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酷小菲
-
2 #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捱罵
是的,在農村人心裡,進養老院的,都是孤寡老人,沒有依靠,沒有親人照顧的那種,所以,一旦子女無法抽出時間來陪伴與照顧老人,想送老人去養老院時,心裡第一想法就是子女不孝順,都說養兒防老,臨了臨了,有兒有女還把自己送去養老院。
其實不然,現在的養老院,無論在基礎設施還是服務上,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養老院,眾所周知,就是老人群居的地方,年輕人有自己的事業,或許一時難以抽出時間來照顧自己的家人,送老人去養老院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老人在養老院,有一群年齡相當的朋友,可以一起聊聊天,拉拉家常,一起娛樂娛樂,一起跳跳廣場舞鍛鍊身體,總之,有很多適合老年人的節目來豐富自己的老年生活,這也是種樂趣,何樂而不為?這樣既減輕了孩子們的負擔,又交到了不少老年朋友,只要兒女孝順,懂事,經常帶子孫來看看,抽空帶老人到處走走看看,我覺得,也是不錯的選擇。
-
3 # 郭老大456
這道理非常簡單,一般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有一顆愛面子的自尊心。進養老院的人,大部分人都是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作為有兒有媳,兒女子孫成群的老人,都是很風光的有福之人。若住進養老院,就感覺到很不光彩!因此就罵兒女不孝!更甚者,碰到烈性老人,尋短見有之!以視反抗!
-
4 # 阿敏姐生活小妙招
老輩人們信奉養兒防老的觀念,認為兒子給自己養老是天經地義的。在農村沒兒沒女的孤寡老人才會去養老院,生兒養女是自己引以為傲的事,總感覺比沒兒沒女的人高一級,有兒女還要去養老院那是罵自己是沒兒沒女的孤寡老人!
-
5 # 窪里人小曹
1、溝通問題:
子女在外工作或者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跟老人待一起的時間很少,這期間來來往往的生活瑣事必然少不了,但是子女很多時候不去主動溝通解釋,導致很多生活瑣事積壓在老人心裡,慢慢的由量變到質變,等到有一天老人要住養老院的時候,老人就更會有被拋棄的感覺。
2、觀念問題:
這一點在農村格外明顯,“養兒防老”的舊觀念作祟,覺得自己付出了一輩子就是為了孩子有個好前程,以後自己會“老有所養”。當孩子的利益或者家庭利益,與傳統的“床前盡孝”的觀念發生衝突時,農村老人很多轉不過來。
3、面子問題:
人人都是攀比之心。城市裡的生活跟農村比起來等於是“關起門來過日子”,同住一座樓大家可能認識或者交流的機會都很少,之前單位分房的還溝通多一些,但是在農村則完全不同,每家每戶的事情,尤其是婚喪嫁娶,養老這些問題,基本上是沒有隱私的,在農村住養老院畢竟還不是很普遍的事情,如果去養老院有些老人會覺得自己被推向了一個小輿論裡面,看看身邊的老兄弟老姐妹們,都在家裡住,自己則要離開住了一輩子的家,心裡不舒服,會覺得孩子不孝順。
4、文化程度問題:
農村老人的文化程度相對城市裡的老人來講還是低一些的。文化程度低會影響著個人的思維方式和家庭觀,導致更傳統更計較面子得失等等。其次文化程度低決定了在一天的生活中除了吃飯睡覺之外的時間是怎麼安排的,我家旁邊就是鎮敬老院,老人吃完了飯,一般就是在自己的屋門口曬太陽,可能有人想:為什麼那麼多人不一起聊聊天呢?對呀,時間久了,隔壁就這些人,慢慢的真的會把話說完的 ,如果脾氣性格不同,愛好不同,真的沒什麼可以天天在一起交流的。讀書看報有的不認識字,跳舞不會,吹拉彈唱也不懂,一天的時間實在是空虛呀。
以上是小曹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回答,望滿意或周全……
其實養老還是互相多溝通多理解,我現在養著兩個老人,我媳婦的爺爺奶奶,之前很多人說養老人累,現在我們真沒覺得老人有什麼麻煩的 ,心態是關鍵,吃完了飯我們都會去爺爺奶奶屋裡聊天說話,覺得這樣的生活也是很美好的。
-
6 # 德哥在鄉村
為什麼有些農村老人一提到住養老院就生氣,就會罵子女不孝順呢?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組裡的劉大爺前幾年就住到鎮上的養老院去了,當初去的時候,也是對著他的三個兒子罵罵咧咧。他孩子都在外面工作,老伴又去的早,一個人住在村裡,孤家寡人。八十幾了,身體又不好,無人可照顧。兒女孝順,想帶他去城裡生活,劉大爺又住不習慣,嚷嚷著又回來了。沒辦法,正好鎮上養老院開辦,一合計,孩子們便把劉大爺送了去。去的時候,劉大爺把三個兒子罵了一路。
為什麼老人們都不願去養老院呢?
