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牙衛士呂佳嶺

    抑鬱症是長期的心理壓抑引發的疾病。抑鬱症大致可被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心理抑鬱即外源性抑鬱症,生理抑鬱即內源性抑鬱症。抑鬱症在當今社會十分普遍,且每個人都有患上抑鬱症的可能。因此,我們更要保持良好心態,積極生活,即使不幸患病,也要積極配合治療,不要輕易放棄。

    抑鬱症是內外部因素變化導致精神狀態長期處於壓抑狀態的心理障礙疾病,某些患者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出現其他精神病性病症。大多數抑鬱症疾病復發的可能性比較高,其中大部分病情會通過治療而得到緩解或轉化成慢性。抑鬱症的患病起源比較複雜,暫時沒有明確定論,目前,醫學上只能判定,抑鬱症是遺傳因素、體內激素變化、所處環境刺激三種原因互動影響的結果。抑鬱症位列世界第四大疾病,但中國對於抑鬱症的認識治療仍處於極低的層次,因此我們更需要正確認識抑鬱症,保持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  

    根據抑鬱症的主要影響因素,抑鬱症可以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大部分人所說的心理抑鬱就是指外源性抑鬱,它主要是由於外部環境刺激因素引發,比如愛情、友情、親情的破裂,事業的失敗或遭遇地震、海嘯等天災以及其他致命打擊而導致心情壓抑崩潰進而引發的抑鬱症疾病,在生活中,心理抑鬱比生理抑鬱更為常見,心理抑鬱患者往往無法面對處理生活中的挫折,或者長期處於一種壓抑自己的狀態。

    生理抑鬱就是指內源性抑鬱,顧名思義,疾病主要病因是生理激素刺激,比如體內激素不正常分泌或神經系統出現異常或其他生理變化。生理抑鬱比心理抑鬱的影響更加惡劣,因此,我們需要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一旦覺得自己心理異常一定要及時就醫,積極治療。

    那麼如何預防抑鬱症呢?我們可以保持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良好的生活習慣,依照興趣找一份有意義的事情做,讓自忙碌起來。即使不幸患病,也要積極配合治療,努力活下去。

  • 2 # 中醫五運六氣

    抑鬱症和出生年月日、西藥的毒害、發病時有關。

    西藥本身就是抑鬱症的誘因之一,西醫是偽科學,找不到病因,所以西醫治不好抑鬱症。

    抑鬱症的主要症狀是額頭緊、頭頂不清醒。我以前也抑鬱,那種滋味太難受了,我用中藥治好了。

  • 3 # 科學教育法

    家和子貴訪談:如何療愈抑鬱症

    主持人:各位家長、各位老師、各位網上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有幸請到家和子貴的李幸福老師為大家講解抑鬱症療愈的相關知識。

    李老師,你好,據目前情況來看,全國抑鬱症的發病趨勢非常嚴重。對此,您是怎麼看的?

    李興福老師:是的,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青少年的抑鬱症發病率達到8%點多,還有人統計,成年的抑鬱症據說能到2個億多。所以說,抑鬱症是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它已影響了人們日常的生活和學習。

    主持人:李老師,您認為中國人之所以大面積地患抑鬱症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李興福老師:我想是這樣的,抑鬱症的產生,我認為和我們文化有關係。也就是說,我們這個民族它是一個有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一個民族,這種文化掩藏在我們中華民族每個人的基因裡邊。但是,近一百多年來,我們學了很多西方的文化,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灌輸,就沒有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於是,那麼西方的文化和我們血液基因裡邊的文化相牴觸,實際上是價值觀念相牴觸。比方說,現在大城市那些培訓的,場面搞得熱熱鬧鬧,都是美國的心理學行為科學改頭換面的那一套,實際上不解決人的思想問題。心理諮詢解決不了抑鬱問題,而現實社會發展的速度又那麼快,舊的問題沒有消除,新的問題又不斷產生,於是,她就心裡發生衝突。這樣,有心理問題者的人際關係、事業發展、婚姻、教育等等問題就越來越嚴重,時間久了,持續下去,於是就抑鬱了,基本上是這樣的。這是成人方面的情況。

