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霞老師,創立了越劇旦角流派張派、越劇名家、越劇表演藝術家、張派藝術創始人、一代越劇宗師、越劇花旦。
張雲霞她1943年學藝,不久就加入了著名的雪聲劇團學習,摹仿袁雪芬的唱腔,時稱袁派小花旦。建國以後,在長期的戲曲舞臺上她塑造了一大批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比如李翠英、貂蟬、春草,還有秦香蓮等,逐漸地顯露出她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大家稱她為張派。張派唱腔委婉甜潤、韻味柔和,華麗多姿、咬字穩準,深受越劇觀眾的喜愛,當時張雲霞老師早已退休在家,她和老伴著名的越劇導演陳鵬相濡以沫數十年,生活安定幸福、其樂融融,她老有所樂,精心扶持她一手辦起的越劇張派沙龍,只要有空便常常去走走。瞧,她來了。
人民藝術,永葆青春--陳丕顯(陳丕顯1988年為張派藝術的題詞)
張雲霞藝術沙龍:張雲霞曾言“在聲訓時要注意幾個要點,一個是要吸肚、挺胸,另外一定要手眼身法步,手點到哪裡眼睛看到哪裡。一個藝術家退休以後會有很多的事要做,那麼她怎麼會想到搞起這樣一個藝術沙龍的呢,當時的前幾年有個朋友給她介紹了三個是從年青讀書時就喜歡看她的戲、聽她唱的越迷,他們這次來給她提出了要求,要她對她們的唱腔進行輔導,她想我是在黨的領導下、在盧灣區各級領導的培養下以及廣大的越劇觀眾愛好者對自己厚愛、幫助支援下,自己才取得了這點成績,這一次正好是她對大家能夠回報一次的極好的機會,所以她就從這三個同志開始,這三位就是現在當時沙龍的負責同志,一直髮展到當時。聽了張雲霞老師的一番話,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藝術家和觀眾之間深厚的感情,更讓我們看到了一位長者寬厚的胸懷。她覺得我(她)們沙龍的成員情況怎麼樣,她覺得沙龍的基礎比較差,她一直在想沙龍的成員不僅僅是會幾句唱,應該掌握一些表演的手段,那麼她想是不是能夠抓一些基本的訓練,基訓對專業人員來講是個非常重要的手段,而且是要從小培養起來的,業餘當然不可能有這些條件,只能採取比較簡單的、容易接受的那些動作、對她們進行輔導,透過一個階段下來、效果確實還是不錯的。自己舉個例子,看看她們學習《貂蟬拜月》的情況。張派弟子、越劇演員吳國蘭:“一炷清香……爐內焚"
獨樹一幟--曹禺 清麗委婉--劉海粟(曹禺、劉海粟1988年為張派藝術的題詞)
當時《經典回眸》張雲霞的專輯節目中還請到了對越劇藝術頗有研究的專家李惠康來到了演播現場,他對張派藝術是非常熟悉了,那麼張派藝術的唱腔特點是怎樣的,張派藝術如果從歷史來看,實際上它呢一方面是從袁派派生出來的,同時又學習了傅派華麗的東西,所以張派的特點既有凝重深沉的一面,同時還有華麗多彩的一面,她把袁派和傅派的精華集中起來,把它融化成為自己的東西,這個是張派一個很大的特點,這是在繼承方面的;同時她自己又學習了好多新的東西,包括評彈、崑曲,把這些東西化到越劇中來,所以她的唱腔變化很多,我(他)們流派中他(李惠康)自己認為流派有兩種,一種流派是比較本色的、接近於傳統的;另外一種就是比較時尚新潮的、與現實靠得比較近的,那麼張雲霞創造的張派呢,實際上是解放以後、建國以後新創造出來的一個新的流派、比較接近於時代的生活。是啊,張雲霞老師的唱腔都是根據人物性格需要而設計,所以她的唱腔在每一個不同的人物身上都是那麼貼切、動聽,除了大家已經看到的貂蟬以外,李翠英是否又是另外一個人物呢,她這個人物在店裡、三教九流都看到過,用現在的話來講,見世面經風浪這樣一個小姑娘,所以她做事情就比較潑辣。
學流派、創流派,自成一派,演人生、唱人生,示範後生--俞振飛(俞振飛1988年為張派藝術的題詞)
要搞一個沙龍並不難,但是要真正搞好一個沙龍、一個真正的沙龍,就不那麼容易了。好在張老師有一個“賢男助”,那就是她的丈夫著名越劇導演陳鵬。我們大家都知道陳鵬陳老師他是一個著名的越劇導演,同時也是一個著名的沙龍指導,那麼能不能給大家談談他和張老師是怎樣搞好這個藝術沙龍的,要說指導,還不能這麼說,他(自己就)幫她們成立了一個領導班子,根據她們中間的人才、她們擅長哪一方面的就把她請出來擔任領導工作,這樣就幫她們建立了一個分工合作的領導集體,另外就是幫她們出出點子而已,實際都是她們在幹,比如說他和她們相處時有一種感覺、很真誠,給他感覺到她們很好學,不僅如此,而且非常友好,大家都相互幫助,這個給陳鵬他印象很深,因此他根據這個情況給她們提了一個建議,是不是這一點你們相互學習啊,形成自己沙龍的良好風氣,結果她們就這樣在那裡努力,因此當時現在感覺到到她們那裡去相處得很親和、很有種溫暖感。
