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村小水

    老有所養”是每一個老人都希望得到的,但是農村養老保障資源卻遠遠低於城市。在農村50年後、60年後都是六七十歲的人了,這部分人都經歷過最困難的時期,在那一輩種地也遠比現在艱辛得多,但是他們現在都老了,該怎麼養老呢?

    農村50後、60後,養老面臨哪些難題?

    1、養老模式單一,以子女養老為主

    那個年代鼓勵多生孩子,多說“養兒防老”。但是有很多根本靠不住,生得多的子女互相推卸責任,生得少的子女壓力大。

    “手頭每錢,地也種不動老伴兒還得看病買藥”,用這句話形容那輩的人太貼切了。老一輩人種地都是靠苦力,在不停的消耗自己的身體,等到老了落得一身病,自己的生活無法得到保障。

    2、農村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越來越多,老人沒有人照料

    現在外出打工的農民工越來越多,在農村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村裡大部分都是老人,而稍微年輕的都出去打工了,農村留守老人越來越多。

    農村留守老人吃飯、看病都要靠自己,好訊息是農村現在有了農村醫保,看病稍微不貴了,我們這裡每人每年是250元,但是不能生大病。

    很多留守老人行動不便,做什麼都是靠自己,生活過得很苦很難。

    3、這代老人幾乎沒有什麼積蓄

    這代人生活在最艱苦的時期,一般來說剛好“解決溫飽”,身上的積蓄很少。

    有的老人留有一點積蓄,但是都花在子女建房上,最終還是苦了自己。因此,農村的老人是非常節儉的,但是他們最怕的就是生病,一旦生病就沒人照顧,有時候會買不起藥。

    4、大部分老人都集中在農村,老人養老,國家每個月給的錢太少

    我們這裡70多歲的老人每個月能領取70多塊,這70多塊能買啥?現在的人上班都交養老金,雖然老一輩的人沒有交養老金,但是他們對社會的貢獻是最大的。

    那一輩人靠著自己的雙手為社會主義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很多“不毛之地,被改造成了良田”,老一輩人過得太艱苦了,他們理應享有更好的保障制度。

    如何解決這種難題?

    1、加大農村養老資源的傾斜

    農村老人養老金太少了,我建議可以提高養老金的額度,這可以從最根本上解決農村老人養老難的問題。我建議農村老人65歲以上有自己的養老金。

    2、加大對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讓更多的人回到農村

    現在在農村,年輕人都往外跑,村裡都是些老人。現在的農業都在靠老一輩人支撐,如果老一輩人去世了,試想會有多少年輕人願意種地?那時候的荒地肯定會更多,“農業是國家之基”,那時候農業安全還有保障嗎?

    如果我們振興農村,這樣更多的年輕人也願意會到農村,不僅能保障糧食安全,而且還可以緩解農村老人沒人照顧的問題。

    總之,“農民一輩子真的太苦了”,我們理應給他們更多的資源,讓他們“老有所養”。

  • 2 # 蔣老師128

    關鍵是沒錢,農民本來掙得就不多,加上供孩子上學,然後負責孩子成家立業,這已經話費了他們大多數的積蓄,如今他們都老了,幹不動重活了,錢掙不來,又要吃一些小零藥,加上日常開銷,真是捉襟見肘啊!這就需要國家給予幫助,發發養老金吧。

  • 3 # 達信超信

    1、看病難

    雖然現在農民的整體收入提高,但是日常開銷也很大,對於50後和60後的老人來說,由於年輕的時候家庭條件並不是很好,一直都在參與重體力的勞動,所以留下了不少病根兒,年輕的時候感覺不出來,老了才慢慢的顯現。所以這些老人的身體素質都不是很好,容易感冒發燒也容易患上其他的慢性病。這些疾病都是需要花費不少錢的,雖然說有新農合可以報銷,但畢竟不是全部報銷,很多老人都在為此發愁。

    2、子女結婚難

    很多50後和60後的老人現在還面臨著一個難題,那就是子女的結婚問題,特別是有兒子的。眾所周知,現在的男女比例失調情況特別嚴重,再加上天價彩禮的影響,很多男人一時之間都娶不到媳婦,眼看著已經三四十歲,卻還是光棍一條,父母肯定是非常著急的。可是自己年齡大了,又沒有那麼多的錢給兒子買房子和支付彩禮,只能是眼睜睜看著兒子打光棍,這確實是很無奈也很心酸的事情。

