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心說心理測評
-
2 # 成雲社初心
有,這個確實非常重要。
孩子在接觸各種事物時,會在心裡留下不同事物的“概念”,這個概念是沒辦法直接用語言教會的。
比如:那束光看起來很溫暖。
沒曬過太陽的孩子就無法理解,也無法在腦海裡重構這個感覺。
你也可以試試,口述一個場景,讓他畫一個簡圖,看看你的話在他腦海裡實際是什麼樣。
延伸一下,孩子所有接觸過的事物,過多或少都會在孩子腦海裡留下印象。
這些印象會成為孩子未來思維的基石。
今天,如果你進入一個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嬰兒房間,你可能會看到一張嬰兒床,在嬰兒伸手可及的上方懸掛著許多小動物玩具和各種各樣的彩色玩具。其中一些玩具會發光、會活動、會演奏音樂,或者兼有上述三種功能。設想一下,人們為什麼給嬰兒準備這麼多可看可玩的東西呢?除了嬰兒喜歡這些東西並作出積極反應外,絕大部分父母都相信——無論這個觀點公認與否——孩子們需要一個令他們興奮的環境,以促進智力和大腦最大限度地發展。
某種經歷是否會引起大腦形態變化的問題,是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科學家一直在猜測和研究的話題。
直到20世紀60年代,馬克•羅茲維格等人進行了長期的系列研究,他們力圖揭示經驗對大腦的影響。
實驗過程:
羅茲維格及其同事把同一胎所生的多隻老鼠分配到三種不同的實驗條件中:
1.標準環境:在標準的實驗室籠子中,有幾隻老鼠生活在足夠大的空間裡,籠子裡總有適量的水和食物。
2.貧乏的環境:一個略微小一些的籠子.老鼠被放置在單獨隔離的空間裡,籠子裡總有適量的水和食物。
3.豐富的環境:幾乎是一個老鼠的迪斯尼樂園,6-8只老鼠生活在一個“帶有各種可供玩耍的物品的大籠子裡,每天從25種新玩具中選取一種故在籠子裡。”
實驗人員讓老鼠在這些不同環境裡生活的時間從4周到10周不等。經過這樣不同階殷的實驗處理之後,實驗人員將人道地使這些用於實驗的老鼠失去生命,透過對它們進行解剖以確定腦部是否有不同的發展。為了避免實驗者偏見的影響,解剖按照編號的隨機順序進行,這就可以避免屍檢人員知道老鼠是在哪種環境下成長的。研究者關注的是生活在豐富環境下的與生活在貧乏環境下的老鼠的大腦所出現的不同。
解剖老鼠的大腦後,對各個部分進行測量、稱重和分析,以確定細胞生長的總和與神經遞質活動的水平。在對後者的測量中,有一種叫做“乙醯膽鹼”的腦酶引起了研究者特別的興趣。這種化學物質十分重要,因為它能使腦細胞中神經衝動傳遞得更快、更高效。
研究結果
1.在豐富環境的老鼠大腦皮層更厚,更重。
羅茲維格和他的同事發現了老鼠的大腦因為在豐富環境下或貧乏環境下而有很大區別。在豐富環境中生活的老鼠其大腦皮層更重、更厚,並且這種差別具有顯著意義。皮層是大腦對經驗作出反應的部分,它負責行動、記憶、學習和所有感覺的輸入(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面提到神經系統中存在的“乙醯膽鹼”酶,在身處豐富環境的老鼠的大腦組織中,這種酶更具活性。
2. 在豐富環境的老鼠大腦神經元更大,有更高水平的化學活動。
兩組老鼠的腦細胞(又稱為神經元)在數量上並沒有顯著性差別,但豐富的環境使老鼠的大腦神經元更大。與此相關,研究還發現RWA和DHA這兩種對神經元生長起最重要作用的化學成分,其比率對於在豐富環境中長大的老鼠來說,也相對更高。這意味著在豐富環境里長大的老鼠,其大腦中有更高水平的化學活動。