    那麼,兒童這部分,也是說明傳統文化沒有普及,他沒有得到很好教化,因此產生抑鬱,我是這樣理解的。這和剛才講的成人是一樣。我們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孩子如果得了抑鬱症,或者有抑鬱情緒,你會看到這個家庭的父母,尤其是母親,從小到大和孩子說的話都是比較錯誤荒謬的,換句話說就是孩子沒有聽到幾句正確的話。因為孩子的認知能力弱,家長說的話假如是錯誤的,他就不能及時辨別。他用自己的價值判斷對家長說的話進行一個自我的解釋定義,於是,把這樣的語言句子定義完之後就儲存到大腦,大腦有個機制,一般儲存好之後就不易刪除了。如果類似這樣錯謬的資訊,在孩子大腦裡邊存了200條,咱們假設了,我們的孩子帶著這些不健康的信念,然後闖入到成人的社會裡邊和人溝通,和同學老師溝通起來,就會相互矛盾就會產生激烈地衝突,無法互相接納融合,這個衝突,有的孩子會用暴力的形式表現出來,有的孩子卻不說,然後藏在內心裡邊,時間久了,然後,他就會抑鬱。

    換句話說,按理說他們大多是大孩子了,但是他有時也知道什麼對什麼錯,因為他小時候定義的這些錯誤信念時時會干擾他,讓他無法來接受正確的資訊或者是新鮮的事物,它無法在心裡頭來規範這些個信念,於是,就和周圍的人無法進行思想的那種融合,繼而發生衝突。那種自然的行為一旦跟不上,就會大大地落伍,然後,他在班裡那麼就會被邊緣化,回到家裡,家長又不懂他,回家還是抑鬱,學校家裡都抑鬱,時間久了,他就會輟學。這是李老師我對青少年抑鬱研究的一個基本的認知觀點。

    主持人:那麼,李老師,現今社會,抑鬱症問題已經是令社會家庭極其頭疼的一件事情,它的發病率高,涉及人群廣。現在社會,由於人們的生存壓力大,我們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小抑鬱。那麼,對於抑鬱症的治療方面,可以說手段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嚴重的有時甚至要使用藥物。那麼,您認為目前社會上的這些抑鬱治療方法,它真的能夠起到作用嗎?

    李興福老師: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如果得了抑鬱症,特別是比較躁狂這種,他肯定是要用藥物。年齡大的患者砸傢俱,還會傷人,那你不用藥物來控制就不行。但是,用藥物它只能起個緩解作用。就是說,這個藥物服進去了之後,它起個舒緩的作用,暫時就把它那種躁狂的情緒,那種不開心感覺消除了,但是他的根本問題還沒有解決。再說,廠家在研究這些藥的時候,就沒有向你保證說這個能根治抑鬱症。所以說,我們會發現很多抑鬱患者就是在醫院住的時間長,回來要長期服藥但卻不能根治,而這藥物對人體還有害,這是一方面。還有一個就是心理諮詢,這個已經沒有什麼希望治癒。我剛才前面講了,心理諮詢師學的都是歐美的那一套,我們中國人的骨子裡是排斥的,但是他們不知道他排斥,因為他你看他諮詢完了,他沒有改變,它改變不了,實際上他內心是在排斥這些的,不接受他的文化體系。這樣,心理諮詢還是幫不到抑鬱症患者,以前我就知道這個事情是這樣的。

    主持人:那麼,李老師您認為怎樣才能真正地解決這個抑鬱症的問題?

    李興福老師:我想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如果一個家庭有了抑鬱症患者,比方說孩子中學抑鬱了,首先我們家長一定要知道這個孩子是怎麼抑鬱的,問問我們的家庭環境或者夫妻之間的關係,以及我們平時對他的價值觀的教育是否正確,這個你要徹底分析。要知道,他是由於錯誤的資訊太多導致的。你要能這樣這點的話,我想這個問題就已解決一大半了。現在很多得抑鬱症的青少年不從家庭根源上來解決是沒辦法治癒的。也就是說它是怎麼得病,我不知道,我們就怪罪他,不學習就怪罪他;不上學就怪罪他;砸傢俱,就怪罪他;玩手機,就怪罪他。這樣就只能是停留在抱怨這個層面上,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嚴重的還是把孩子或者成人送到醫院,醫院也是這樣一個情況,醫院他也不解決你信念的問題,他只解決你抑鬱舒緩問題,讓你不發作而已。

