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哈哈噓一聲
-
2 # 珍惜53261796
隨著新冠病毒全球化趨勢,境外疫情的不斷髮展,專家預測新冠病毒有可能會與我們人類長期共存。所以說不管什麼季節病毒會存在的,我們都要做好時常的防護,勤洗手多喝水,多通風,出門戴口罩,儘量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去,千萬不能大意失荊州。我們國家的抗疫能力世界第一,人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很慶幸自己生在中國
,我為我有強大的祖國而自豪!中國加油!
-
3 # 春天的腳步山野村夫
透過大半年的抗疫實踐,我們也看出,這該死的新冠病毒,既不怕冷,也不怕熱,還無孔不入。不過,最寒冷的冬天,我們以經渡過,並且有效的控制住病毒傳染。炎熱的夏日,我們正在堅持常態化防控,而且成績顯著,北京防控,成功阻擊病毒傳播,其它地方,常態化防控疫情嚴密佈置。可以這麼說,中國在黨和政府的英明領導下,舉國同心,無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完全有信心,也有充分的把握和能力戰勝並控制住病毒傳染。
-
4 # 激思
目前,據世衛組織報告,全世界新冠疫情還未達到最高峰。世界疫情仍在蔓延,特別是美國、巴西、印度已經成為重災區,不能不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但是中國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並積累了阻擊疫情的豐富經驗。中國區域性地區如北京、大連、烏魯木齊先後發生小範圍的疫情,都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但是按時流行病專家的預測,今年秋冬季轉涼,再次爆發的可能性是有的,要提前作好醫療物資、財力等方面的準備。
自己想天氣轉涼,爆發的可能性是有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世界疫情仍然在蔓延,有的國家如美國已經失控,歐洲疫情又死灰復燃,外防輸入的任務艱鉅。
二是無症狀感染者增多,為防控疫情增加了難度。
三是世界交流不能停步。人員往來、貨運往來不可停止,也為防控增加了難度和變數。
四是新冠病毒有發生變異的可能,對病毒的認識、傳播、變異等還需要繼續攻堅,未知的因素仍然存在。
針對疫情,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必須高度重視。作為個人,帶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注意個人衛生等仍然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如條件允許,作好個人檢測也是十分必要。
任何人都不希望天氣轉涼,再有疫情發生。但是能做到的就是相信政府、相信科學、相信一定能夠戰勝病毒。
-
5 # 藍天白雲是希望
感恩鍾老!鍾南山老人在疫情期間的貢獻那麼大,怎麼就沒訊息了?
鍾老安好!保重身體!衷心感謝您,希望您壽比南山不老松!
-
6 # 愛聊天的大媽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至今,已經有半年多了,中國的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隨著疫情的好轉以及夏天的到來,人們關注點已經逐漸從疫情轉到重啟經濟,復產復工,恢復民生上。每個國家都在希望重振經濟,恢復正常生活。可是現在有的國家的疫情還在蔓延,有的國家疫情還很嚴重。甚至有專家預測也許新冠病毒將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與人類共存,人類再也不能回到過去的所謂的“舊常態化”了。中國有效的控制住了疫情了,但千萬不可大意,只要境外一天沒有控制好疫情,我們一天都不能放鬆,我們一定要有防範意識,嚴防境外輸入。下面我來回答一下題主提問的“夏天溫度如此之高,新冠病毒尚不能斷絕,待到天氣轉涼,疫情還會重來嗎?”的問題。
一、新冠病毒不受環境氣溫的影響,要在50多度以上的溫度才能殺滅,畢竟再熱天氣溫度也達不到50多度以上,所以現在夏天的溫度達不到消滅疫情的溫度。
二、至於“天氣轉涼,疫情還會重來嗎?”的提問。我們國內已經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只要嚴防境外的和疫區的輸入,我們只要做好防範措施,出門帶口罩,儘量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去,勤洗手,多運動,睡眠充足,提高免疫力。疫情就會遠離我們。
-
7 # 欽佔你心
雖然現在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但是新冠並沒有離我們遠去,有專家就曾說過:今年的秋冬季,中國還會爆發第二次疫情,現在的疫情已經是全球蔓延了,特別是美國和印度,每天確診和死亡的人數都在不斷上升。我們作為印度的鄰居,不可能獨善其身。
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抵抗力,聽從鍾南山院士的忠告,儘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如果要出門,一定要做好個人的防護。鍾南山院士已經八十多的高齡了,為了中國的疫情可謂是鞠躬盡瘁,願他老人家一定要保重身體,因為他是我們的靠山。
-
8 # 星星媽育兒說
夏天溫度如此之高,病毒尚不能斷絕?
