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高雲淡0629

    幼稚的提問,過節很好能天天過嗎?為何奧運會金牌珍貴?因為她四年才辦一次,要是年年都有奧運會,誰還拼了命的去爭取?

  • 2 # 吉月文

    奧林匹克運動會實際上有古代和現代之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具體舉辦情況,史料上的記載相對有限。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似乎沒有特別明確的時間間隔規定具體的舉辦時間有一定的偶然性。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事實上是一種打著古代旗號的現代綜合性運動賽事。換句話說,只是借了古代的名號而已。創辦人是法華人顧拜旦。至於為什麼是4年,這是顧拜旦本人定下來的規矩。就應該是顧拜旦本人權衡以後給出的這樣一個結論。這一點恐怕沒有什麼古代奧運會的歷史傳承。

    一年一屆肯定是不現實的。畢竟舉辦運動會和參加運動會都是要花錢的,年年都搞一趟,無論是舉辦方還是運動員自己恐怕都受不了。這裡就必須要指出,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早期的時候是不接納職業運動員的,僅向業餘運動員開放。其實就當時來說,有少部分運動已經開始有了職業運動員。說到底就是這些人可以憑藉運動本身來掙錢。尤其是比較具有觀賞性的運動專案,比較典型的是拳擊,網球等等。其實直到現在職業運動員也不參加奧運會的拳擊運動。只不過後來隨著奧運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有大量的職業運動員開始參與奧運會,奧運會為了提升自身的影響力,也不再堅持必須由業餘運動員參賽的這樣一個規矩。既然是以業餘運動員為主體,那麼這些人參賽是沒有辦法獲利,同時也沒有辦法獲得政府或者社會上的資助的。所以要參加奧運會都得自費,花的錢其實也不少。尤其是在100年前交通還相對落後的時候。

    那有人當然會打破砂鍋問到底,接著問為什麼不是兩年三年或者5年,而非要是4年呢?其實從時間上看兩年也太密集了,和一年的情況相比有一定的類似性。三年五年的話,其實和四年都可以。這個時候這種選擇就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過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奧運會選擇在閏年舉辦。那麼閏年恰好是4年一次,可能和這個有一定的關係。這樣方便記憶。

    搶辦奧運會不是歷史上的常態現象。事實上在歷史上和現在,奧運會常常是受冷落的,很難找到舉辦方。奧運會熱門僅限在少數時間。為什麼奧運會在大部分時候都冷落呢?原因很簡單,奧運會是一項投資巨大,而且很容易形成大量閒置資產的活動。奧運會作為一個綜合性運動會,需要建設幾乎所有運動類別的場館,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所有運動都能夠在民間廣泛傳播,所以冷門運動在賽後導致運動場閒置的現象就是非常普遍的。歷史上最有名的奧運會,虧損是蒙特利爾奧運會。這個加拿大城市在1976年舉辦了奧運會,但是造成的虧損,據說用了30年才償還結束。很多國家和城市都認為自身難以承受這種財政壓力,因此就不願意申辦。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是一個轉折點。這一次奧運會是歷史上最商業化的一場奧運會,也是真正意義上盈利的奧運會。美國商人尤伯羅斯全方位的改造奧運會的商業體系,利用奧運會在世界上的巨大影響力,獲取了鉅額的商業利潤,從而來支援洛杉磯奧運會的舉辦。奧運會商業化的成功使得奧運會賠錢的概念被顛覆,所以後面就形成了各國競相追逐奧運會的局面。

    但是自2012年以後,奧運會的申辦再次受到冷落。主要原因恐怕還是在於利益。第一是因為目前奧運會越來越龐雜,專案越來越多,導致申辦和舉辦的成本也越來越高。第二是因為年輕人對於奧運會的熱情在下降,導致奧運會的商業價值也受到了影響。國際奧委會雖然推出了青年奧運會試圖提升奧運會在青年當中的影響力,但從成效來看不是很好。今年美國NBC作為奧運會在美國的轉播商因為收視率不佳而向廣告商支付了補償金。這就是奧運會影響力下降的一個重要表現。因此,奧運會的申辦熱情也就越來越小了。今年甚至於將2032年的奧運會主辦權交給了澳洲的一箇中小城市布里斯班。根本原因是因為它是唯一的競選城市,實在找不到候補只能給它了。

    就現在來看,奧運會的申辦並不熱。至於國內一些城市躍躍欲試,在那喊出要申辦奧運會,不過是媒體在那捕風捉影而已。嚴格來說,奧運會的申辦權不在中國地方政府手裡,而在中央層面。中央不支援根本沒有辦法申辦,所以那些傳言當不得真。至於國外現在沒有幾個城市有意願申辦奧運會,否則今年申辦2032年奧運會也不會這麼冷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裡的閒錢到底應該拿來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