    3、掙錢難

    積蓄虧空也是大部分50後和60後農民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是他們現在所面臨的難題。雖然說這一部分人也辛苦了一輩子,但是幾乎沒有存下什麼錢,甚至還欠下了外債。這話看起來好像是危言聳聽,其實不然,雖然說農民省吃儉用,但是他們沒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只能是依靠種地賺錢,要不然就是在城市裡從事一些比較底層的工作,根本就賺不到幾個錢,日常的生活開銷那麼大,年齡大了賺不了錢卻還是要生活,有時候還要補貼子女,之前即便有積蓄也虧空了。

  • 4 # 農村創業高華

    養老問題,尤其是農村養老問題確實值得我們重視,農村的生活環境本來就不如城市,收入水平更不如城市。城市老人一到60歲就可以享受悠閒的退休生活。比如在家帶帶小孩,跳跳廣場舞,散散步等等等。

    而農村老人不行,農村很多農村老人也會帶小孩,但是農村老人是逼不得已才帶小孩的。因為農村留下的人口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很多農村老人一邊帶小孩的時候還要一邊去田間勞作。更多的老人是一直在田間勞作的做不動的那天,別說60歲了,70,80都有可能為了生活而在田間勞作。農村老人真的是太苦了。

    現在農村50後,60後已經60,70了。如果是在生活在城市已經退休了,但生活在農村 的話,這個年齡一般還在田間勞作或者在村子周圍務工,比如,哪家建房子幫忙做下小工,或者去山上砍些木材賣掉。更多的是在田間勞作,以這些微薄的收入來維持生活。

    這是農村最為普遍的現象。

    由於農村就業機會不多,年輕勞動力基本都出去務工去了,農村老人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照顧自己,有些老人還要照看小孩,有些上面還要年邁的老人。雖然說很多時候可能有子女會給點生活費,但是大部分生活來源還是靠老人們自己的。農村老人尤其是50-70歲的農村人很難做到真正的養老。

    那麼農村50後、60後,養老如何解決呢?

    現在農村50後,60後的養老問題最為常見的現象是自家問題自己解決,老人60-70歲,兒女30-40歲,小孩1-10歲可能還有,可能還要年邁的父母。如果兒女事業有成,那麼有個安享的晚年。但是啊,中國現在80%以上的人的收入在每月5000元以下,更不用說農村人了,大部分家庭是整個家庭都困難啊,單靠自家很難解決農村養老問題。

    還有一種常見的現象,是養老金。比如說社保,農保等等等,可惜農村每月可領的實在太低了。

    我心目中最為理想的農村養老情況是這樣子的。

    以當地農村為原點,在當地農村的周別或者村子裡建一個農村活動中心或者農村福利院,讓農村晚年養老有問題的老人去福利院養老。生活所以開銷,包括日常生活用品都由村上統一配送。農村建設活動中心的自己需要國家補貼一部分,村上出一部分自己。農村人18-60歲之前每年出一點點資金用來養老。錢可以出的很少,但必須每個在當地戶口人都要出,當然60歲以後想不想去那養老自願。

    我們要把農村當做一個大家庭,村上村民都是家庭成員。當然了,現在農村的老人養老還是得靠我們年輕人。我是高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現在致力於家鄉的發展和建設。喜歡討論三農話題的朋友,請點點關注,我很樂意和大家討論各種三農話題,謝謝大家!

  • 5 # 山上虹樂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一,子女撫養。解決一部分,這是養老體系有待完善之前的過渡辦法,也是目前比較好和比較直接的辦法。二,子女的數量和承擔能力的影響,可以透過現金保險的方式解決。三,也可以透過實物或資產的方式來保險。二三兩種方法類似,只是保險的方式不同,根據不同的身體狀況,最後都是透過養老院集中贍養或居家贍養來實施。總之,個人和社會都要共同進步,共同把養老體系完善起來。

  • 6 # baba159057331

    如今老農民如果沒有錢,只能靠兒女們養老了,但兒女們也沒錢,還要管小孩讀書,現在學費都要花很多錢,所以兒女們的生活壓力也很大。如果土地確權後,可以流轉,應該是農民老人的一線生機,他們可以把剩下的十幾年的生存希望放在流轉費用上,我想是個可行辦法。

  • 7 # 開拓美好的生活

    主要是有一個好的養老模式,怎樣解決農村人養老的問題,就某個人來講,首先是孑女孝順,其次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經濟來源,再就是要有一個鍵康的身體,一個人孤獨,可以組團搭伴養老,總之,農村人養老最大的難事是經濟問題,國家集體個人都要籌集一部分,讓他們歡快安祥的度過晚年的生活。