3. 經驗使大腦皮層迅速地增重,但大腦其他部分變化很小。
羅茲維格和他的同事解釋說:“雖然由環境引起的大腦變化並不很大,但我們確信這種變化是千真萬確的。在重複實驗的時候,上述結果仍能出現……我們發現,經驗對大腦最一致的影響表現在大腦皮層與大腦的其餘部分——皮層下部的重量之比上。具體表現為,經驗使大腦皮層迅速地增重,但大腦其他部分變化很小”。這種對大腦皮層與大腦其餘部分比率的測量雖是對大腦變化最精確的測量,這是因為每隻動物的腦重量會隨著動物體重的變化而變化。運用這個比率,可以消除個體的差異。
4. 在豐富環境中的老鼠神經突觸更大
最後,是有關兩組老鼠大腦的神經突觸的發現。神經突觸是指兩個神經元相遇之處。大部分大腦活動發生在神經突觸上。在這裡,神經衝動有可能透過一個又一個神經元繼續傳遞下去,也有可能被抑制或終止。在高倍電子顯微鏡下,能發現在豐富環境中長大的老鼠大腦中的神經突觸比在貧乏環境中長大的老鼠的神經突觸大50%。
應用動態
這項由羅茲維格、本奈特和戴蒙德所做的工作,對這一領域研究的持續發展起到了催化劑般的作用。他們論文發表後的25年來,這些科學家和其他科學家繼續致力於鞏固、改進、擴充他們的研究成果。
例如,他們發現豐富環境的生活經歷有助於提高學習本身,即使是在貧乏環境中長大的成年動物,當它被放在一個豐富環境中的時候,它的大腦發展也能獲得提高,
現存的一些證據表明,經驗確實改變了人類大腦的發展。透過對自然死亡的人的屍體解剖,研究者發現當一個人具有更多的技術和能力時,他的大腦確實變得更復雜也更重,在對那些沒有某種特殊經歷的人進行大腦解剖時,他們發現了另外一些結果。
例如,與視覺正常的人相比,盲人大腦皮層的視覺部分沒有明顯的發展,溝比較少,皮層較薄。
經常用腦的人大腦不易老化
瑪麗安•戴蒙德在人類智力畢生發展的過程方面運用了這一研究成果。她說:“在生活中,我想我們應該對大腦老化持一個更樂觀的態度…主要因素是刺激,神經細胞因刺激而存在,所以我認為好奇心是一個關鍵因素。如果一個人在一生中始終充滿好奇心,這將刺激他的神經組織和大腦皮層…我尋訪在88歲以後還有活力的人,我發現那些經常用腦的人大腦不易老化。事情就足這樣簡單”。
精神病可能是由於早期消極的情緒經驗造成的神經系統的生理變化所引起的
最後,有兩個研究分別把羅茲維格有關環境影響大腦發展的觀點應用於研究精神病患者。肖的研究表明,嬰兒早期與照看者間的情緒經驗可影響大腦中某種化學物質的產生,這種化學物質在大腦皮層的生理發展上起重要作用。大腦皮層主要負責人的思維、知覺和情緒等複雜機能。當嬰兒對照看者的情緒依戀得不到滿足時,嬰兒的神經系統中產生的激素,將導致大腦皮層中特定結構和情緒環路的非正常發展。根據肖的研究,嬰兒期消極的環境因素引發的大腦的非正常發展,將導致這個人在以後的生活中出現各種心理障礙的可能性大增。波斯特應和了肖的發現,並進一步深入研究。他指出壓力和早期的心理障礙,如抑鬱或是雙相精神障礙,確實可能“根據其範型、嚴重性及反覆程度的不同,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留下生物化學的殘餘物……”。
換句話說,波斯特和他的同事認為,精神病的遺傳傾向可能導致早期的心理異常,從而引起神經系統的生理變化,導致以後和終生伴有的精神病。在這些成果的基礎上,波斯特指出早期干預可能比以前認為的在成年期治療精神病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