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髦搞機器

    那要看你多少預算。能賣的手機都可以入手。還要看你的需求是什麼。拿來就用簡簡單單。用一個程式退一個程式就用蘋果。想兩個程式同時使用就選三星華為。小米不知道有沒有這個功能。有的話也可以買。如果想三個程式同時使用就買摺疊屏的手機。三星華為小米。防水的就買三星。螢幕好的就買三星。安全到家就買華為。

  • 2 # 讀新數

    這篇文章近8000字,屬於一篇選擇手機的攻略文章,看完以後會改變你對手機的認識,但由於篇幅過長,建議收藏後找時間仔細閱讀,我相信可以讓你得到一些收穫。

    華為

    目前比較值得入手的機型不多,因為在價格上不佔優勢,但使用麒麟9000處理器的Mate系列和P系列機型卻值得考慮一下。

    Mate40Pro和P50Pro的外觀設計都比較有辨識度,而且在處理器效能以及拍照方面都擁有較高的水準,屬於名副其實的中中國產高階旗艦機型,用著還比較省心。

    補充:Mate X和Mate RS保時捷系列機型的價格比較高,如果預算比較多,也可以考慮一下,配置、設計和用料方面比較考究。

    推薦機型:華為Mate40Pro、華為P50Pro。

    榮耀

    榮耀的中高階和高階智慧手機主要以使用高通處理器為主,中端及低端機型主要以使用聯發科的天璣系列處理器為主(個例除外)。

    榮耀徹底獨立以後,從它推出的V40系列就可以看出榮耀手機的市場定位並不低,目前比較新款的榮耀機型中,只有榮耀50系列和Magic3系列比較值得入手,其他機型的價效比不高,也沒用太突出的亮點。

    補充:榮耀的老款旗艦機型也可以考慮一下,比如榮耀30系列和榮耀V30系列,麒麟990/985系列的晶片還是不錯的。

    推薦機型:榮耀Magic3、榮耀50。

    小米

    小米手機主要以數字系列旗艦機和MIX系列旗艦機型為主,雖然這兩個系列的機型定位高階,但價格卻比較實惠。

    小米的手機裡,數字系列的標準版以及Ultra版本,還有MIX系列機型都比較值得入手,Pro版和青春版的價效比差了點意思,數字S系列也可以考慮,但不如選擇紅米機型。

    補充:黑鯊系列適合喜愛要手遊的人入手,價效比不錯,遊戲相關設定也挺好用的,但黑鯊手機的體積以及重量比較大,日常實用會顯得比較笨重,外觀設計也見仁見智。

    推薦機型:小米MIX4、小米11Ultra、小米11。

    紅米

    紅米手機的K系列和Note系列都不錯,K系列目前已經出到了K40,Note系列也出到了Note10,但這兩個系列的手機,選擇方法是完全相反的。

    K系列建議選擇標準版,價效比高一些,就如使用驍龍870處理器的K40一樣,單說處理器的發熱、功耗以及效能的均衡性,K40使用的驍龍870就比K40Pro/Pro+使用的驍龍888要強一些,整體來說K40更值得入手。

    Note系列的新款機型有Note10和Note10Pro,標準版的處理器為天璣700,Pro版的處理器為天璣1100,兩者的處理器、充電速度以及儲存技術方面都相差很大,差價還不是特別離譜,所以Note10Pro的綜合配置和價效比要比Note10強很多。

    補充:想要選擇一款長續航的千元機,平時也不玩遊戲,可以考慮紅米Note10。

    推薦機型:紅米K40、紅米Note10Pro。

    魅族

    魅族現在只生產旗艦機型,如魅族17/魅族17Pro,還有現在的魅族18/魅族18Pro,所以魅族手機的選擇性比較小,按照預算選擇就行,反正都是旗艦機型,效能相關的配置相差不是特別的大。

    拿魅族18系列來說,Pro版本的螢幕大了0.5英寸,使用的是康寧大猩猩第六代玻璃,但OLED等效PPI卻小了34,好在邊框小了,提升了屏佔比,還有就是電池和快充功率大了一些,前後攝像頭都高了一個級別,閃光燈以及外觀設計都有一定的提升。

    Pro版本跟標準版的處理器、運存型別、儲存型別都沒有區別,螢幕重新整理率、觸控取樣率、亮度、對比度和發光材質都一樣,上面列出的配置以及設計差距,讓兩者的差價達到了900元(當前官網差價),所以這兩款機型的配置/設計差別值不值900元,就看個人的想法了,但我覺得意義不大。

    推薦機型:魅族18。

    蘋果

    蘋果手機的系統、處理器以及應用生態不同於安卓系統的手機,軟體質量高、系統可以保持相對長久的流暢度,是iPhone的特點。

    目前在售的iPhone,大體分為4G版和5G版兩種,4G版就是iPhone11系列以及iPhone SE 2020,5G版就是iPhone12系列。

    現在5G網路的利用率不高,而且大部分手機長時間使用5G網路的話,續航方面都會扛不住,所以目前選擇蘋果手機可以忽略網路版本,根據預算來選擇即可。

    補充:iPhone12mini和iPhone SE 2020這兩款機型的續航能力很一般,入手需謹慎。

    推薦機型:iPhone11、iPhone12/Pro。

    三星

    三星只有Galaxy S系列和Galaxy NOTE系列比較值得入手,定位清晰,配置和設計比較到位,Galaxy Z和W系列的摺疊屏手機也可以考慮,但價格通常都不是很實惠。

    目前新款的三星旗艦機型是Galaxy S20系列,均搭載了驍龍888處理器,而新款的NOTE系列還沒上市,現款NOTE系列均採用了驍龍865Plus處理器,雖說處理器沒問題,但在價格上卻不佔優勢。

    現在S系列包括S21、S21+和S21Ultra,標準版的S21相比之下比較有價效比,S21+的溢價成分比較大,S21U比較適合選擇Galaxy Z系列和W系列的人來使用,因為近萬元的起步價並不親民。

