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史如煙

    作為中華的近鄰,日本對中國古代的歷史,可謂是如數家珍,特別是《三國演義》這部經典的小說,更是在日本國內曾經風靡一時,即便到了現在,日本民眾對三國時代的人物依然非常熱衷。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的民間,對三國演義一直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傾向,那就是——蜀國才是正統

    而日本民眾雖然相對不那麼倒曹擁劉,不過大家對蜀國的人物也是頗有偏愛。

    相對本國曆史人物而言,就往往喜歡用三國豪傑來作為標杆和比對。

    其中就有聰明如孔明,“武侯再世”,驍健勇武如趙雲,“子龍重生”等等的對比。

    在日本的戰國時代,號稱戰國三英傑之一,最終統一日本的幕府將軍德川家康手下,號稱德川四大天王之一,剛直勇猛的大將本多忠勝就曾被人稱為日本的“張飛”。

    這要是在中國,完全可以稱呼他為日本(西楚)霸王,或者日本呂布,但是偏偏人家日本人都沒有這樣稱呼。

    那麼為何大家非要稱呼本多忠勝為日本的張飛呢?

    我們先看說一下本多忠勝的生平,出身於德川系武將家庭,其祖&父時代起就在德川家擔當武將,可以說他家與德川家族的聯絡十分密切。

    因為自十歲開始侍奉主君德川家康,年少跟隨,本多忠勝堪稱極其受信任。可是他從來沒有因此而驕橫,從小勤學苦練,逐漸弓馬嫻熟,武藝高強,而且他還堪稱福將。

    據記載本多忠勝一生一共參加五十七場戰鬥,在冷兵器時代真刀真槍的互砍互刺,在矢箭如雨,火炮穿梭中居然未曾受傷,實在是值得大書特書,也難怪被當時迷信的日本人認為是“八幡大菩薩”的轉世。因為他戰績輝煌無比,時人稱呼其為日本戰國第一猛將。

    那麼他的“張飛”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呢?

    在三國演義中,張飛是典型的鬥將,就是碰到誰都不怕,碰到誰都可以大戰三百回合。

    有段評書段子說“三國英雄算馬超,馬超沒有呂布高”;按照這個說法,張飛就是個典型的生猛海鮮了。

    其實老百姓特別看重人的精神神髓,張飛恰好有,呂布號稱最牛,沒關係,咱張翼德怕他個鳥,幹上,實力固然重要,無論遇到任何強敵,逢敵必亮劍的勇氣卻是更讓人欽佩的。

    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本多忠勝呢,武藝十分高強,同樣豪氣十足,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少年英雄。

    1561年,德川家康派兵攻打三河長澤城,14歲的本多忠勝跟隨出戰。他的叔父本多忠真知道本多忠勝立功心切,但又怕他年少經驗不足出現危險,出於愛護侄兒的想法,便把自己取得的首級遞給本多忠勝,但是本多忠勝非常自尊自強,話語更是壯氣:

    “拿別人讓出來的首級來顯擺功勞,算是什麼英雄?"

    隨後自己衝入敵陣,隨即拿著斬獲的敵人首級對他叔父本多忠真表明自己的能力與態度:

    “武士的功勞應自己爭取”。

    自此軍中傳開了本多忠勝的英氣與勇猛,德川家康也更加信任他了。

    再看看膽量,三國演義中表現張翼德膽量最精彩的一段無非就是在長坂坡斷橋前單騎喝退曹軍百萬,夏侯恩直接嚇得吐膽汁倒撞下馬而死。

    這自然太過於誇大,但是三國志的記載確實比較確切可信的:

    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二十個騎兵,敢於擋住曹丞相,張翼德真是個張大膽,再看,本多忠勝為人也是頗有膽略的。

    小牧山長久手合戰中,本多忠勝曾擔任德川家康的副將,在德川主力未到之前,率領6000部眾佈陣抗衡豐臣秀吉的十餘萬之眾,力抗強敵,絲毫無懼怕。小牧山長久手合戰最後的結局當然也以德川家康擊敗豐臣秀吉,此戰本多忠勝表現十分傑出,豐臣秀吉出於愛才之心,曾評價他是「日本第一、古今獨步的勇士」

    另外,張飛為人忠義。

    桃園三結義的三兄弟雖然沒有納投名狀,但是確確實實做到了同生共死。關羽死後因為忠義被敕封為神,成為忠義的代名詞;劉備為了關羽御駕親征,發傾國之兵攻伐東吳,雖然夷陵之戰慘敗,但是實實在在是個重情重義的好大哥。

    一般人都忽略了張飛,其實張飛同樣忠義,“自古英雄出草莽,仗義每多屠狗輩”,張飛在三國演義中被描繪成一個粗人,他的忠義其實更直接,更狂莽。

    關二哥被殺,那就是不共戴天之仇,我張三連同我張三的所有部下,都要盡一切努力辦好糧食軍械,範疆張達你們兩個居然敢怠慢,打,可勁打,看誰還不按照我的要求儘快準備好,妨礙我去打孫權的人都欠收拾!

    正是因為他的心在滴血,正是因為他報仇心切,心急如焚,因此才出現了鞭笞士卒的事情,也最終導致了自己喪命。

    是的,他的行為太過於暴戾,我們無法贊同,但是他對義兄之仇的過激反應毫無疑義地證明了他是一個非常重義氣的個性。

    織田氏與德川氏結成"清洲會盟"後,本多忠勝曾跟德川家康來到清洲城,因為結盟屬於典型的強弱之盟,織田氏眾多家臣比較倨傲,對待德川家康的禮節上不夠尊敬,本多忠勝此時站了出來,大聲說

    "三河的家康殿下,與尾張的織田殿結為友盟,是為朋友之誼。今日特來拜見,汝等不知禮待之道,反而言行無禮,此乃對待友盟之道嗎?請自律"。

    這雖然不算是在敵營中,但是在外人面前維護自己主公德川家康的行為,倒有點像鴻門宴上仗劍執盾衝入大營維護劉邦的樊噲,典型的內心忠勇但風格野莽。

    而樊噲和張飛,恰好是有些類似的,都是屠夫出身的猛將,都有點脾氣暴躁,遇事容易衝動,一條直漢子。

    這兩個人的臉譜化雷同程度之高,到了現在的演藝圈,變成了這部三國戲演張飛,剛演完後就被拉到另一部秦末漢初的戲裡演樊噲的地步。

    這恰好看得出為啥稱呼其為日本張飛了,因為民間形象中,張飛就是這個樣子,嗓門大,爆脾氣,有事直接吼出來。

    另外,張飛跟老大昭烈皇帝劉備是桃園結義拜把子的兄弟,本多忠勝則年少跟隨德川家康去做人質,風裡來火裡去,共患難同榮辱,北京話說他就是德川家康的發小。按照重要程度和人際關係遠近也頗為相似。

    綜上所述,本多忠勝被人稱呼為日本張飛,其實還是相當恰當的。

  • 2 # 高盛號

    我來回答。

    不為什麼,日本人就是把他叫奧特曼或者超級賽亞人也沒毛病,他們願意怎麼叫就怎麼叫。

    帝國の絕兇虎:張繼科

    帝國の破壞龍:馬龍

    最強女王、無類の大魔王:張怡寧

    帝國の至寶:王皓

    次世代王者兼浴室修理の匠:樊振東ほぼ男子:李曉霞

    最強の女帝:鄧亞萍

    歸隱の掃地僧:劉國樑

    看日本人起外號一貫的誇張做派,這個猛張飛恐怕也是打了折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平夥很多人都知道啥意思,有句俗語是騸豬匠打平夥形容的是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