和那麼多的沙龍成員在一起幫她們指導、輔導,他們覺得累不累,張雲霞說:他們年紀都不小了,沙龍里的每一個人都對我(他)們都很照顧、很關心,當然輔導業餘是比較吃力的,不過自己看到她們這樣勤奮好學,特別是在二次全國越劇大獎賽中她們沙龍的成員獲得一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二個三等獎,看到了這些成績,即便是吃力一些、他們心裡也是很高興的。是啊,和沙龍的成員在一起,非常的親切,那麼、張老師他們知道、沙龍成員是怎樣評價他們的嗎,不知道,想不想聽啊,想。沙龍學員說:“她的道德情操是很高尚的。”、“她就是和我們一樣喝杯清茶、吃二元的豆沙麵包。”“和張老師接觸以後,覺得張老師這個人很好,”“那麼大年紀,是個藝術家,她還是同阿拉(我們)這些七老八十、五六十歲的老太在一起。”“我父母身體不好,張老師知道了後經常問長問短你父母身體好嗎”,“張老師不僅教我們怎樣演人物,還教我們怎樣做人",“所以自己要感謝張老師,我要終身在這個沙龍里過一個幸福的晚年。”聽了之後他們覺得怎麼樣啊,陳鵬說,有水份,張雲霞言,自己看應該去掉幾個最高分,剩下來的才是比較實際的,兩位老師謙虛了。覺得一位藝術家在舞臺上勤奮努力了一輩子、能夠有這樣一些評價真是非常寬慰、非常欣慰,也充分說明他們兩位老師搞的這個沙龍很成功,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藝術孜孜不倦的高貴品質。
臺上演戲、臺下做人,我們從張雲霞的身上也看到了一位藝術家內心蘊藏著對越劇事業的鐘愛和高度的責任心,藝術是沒有止境的,張雲霞的張派藝術也透過這個沙龍傳播到千家萬戶,她的意義也遠遠超越了越劇本身。
張雲霞老師,創立了越劇旦角流派張派、越劇名家、越劇表演藝術家、張派藝術創始人、一代越劇宗師、越劇花旦。
張雲霞她1943年學藝,不久就加入了著名的雪聲劇團學習,摹仿袁雪芬的唱腔,時稱袁派小花旦。建國以後,在長期的戲曲舞臺上她塑造了一大批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比如李翠英、貂蟬、春草,還有秦香蓮等,逐漸地顯露出她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大家稱她為張派。張派唱腔委婉甜潤、韻味柔和,華麗多姿、咬字穩準,深受越劇觀眾的喜愛,當時張雲霞老師早已退休在家,她和老伴著名的越劇導演陳鵬相濡以沫數十年,生活安定幸福、其樂融融,她老有所樂,精心扶持她一手辦起的越劇張派沙龍,只要有空便常常去走走。瞧,她來了。
人民藝術,永葆青春--陳丕顯(陳丕顯1988年為張派藝術的題詞)
張雲霞藝術沙龍:張雲霞曾言“在聲訓時要注意幾個要點,一個是要吸肚、挺胸,另外一定要手眼身法步,手點到哪裡眼睛看到哪裡。一個藝術家退休以後會有很多的事要做,那麼她怎麼會想到搞起這樣一個藝術沙龍的呢,當時的前幾年有個朋友給她介紹了三個是從年青讀書時就喜歡看她的戲、聽她唱的越迷,他們這次來給她提出了要求,要她對她們的唱腔進行輔導,她想我是在黨的領導下、在盧灣區各級領導的培養下以及廣大的越劇觀眾愛好者對自己厚愛、幫助支援下,自己才取得了這點成績,這一次正好是她對大家能夠回報一次的極好的機會,所以她就從這三個同志開始,這三位就是現在當時沙龍的負責同志,一直髮展到當時。聽了張雲霞老師的一番話,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藝術家和觀眾之間深厚的感情,更讓我們看到了一位長者寬厚的胸懷。她覺得我(她)們沙龍的成員情況怎麼樣,她覺得沙龍的基礎比較差,她一直在想沙龍的成員不僅僅是會幾句唱,應該掌握一些表演的手段,那麼她想是不是能夠抓一些基本的訓練,基訓對專業人員來講是個非常重要的手段,而且是要從小培養起來的,業餘當然不可能有這些條件,只能採取比較簡單的、容易接受的那些動作、對她們進行輔導,透過一個階段下來、效果確實還是不錯的。自己舉個例子,看看她們學習《貂蟬拜月》的情況。張派弟子、越劇演員吳國蘭:“一炷清香……爐內焚"