    推薦機型:三星S21。

    OPPO

    OPPO手機我比較推薦Find系列和Reno系列,Find系列屬於OPPO的旗艦機型系列,配置豐富,在拍照方面的創新技術也很亮眼;Reno系列屬於OPPO的次旗艦系列,在價格上比較有優勢,整體配置也不錯。

    OPPO手機除了Find和Reno系列以外,其他的系列機型幾乎談不上價效比,但做工、螢幕和外觀設計方面在同價位的手機中還是很有競爭力的,比較適合不怎麼在乎處理器效能的人群來使用。

    推薦機型:OPPO Find X3/Pro、OPPO Reno 6Pro/Pro+。

    Realme真我

    Realme是OPPO旗下的品牌,在線上的表現不錯,因為價效比很高,手機做工和設計方面都保留了OPPO的水準,各方面都不錯。

    真我手機分為GT、X、Q和V系列,GT系列屬於旗艦機型系列,X系列屬於次旗艦機型系列,X和Q系列屬於千元機系列。

    其中GT系列、X系列和Q系列的價效比相對高一些,V系列的價效比不如Q系列強。

    推薦機型:真我GT/大師探索版、真我X7Pro至尊版、真我Q3Pro。

    VIVO/IQOO

    目前IQOO手機的名稱前面都加上了VIVO,所以IQOO就跟VIVO一起講吧。

    我們線下銷售比較多的就是VIVO的中端機型和千元機型,但我個人覺得還是搭載高通驍龍晶片的X系列旗艦機型比較值得入手,因為相比之下還是比較有價效比的,就如vivo X60t Pro這款機型,該有的配置都有,定位旗艦機,價格還不是那麼離譜。

    至於IQOO手機,其實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主要生產高性價比遊戲手機的品牌,新款的IQOO8系列、NEO5/活力版、IQOO7這些機型都非常值得入手。

    推薦機型:VIVO X60t Pro、IQOO7/8、IQOO NEO5/活力版。

    一加

    一加一直是一個設計理念挺特殊的手機品牌,在一加9釋出之前,一加的全系機型都使用了氫OS/氧OS系統,是一個非常接近原生Android系統的UI,操作邏輯也相差無幾,用起來挺奇怪的,上手難度比較高。

    自從一加9系列使用了OPPO的Color OS系統以後,一加手機就幾乎沒什麼軟肋了,硬體強、做工好,系統操作邏輯也人性化了,喜歡氫OS還可以在一加社群去找資源,刷機教程很詳細,給了一加使用者很多的選擇。

    推薦機型:一加9、一加9R、一加8。

    聯想/機車羅拉

    聯想目前主要生產拯救者電競手機,比較適合手機遊戲愛好者來選擇,其他系列機型不建議考慮,沒有值得入手的特點。

    機車羅拉現在主要生產高性價比的智慧手機,EDGE S系列機型的價效比都不錯,尤其是EDGE S和EDGE S Pro這兩款機型,標準版才不到2000元,使用了驍龍870處理器+UFS3.1+LPDDR5的組合,EDGE Pro不到3000元,在標準版的基礎上,增加了144Hz屏刷/576Hz觸控取樣率的OLED螢幕、Z軸縱向線性振動馬達,還有一顆1億800萬畫素三星S5KHM2攝像頭,外觀設計也更漂亮了。

    機車羅拉手機的缺點就是系統UI比較一般,而且售後想對麻煩,如果不在乎這些,可以考慮一下EDGE系列機型。

    推薦機型:機車羅拉edge s pro。

    中興

    中興屬於一個技術流的良心手機廠商,把採用屏下攝像頭設計的次旗艦配置級別手機賣到了2500元檔位,機型整體表現不錯。

    中興的新款機型包括Axon 30屏下攝像頭版本、Axon 30 Pro、Axon 30 Ultra,這三款機型都採用了不同的外觀設計,辨識度都很高,完全不像一個系列的手機,尤其是Axon 30屏下攝像頭版本,科技感很強。

    推薦機型:Axon 30 全系3款機型。

    努比亞

    努比亞主要生產Z系列旗艦機和紅魔系列遊戲手機,關於遊戲手機就不多介紹了,配置強,體積大,重量大,適合手機遊戲愛好者來使用,至於Z系列的機型,屬於高性價比旗艦機的範疇,就如Z30Pro。

    努比亞Z30Pro使用了驍龍888+UFS3.1+LPDDR5的鐵三角效能組合,螢幕方面和攝像頭方面的配置表現一般,但引數還過得去,機身的外觀設計也挺商務的,看起來方方正正的很討喜。

    推薦機型:努比亞Z30Pro。

    選擇手機,首先要考慮自己的預算,然後再根據個人對手機的配置、功能需求來選擇。

    比如你想選一部帶有紅外線遙控功能的手機,小米/紅米品牌的手機是不二之選;如果你想選擇一款想用三四年以上的手機,iPhone也是比較好的選擇。下面我對各個品牌的機型特點做一個概括分析:

    1、華為:訊號強,系統穩定性高,麒麟處理器的效能、功耗以及發熱方面控制的比較好。

    2、小米(包括紅米):價效比高,系統功能豐富,軟體版本更新速度比較快,並且全系支援紅外線遙控功能。

    3、OPPO/VIVO:做工好,用料足,在外觀設計和拍照方面做的比較優秀。

    4、Realme:價效比高,做工好。

    5、IQOO:價效比高,遊戲相關的設定做的很棒,適合手機遊戲愛好者。

    6、一加:螢幕和做工方面比較棒,音量控制鍵很方便,新款機型的系統也變了,很好用,價效比介於OPPO和Realme之間。

    7、魅族:手機細節做的比較精緻,系統裡有很多小彩蛋等著使用者去發掘。

    8、蘋果:APP質量高,IOS系統動畫細膩,系統流暢度好,適合長時間使用。

    9、三星:系統功能豐富,手機螢幕方面幾乎沒有對手,攝像頭的表現也很強。

    10、中興:系統穩定性強,訊號也比較穩定,在硬體方面有創新能力。

    11、努比亞:遊戲手機做的很不錯。

    12、聯想/機車羅拉:品牌比較有情懷,機車羅拉手機價效比高。

    選擇手機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售後是否便利,如果你是一個不太愛惜手機的人,選擇手機儘量選擇那種在當地有品牌實體店的,那樣手機出現問題以後,維修什麼的比較方便,維修效果也更加可靠。