    依我之見,孩子之所得抑鬱症,成年人之所以得抑鬱症,是他大腦的信念體系出了問題,也就是它容納的信念和社會格格不入,無法來接軌,溝通不了,於是他就會抑鬱。當然了,還有一些是突發事件引起的,比方說女孩遭到性侵,類似這樣的惡性突發的事件,也算一種,但大多數就是孩子大腦儲存了太多的不健康的信念,而且這些信念已經定義在大腦裡邊,換句話說,它已經儲存到細胞的記憶當中。我們家長首先要下來把孩子送到課堂上來學習。當然了,有的孩子是不樂意的,十個抑鬱症患者當中可能有兩三個需要動員,只要他能來學習,消除細胞中的有害記憶,我想是完全可以治癒的。

    主持人:太好了!今天,李老師給我們大家講解了這麼多療愈抑鬱症方面的知識,實在是非常感謝!各位朋友,如想了解更多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請關注螢幕下方的公眾號,我們會有更多的內容分享給大家,謝謝大家。

  • 4 # 我說精神

    你好,你的問題很好,抑鬱症其實不分所謂生理和心理,我們可以把生理和心理看做抑鬱症的發病機制中的內容,而抑鬱症是生理和心理的共同作用結果。

    我自己的理解:你說的心理指因為明顯的心理因素產生的抑鬱症,如果持續時間足夠長,抑鬱症狀足夠多,達到醫學診斷標準,那就是抑鬱症,不是什麼心理性抑鬱症。不管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患的抑鬱症,只要真的達到了抑鬱症的診斷,你就會發現,及時解決了抑鬱的緣由,抑鬱症也不會消失,病因沒了病症還在。所以抑鬱症根本沒有生理和心理之分。

    當然一般的抑鬱症緩解期是完全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態的,比如首次發作足劑量足療程的治療可以有50%的患者達到徹底治癒的結果,即使無法做到徹底治癒,也會在不同藥物的幫助下達到緩解症狀或者完全消失症狀的地步。有時候可能藥物治療效果不好,但臨床醫生一般會在3-4周後更換療效不滿意的治療藥物,也會在一種藥物不理想的時候考慮選擇兩種機制不同的藥物聯合應用。

    只要堅持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相結合的科學治療方法,相信一定可以避免可能出現的認知功能不可逆改變。

  • 5 # 心理射線

    首先,我要重新強調一點,科學家並不知道抑鬱症,或任何其他精神病的根源。目前只是有許多有趣的理論,但任何一條都還沒有找到證據。但也許有天我們會找到答案。到那時等我們回過頭來看這時代,會覺得它落後得可笑。但不管怎樣,這方面的科學肯定會出現突破口,而且對大腦的研究將呈爆式的速度飛速發展。毫無疑問,在未來的10年內,各式各樣的新理論將會不湧現出來。

    大腦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我們在大腦工作原理這方面的知識仍然還處於原始階段。對於人腦的“硬體”和“軟體”,我們還有太多的未解之謎。一條神經或一系列的神經是如何將受到的刺激轉換為思維或感覺的?這是最難解的科學之謎之一。對我來說,這個問題就像字宙的起源一樣神祕。

    根據這些生物胺理論,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抗抑鬱藥物也許有效,因為們可以提升抑鬱患者體內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數量或使它更活躍。如果沒有5羥色胺等化學信使,那會怎麼樣?那麼,這條神經就無法通過突觸將其神經訊號正確地傳送給突觸後神經,大腦中路就會岀現連線故障。這會使人的精神和情緒產生於擾,就像收音機調諧電線鬆了的時候,傳出來的音樂一樣。情緒干擾的型別分為兩種,一種是因為色胺不足,這會引發抑鬱症;另一種則是因為5-羥色胺過量,這會引發狂躁症。

    最近,這類胺理論有了一點變化。一些科學家不再認為5-羥色胺不足,或過量會引發抑鬱症或狂躁症。相反,他們開始假定情緒障礙症是因為,神經膜上的一個或多個受體出現了異常。認為突觸後神經上的5-羥色胺受體有問題。例如,受體的數量不夠,那神經之間該如何溝通呢?儘管突觸中也許會有許多5-羥色胺分子,但突觸前神經發出訊號時,突觸後神經卻無法發出相應的訊號。如果5羥色胺受體的數量過多又會怎麼樣呢?這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即5-羥色胺系統會過於活躍。

