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橘子大叔

    (1)經濟: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標誌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中國的封建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尤其北方成就更為突出.生產力的飛躍引起了生產關係的革命.春秋戰國時期, 井田制(公田)逐漸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並最終透過各國變法確立了下來.

      (2)政治: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破壞了奴隸制的舊秩序,給人民帶來了災難和痛苦.但戰爭的結果加快了統一程序,促進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變革的步伐.隨著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壯大,他們在各諸侯國先後開展了變法運動,新的封建制度終於建立起來.變法最徹底  春秋戰國之交,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場社會大變革的風暴.

      在這場摧枯拉朽、勢不可擋的大變革中,舊的奴隸主階級沒落了,新的地主階級興起了;舊的奴隸制度和道德倫理觀念,被新的封建制度和意識形態取代了;一部分農民獲得較多的自由,社會的生產關係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階級矛盾尖銳激烈,兼併戰爭連年不斷,整個社會呈現出紛繁複雜的大動盪大改組局面.

      在這個時期,一個新的社會階層應運出現了,這就是士.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方面,地位雖然較低,但很多是有學問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曉天文、歷算、地理等方面知識的學者,有的是政治、軍事的傑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許行、陳相、蘇秦、張儀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或科學家.至於一般的出謀劃策、談天雕龍之流,以及擊劍扛鼎、雞鳴狗盜之徒,更是人數眾多.

      由於士的出身不同,立場不同,因而在解決或回答現實問題時,提出的政治主張和要求也不同.他們著書立說,爭辯不休,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等許多學派.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論語》《孟子》《墨子》《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則是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論語》《孟子》和《莊子》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的秦國,成為各諸侯國中實力最強者,後來發展成統一的核心力量.

      (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的反映.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的變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躍和文學藝術的繁榮.

      小結:春秋戰國時期,舊制度、舊統治秩序被破壞,新制度、新統治秩序在確立,新的階級力量在壯大.隱藏在這一過程中並構成這一社會變革的根源則是以鐵器為特徵的生產力的革命.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導致各國的變革運動和封建制度的確立,也導致思想文化的繁榮

  • 2 # 小小書生說史

    原因:

    1、春秋戰國時期就像現在的歐洲一樣,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度量衡,獨立性很強。

    而且那時候,大一統的思想,才出來,並沒有深入人心。就算有周王朝在,但中央起到作用不多。而後來的王朝統一戰爭,經過秦始皇的“書同文,車同軌”,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統一,能夠快速實現國家安定。

    2、從科學技術的角度來說,春秋戰國的統一戰爭最難。時代的後移,科學技術在總體上是前進的。在古代,會出現隔長江的兩個政權。為什麼?因為科學技術落後,較為強大的政權無法突破地理障礙,進行有效的軍事打擊。

  • 3 # 愛笑的番薯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春秋戰國時期的統一戰爭難度可以說超過了中國歷史上任意一個統一戰爭。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局勢實在是太亂了。

    1、社會性質亂

    春秋到戰國,整個社會的性質是由奴隸制開始向封建制度轉變的過程中。在當時各個諸侯國林立,有的國家是封建制,有的國家依舊是奴隸制度。由於制度的不同,導致各諸侯國之間的矛盾尖銳,難以調和,統一難度大!

    而後世的統一戰爭,基本算是封建體制內部的戰爭。

    2、思想文化的不同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人們的思想和文化也各有不同,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各有各的治國理念和處世標準。如此多的思想和文化對立讓統一的難度更加大了。在軍事上征服一個國家容易,但在思想和文化上去征服一個國家就困難的多了。秦朝二世而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秦文化沒有完全征服各個國家的文化。而後世的統一戰爭,由於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整個中華民族在思想文化上基本上是統一的。所以統一難度就低很多了

    3諸侯國家太多

    春秋時期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多達一百多個,主要有齊、晉、楚、秦、魯、宋、衛、燕、陳、曹、蔡、鄭、吳、越等十數國。到了戰國時期經過無數次的兼併戰爭依舊有著戰國七雄這七個實力強大的國家。這些國家大多實力相似,互相牽制。任何一方過於強大都會被其他國家聯合制裁,這麼一來二去,各個國家來來回回打了幾百年才統一。而後世的統一戰爭則並沒有那麼多的困難。

    4總結

    春秋戰國的統一戰爭,難就難在整個時代的局勢太亂了,不僅是諸侯國多,更主要是因為思想、文化和政治體制的亂。所以說春秋戰國的統一戰爭是最難的!

