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程式碼藝術協會會長
-
2 # 折羽者
這個純屬幻想。騙子這個概念,如同妓女一般,從人類發展出社會就產生了,是一種極其古老的職業。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此為亙古不變之真理。逐利,人性也。這個利,不但指的是金錢,更廣泛來說是人們希望獲取更好的事物的慾望,這是推動人類社會不斷髮展的源動力。秦年漢月,此時彼地,人們所追求的,雖包羅永珍,但籠歸起來,不過一利字。利字當頭,無人可免。所謂利令智昏,再老套的騙術,一樣有人會上當。綜上,不再有詐騙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追求的是扼殺詐騙的溫床,儘可能減少詐騙案,盡最大努力挽回損失。
-
3 # 木風視野
詐騙犯簡直是嫉惡如仇!十年前線下猖狂,十年後線上猖狂。
2011年,那個時候我在深圳一臺資公司做領班,一個新入職不到一個月的人未發工資給找我借錢,因為我是他的領班,一是維護工作正常開展,二是希望拉攏人心,借了500給他,沒曾想,工資一發自離失聯了。500塊看清一個人,成本真的高。我的初心錯了嗎?還是人心險惡!
2014年的時候,我一個從小長大的夥伴,被他的朋友從雲南老家騙到江西,改變了一生的命運,到了江西指定地方才知道,其實就是傳銷,最後高樓墜落,雙腳粉碎性骨折,前後大小手術花費50多萬,恢復期近4年,現在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目前自己開車拉貨跑跑運輸。
2019年,座標昆明,我工作公司的合作方一個員工,線上某遊戲,前後投入88萬,變相詐騙,血本無歸,精神受到極度摧殘,命運及其不公平,後在某工廠工作發生意外當場離世,他才33歲呀,直到現在詐騙方依然不知所蹤!
2019年12月,本人被那種上門說辦理信用卡,什麼POS機,哇,那口才相當了得,然後交了300塊,大家也知道什麼後果了
詐騙不管是線上線下,這只是我身邊知道的案例,想必全國很多受害者飽受摧殘!
我們做不到如何不在有詐騙,但我們可以做到預防為主,減少損失
1.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不管是認識的,熟悉的,陌生人也好
2.提高自身的警惕性,學會判斷事情的可控性
3.保護好自己的個人資訊(身份證截圖不要儲存手機)
4.不要輕易下載APP,很多非法APP下載後,你手機的儲存資訊就洩露了
5.不要隨意開啟連結
6.但凡是有金錢交易(刷單,副業,兼職)需要什麼押金,墊資,切勿相信
7.別人薅羊毛的截圖隨便PS一下你就相信了,不騙你騙誰呀
8.陌生電話不要接
10.找工作投簡歷找正規平臺
希望以上對你有幫助!
-
4 # 鬱金香137652766
如何不再有詐騙?
這個問題,從80年代初開始,詐騙份子就出籠,從街頭電線杆的小廣告治性病和求子廣告,到能治百病的保健品。和前幾年到處牆上寫的辦證小廣告,在到現在的電信詐騙。一看滿大街都無時無刻沒有騙子的出入。好像我們每天都要應對這些騙子的無孔不入。稍不小心就本騙財少者幾百元多的上萬元。怎麼辦?第一,不用手機也不上網。第二,到農村去種地,種水果。養牛,羊種植經濟作物。第三。不看電視廣告,不信他人的吹噓。騙子就沒地方行騙。
-
5 # 刀砍蚊子
1/7分步閱讀
沒有佔小便宜的想法
人最忌諱的就是貪,畢竟如果沒有貪慾即使是再高明的詐騙犯也沒辦法騙到的,當然除卻那些因為著急擔心而受騙的人。讓自己不要有佔小便宜的想法就好啦。
2/7
不接聽陌生電話
除了第一種被騙比較多的就是第二種,接到什麼電話說自己孩子有什麼危險或者說自己有什麼危險,這種也一定不要相信,相信正規渠道來的電話才好,陌生的電話就不要接聽了。
3/7
找人確定相關資訊
4/7
不幫助相關陌生人
人們都說如果自己比求助的人弱小,那一定不要釋放你的善意,畢竟這個社會還有很多人利用善意來做其他的不好的事情。陌生人求助讓他去警察局吧。
5/7
謹慎莫名的善意
除了自己不要幫助別人以外,對於自己在困境中別人伸出的援助之手也要當心,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黑車事件之類的,寧願求助警察之類的也好啊,當然要注意不是穿制服的一定是警察,警察局的才好呢。
6/7
尋求幫助找公職
除了上面說到的求助警察局,另外有一些需要幫忙的話可以撥打一些電話之類的,如果都沒辦法實現的話,找就近的出現的公職人員也可以,比如醫院、學校、大廈之類的任職人員。
7/7
三思而後行
最後就是要提醒各位,如果有驚喜發生,比如抽中什麼獎、買什麼送什麼之類的一定要注意,不要立刻付錢,多想想再確定哦,很多都是託啦。
-
6 # 戈硯
依靠國家法律,詐騙一律重判,連累子女三代,不許參軍,公考等等。這樣嚴厲打擊,詐騙罪自認會少點。否則不好使。
回覆列表
在現如今物慾橫流的社會,金錢是每個人夢寐以求孜孜不倦追求的東西。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有一些人在追求金錢的過程中會不擇手段,飢不擇食,坑蒙拐騙。現在的社會變得越來越浮躁,所以這種行騙的手段和人群也是層出不窮,與此相對應的就是那些被上當受騙的人,這些人有的文化知識比較欠缺,但即使有很著很高的文化水平,上當受騙的人也大有人在,那麼為什麼這些人會上當受騙呢?其實詐騙的手段和心理也在不斷更新,方式多樣多變,這裡不可能一一列舉,但主要上當受騙的心理原因還是想不勞而獲,幻想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大體上有幾以幾個小方面:
一是啟用效應,這種手段就是先用一個小小的請求,然後讓人接受併產生信任,接著騙子會逐漸加碼自己的請求,開始時也會根據上當受騙者的心理不斷再次強化接受和信任,待時機成熟後完成最大的行騙目的,舉個例子,比如現在刷單陷阱很多,套路基本上就是刷單返利,最開始的刷單金額和返利都比較少,所以行騙者說到做到,這時很快能博取受騙者的信任,後面的大單也就自然而然的上當了。
二是時間緊迫也成為騙子的一種手段。對於一些人來講,用時間緊迫這樣的方式來吸引眼球博取信任是再好不過的一種施騙手段了。這就是人所講的閉點時間效應。他們會利用剩下的時間不多了,千載難逢,今天是最後一次機會啦,來讓人產生錯覺,從而達到他們欺騙人的目的。
上面舉的例子僅僅是行騙手段的冰山一角,其實我們避免上當受騙的原則就這麼幾個,只要仔細斟酌,一般不會被騙,比如不要幻想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不要想著不勞而獲、主動找上門給你送錢的事90%是有問題的、無論多大利益,自己不瞭解的事情不要做等等,堅持住,守住這些原則,上當受騙的機率會很小,希望上面的回答對你和所有人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