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經典檔案館

    諸葛亮執政初期的蜀漢,用出師表的開場白即可概括: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看軍事。

    章武元年,蜀漢政府掌握的人口有戶二十萬,口九十萬,參照其季年的賬本,常規兵力大致在十萬左右。夷陵一役,漢軍約五萬,結果幾乎全軍覆沒,且還是戰鬥力最強的中軍,不得不發郡縣兵補充。

    先主東征,敗績猇亭,巴西太守閻芝發諸縣兵五千人以補遺闕,遣忠送往。

    更為可慮的是人才的折損。關張馬黃趙只剩下一個,謀臣如法正、黃權也是死的死走的走,中堅將領在夷陵之戰更是星流雲散。看看《三國志》大致便能明白,北伐時的主要將領、謀臣幾乎都是新生代。

    因此,建興元年的漢軍與章武元年的百戰精銳相比,無論是質量抑或數量,都不可同日而語,幾乎可視為兩支軍隊。

    再看政治。

    劉備時代是荊楚人與東州人共天下,說白了就是客籍壓倒土籍。

    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

    《先主傳》這張政府官員清單歷來作為劉備任人唯賢的證明,但細究籍貫不難發現,除去很快就被清除的彭羕,剩下的不是荊楚人就是東州人,很顯然,劉備的任人唯賢亦有前提。

    這種政治態度也即造成了益州士人對劉備政權的不信任感,如杜微、張裕等皆採取不合作態度。原本可以在帝國體制下官才任能,逐漸淡化土客矛盾,擴大統治基礎,但由於東征,一切政治手段都來不及施展,因此,建興元年的蜀漢政府仍然延續了此前的政治矛盾。

    土客矛盾的公開化,便是建興元年夏,南中諸郡皆反,蜀漢在丟掉一半軍隊的同時又丟掉了一半的領土,尤為棘手的是,這出叛亂還有外國勢力加持。

    要理解南中叛亂,必須談談外交。

    眾所周知,夷陵戰後,孫權迫於曹魏三路伐吳,遣使請和於劉備,聯盟形式上已然恢復。然而,孫權在暗地裡一刻也沒有放棄搞垮蜀漢,盡長江而有的圖謀,南中叛亂即有極深的孫吳背景。

    益州郡殺太守正昂,耆率雍闓恩信著於南土,使命周旋,遠通孫權。乃以裔為益州太守,徑往至郡。闓遂趑趄不賓,假鬼教曰:“張府君如瓠壺,外雖澤而內實粗,不足殺,令縛與吳。”於是遂送裔於權。

    這局勢幾乎是荊州之變的翻版,如果處理不當,東吳隨時可能化友為敵。

    總結一下,建興元年的蜀漢,就是這麼個精銳折損殆盡,能臣宿將所剩無幾,內部矛盾重重,版圖縮水一半,強魏在北,捎帶盟友整天惦記捅刀子的徹頭徹尾爛攤子。

    此時的蜀漢有多弱?弱到曹魏認為不用動刀動槍,打打嘴炮就能解決:

    是歲,魏司徒華歆、司空王朗、尚書令陳群、太史令許芝、謁者僕射諸葛璋各有書與亮,陳天命人事,欲使舉國稱籓。

    理解了建興元年的蜀漢有多弱,也就能理解建興六年的一次北伐對曹魏的震動為何如此巨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來的皮革包不耐用? 那是你沒有保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