  • 4 # 山水

    由春秋時的上百個諸侯國到戰國時的七國,再到秦始皇統一中國,確實是歷史上難度最大的統一戰爭,原因是各個諸侯國文字不同、文化不同,大家互不服氣,最後就看誰的拳頭硬,而且要統一就要以一敵六,難度非常大。

  • 5 # 前可見古人

    統一戰爭歷來都是艱難的,為什麼說春秋戰國時期是最難的呢?

    第一

    春秋戰國時期都是諸侯國,在周天子的統治下,每個諸侯國都在自己的國土內繁衍生息了數百年,國內人民有歸屬感。

    春秋戰國時期是兩個時期,春秋時期,諸侯國用了近三百餘年的時間在修養生息,政治上,各種改革,變法連線不斷,而成功進行變法的國家則強大起來,透過這種政治變革,奴隸制度最終消亡,新興的封建制度逐漸確立起來。這也致使戰國時期各個國家基本上全部是兵強馬壯。

    戰國初期,各國混戰,爭鬥不休,但是各個諸侯國都是為了發展自己,沒有想要幹掉周天子,統一天下的意思。

    直到戰國後期,各大諸侯紛紛稱王,真正的開始了逐鹿天下。

    第二

    當時正處於百家爭鳴階段,各個諸侯國的思想文化,政治理念,文字習俗都不盡相同,也是因為百家爭鳴,那個時期可謂是人才輩出。往往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留下了趙國的胡服騎射,秦國的商鞅變法等等典故。更有縱橫家,在諸國之間遊說,推舉合縱連橫之策。每個國家都在積極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來說,那是一個無比輝煌的時代,也導致了戰爭綿延了數百年。

    第三

    諸侯國太多了,再強大的國家也打不過來,只能依靠時間來一點點的消磨,優勝劣汰。

    齊、晉、秦、陳、吳、楚、越、韓、趙、魏、宋、魯、衛、鄭、曹、鉅、邾、杞、楊、蔡、剡、任、滕、費、倪、曾、繒、邳、巢、隨、鍾吾、劉、六、召、周、道、房、沈、申、蘇、溫、廖、舒、舒鳩、舒庸、舒廖、燕、南燕、許、徐、虞、虢、黎、無終、中山、安陵、鄧、賈、邢、甘、榮、巴、蜀、單、州、胡、唐、賴、權、萊、逼陽、紀、遂、譚、代、黃、項、耿、霍、息、梁、芮、滑、薛、邿、章、頓、陸渾、肥、鼓、赤狄、潞國、江、根牟、應、羅、樊、毛、程、宿、詹、焦、祝、呂、聶一百零五國。

    另有義渠、大荔、孤竹、山戎。共計一百零九國。

    -----《史記》

    綜上所述,春秋戰國統一戰爭絕對是中國史上最難的統一戰爭了。

  • 6 # 文人鬼

    我認為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春秋戰國天下紛爭,戰國七雄各有優勢。但是,最終還是被秦國贏政一統天下,始皇帝真的很厲害!