    根據對手機功能的需求來選擇

    喜歡拍照:選擇華為、小米、OPPO、VIVO、三星以及蘋果的旗艦機型,不要考慮高性價比的品牌機型。

    喜歡玩遊戲:選擇黑鯊、紅魔、拯救者、ROG品牌的遊戲手機,或者選擇高階處理器的高性價比手機,以及iPhone的新款機型。

    喜歡追劇:選擇使用三星Super AMOLED螢幕的手機,畫質相對細膩一些。

    喜歡高性價比的手機:選擇IQOO、紅米、Realme、機車羅拉品牌的手機,最好是旗艦系列。

    喜歡直播和手機K歌:選擇iPhone,影片和音訊的延遲小,收音效果比較強。

    喜歡外觀個性的手機:華為Mate/P系列、榮耀Magic/數字旗艦系列、魅族、小米MIX以及三星、小米、中興品牌的Ultra機型,如果預算充足,也可以考慮摺疊屏手機,以及華為Mate RS保時捷系列機型。

    喜歡高續航的手機:各個中中國產品牌的千元機都可以,紅米Note9/10、IQOO U3、Realme Q3等等都可以。

    選擇手機,除了預算和功能需求方面的考量,也要清楚手機處理器、螢幕引數、攝像頭引數等等方面的好壞,下面簡單講一下:

    處理器根據效能排名(由強至弱):

    蘋果A14、麒麟9000 5G、蘋果A13、驍龍888 5G、Exynos 2100 5G、驍龍870、蘋果A12、天璣1200 5G、驍龍865Plus 5G、Exynos 1080 5G、天璣1100 5G、驍龍865 5G、Exynos 990、天璣1000Plus 5G、麒麟990 5G、麒麟990、驍龍855Plus、驍龍860、Exynos 9825、Exynos 9820、蘋果A11、驍龍855、驍龍780G 5G、麒麟980、驍龍778G 5G、天璣1000L 5G、Exynos 9810、麒麟985 5G、天璣820、麒麟820 5G、驍龍845、驍龍768G 5G、蘋果A10、麒麟810、驍龍765G 5G、Exynos980 5G、天璣800U、天璣800、驍龍750G 5G、驍龍765 5G、聯發科G90T、驍龍835、天璣720 5G、麒麟970、Exynos 8895、驍龍720G、驍龍730G、驍龍690、天璣700 5G、驍龍730、驍龍480 5G、聯發科G90等等,再往後的處理器效能比較低,參考意義不大。

    手機處理器的效能只能作為參考,因為與手機效能相關的配置還有記憶體/儲存的技術,以及螢幕的重新整理率、觸控取樣率這些。

    儲存技術目前比較強的是UFS3.1,記憶體技術目前比較強的是LPDDR5,其中數字“3.1”和“5”代表版本標號,通常這個數值越大,代表該技術越新、越強,手機執行過程中的讀寫速度就由這些配置決定。

    螢幕重新整理率和觸控取樣率的數值也是越大越強,但也不要太過執著於大引數,拿螢幕重新整理率為例,基礎的螢幕重新整理率是60Hz,再往上的有90Hz、120Hz、144Hz甚至165Hz,螢幕重新整理率越高,螢幕的動畫顯示效果就越細膩,但隨之而來的是功耗的增加,也就是比較費電,通常90Hz的螢幕重新整理率可以兼顧動畫細膩度和功耗,120Hz已經很高了,而且很多遊戲都不支援這麼高的螢幕重新整理率,所以選擇手機螢幕重新整理率,有90Hz就行,120Hz都不是很常用。

    關於觸控取樣率,數值越高,代表螢幕的觸控響應靈敏度越高,也就是俗稱的“跟手”,但通常這個配置都是系統根據手機螢幕使用情況自動調節的,所以不用太糾結這個配置的引數,反正越高越好。

    選擇手機處理器,儘量選擇整合5G基帶的那種,因為整合5G基帶的設計,在使用5G網路的時候,訊號穩定性和功耗都會好於外掛式的5G基帶設計。

    還有就是處理器的製造工藝,5nm好於7nm,7nm好於14nm,數值越小越好,但不代表性能的高低,製程比較小的製造工藝,可以在同樣空間裡放置更多電晶體,理論上來說效能會更強,功耗會更低,發熱也會好一些,但各種處理器製造工藝裡都有不同等級的處理器,所以處理器的製造工藝只能作為功耗和發熱的參考,對效能的影響取決於處理器的定位。

    再就是代工廠商的問題了,臺積電代工的處理器是目前比較靠譜的,其他代工商可以酌情判斷,請參考驍龍888 5G(三星代工)和驍龍870 5G(臺積電代工)的功耗與發熱。

    螢幕引數的選擇:

    目前手機螢幕分為OLED和LCD兩種。

    OLED螢幕的優勢在於亮度高、動畫細膩、色彩豐富且支援屏下指紋的設計,但缺點也很明顯,螢幕低亮度時容易出現閃爍,經常停止一個介面容易燒屏(在螢幕上留下顯示內容的印記),還有就是同樣解析度下,顯示細膩度不如LCD屏,且維修成本相對高一些。

    LCD屏的優勢在於顯示效果細膩,而且發光相對柔和,沒那麼刺眼,缺點就是玻璃面板比較厚,不支援屏下指紋識別,而且螢幕重新整理率和觸控取樣率沒有OLED靈敏,亮度也比較低,通常使用在中低端手機上。

