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伯樂土豆樂

    現在農村其實每個人都是比較注重禮節的,無論是拜訪親戚或者好友,都會帶點禮物上門,如果空手就去,就會感覺失禮,所以,現在很多農村人都傳承這個美德,畢竟這樣做能增加親友之間的感情,也不會失禮。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禮尚往來”卻陷入了“人情債務”的死迴圈,在各種風氣的侵蝕下,人情往來也因此變味,讓農民對這種“人情隨機”怪象深痛惡絕。

  • 2 # 使用者9283544595333徒

    禮尚往來,本是人與之間,情誼的表達方式,也是重情重義的體現,如,朋友病了,買點禮物去探望一下,朋友肯定感到很溫曖,禮尚往來,只是表達自已的情義,關愛,並非多少,貴賤之分,心到情到,不過,現在有的人把它著為一種交易,著為一種發家致富的途徑,一年辦幾次酒宴,請貼四處飛,有違禮尚的本意,把樸實的民族文化,搞成了權錢交易,社會風氣真的惡化了。

  • 3 # 蔚蔚姥爺219

    農村的禮尚往來,論好壞多少?農村的禮,首先得論。路傍街道,見到老者,是否招乎,老人歲高,是否讓道。老者身弱,伸手扶起,禮尚何得而來,此類問題經常,是否得報。至於婚喪所出的銀票,這裡有人記錄,怕失忘。此禮尚往來,觀過去困時別人扶助。看今朝他(她)有事必須去報,這是責任,同時增加了感情。“禮尚往來″為搭起情感做了媒介。為今後的誼深建起橋樑。總之好處極多。要說壞處,假入登入黃榜,坐了高官,窮親身上的土味,又加上哪老賬,帶來左右者的笑和糾纏,實不應當。

    後者,實屬構思傻想。

  • 4 # 安徽巢湖記憶

    禮尚往來是農村的傳統,但是也不是無規矩的,例如老人去世都交待,表親以後就不要交往了。古語說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就不走了。說明交往是規矩的,有些人廣交,到後來不高興,因為交往都是需要錢的,你今天來多少情,明天我去多少禮,這些都要心中有數,如果隋禮少了,別人就可能不高興了。所以本人不喜歡走形勢,儘量減少禮尚往來,但是也不能叫人吃虧。儘量自已吃虧。否則人家會說你小氣的。

  • 5 # 嗯哪zZRthyC

    我家裡農村的

    幾十年重來沒辦過什麼事

    拿出去的人親倒還不少

    每年送人親錢都不得了

  • 6 # 莊李日記

    在農村禮上往來還是利大於弊的,禮上往來可以增加親戚朋友之間感情關係,當有親戚朋友家有事之時可互相幫助解決問題,古人說:來而不往非禮也,充分說明了中華傳統文化美德傳承至今的重要意義,反對以禮上往來之意在農村搞一些宴請互相攀比,肆意斂財之風,這樣就失去了“禮”字的真正含義。

  • 7 # 有緣人153832681

    人情不是債,頭頂鍋上買,禮上往來是社會上存在一種親朋好友相互走動的禮節,是有好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又不能關起門來過日子,各家自掃門前雪的現象,這樣有點太不見人情了吧,相互走動,親戚朋友也不易疏遠。當然一腳來一腳去,人家到你家隨禮三百元,你也不縮手縮腳拿二百元,這樣自己也說不過去,好處增加情感交流,捧個人場,增加雙方間多接觸,多交流,而壞處是以盼比為目的,水漲船高,鬧得人心惶惶,其實禮錢是形式,相互走動交流讓親戚不再疏遠,只才是硬道理。網圖。

  • 8 # 琵琶嘴

    啥叫禮尚往來?就是個人或家庭與社會關係中的個人或家庭,傳統的經濟往來和人事的交往。

    我認為,禮尚往來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禮尚往來很有好處,沒有懷處。如果說有了壞處,那是因為所交往的親戚不夠親戚,朋友不夠朋友。但是,非良朋益友者,畢竟是少數。我們應該公認一個道理: 一個人一個家不能獨立存在於社會上,總是有需要外界關照和援助的事和時候。所以,我望友們相信我的話:《注重禮尚往來》!但我勸友們更要關注結親交友,如下者你別交!

    (1),不知報恩者。(2),自私自利甚者。(3),惡習屢教不改者,如,好賭,懶惰成性。(4),缺德喪品不認六親者。記著,窮富不是條件!

  • 9 # 譽廣譽遠

    禮尚往來體現了鄰里之間的和睦,都說遠親不如近鄰,現在的農村基本是一個留守村,城市也是鋼筋水泥的隔閡,那還有鄰里,那還有往來,有的只是功名利祿,有的只是爾虞我詐

  • 10 # 雨田TBL

    在農村依然有濃濃的年味就是因為走親訪友,禮尚往來。過年時親友們相互邀約,噓寒問暖,把酒言歡,其樂融融。走親戚,越走越親,親情是走出來的。常年在外打拼的遊子最能體味親情的可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美克斯,是真訊息嗎還是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