    為什麼說中國古代歷史上難度最大的統一戰爭是春秋戰國的大一統呢?我認為主要是前無古人,畢竟之前沒有誰能建立大一統王朝,所以難度顯得更大。秦始皇贏政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所以他是“千古一帝”,只有他敢稱“始皇帝”。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有記錄的第一次大分裂時期,出現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諸侯紛爭,各方割據為王。原本由周王室維繫的一強局面被打破,諸侯部落崛起,氏族大姓興起。因而“禮崩樂壞”,天下戰亂不斷。

    史上第一次大一統,難度可想而知。我們可以根據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四個方面來逐一分析一下,這歷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統所面臨的困難。

    1.經濟因素

    各地經濟發展相互割裂而封閉,小農經濟本身就具有自給自足的特點,因此各國割據都有自己封疆裂土、佔地為王的基礎。因為有互為獨立的經濟,所以產生了割據的勢力與諸侯國,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春秋五霸”輪流當霸主,“戰國七雄”輪番爭雄,各諸侯國輪番上演,周王室日益衰微。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經濟上的統治力量,那麼要想實現大一統是非常困難的。

    就像我們現代的市場經濟,誰的經濟強大,誰壟斷市場,那誰就有可能成為行業的老大。行業的龍頭老大有資本、有能力去吞併和收購其他小的企業。而如果行業中各方都實力相當,那麼市場競爭會很激烈。

    而春秋戰國時期基本上各國經濟相對獨立,經濟實力都相差無幾。因此,這一時期的統一戰爭很難打,打了很長的時間。從公元前770年一直打到公元前221年,500多年的戰亂與割據時代。直到秦國的崛起和秦始皇的大一統才結束了經濟的孤立與隔絕。

    秦始皇統一後,推行的一項措施就是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推行半兩錢。而統一之前各諸侯國之間的貨幣,那是雜七雜八。有的用銅幣,有的用金幣。而形狀制式五花八門,有刀幣、布幣、圓錢。蟻鼻錢(銅貝)等各種形狀。

    說直白些,就相當於今天我們拿著各國不同的貨幣進行交易,無法計量也沒法換算。我拿著100元人民幣,他拿著100日元,你拿著100越南盾,大家都是100,誰虧?那時是春秋戰國時期,可沒有匯率換算啊!

    由此可知,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國經濟是多麼的孤立和隔絕,所以沒有足夠強大的經濟實力,一國是很難實現統一戰爭的。

    2.政治因素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沒有什麼政治正確。哪個的拳頭硬,那個能夠挾持周天子,那麼他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春秋五霸就是這麼回事,誰強誰當武林盟主。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也是輪番當大哥,要麼弱國聯盟制衡強國,要麼依附強國再奮發圖強。

    為了加強自己國家的實力,各諸侯國紛紛變法圖強。比如李悝變法、商鞅變法、吳起變法等等,雖然政治上都有變革,但是相對來說還是動態平衡,各國相互制衡。因而想要發動和實現統一戰爭,消滅六國實現大一統是很困難的。

    3.軍事因素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而經濟實力是最基礎的實力。

    春秋戰國時期500多年的時間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戰爭,恐怕數都數不過來。但是,軍事實力並不能決定一切。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基礎,很難打一場長達數年的統一戰爭。

    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國軍事實力其實看似此消彼長,但很長的時間裡都處於相互制衡的動態平衡之中。因為弱國會依附強國或者弱國之間互相結盟共同應對強國的吞併。

    所以,統一戰爭前後共花了500多年才逐步形成大一統的局面,最終由秦國使用“遠交近攻”,逐步各個擊破的方式才統一了六國。

    4.思想文化因素

    周王室在春秋時期便逐步衰微,到戰國時期群雄爭霸,在思想文化方面更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出現了百家諸子學說。文化繁榮是好,但是思想不統一就很難形成向心力,沒有思想文化的統一就難以形成認同感,那麼打動統一戰爭就有很大的阻力。

    為什麼花了500多年才能實現大一統?因為缺少能夠實現大一統的單一政治、經濟、軍事大國,還因為沒有形成統一的文化與思想。

    500多年的戰爭就是磨合,是民族的融合,是思想文化的碰撞與交融。長年的戰爭使各華人民渴望戰爭的結束,渴望過上和平的日子,因此統一與和平的思想與文化就慢慢形成了。

    秦始皇統一後有一個舉措就是統一思想文化,書同文,還有“焚書”也是統一思想的措施。

    你說春秋戰國時期的統一戰爭功能難不難,反正斷斷續續地打了500多年!我覺得這場統一戰爭挺艱難的,所以方顯得秦始皇的偉大。不是誰都有勇氣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是不是所有帝王都能叫“始皇帝”!

