說,打工比種地收入高,誰都知道,不得不留下來種地,基本是以下原因:
第一,上有老下有小,主要勞動力離開了,留下的可能養活自己都難!第二,年紀大了,進廠沒人要,從事體力勞動已經力不從心!第三,有當地需要的手藝或者其他賺錢方式,農閒之時依然有收入,沒必要背井離鄉!第四,離城不遠,工農商可以隨意切換,沒必要受打工的束縛!第五,總得有一個完整的家,總得有人留下來守住根基!
至於所謂的種地一年不如打工一個月,不敢苟同,如果只是普通工人,種地與打工收入差距不會太大,只是打工相對單調,幾乎每天只是從事重複的工作,留守在家也不只是種地,柴米油鹽醬醋茶哪樣不得操心!
當年國家倡導農民外出務工,最根本的初衷是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問題,誰知道一發不可收拾,現在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別說剩餘,連勞動力都沒有了!我就親眼見過老人去世之後,能把棺材抬出去的都沒有,不得不花錢從城裡僱人安葬!
-
5 # 幸福Sunny明媚
打工無風險,掙多少算多少,只要出雙手,可是農民百姓種田,風險性大,蟲災,水災,旱災倘如果承包別人土地又沒有機械化耕作,一年到頭除去肥料種籽僱工田租金 ,還不好打工。所以年青年哪個會種田呢?
-
6 # 三六五說三農
導讀:農民種地一年收入不如外出打工一個月,為什麼還要種地呢?
這句話說的很糙,但是說到農民心裡去了,因為這就是目前農民碰到的現實,一種明知道種地不賺錢農民還是要堅守農村的現實。
不知道大家看到最近人口構成資料了沒,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的資料顯示,目前居住在鄉村的人口在5.09億,而居住在城鎮的人口是9.1億,從資料來看,居住在鄉村的人口是越來越少了,這主要原因還是要回到農民種地不賺錢這個問題上,而如今的留守在農村的農民絕大多數是上了年齡的老人,孩子,還有婦女,人們還戲稱這是農村的386061部隊現象。看來,如今的農民已經認識到農村種地不賺錢了,堅守種地可能也是有難言之隱。
現實點,一個農民工在外一個月賺四五千還是比較容易的,工資高的六七千也是有的,而農民種地一年可能也就農民工一個月的工資,既然這樣,怎麼農村的田地還在種呢?
針對這個問題,我想發表三點意見:
第一點,其實,這裡我們要看種地主要是哪個年齡段的農民,你去農村會看到,能挑能扛能幹農活的還是老一輩農民,而對於80後,90後,00後之類農民都選擇去城裡發展了,因為這代人有知識,有抱負,有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城市發展需要這些年輕一代年輕人,與其說農二代選擇了城市,還不如說是城市選擇了農二代們。
第二點,而如今的城市發展單憑苦幹賣力已經跟不上時代了,農民工已經老了,在新一代農民工成長起來後,老一輩農民工只好回到農民還是撿起上輩繼承下來的農活,還是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當時,如今的農活幹勁明顯沒有以前高了,種主糧可能還不如種植一些經濟型農作物來得更快,這也是農產品結構轉型的一個陣痛期吧。
第三點,農民之所以還種地,因為農民還是有種地情結,土地是農民的根本,是為農民提供吃飽飯的根本,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也是農民自己種地種糧,家裡有餘糧是農民最普通最幸福的想法。
透過以上三點得分析,農民還是對種地情有獨鍾的。
-
7 # 星熨幻靈
自古農民是為土地勝於命根子,儘管不掙錢但種上幾畝地,心裡踏實 能保一家老小飯碗,在想別的第二自富產業,歲數大的在家養牛養豬乾點啥了,不願吃辛苦的,年青人就出去打工貼補家用,打工是比種地強,但年紀大的身體多病,在掙錢 也出不去呀
-
8 # 鄉村函式
糧食,是農民生存的基本保障,市場經濟的今天,誰都心知種地收入與外出打工收入的差距,但為什麼還有好多人選擇種田呢?進入四月份,我們這裡種甘蔗的農民,忙完經濟作物甘蔗的砍收後,他們的工活比較輕鬆了,這個時節也是正好插秧的季節,他們利用空閒的幾天時間,把自家有用的責任田,用機耕一打,短時間的兩三天,就能完成插秧任務。現在的藥控除草和化肥的追施,加上成熟時的機器收割,幾個月輕鬆的田間管理,就有
收糧入倉。在自家種上兩三畝的稻田,就能滿足一家幾口人一年的食用口糧。節約了農民口糧的一筆小支出。所以閒置在家的農民還是選擇種上了少量的農田,來滿足於日常的口糧。
-
9 # 花顏似雪
農民種地一年收入不如外出打一個月,為什麼還要種地呢?我們北方和你們南方沒法比,你們南方到處都是水汪汪的,我們北方,特別是我老家靠天吃飯,指望往種地吃飽沒問題,在錢方面就比較困難了,比如孩子上學的錢,大點的孩結婚需要錢,靠地真是杯水車薪,無濟無事,所以,村裡青壯年都願意出來打工,打工能使家裡條件改變了,打工還有希望,不打工靠地,除非家裡的孩子都成家,50~60歲農民不想出來,靠種地溫飽沒問題;後輩們都不會種地,只能出來打工,現在的怪象就是農村全是老頭老太太原因,50~60歲的壯年,身體好的,也在城裡打工,打工有希望,不打工靠種地,連個應急的錢都沒有;我老家有些人想種地,第一是種糧大戶,國家對種糧大戶
有一定的補貼,真正是種糧大戶,一年的收成也很可觀。
-
10 # 王啟龍
這話說在農民心裡,在農村基本都是老年人,年青人都去城裡打工了,種地不掙錢農民一直在堅守著老輩留下的地不能拋荒,總之手裡有糧心不荒,還能吃上有機食物,這就是老農民的繼承傳統。
回覆列表
現在除了職業種糧戶,其他種地的基本是50後,60後。這個年紀外出打工很難找到工作,有的上面還有更老的要照顧,離不開。不種地能幹什麼。
種地都說不賺錢,但是忽略收入的話,至少可以解決自己吃飯問題。其他收入靠賣點農副產品,解決一下日常油鹽醬醋的開銷。
種地,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如果為了賺錢,只要有的選擇,沒人會選擇種地。
職業種植農副產品和經濟作物的那不叫種地。他們應該算半個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