    LCD螢幕大同小異,各個廠商做的都不錯,OLED螢幕目前只有三星做的比較好,Super AMOLED被應用在很多高階旗艦機型上。

    至於螢幕的重新整理率、觸控取樣率,在上面已經講過了,這裡直接略過,我們來講講PPI(畫素密度)和屏佔比的問題。

    PPI和屏佔比的數值是越大越好,PPI數值越大,螢幕的細膩度就越強,因為PPI是結合螢幕解析度和螢幕尺寸計算而來的,通常達到500以上(OLED等效PPI達到400以上),螢幕的畫素就會特別的細膩,而屏佔比直接決定了手機螢幕邊框的厚度,屏佔比越大,手機螢幕的視覺效果越好。

    攝像頭引數:

    最常見的攝像頭引數就是畫素了,2000萬畫素、4000萬畫素、5000萬畫素甚至1億800萬畫素這些。

    其實攝像頭的畫素可以直接決定拍攝的畫質細膩度,但對於噪點、暗光這些問題來說,完全是手機廠商工程師調教下的產物,就比如蘋果的1200萬畫素,得益於工程師調教出來的演算法,也能夠拍出特別乾淨、清晰的照片。

    攝像頭的畫素越高,畫素點就越小,它們準確探測光線明亮和色彩的能力就越弱,也就越考驗調教能力,所以一些手機廠商就會請專門做相機的廠商來幫忙,就如華為和萊卡。

    影響攝像頭效能的因素包括光圈、快門等等方面,這裡面涉及到的知識太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查相關資料,如果不想去查資料,也不知道怎樣去辨別手機攝像頭的好壞,可以根據“數值法”來判斷,通常數值越大的越好,就比如索尼IMX600就沒有索尼IMX700好,以此類推。

    至於廣角、微距這些攝像頭,根據個人需求選擇就好,因為很多情況下,手機的後置攝像頭只有一到兩顆經常用到,剩下的都是湊數的,一般用不到。

    手機的體積和重量:

    現在的智慧手機,動不動就200多克,都快達到半斤的重量了,拿在手裡特別累,所以選擇手機的時候,最好把體積和重量考慮進去,這樣可以減輕玩機的負擔。

    通常情況下,手機的寬度和厚度要根據手掌的大小來選擇,我的手掌是20釐米長,使用73毫米寬/8毫米厚的手機會比較舒服,我比較喜歡的重量是170克到190克之間,當然了,每個人對手機手感的要求不同,這個只能作為參考。

    透過價位選擇手機

    1000元以下:紅米Note10、真我Q2i。

    1500元左右:紅米Note10Pro、真我Q3 Pro、IQOO Z3。

    2000元左右:紅米K40、真我X7 Pro至尊版、IQOO NEO 5、堅果R2、機車羅拉EDGE S。

    2500元左右:紅米K40 Pro、一加9R。

    3000元左右:紅米K40 Pro+、小米10、一加9、VIVO S9、真我GT大師探索版。

    3500元左右:IQOO 7、魅族17/18、小米11、OPPO RENO 6 Pro。

    4000元左右:小米11 Pro、OPPO Find X3、魅族18 Pro。

    4500元左右:榮耀Magic 3、一加9Pro、中興Axon 30 U、三星Note20。

    5000元左右:華為P50、小米MIX 4、三星S21+。

    5500元以上建議選擇iPhone12、256G記憶體的三星S21+ 5G、華為Mate40 Pro這些,選哪個都不會錯,要配置有配置,要設計有設計,整體配置和設計符合高階手機的定位。

    總結

    市場上的手機品牌太多,常見的就有十多個,如果不知道怎麼去選擇手機,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從品牌機型的特點、個人對手機配置的需求、個人購機預算以及各種常見配置的優劣判別方面出發,你會發現選擇手機也是一件特別輕鬆的事。

  • 3 # 熊小子

    確實像你說的一樣,現在手機的市場確實品牌不少,但實際上他們的母公司加起來就那麼幾家,像蘋果;魅族;OPPO和Realme、一加;Vivo和IQOO;小米、紅米和黑鯊、聯想、紅魔、ZUK;錘子(雖然已經把手機業務取消);華為為了保護榮耀,把榮耀分了出去。

    想要入手哪些手機,我將從上面那些品牌內找一些他們價效比高的機型來作為參考,具體想要入手什麼型別的手機還需要自己來決定。

    作為價效比來說首先我個人認為就把OPPO和VIVO置之門外,從其他機型來對比的話,2000-3000元檔首先推薦的就是IQOO的Neo 5 ,這款手機從外觀設計上看高階大氣上檔次,從硬體配置上來看Neo5搭載高通驍龍870旗艦晶片(這款處理器要比火龍888要更加受歡迎)大核主頻3.2GHz,支援(遊戲)獨立顯示晶片,最大12GB的執行記憶體(可擴充套件到15G),增強版的UFS3.1,讀寫速度更加升級;全覆蓋式的散熱系統,5G遊戲專用天線+WIfi6技術,讓你的網路不掉鏈子;120Hz的三星OLED超感競速屏;66W的閃充技術,讓你的手機30分鐘迅速回血;攝像頭方面4800萬OIS光學防抖+1300萬超級廣角鏡頭+黑白鏡頭(看慣了彩色的高階,黑白色成像也很冷酷)

    第二款2000-3000檔來說說紅米的K40,這款手機剛出來可是相當的火爆,第一款搭載高通驍龍870的高性價比2000元檔旗艦機型,手機整體表現還是很讓人滿意的,下面我們就來剖析一下這款手機。

    為了你們閱讀方便,廢話我就不多說了,處理器採用高通驍龍870旗艦處理器;記憶體+快閃記憶體 採用LPDDR5高速儲存+UFS3.1秒速載入這個已經是當下主流了。WIfi6+5G網路瞬間切換遊戲不掉線;螢幕採用新一代E4原色屏、True Tone高階調教,120Hz高刷,前置攝像頭細微的開孔只有2.76mm;X軸線性馬達,支援杜比全景聲,身臨其境,由遠至近都是那麼的清楚;33W快充技術、4520mAh的大電池,52分鐘就可以充滿100%;側邊指紋鍵;後攝模組採用4800萬主攝+800萬超級廣角+500萬長焦微距鏡頭;前置2000萬AI美顏攝像頭;