    總結

    春秋戰國時期的統一戰爭是很難的,但歷史的趨勢依舊是走向大一統。中國古代的歷史有一個基本的規律現象: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趨於統一。

    中國的歷史告訴我們,只有統一的中國才是強大的中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我們必將完成統一,必將走向盛世。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歷史告訴我們分裂沒有好處,統一和穩定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保障。

  • 7 # 隔壁老王談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均勢,誰也奈何不了誰,強如晉,魏,雖然可以滅亡一個諸侯,但想佔有或者統治是不可能的,商鞅入秦時,秦嬴連傳位於嬴渠梁,開始變法,變法據記載,分為兩個階段,其中比較重要的幾條,像廢奴隸制度,重農抑商等,這些變法用現在看來覺得很不科學,但這是當時最適合秦國的方法,秦華人少,傾國之力也不過兵士四十萬,這種國家怎麼能統一天下?很多人放棄種地當商人,本來產糧就少,這怎麼可以?打一場大仗要消耗近十年的存糧,可以說秦當時很虛弱的。更何況身邊有魏這樣的霸主,魏國當時魏武卒近30萬,這些都是脫產的職業軍人,另外還有屯兵,所以秦收回河西之戰打的太艱難。即使是魏國,打到趙國邯鄲,圍城許久,還是被圍魏救趙。當時各諸侯的願望也就是當個伯王而已。總結一下: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在人力,資源,制度,經濟,文化認知,生產力這些方面都沒有達到可以滅國的要求。這就是難度大的原因之一了。

  • 8 # 煙火映長安

    為了更直觀地描述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撥動歷史的時間線,將時間拉到千年之後的南宋末年

    公曆1235年,在南宋為端平二年,在蒙古則為窩闊臺汗六年。這一年,整個北方盡數被蒙古統一,蒙古鐵騎的足跡遠至中亞、西域及西伯利亞高原,軍勢強大,銳不可當。從地緣政治的地圖上看,南宋在蒙古鐵騎的環繞之下,幾乎成了一座孤島。蒙古一鼓作氣攻滅南宋,結束自五代十國以來諸國混戰歷史的成就,似乎很快將要實現了。

    蒙古滅宋

    與春秋統一戰爭一樣,這也是一場規模宏大的統一戰爭。對戰無不勝的蒙古軍隊而言,對南宋的滅國之戰,本該輕而易舉。可雙方戰事一開,竟綿延不絕地打了近半個世紀,屬實令人意外。

    與大部分人的印象不同,宋蒙戰爭爆發時的南宋,相對蒙古而言固然弱小,但更要強調的是那個“相對”。

    我們來看雙方的力量對比:北方的蒙古大軍,在先前統一北方的戰爭中先後覆滅了契丹與女真的精銳鐵騎,一舉成為東亞地區最精銳的騎兵部隊;隨後又啟用了大量漢人降將,並訓練了一支強大的水師,彌補了水戰的短板,從各種角度上,似乎都具備了統一的資本。

    再看蒙古的對手。此時的南宋仍控制著南方超過兩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江河湖泊、山脈丘陵,可作為寬廣的戰略縱深;坐擁人口數千萬 ,常備軍隊數十萬,同時還擁有統一而完備的政治組織制度,上至朝堂下至地方的管理機構運轉如常,可以保證境內的軍事物資及人力資源有效利用;同時南宋內部又有著強烈的文化認同,文教科技發達昌盛。當宋蒙兩方調動全國資源進行滅國/衛國之戰時,其戰爭的慘烈、艱難程度,無異於千年之前,秦滅六國、橫掃天下所面臨的局勢。