很多人期望高溫天氣,能讓病毒逐步消失。然而,事與願違,全球病例累計超過1817萬人,昨日新增病例22萬人。雖然巴西和印度的氣溫比較高,但是病毒蔓延的速度也沒有減緩,巴西累計病例有273萬人,昨日新增病例2.4萬人,居全球第二。印度昨日新增病例是全球比較高的,5.2萬人,遠超美國的4.9萬人,印度累計病例有180萬人。沙烏地阿拉伯病例累計28萬人。確診病例超過20萬人的有19個國家,病例在5-10萬人的有25個國家,疫情在200多個國家內持續蔓延。因為各國對於抗疫的態度和力度不同,病毒在今年夏天消失,已經不可能了,更不用說能結束疫情,全球疫情越來越嚴重了。
待到轉涼,疫情還會重來嗎?張文宏教授提過,今年秋冬11月份,全球會迎來第二波疫情。對於病毒而言,高溫對於病毒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如果到了秋冬時節,病毒的複製能力大大增強,而且冬季人們更喜歡在室內聚集,這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等到天氣轉涼,秋天和冬天的時候,或許會重新出現第二波疫情,但是不是國內,而是國外。國內這幾個月,也有幾個城市出現反彈,比如: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疫情是在6月份,7月份大連和新疆烏魯木齊疫情出現反覆。
受國外疫情的影響,國內在今年到明年,疫苗面市之前,要進行長期的抗疫。我們要做好這種病例接近於零的水平,偶爾出現疫情反彈的心理準備。待到轉涼,疫情還會重來,但是對於國內來說,疫情防控體系更加的完善,精準防控和聯防聯控,能把疫情控制在很小的規模,不會造成像第一次那麼大型的爆發。
-
9 # 老霍雜談
今年的夏天,溫度很高,但疫情並沒有隨著夏天的溫度高而消滅,還時在全球蔓延很嚴重,預計,到秋冬季會變本加厲的危害我們人類,這是為什麼?
的確,秋冬季的溫度很適合病毒的傳播,一般大型傳染病,都是發生在冬天或春天比較多,適合病毒傳播,但這次病毒很狡猾,夏天同樣在世界上傳播很快。全球突破1800萬人次,向美國,歐洲,印度,天氣炎熱,病毒蔓延很嚴重,到秋冬季,疫情會加速蔓延的,一定要早做準備,防範疫情進一步上升。
作為中國內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政策,要堅持常態化防控工作,不能給疫情再次蔓延的機會,秋冬來臨,氣溫變低,適合病毒的傳播,我們要做到隨時出現,隨時進入臨戰狀態,嚴防疫情的再次發生。
總之,國內各地都要高度警惕,病毒就在我們身邊,不要大意,隨時做好防控工作,做好個人防護,盡最大努力,保持好國內安穩的良好局面。 -
10 # 明清大歷史
夏天溫度如何之高,新冠尚不能斷絕,待到轉涼,疫情還會重來嗎?
此時正值北半球炎炎夏日,然而當前全球疫情最為嚴重的三個國家之中,就有兩個位於北半球,等到氣溫轉涼,疫情捲土重來也應該毫無疑問了。
一、 美國、印度兩國當前疫情嚴重,病毒已經攻入政府中樞我們可以看到,儘管現在美國正值夏日,但只有3億人口的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卻是全球最多,現已經超過481萬例,累計死亡病例也超過了15.8萬例。而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釋出的預測模型表明,到了8月15日,死亡人數可能高達17.5萬,另外最近一些州報告的新病例和死亡人數還在不斷重新整理紀錄,美國疫情形勢愈發嚴峻。
而印度雖然處於熱帶地區,但也沒能夠躲過病毒的光臨,現在也已經成為了全球疫情第三嚴重的國家,現已確診180萬人,死亡3萬多人,大有向著疫情震中發展的跡象。另外印度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昨日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證實,自己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現已住院接受治療。這是印度聯邦政府內閣中第一個確診的高官。
而且沙阿三天前剛剛與總理莫迪一起開過會,所以印度的中央政府也面臨被疫情侵蝕的危險。
二、轉涼後一些國家第一波疫情還得不到控制,又會引發第二波疫情疊加而我們普遍認為,炎熱無疑會見緩疫情的傳播速度和範圍,但是在這樣炎熱的季節,印度和美國等國每天還有5萬人以上的新增確診病例,可以看到如果天氣變冷,那麼這些國家的疫情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另外在他們還在承受第一波疫情的時候,第二波疫情也會同時襲來,同時流感等季節性感冒也會參雜其中,毫無疑問這樣會在全球範圍內引發第二波疫情的高潮。
三、中國今年秋冬季節可能會有疫情反彈,但不會造成疫情大範圍流行。隨著下半年國進入秋冬季節,再加上國內無症狀感染者和國外疫情擴散風險,所以那個時候我們是有機率發生疫情的,不過這第二輪疫情應該是不會再有武漢疫情這樣大規模全國性的爆發了。但是隨著我們對病毒認識的不斷加深,中國現階段已經建立起了完善的疫情處置措施,一旦發現有疫情傳播,我們會快速將其遏制在最初的階段,所以這種疫情最多隻會在某一個區域內一定時間內流行,並不會發展成全國性的疫情。
回覆列表
世衛主席譚德塞都說新冠病毒至少流行10年,與重不重來還有區別嗎?現在新疆和香港疫情又出現了多例,你說轉涼了的天氣還有用嗎?
等節氣,不如等新冠疫苗的出現!加油,中國的醫學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