    在大腦功能中,5羥色胺受體到底起到什麼作用呢?儘管我們在這方面還知之甚少,但已有證據表明,採用抗抑鬱藥物治療時,突觸後神經上的受體數量可能會有變化。例如,如果你服用的藥可以在神經之間的突觸中增加羥色胺的數量,那麼幾周後,突觸後神經膜上的5羥色胺受體的數量將會減少。這可能是因為神經為了避免刺激過多而採取的補償手段;換而言之,神經會嘗試減少訊號的數量。這種反應稱為“下調”。相反,如果你減少突觸前神經中的5-羥色胺,則進入突觸的5-羥色胺也會相應減少。幾周後,突觸後神經可能會採取補償手段增加5-羥色胺受體的數量;神經將嘗試增加訊號的數量。這種反應稱為“上調”。

    這些術語聽起來很專業,但它們的意思卻很簡單。“上調”表示“增加受體“下調”則表示“減少受體”。我也可以說“上調錶示調高系統,“下調”表示調低系統—就像調節收音機的音量一樣。眾所周知,抗抑都藥物一般需要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才能起效。研究人員直想找出箇中原因。一些研究人員認為,“下調”也許可以說明抗抑鬱藥物的治療原理。換而言之,抗抑鬱藥物之所以可以起效,也許不是因為以前所認為的它可以上調5一羥色胺系統,而是因為它們可以在幾周後下調5羥色按系統。這或許可以說明5-羥色胺數量降低根本不是抑鬱症的根源。相反,抑鬱症可能是由於大腦中5一羥色胺的活動增加而引起的。而抗抑鬱藥物或作動在幾個星期後解決這一問題,因為它可以調低5羥色胺系統。

    這些理論可靠嗎?有證據嗎?不,它們只是假設。我已經說過,要想出某理論實在太容易了,可難就難在找證據。到目前為止,要想證明它或否定它鄙不可能,因為找不到令人信服的證據。此外,目前也沒有相關的臨床測試或驗室測試,我們沒法在一組患者或單個患者的大腦中準確無誤地發現任何引發抑鬱症的化學物質失衡現象。

    當前的這些理論的主要價值在於激發硏究的興趣,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就可以對大腦的工作原理有更多的瞭解。我相信,我們總有一天會想出更可靠的理論,並能提供可以測試這些理論的強大工具。也許你會想:“就只能這樣了嗎?”科學家似乎只會坐著空想,說什麼抑鬱症可能是因為大腦中的這種或那種遞質或受體過剩或不足”。他們是不是就只能這樣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只能這樣了。這個問題有一部分原因在於,我們對大腦還知之甚少,所以在抑鬱症這方面,我們的理論還遠遠不夠成熟。

    也許抑鬱症不是因為任何化學遞質或受體的問題。也許有一天我們可能會發現,抑鬱症事實上更像是一種“軟體”問題,而非“硬體”問題。換而言之,如果你有電腦的話,你會知道電腦隨時都會宕機。有時是因為硬體出了問題。例如,也許是因為你的硬碟出現故障。但更多的時候,宕機是因為軟體問題—在某種情況下,可能會因為某個漏洞使程式執行出錯。因此,在研究抑鬱症和大腦的關係時,我們也許總以為是“硬體”問題(例如,先天性的化學物質失衡),但實際上,真正的問題卻出在“軟體”上(例如,由於認知錯誤而產生的消極思維模式)。這兩種問題都是“有機的”,因為它們都和大腦組銀有關,但它們的解決方法卻有天壤之別。

    此外,研究抑鬱症的專家還必須處理夕一個關鍵問題,這就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我們在大腦中發現的變化到底是抑鬱症的因還是果?要說明這問題,我們先來做個默想實驗。請想像樹林中有一隻活潑而快樂的小鹿。假設我們有一臺先進的機器,通過這臺機器我們可以看到小鹿大腦中的化學活動胞電活動。比方說,我們有一臺便捷式的未來型腦成像機器,它可以遠距離是作就像交警用來測量駕駛速度的鐳射槍一樣。不過,這頭小鹿肯定不知道們在監控它的大腦活動。突然,它發現有一群餓狼正在向它靠近,於是它驚此時,我們的腦成像機器可以檢測到小鹿大腦中的腦電活動和化學活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化學變化和腦電變化到底是恐懼的因還是果?我們可以說這頭小鹿之所以害怕是因為它大腦的化學物質突然失衡嗎?