    而與蒙古只需面對一個南宋不同,大秦發起統一戰爭,需要面對六個與南宋相同體量的大國。

    而且與後世相比,春秋戰國統一戰爭的深層次阻力,在於當時上至諸侯下至百姓,皆對“大一統王朝”沒有直觀的概念。在秦之前,從未有哪個諸侯真正意義上控制著全國的領土,縱使天下共主周朝王室,於天下而言也不過是一個象徵意義。而戰國七雄任意國家,哪個不是如同南宋一般,擁有數百年的歷史文化積澱,有各自的文教科技,各自的文字、度量衡、貨幣,各自遼闊的國土與寬廣的戰略縱深,各自強大的常備軍力量,從中央到地方完備的政治組織制度。最重要的,經過春秋末期各國主動的變法與改革,七雄各國綜合實力皆得到大幅度提升,戰爭資源的調配效率發揮到了極致。戰爭形式從早先諸侯之間的權力博弈,真正上升到了“國戰”的領域。

    以長平之戰秦國的戰爭動員為例,史書記載,“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長平之戰

    注意,此條記錄發生在長平戰局陷入焦灼狀態之後,秦王(秦昭襄王)一口氣徵發黃河以北所有年齡在十五歲以上的男丁充入軍隊,馳援長平前線,截斷趙軍糧道。在此之前,兩國已經各自徵發了數十萬大軍在長平對峙。而根據現代學者的推算,長平之戰爆發時秦華人口不過600萬餘,趙國更不足秦國的一半。長平之戰還僅是兩國為爭奪上黨郡地區的控制權而爆發的區域性戰爭,雙方卻各自將國家的戰爭潛力極大地動員起來。統一之戰的艱難,由此可見一斑。

    倘若是真正攻滅一國的戰爭,則又是另一番曠日持久的歷程。公元前316年,秦國佔據蜀地,以求謀劃進攻下游的楚國。楚國的領土便如昔日南宋一般,疆土廣闊,戰略縱深寬廣。倘使戰事焦灼,楚國單憑國土面積便有可能將秦軍拖垮在進攻的路上。因此,秦軍才在蜀地停下腳步,開墾荒地、興修水利,足足用了近四十年的時間苦心經營蜀地後方,直到公元前280年才正式發起對楚國的滅國之戰。

    軍事與後勤上的準備還僅僅是一個側面,對於已攻佔領土的消化與吸收又是一大難題。在秦國發起滅楚戰爭時,後方剛剛吞併的韓、魏兩國實際上並不穩定。昔日兩國的舊貴族與將軍在民間仍有廣泛影響,趁著秦軍主力集中在楚國前線時發起了大規模叛亂,以致連剛剛獲得的楚國佔領地都隨之搖搖欲墜,致使第一次滅楚戰爭無功而返。這還僅是單單攻滅一國,秦國在其中耗費的時間便幾乎與蒙古滅宋消耗時間相當。

    都江堰,秦國經營蜀地的標誌

    而相同體量、相同難度的戰爭,秦國還要準備六次。在這個過程中秦國又並非始終處於攻勢,前有秦莊襄王三年,魏國信陵君引五國伐秦,兵鋒一度推至函谷關;後有秦始皇六年,趙國領五國聯軍合縱伐秦,兵鋒一度攻入關中平原。戰國末期的統一戰爭,實際上便是七個將戰爭潛力發揮到極致的國家,舉國之力,在廣闊的疆域上進行反覆的拉鋸戰爭的過程,其間又涉及到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的政治博弈,涉及到商貿道路通行、耕種面積與後勤糧草等經濟問題,是對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全面考驗。對各個諸侯國而言,不到打光家底的一刻,戰爭絕不會終止。

    這樣一場統一戰爭,說是中國歷史上難度最大的統一戰爭,也算是實至名歸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尿酸高病人,最該忌口的不是酒,而是這4物,究竟說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