    第三款來說說一加9R

    同樣是高通驍龍870旗艦處理器+5G;超大X軸線性馬達,支援4D立體遊戲震感,配上雙揚聲器可以帶來沉浸式的有喜感觸體驗;同樣是2.5D的AMOLED柔性直屏+120Hz高刷;4500mAh的大電池+65W Warp閃充39分鐘滿血復活;攝像頭模組採用的是4800W主攝+1600萬超級廣角鏡頭+500萬微距鏡頭+200萬黑白濾鏡鏡頭;

    第四款來說說Realme的GTneo閃速版

    處理器搭載了天璣1200雙5G處理器,這款處理器主頻達到了3.0GHz;3D鋼化VC液冷散熱;120Hz Supper AMOLED電競屏,支援屏下指紋;攝像頭模組採用了6400萬索尼IMX682主攝+800萬超級廣角+4cm級別的微距鏡頭;前置1600萬自拍攝像頭;支援4500mAH+65W閃充,35分鐘滿血復活;GT neo有自己的GT暴走模式,一鍵釋放效能(滿血的CPU+遊戲閃電啟動+高效能的儀式感);杜比全景聲+立體雙揚聲器;Tactile Engine線性馬達,逼真體驗,如臨現場。

    我在這裡推薦了4款高性價比的手機,目前正在熱銷並且有的機型還附贈一些配件,如果你要考慮高階旗艦機型就不用考慮價效比了,因為2000-3000元檔對於玩遊戲而言已經完美帶動,考慮高階旗艦機型就考慮一些實用性,例如他們的生態,他們的聯動性,方便辦公提高效率的軟體及互聯,或者是一些信仰玩家購買全家桶,希望這些可以給你帶來一些參考,如果是一兩年就換新機器的話還是考慮換中端旗艦,因為一兩年就可以購買一次新機器,而購買了高階旗艦一年一換的成本也是不低,用高階的價格可以連續更換兩到三年的中端旗艦機,每年都使用新機型,何樂而不為呢!

  • 4 # 先森數碼

    既然沒有明確使用需求,也沒有明確購機預算,那本著實用的原則,我們推薦入手手機就一個原則——好用不貴!

    首先是好用

    再怎麼說手機是個通訊工具,還是要注重實際功能的,很多人買手機習慣性看引數配置,看價效比!

    其實這種做法沒錯。但過於強調價效比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有種本末倒置的味道,還是從自身的使用需求出發更靠譜,看看現在的手機五花八門,有主打拍照的,有主打效能的,也有顏值超高的。但不管哪一種,先確定自己想要什麼,然後再去“對症下藥”才是明智之舉,選擇對的比選擇貴的更重要!

    其次是不貴

    現在值得入手的手機太多了,特別是高階機,基本上都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沒辦法,這高階機從設計到顏值,從引數到拍照,幾乎都挺完美,細節拿捏得很到位。

    但高階機的價格都不會很便宜,跟那些主打價效比的手機比起來還是貴不少。所以大家在確定好用的前提下,能做到不貴,那這就是一部好手機。

    品牌眾多,如何選擇?

    目前手機品牌進入了小規模的內戰階段,前幾年大洗牌淘汰了不少品牌,現在能留下了且還過得不錯的也就那麼幾家。

    華為手機倒是不錯,但也僅限於高階的Mate系列和P系列,考慮到售價高昂且晶片短缺,從“好用不貴”這個原則來看,華為是不適合的,特別是新款手機用4G晶片的情況下,就更沒有啥競爭優勢了。包括榮耀也一樣,榮耀Magic3幾乎copy了華為Mate40,在沒有鴻蒙系統的前提下,我個人還是覺得這個售價有點偏激了,完全撐不起這個價格(當然榮耀售價比起華為肯定要實在得多,但跟MOV三家比起來真沒優勢)。

    至於小米,價效比倒是做得不錯,這兩年高階機也做得有聲有色,小米11系列整體還很不錯(除了發熱燒WiFi和MIUI這兩個小小的槽點外,貌似也沒有太大的短板),目前個人更值得推薦小米11Pro,它幾乎把小米11u的優勢繼承下來了,價格上還有很大優惠,比MIX4、11U等機型都值得購買。

    剩下的OPPO和vivo、一加等品牌,路線都差不多,高階機都很有特色,相對比較水桶。但就目前來說,個人更推薦iQOO8系列,特別是iQOO8Pro!

    iQOO8真有這麼香?

    簡單說一下iQOO這個品牌,這是vivo旗下主打線上,走價效比路線的一個品牌。但這個品牌比較務實,跟之前的榮耀、小米都有點不一樣!

    1、iQOO的產品線從高、中、低端都有覆蓋,未來還會涉足平板、手環、筆記本等領域,跟榮耀比較相似(但價格、用料比榮耀實在多了),有種小米+紅米的味道!

    2、iQOO並不是vivo的附屬品,也有自己的團隊和技術攻關點。好多手機的子品牌屬於“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系列,母公司負責設計、研發,然後等著技術下放,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屬於“附屬吸血”。iQOO不一樣,從一開始的定位就跟vivo做了區分,這些年120W快充、電競體驗、傳奇版外觀設計、超聲波指紋等,走出一條屬於自己不一樣的路!這一點個人很喜歡。

    iQOO8Pro應該是艾酷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手機,方方面面都有兼顧,產品上不輸一線大牌,價格相對親民,是個不錯選擇。

    iQOO的Pro系列定位就是全能型高階旗艦,iQOO8Pro是iQOO5Pro的升級版,就目前來看,幾乎都升級了一個遍。

    外觀設計上這次小有最佳化,保留了傳奇版和賽道版兩個經典設計,在手機背板工藝上稍有調整,上手手感還是有保證的。並且iQOO手機全部都是vivo工廠生產,品控這一塊完全可以放心。

    效能上採用了當前最強的高通驍龍888+,並且還配了一顆獨顯晶片,在大型3D遊戲下,這雙芯的威力就顯現出來,不僅效能更強,功耗還更低,順帶連手機散熱都下降了。並且這手機還有Multi-turbo5.5,+4G的虛擬運存可以達到16G效果,非常實在。Origin OS已經證明了自己,這裡就不多說了!