首先就是農村人的傳統思想作怪。農村人有養兒防老的共識,都認為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自己老了,不能動了,孩子們就理當反過來照顧自己。自己在農村有家,你偏要讓人住進養老院去,這在情感上,讓老人沒法接受。其實他自己心裡也明白,自己孩子沒辦法親自在家照顧自己,只能花錢送他去敬老院,這是換了一種方式的孝順。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老一輩人,普遍文化水平低,但卻認死理。不管在哪生活,他們的意識裡還是自己的家住著舒坦,或者說有一種安全感。所以,要他們不住在自己家裡,他們首先心理上就失去了這種安全感。包括我一樣,偶爾去親戚朋友家住一晚,我也幾乎整夜睡不踏實。這也是一樣的道理。
重要的一點,農村老一代人很介意別人說三道四,自己有兒有女,還住敬老院,很多人就會說他兒女不孝順,長大了就嫌棄他等等。所以,哪怕自己動不了了,仍然認為自己的家比敬老院好萬倍。加上年紀大了的老人,有一點是最介意的,就是怕自己哪天就走了,而在自己家走,是農村人認為最圓滿的結局。住進敬老院,如果去世後,我們那是不讓逝者靈柩再入自家大門的。這一點恐怕也是無法讓老人們願意住敬老院的緣由。
有以上幾點,所以年青人讓自家老人去住敬老院,很多老人便會生氣,接受不了,甚而罵孩子不孝順。
其實,社會在發展進步,以後,農村老人家住進敬老院去養老,是一種趨勢。在敬老院,有專人照顧,有眾多年齡相近的人,互相照應。這讓很多在外辛苦打拼,沒辦法在家的年青人,有能很好照顧父母的地方,這樣年青人也才能更安心的工作。只是,年青人不管怎樣,還是要經常回來,陪陪自己家的老人才對。
最後說一下,我們組劉大爺現在住在敬老院,據說生活的蠻好。每天溜溜灣、打打紙牌,吃住有護工照料,倒也舒坦……
-
7 # 天壺山茶夫
這個問題在農村是大問題,我爸有時候脾氣不好,我就說給你送養老院去吧,你這樣我受不了了,他一下就安靜了,只有這招管用,哈哈哈,可見農村養老院對農村老人是什麼樣的概念,我們村就3個老人去養老院,都是逼於無奈才會送去養老院,那我就不一一說誰家了,要不看到我寫的文章,我會捱罵的。
在農村送父母去養老院,還是要讓人說三道四的,農村就這樣,改變不了,養兒防老,在農村根深蒂固,在養老院沒有普及的情況下,短時間農村老人還是不願意去養老院養老,說心裡話農村養老院設施差,服務上真不敢恭維,所以導致農村養老院沒有老多少老人入住,我村裡有老人沒去多久就過世了,去的時候很健康,說走的時候全身都烏青東一塊西一塊,給全村老人留下了養老院陰影,所以養老院農村老人有恐懼感,一說去養老院就是等死的,不死也讓折騰死,一說要去養老院一定是直搖頭,當然大城市的養老院肯定不一樣,標準不一樣,收費不一樣,服務也就不一樣,畢竟農村農民,要送高階養老院農民承受不起高額的費用,只能送到鄉鎮普通養老院養老。
現如今鄉鎮級養老院只接收一些生活能夠治理的農村老人,不能治理的還不接收,能自理的又不願意去,寧願在家孤苦伶仃也不願意去養老院,在他們的概念裡,去了養老院就是回不來了,以後永遠不會回來,對於他們而言那是很難接受的,所以一說要去養老院一個個都害怕,因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回到這個家,我是農民的孩子,我父母都是殘疾狀態,我們兄弟姐妹沒有把他們送養老院的想法,已經苦了一輩子,年紀那麼大了,沒多少福享了,就好好陪伴著吧。
-
8 # 吳玉香
為什麼有些農村老人一提到養老院就生氣,就會罵子女不孝順?