  • 8 # 想發發發

    主要的問題是基本生活的經濟來源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是個大問題。但細想起來,我認為有個辦法合情合理,50,60左右的人都是過去國家統酬統購交過公糧,餘糧,調豬,義務勞動有貢獻的人。現在人老體弱,無生活保璋,國家也應當按照統一調配的方法,支援支援這部分有貢獻的人度過終生的最後難關。

  • 9 # 我是好老譚

    農村50後、60後的人如今已是六七十歲了,磨難較長,吃苦較多,操心較大,壓力較重。現在體力下降,思維侷限,反應遲鈍,有的疾病在身,有的孤獨單身,有的子女不孝,甚至虐待,不管不問被拋棄等,老無所依靠,老無所養,是當前突出的難題。要多管齊下,採取過硬措施,逐步解決:

    一是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弘揚養兒防老傳統風尚,提倡居家養老,使老人身邊有親人,享受天倫之樂。對不孝敬父母、不管不問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子女,要嚴加管教和懲罰。

    二是政府加大對60歲以上,每月發給養老金的數額,使其生活有保障。也可實行農民退休制度,發給一定數額的退休金。

    三是鞏固政府養老,發展社會養老。

    四是大力發展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改善農村養老環境。

  • 10 # 讀春秋思無忌

    首先要向這一代老人致敬。

    他們陪著共和國一起成長,特別是50後,童年時便遭遇了60年的大饑荒,有的甚至啃過樹皮,吃過觀音土。等他們長大時,高考還沒有恢復,高中也很少,男生初中畢業,女生可能字都不認識。

    輪到他們結婚時,計劃生育又來了,因此,那一代老人的孩子很多是獨生子女,或者兩個。他們的孩子大多是80後,長大後由於高考開始擴招,其中一大部分都考上了大學,父母們流淚將他們送進大學,而孩子們畢業後,幾乎都留在了城市。

    因此,家中只剩下相依為命的老父母,獨守著幾畝田地,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享受幾天天倫之樂。

    這大概便是這一代老人的特點吧。

    如今,這群人已過花甲,有的已經古來稀,他們的養老都面臨著哪些問題呢?

    一、孤獨

    上文提過,他們孩子少,大都在城市打拼,很少有機會回家探望父母。當孩子們邀請他們去城裡居住時,老人便是以各種理由拒絕了,其實,他們根本適應不了城裡的生活。所謂葉落歸根,年紀大了,老人更眷戀家鄉的故土,閒暇時寧願和老鄉們聊聊天,喝喝茶,打打麻將。

    生活是自由了,卻又少了傳統的那種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二、疾病

    這個年齡段的老人們,身體早就不如從前。如果你去城裡的醫院,你會發現門診總是那些熟悉的面孔。他們也與城裡老人一樣,不過不到下不了床,他們從不忍心打電話給城裡上班的孩子。

    因此,多數農村老人小病就熬著,久之,便可能發展成重病。更令人難過的是,即使住院了,城裡的孩子也無法在床頭盡孝,再加上孩子少,因此,老人住院和出院後的照料都成了問題。

    三、養老

    他們的養老金很少,可以說只能買幾斤肉吧。

    因此,經濟發達的地方,老人的生活費基本是靠自己打點零工,以及兒女們平時給的一點生活費,生活基本沒多大問題。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小康社會,既要包括城鎮,也不能忘了農村。而如今現狀是,事業機關單位的退休職工和農村老人之間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農村老人之前沒有繳納養老保險,如今老了,當然無法享受養老金的紅利。然而,他們也是共和國的建設者,只是分工不同。現在的人工成本漲了幾十倍,然而糧價卻幾乎沒怎麼漲過。雖然種田沒多少技術含量,但是糧食關乎民生,糧價屬於管控物件,不可能開放。我們必須承認這背後做出奉獻的就是農民。

    雖然糧價必須控制,但是可以酌情給予相應補貼,將它計入農民的保險賬戶。這樣,農村老人養老金也能增加一些。

    其實,對那些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來說,每個月即使少拿幾百元,根本不會影響其生活質量,而如果每月能發放幾百元給那些真正有需求的農村老人,那便能溫暖上億勞動人民的心了。

    當養老金問題解決後,農村可以考慮運營一些養老院,照顧那些有需要的空巢老人,既盤活了養老金,也向社會提供了一些就業崗位。你說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條上有哪些大V是假股神或超爛的股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