    最強的還是這螢幕,首發三星E5材質,支援120hz的LTPO無級變速,2K高解析度加上10億色深和高對比度、高亮度顯示,這手機螢幕已經是中中國產手機的天花板,不出意外,這就是今年最好的螢幕,能與之一戰的也就三星S21U那塊屏了。更精喜的是,這還帶有廣域超聲波3D指紋解鎖,體驗上升一個檔次!

    續航上也不用擔心,有4500毫安電池,外加120W快充和50W無線充電,拍照上也火力全開,定製了索尼IMX766V主攝,一樣支援微雲臺,超廣角鏡頭還是X60那顆598,這雙主攝+微雲臺的勢力還是有的,拍照上也是頂級水準,細細想來,能超過這手機拍照的也不多。

    最後就是售價,4999元起,還是256G打底,這個價格已經很實惠了,看看榮耀Magic3Pro、MIX4在這兩款機型,都比這貴,配置和整體還沒iQOO8Pro實在,所以我覺得就目前來說,這手機值得安利一波。

    不誇張說,5K左右一個能打的都沒有,有衝擊下半年安卓機皇的實力(目前來看,也就拍照不是最頂級,但也是數一數二的)六邊形戰士可不是白叫的!

  • 5 # 超級烏烏

    以大眾群體為例:首先要考慮的肯定是自己的經濟能力,之所以不說工資高低是因為每個人所處環境不同,日常開銷不同。

    一.經濟壓力較大,對手機效能有一定的需求類人群:

    推理蘋果手機:理由是蘋果手機各方面效能可以滿足4-5年左右的使用壽命,並不是安卓手機達不到這個要求,現在的安卓旗艦機完全能和蘋果抗衡,但這樣的機型價格並不比蘋果便宜,而且各大品牌為了爭奪市場每年加起來至少有十幾種旗艦機。人都會有喜新厭舊的天性,安卓手機品種之多款式之豐富難免會讓一些人心癢難耐,然而蘋果手機由於它系統的封閉性以及獨立性可以一定程度削弱你換手機的慾望,說白了就是你只能選我其它的誘惑在我這裡行不通,以此強迫性的給自己造成些適當性的障礙從而讓自己放棄短時間內換手機的想法。當然!如果你意志力夠堅定也可以選擇安卓旗艦機。

    二.經濟壓力較大,對手機效能的需求不是很高只要滿足日常即可的人群。

    推薦:1.安卓中端機,使用壽命3年價格3000元左右的機型,當然具體的品牌,款式,效能還要詳細做個對比。一般這樣的人群在以上兩點條件支撐下對手機的追求應該不高,這類人往往不是手機發燒友所以很少會被誘惑所帶動,能管住自己的錢包。

    推薦:2.二手蘋果手機,其實推薦的理由和上面一樣只是購買者要能接受二手機,在這裡我說的都是正品二手機,最好選擇兩年前的機型,此時的價位跟安卓中端機差不多在同一個檔次,再用個2-3年問題不大,其實選擇購買二手美版也是不錯的。

    三.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對手機各方面性也都比較注重,日常中高度使用群體。

    推薦:1.安卓旗艦機,款式多對這類群體反而是件好事,能有充分的選擇範圍,一般也就2年一換或者1年一換,而且安卓手機在續航和訊號上還是比蘋果手機略勝一籌的,當然!在這裡果粉我就不做過多描述了,換機頻率也是2年。最好的搭配就是一部安卓旗艦機作為主力機一部蘋果手機做備用。

    四.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但對手機日常使用需求並不高,低中度使用群體。

    推薦:蘋果手機但不推薦二手蘋果,使用需求不高的人群我前面提到過,這類人一般不喜歡頻繁換手機,但由於他們經濟寬裕,只要蘋果手機出現大改革或者革命性的功能他們也是會心動的。如果日常也有使用二部手機的群體,也可以選擇一臺蘋果手機加一臺安卓手機的配置,用哪臺做主力機隨意。果粉建議選擇一臺mini作為備用。

    五.土豪群體。

    雖然是土豪群體但對手機也有不同程度的需求,一般而言這類人都是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所以他們的交際範圍比較廣,應酬多,本人還是主推安卓旗艦機作為主力機,因為安卓的訊號以及續航對土豪群體更為適用,而且是雙卡雙待。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正在炒股或者談重要生意時手機突然訊號不好,那麼瞬間就有可能在經濟上有所損失。土豪基本也都是一個主力機和一個備用機的標準搭配,所以備用機可以隨心所欲的選擇購買。

    六.無業遊民,啃老族。

    別看這類群體窮的叮噹響,但往往這類人對手機的追求並不亞於其他人,所以我覺得二手機比較適合他們,再窮也要聯絡吧,不可能因為窮就與世隔絕

    7.老賴,失信人。

    推薦:遠離手機

  • 6 # 勇敢的灼灼其華

    小米公司:建議買紅米,小米不推薦

    OV建議買新出的Iqoo

    華為榮耀:只推薦榮耀magic3

    蘋果當然隨便買了

  • 7 # LeoGo科技

    現在市場上手機品牌太多,到底能入手的手機有哪幾種?

    在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的品牌,國際品牌有三星和蘋果,國內品牌有華為,小米,vivo手機,OPPO手機等等。還有一些在我們看來可能並不出眾的小眾品牌,這些小眾品牌,包括有一加、魅族等等。

    那麼這麼多手機品牌,我們到底該怎麼樣去選擇,到底哪些品牌可以入手?