這個問題簡單嗎?本來一輩子辛辛苦苦,無論生活多麼艱苦和困難,父母都不曾想到把兒女送別人拋棄自己的孩子們,父母總要為兒女們做到無微不至的幾點關心。一、天冷了,又怕冷著兒女們,要趕緊為兒女們新增衣物。天氣熱了又怕兒女曬著,就是擔心自己的兒女們挨凍受餓。
二、假設某個兒子或女兒有個頭熱腦涼就得趕緊送醫院讓醫生給子女們看病,問輕問重,陪護著自己的子女們,從不離開,只到病情全部好轉才放心下來。
三、兒女們長大了,作為父母的還得一如 既往的擔心子女的婚嫁問題,特別是對兒子操心最大最累,託人請媒,買房買車,費盡心機和九牛二虎之力才是辦好兒子的婚事,操的心是不可用言語所能表達得盡的。對女兒的婚事還簡單些,有送的就多送點,家庭不富裕就少送點。
四、風風雨雨裡全家老小同甘共苦同享天倫之樂的習慣了,子女為了自己的事業不顧老人的感受一下子要把老人分開送進養老院去生活,即使養老院生活再好,可是人生疏,地不熟,離開了養了一生的農村家庭生活習慣,那顆孤獨感會使老人終日不安。
以上這幾點就足夠會使父母老人聽到子女們提的要把老人送進養老院而發火,而不光發火生氣,還會使老人倍感寒心,生氣呢?怎麼不會使老人罵子女不孝順呢?也就應證農村的俗語,娘心痛崽,斷肝腸,兒念娘,扁擔長。
這是我的幾點看法和感受。
-
9 # 悠然li6666
以我的理解,住養老院養老,是一種沒辦法中的辦法。拍著良心說,誰不願意每天笑聲滿堂,一家子其樂融融呢?只不過時代在變化,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子女也無奈,老人也無奈。我只想對那些時常父母住在養老院挺好的人,輪到你住養老院的時候看看你是什麼想法?勸你還是抽更多的時間陪陪父母吧!
-
10 # 有方寸的人
住敬老院,一般都孤寡老人才住,子女忙又請不起保母,才把老人送去敬老院,送去敬老院就當死豬處理了,那裡有老人很去那些地方,一,伙食不好,二,有子有女又丟人,老弱無能,又無兒女,或者子女不孝才任人擺佈,到了那些地方很定不如家裡。
回覆列表
我的父母今年都八十多歲了,曾在我家生活多年,隨著年歲的增長父親身體狀況不太好,行動不變,有時還會大小便失禁;母親有些輕微的老年痴呆,不能一個人出門,有幾次她自己去買菜,認不得回家的路,好心的鄰居把她送回家的。他們這種情況必須要有人全天陪同,也曾請過保姆但是保姆自己有事要請假時,我們就很犯難,不得不請假在家陪他們。而且我們姐弟三個都在上班,不在同一個城市。
“養兒防老”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無論在爺爺奶奶輩還是父母輩,這個觀念是根深蒂固的。大家普遍認為只有沒兒沒女的孤寡老人才需要去養老院或是敬老院。如果有子女的老人去養老院,不但老人不願意,就連子女都會覺得沒面子,擔心自己背上不孝之名。但是,只要養老院能提供貨真價實的貼心服務,觀念是會被改變的。我的父母就是最好的見證。
我與妹妹弟弟商議選個條件好的養老院,送他們去會得到更好的照顧。我家姑姑,叔叔和其他親戚們都不同意。 說父母把你們養育長大,你們成家立業了,就不管他們了, 說出去名聲多不好啊。 爸爸媽媽也都不願意去。 但是現實情況是父母需要人全天陪同照顧,而我們都還在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做到無微不至全天陪護。
我和妹妹在與他們溝通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找合適的養老院,去現場實地考察,最後我倆選中一家離老家不太遠的養老院。 就帶上弟弟和叔叔們去參觀。養老院非常乾淨,整潔,環境幽靜,看到已在養老院的老人照顧得很好,精神狀態也非常好。最後,他們同意讓我父母先住進去試試看。
現在爸媽在養老院已經快一年了。爸爸在他們護理下也能慢慢走路了,最關鍵的是他喜歡下棋,與人對弈時像個老頑童,精神狀態好多了。 媽媽太極拳打的好,年輕時參加比賽還得過獎呢, 她每天最大的愛好就是教其他老人打太極拳。
看著老人們開開心心地在養老院生活,對我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