獨樹一幟--曹禺 清麗委婉--劉海粟(曹禺、劉海粟1988年為張派藝術的題詞)
當時《經典回眸》張雲霞的專輯節目中還請到了對越劇藝術頗有研究的專家李惠康來到了演播現場,他對張派藝術是非常熟悉了,那麼張派藝術的唱腔特點是怎樣的,張派藝術如果從歷史來看,實際上它呢一方面是從袁派派生出來的,同時又學習了傅派華麗的東西,所以張派的特點既有凝重深沉的一面,同時還有華麗多彩的一面,她把袁派和傅派的精華集中起來,把它融化成為自己的東西,這個是張派一個很大的特點,這是在繼承方面的;同時她自己又學習了好多新的東西,包括評彈、崑曲,把這些東西化到越劇中來,所以她的唱腔變化很多,我(他)們流派中他(李惠康)自己認為流派有兩種,一種流派是比較本色的、接近於傳統的;另外一種就是比較時尚新潮的、與現實靠得比較近的,那麼張雲霞創造的張派呢,實際上是解放以後、建國以後新創造出來的一個新的流派、比較接近於時代的生活。是啊,張雲霞老師的唱腔都是根據人物性格需要而設計,所以她的唱腔在每一個不同的人物身上都是那麼貼切、動聽,除了大家已經看到的貂蟬以外,李翠英是否又是另外一個人物呢,她這個人物在店裡、三教九流都看到過,用現在的話來講,見世面經風浪這樣一個小姑娘,所以她做事情就比較潑辣。
學流派、創流派,自成一派,演人生、唱人生,示範後生--俞振飛(俞振飛1988年為張派藝術的題詞)
要搞一個沙龍並不難,但是要真正搞好一個沙龍、一個真正的沙龍,就不那麼容易了。好在張老師有一個“賢男助”,那就是她的丈夫著名越劇導演陳鵬。我們大家都知道陳鵬陳老師他是一個著名的越劇導演,同時也是一個著名的沙龍指導,那麼能不能給大家談談他和張老師是怎樣搞好這個藝術沙龍的,要說指導,還不能這麼說,他(自己就)幫她們成立了一個領導班子,根據她們中間的人才、她們擅長哪一方面的就把她請出來擔任領導工作,這樣就幫她們建立了一個分工合作的領導集體,另外就是幫她們出出點子而已,實際都是她們在幹,比如說他和她們相處時有一種感覺、很真誠,給他感覺到她們很好學,不僅如此,而且非常友好,大家都相互幫助,這個給陳鵬他印象很深,因此他根據這個情況給她們提了一個建議,是不是這一點你們相互學習啊,形成自己沙龍的良好風氣,結果她們就這樣在那裡努力,因此當時現在感覺到到她們那裡去相處得很親和、很有種溫暖感。
和那麼多的沙龍成員在一起幫她們指導、輔導,他們覺得累不累,張雲霞說:他們年紀都不小了,沙龍里的每一個人都對我(他)們都很照顧、很關心,當然輔導業餘是比較吃力的,不過自己看到她們這樣勤奮好學,特別是在二次全國越劇大獎賽中她們沙龍的成員獲得一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二個三等獎,看到了這些成績,即便是吃力一些、他們心裡也是很高興的。是啊,和沙龍的成員在一起,非常的親切,那麼、張老師他們知道、沙龍成員是怎樣評價他們的嗎,不知道,想不想聽啊,想。沙龍學員說:“她的道德情操是很高尚的。”、“她就是和我們一樣喝杯清茶、吃二元的豆沙麵包。”“和張老師接觸以後,覺得張老師這個人很好,”“那麼大年紀,是個藝術家,她還是同阿拉(我們)這些七老八十、五六十歲的老太在一起。”“我父母身體不好,張老師知道了後經常問長問短你父母身體好嗎”,“張老師不僅教我們怎樣演人物,還教我們怎樣做人",“所以自己要感謝張老師,我要終身在這個沙龍里過一個幸福的晚年。”聽了之後他們覺得怎麼樣啊,陳鵬說,有水份,張雲霞言,自己看應該去掉幾個最高分,剩下來的才是比較實際的,兩位老師謙虛了。覺得一位藝術家在舞臺上勤奮努力了一輩子、能夠有這樣一些評價真是非常寬慰、非常欣慰,也充分說明他們兩位老師搞的這個沙龍很成功,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藝術孜孜不倦的高貴品質。
臺上演戲、臺下做人,我們從張雲霞的身上也看到了一位藝術家內心蘊藏著對越劇事業的鐘愛和高度的責任心,藝術是沒有止境的,張雲霞的張派藝術也透過這個沙龍傳播到千家萬戶,她的意義也遠遠超越了越劇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