    我們首先要和大家聊的是,目前來說非常具有群眾基礎的品牌應該就是vivo手機。和OPPO手機,這兩個品牌是目前很多使用者願意考慮的中中國產品牌,它們有著很廣泛的手機銷售體系並且線上下有很多的銷店鋪,而這兩個品牌也成為了目前消費者對於影像能力和設計風格有需求的手機廠商。

    那麼這兩個品牌其實在很多方面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我們今天主要和大家說的是vivo這個品牌。沒有這個品牌的特點我相信是很明確的,它的影像設計理念和風格非常明確,而且它的設計體驗值也很高,就比如說我們知道的vivo的S系列這款手機的系列,它主打的是影像能力和外觀設計的風格,比如,vivo S10手機能夠在5G手機的前提之下,將手機的重量剋制在173克,這款手機在設計上的特性。

    同樣在vivo的X系列中,它所打造出來的影像能力也讓我們消費者非常的驚喜,vivo X60系列和蔡司合作靈敏打造出來的猜測鏡頭帶來了更為清晰的表現。

    而且這款手機的後置部分擁有兩顆主攝鏡頭,一個是4,800萬的鏡頭,一個是5,000萬的大底感測器的鏡頭。在影像能力方面,這款手機能夠更好的體現出手機的體驗,讓我們更好的去使用這款手機。

    而且在這款手機中它還加入了全新的Origin OS系統,符合我們消費者對於系統的個性化的標籤。

    當然在這個品牌中,我們還能夠看到它打造出來的子品牌。iQOO,這個品牌它打造的是價效比的路線,並且屬於網際網路使用者的需求,也從這款手機中我們能夠感到它對於價效比的不斷追尋。

    而除開vivo這個品牌,我們再和大家說的是小米這個品牌,小米的發展,我相信是讓很多人感覺到非常欣喜的。小米一直是以價效比著稱,而在小米身上我們也能夠看到小米對於價效比的不斷最佳化。

    不過,現在的小米開始走起了高階路線,小米的高階路線也對於我們來說有很強的吸引力,因為在小米的身上你能夠看到高階品牌的地位。

    華為最近因為受到美國實體清單的影響,在整體的銷量上,華為確實受到了很大的壓力,而這種壓力其實也是迫於一種無奈的選擇,它將榮耀進行了出售,讓華為在整體的銷量上受到了影響。

    但是,手機的處理器效能和手機的鴻蒙系統之間的配合,讓整款手機的能力還是相對比較高的。華為這款品牌適合一些對於高階旗艦有需求的使用者。

    而且國外的品牌,蘋果手機或者是三星手機,確實有自己的獨特優勢,特別是蘋果手機的IOS系統所帶來的流暢性體驗,對於使用者來說能夠滿足日常的使用,而且能夠使用相對比較長的時間,但是蘋果手機它的續航能力,訊號表現以及它的創新優勢似乎在下降。

    所以,你在考慮蘋果手機的時候,一方面要關注它是否能夠滿足你的日常需求,另外一方面價格方面也是你要考慮的重心。

    每個品牌都有每個品牌的特點和優勢,我們不能說這個品牌一定適合你,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我們只是人建議大家在選購一款品牌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自己的需求,這才是最主要的。

  • 8 # 志未央

    手機品牌有很多,大牌品牌的屬有華為,小米,OPPO,vivo,榮耀,蘋果。

    就我個人使用過的手機的經驗來回答這個問題。

    小米手機我只用過價效比更高的紅米手機,一款紅米Note4X,高通驍龍625處理器,3GB+32GB,續航4100mAh電池,使用三年。從使用第二年開始,使用就開始有點卡,玩遊戲還是能玩。第二款是紅米Note5,後置雙攝的配置還是可以,拍照提升了很多。高通驍龍636處理器,3GB+32GB。買這兩款手機是因為價效比高。

    榮耀也買過一款。具體的是榮耀6,那是採用高通處理器的一款支援4G全網通的手機。塑膠機身,一種廉價的感覺。總體使用還是可以的,半年後就是開始因為記憶體不足,開始卡頓了,玩不了遊戲了。

    vivo手機買過一款,一千七八百多。拿在手上,感覺很輕,拍照很清晰,配置一般,沒有多少價效比。使用兩年,都還蠻新的。

    oppo A11x我用過,比較厚重,電池容量大,續航非常棒,拍照還是可以的,在當時屬於價效比高的oppo手機。

    綜合以上,千元機可以買紅米手機,個和oppo手機,兩千至三千的可以選擇榮耀,vivo.oppo.紅米。三千至六千可以選擇小米手機。六千元以上的可以買蘋果手機和華為手機。

  • 9 # 國禎數碼通訊

    手機市場的品牌一直很多,並不是現在就有。

    在功能機的時代,橫行市場的有三星、諾基亞、阿爾卡特、索尼、愛立信、LG、機車羅拉等國外品牌,中中國產手機品牌極少。隨著國內企業的深入,出現了很多的中中國產手機,比如夏新、天語、酷派、多普達、海爾、康佳、TCL等,形式上也從功能機向智慧機轉變,從山寨模仿到自主創新。

    值得稱讚的是,短短的十幾年時間,國內手機廠家就站在全球手機出貨量的前排,唯有三星、iPhone與之相抗,這些廠家有華為、OPPO、vivo、小米、realme等品牌,而這些也是目前國內市場的主流品牌。

    與前幾年相比,現在市場上的手機品牌數量減少了不少,幾大巨頭霸佔的局面逐漸顯現,說“市場上手機品牌太多”我不說很贊同,實際上國內手機市場上主要是華米OV、蘋果等為主,其它品牌的蹤跡很少看到。

    建議考慮上手的品牌:華為、榮耀、OPPO、vivo、小米、realme、蘋果等。當然其它的,如中興、魅族、一加、努比亞等質量上是沒問題,只是使用者數量較少使得在售後、技術更新、成本控制等上會有影響。

    ↑ 2021 年全球第二季度智慧手機出貨量。

    現在市場上手機品牌太多,到底能入手的手機有哪幾種?