    顯然,要想驗證這些理論中的任何一條都得進行研究,而這種研究工作卻是極其艱難的。最大的一個問題就在於我們目前還無法準確地瞭解,人腦中的化學過程和腦電過程。我們沒法開啟抑鬱患者的腦袋去觀察裡面的變化!就算我們能,我們也不知道該看哪個部位、該怎麼看。不過,PET(正電子斷層儀)掃描和MRI(磁共振成像)等先進工具使這方面的研究工作成為可能。於是,科學家們開始能夠“看見”人腦內部的神經活動和化學過程。這無疑是開天闢地的偉大發現。但這項研究仍處於初級階段,我們只有寄希望10年後,但願那時會有更多的發展。

  • 6 # 舒羽之心

    一、抑鬱症也具有生物學基礎

    可能你以為,抑鬱症是“心病”,“心病”當然還需“心藥”醫,抑鬱症只需要進行心理治療,不需要使用化學藥物治療。

    然而,一系列的科學證據表明,抑鬱症也是一種具有生物學基礎的疾病。表現在:

    1) 一開始,患者抑鬱的發作與生活中的各種負性事件相關(例如遭受虐待、不良的家庭環境、喪失親人、離異等)。

    但是經過多次抑鬱發作以後,患者可能表現為:“沒有理由的不開心“,”本來好好的,突然一下就被抑鬱情緒侵蝕了“。其抑鬱的發生已經與可能引起不愉快的事件沒有緊密關聯。

    2) 長時間的抑鬱反覆發作之後,患者的大腦結構與功能會發生變化。最典型的是患者大腦的海馬體積會隨著抑鬱發作次數的增加而萎縮,而海馬體與我們的認知功能息息相關。

    許多研究結果都發現了抑鬱症的生理基礎,雖然很難判斷究竟是抑鬱導致了患者生理上的變化,還是患者生理上的變化導致了抑鬱。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抑鬱症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心理問題,與常見的軀體疾病類似,生物學因素也參與了抑鬱症的病理過程。

    二、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是抑鬱症治療的兩個方面。

    相比於我們熟知的軀體疾病,抑鬱症十分特殊,雖然有生物學因素的參與,但心理和社會的因素對它也有著十分大的影響。可以說,抑鬱症是生物-心理-社會因素共同作用下產生的一種疾病。

    對抑鬱症的治療,本質上是對其發病因素的干預。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都可以作為抑鬱症的治療方法,只是其作用的方面不一樣。

    三、選擇心理還是藥物治療,核心在患者的疾病特點

    在被確診為抑鬱症之後,精神科醫生會評估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和疾病特點,從而為患者推薦合適的治療方式。

    大部分國家的指南均認為,輕度抑鬱症患者只需要單獨接受心理治療。但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指南則認為,輕度抑鬱症患者也需要接受藥物治療。

    但是對於中重度的成人抑鬱患者,尤其是伴有精神病症狀、或者是伴有自傷、自殺企圖或行為的患者,各個國家的指南都推薦其接受藥物治療,以有效、迅速緩解患者的症狀。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可以結合心理治療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 7 # 精神科由醫生

    抑鬱症(抑鬱發作)根據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類方式。比如根據病因可以分為內源性抑鬱和外源性抑鬱,或者說是原發性抑鬱和繼發性抑鬱;根據嚴重程度,又可以分為輕、中、重度抑鬱;根據具體症狀特點,又可以分為反應性抑鬱、產後抑鬱、更年期抑鬱、精神性抑鬱、季節性抑鬱等等。當然,抑鬱症最常見的有兩種表現形式,是單純的抑鬱發作和雙相障礙中的抑鬱相。我想,問題中提到的抑鬱分生理和心理的意思可能是原發性抑鬱和繼發性抑鬱的意思。

    原發性抑鬱

  • 8 # 霍體清

    抑鬱症分生理和心理嗎?是否生理抑鬱即大腦無法恢復?

    抑鬱症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疾病,一般都是經歷某些失敗或身體的某些不適開始焦慮的,給人一種錯覺,認為是生理問題會產生抑鬱,實際是一些生理問題產生了焦慮,焦慮越來越高導致了抑鬱。人焦慮以後會有很多生理方面的反應,即軀體症狀,如胸悶氣短、頭痛頭暈、尿頻尿急、等等很多,每個人不一樣。不是因為軀體症狀導致了抑鬱症,而是因為抑鬱症產生了軀體症狀。

    抑鬱症就是一些不合理認知產生了焦慮,尤其是極低的自我評價產生了高焦慮,幫助患者改變自我評價,客觀的分析問題,能降低焦慮,再通過積極暗示,把正確的認知思維模式在大腦固定下來,就可以消除症狀,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包括思維水平,對於一些特別優秀、積極上進的抑鬱症患者,他們還可能比原來的狀態還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煩惱和焦慮該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