    現在生產的手機都是能入手的,並不是垃圾機,也不要太低估了國內廠家、仰視外國品牌,否則全球出貨量能上去嗎?

    在手機的選擇上,各人的購機意願、經濟條件等不同,而使得大家入手的機型不同。有的重視手機的外觀,有的則是重視拍照;商務人士重視手機的穩重、大氣,而且價格不會過低,至少也是4000起步吧,而一般大眾則喜歡1000-2500價位的機子,看中的是價效比。

    而手機的卡頓、質量等原來的不足之處現在已比在考慮範圍,對手機的細節上更重視,可以說中中國產一線手機廠家的機子都能如手!

    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給出了最新的分析報告,2021年二季度國內市場的暢銷安卓機型前三位:OPPO A53 5G、紅米K40 5G、iQOO 7 5G。

    OPPO A53 5G核心搭載了天璣720晶片,6G+128G版售價約在1300元;紅米K40搭載的驍龍870, 1999元(6GB+128GB)起售;並列暢銷機型第二位的iQOO 7 5G,釋出價為3798元起(8GB+128GB),晶片是驍龍888。

    而去年同期則是蘋果iPhone 11、OPPO A8、榮耀9X、vivo Y3以及華為Mate 30 5G等。

    在我的同事看來,華為的Mate\P系列、榮耀Magic、紅米Note\k系列、小米數字系列、vivo的iQOO系列、realme、OPPO的A\Reno等都很好,他很在意這些機型,對中中國產機很看好,近些年都是購買的中中國產機。

    部分廠家的手機系列

    1、華為:Mate、P、nova、暢享等系列;

    2、小米:數字系列、MIX系列,紅米數字、K、Note系列等;

    3、realme(真我):GT、Q、V、X系列等;

    4、OPPO:Find、A、K、Reno、X系列等;

    5、vivo:NEX、X、S、Y、iQOO等系列。

    購機思路

    確定購機的價位——使用需求——充電續航——顏值等方面考慮。如:喜歡拍照的選擇鏡頭的畫素、穩定效能;遊戲的重視大電池、快充、晶片型號。

    現在每年國內手機廠家就有幾百款新機上市,幾乎每個月都有上市的,手機的更新速度極快,上半年流行的機子到下半年就不火了,不是一款手機走天下是時代了。

    個人觀點,供參考。

    2021-09-04

  • 10 # 邁歌

    建議如下1、價格確定手機市場目前大致可分為高中低端。高階機目前價位已經攀升至4000以上價位,2000-4000基本上是中端機市場,1000元左右的可以算做入門機(低端)。由於目前手機配置整體上處於過剩水平,所以,日常使用的話高中低檔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隨著價位提升,手機在使用體驗以及極限效能,附加功能,用料做工,售後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提升,這裡按需選擇即可。2、使用場景不同的人對手機的使用需求有非常大的差別,小李可能比較喜歡用手機拍照,小張可能主要用手機來打遊戲,而老劉由於年齡較大,平時就用個微信,刷個抖音。所以大家買手機的初衷不一樣,一旦確定了價位,和需求,甚至喜歡的品牌,基本上也就鎖定機型了,至少範圍縮小到幾款機型之中,到時候,如果候選機型差別不大,根據外形喜好選擇也沒有問題。3、儘量選擇主流品牌大多數人買手機儘量選擇主流廠商,一方面主流手機廠商技術積累深厚,另一方面市場佔有率高,所以在使用者反饋及產品更新上要更有優勢,畢竟更有經驗。這其實是最重要的部分。建議 華為,榮耀,OPPO,vivo,小米,iQOO,realme,魅族,中興,機車羅拉等。舉例:小張想買一款打用來打遊戲的手機,價格2000塊錢以下。那就要明確,打遊戲最重要的是手機效能(處理器12)要好,那我們在 2000 元以下檔位,可以鎖定的處理器主要集中在驍龍870,驍龍865,天璣1200,天璣1100 等,儲存版本盡量 8+128 版本(太小的運存可能影響遊戲執行,所以不建議6+128)。然後可以到某東平臺搜尋可以看到符合的機型只有 Redmi note 10 Pro, realme GT Neo 閃速版,realme Q3 Pro 幾款,如果再pass掉第三方店鋪之後,只看官方店,只有 Redmi note 10 Pro, realme Q3 Pro兩款,這個時候,選擇二選一就比較好選了,可以考慮外形,拍照,其它功能擴充套件等加以排除。這裡整理了一些2000元左右值得購買的機型,供大家選擇。 Redmi 9(4G+64G)759元 (老年機首選)Redmi Note 9 Pro (6G+128G) 1399元(最便宜主力機之一)Redmi K40 (8G+256G) 2499(價效比最高的870機型)realme GT Neo 閃速版 (8G+128G) 1999(2000元價位價效比最高的機型之一)中興AXON 30(8G+128G) 2498元 (這個價位效能出色同時唯一的屏下攝像頭機型)iQOO Neo5 (8G+256G) 2699 (2500左右效能出色的前提下拍照最好的手機之一)我是手機課代表,專注手機科普及選購指導,關注我 ~ 會持續分享手機相關內容。也歡迎大家留言私信交流!!!更多內容買手機挑多大記憶體?128G還是256G?2021年9月最值得買的千元機(1500元以內)2021年9月2000元左右最值的買的手機推薦

  • 11 # 讓我平平安安不好嗎

    買任何電子產品,都要考慮自己的預算和需求,手機的話,不懂買那隻的話,直接買各家主推的今年旗艦機,像小米11系列,華為Mate和P系列,三星Galaxy S系列等。

  • 12 # 楊幹16

    介紹的很詳細、全面,現在的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很快,買手機要知道自己的定位是什麼,不一定配置越高越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13 # 濾色芯晴

    認準華為、小米、OV以及榮耀,這五家算是現在的一線品牌,基本你到線下店去,也只能見到這幾家,此外像Realme、一加都是子品牌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歲女孩在減肥營中猝死!錯誤減肥的危害你瞭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