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鬥學生心理

    孩子個頭比較高,不麻煩老師就對了。

    一年級的孩子,座位和學習成績之間基本沒有太多的關聯,因為一年級的“小豆包”都很“怕”老師,很希望自己是老師眼裡的“好孩子”,老師的要求比“聖旨”還管用呢!

    父母的話可以不聽,爺爺奶奶的話可以不搭理,但是老師說什麼是一定會聽的,即使是看起來調皮搗蛋的孩子,只要老師在班級,也一樣會表現的特別乖巧、特別懂事、特別聽話,甚至時不時還會把別的同學做的不好的“打小報告”。

    在座位上,如果孩子個頭比較高,坐在後排屬於情理之中,但是還是有幾點要提醒家長:

    1.要求孩子配合老師,最大程度的配合老師,聽老師的話,當然家長有時候覺得老師的一些要求和作業不合理,家長也要更多的配合。

    2.要求孩子在課堂認真聽講,能夠做到堅持認真聽講,保證課堂學習效率的孩子,成績一般都不會太差。

    3.家長要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和班主任以及任課老師之間的溝通,保證自己能夠知曉孩子在學校的一舉一動,孩子的學習狀態、學習成績、和同學相處的情況。

    4.家長要有更多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參與孩子學習過程,幫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孩子一起有更多的閱讀,這可比座位來的更重要。

    5.如果孩子有近視眼、坐在最後一排看不清黑板、周圍有同學搗亂影響學習的情況,家長就要及時和班主任進行溝通,說清楚事實,請老師調整座位,這也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及時溝通就好!

  • 2 # 洪太太

     當一個班裡有一半孩子的家長,悄悄找到老師,或直接或委婉地要求,“我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座位能不能安排在中間?”“我家孩子近視,想坐中間。”“我家孩子有點斜視,給安排箇中間座位吧……”這個班級的座位該怎麼排?新學期開始,杭州的小學一年級班主任都有這樣的糾結。

      排不到“最佳”座位

      家長比孩子著急

      “家長會上,爸爸媽媽一個一個來找我,說能不能給自己家孩子安排一箇中間的座位。有的孩子個子很高,但家長就是不想他坐最後一排。家長開始有各種理由,後來都透露,希望孩子能往前坐一些,這樣上課回答問題的機會也更多些。”

      採荷二小新一年級,也遭遇了座位爭奪戰。學校在8月初就為一年級新生分好班級,排好了任課教師,暑假期間老師們開始家訪。家訪之後,一位班主任說,有20多位家長私下找過她,想讓孩子坐中間,佔了班級一半學生人數。今年採荷二小有8個班300多位新生,平均一個班45人左右。

      “坐前排,不行,擔心近視;坐旁邊,不好,孩子斜著眼睛看不舒服;坐後面,這個最怕了,擔心不受老師注意……所有人都瞄準中間幾個位子。一個教室中間位子就那幾個,可是每個家長都覺得自家孩子需要坐在那裡。”這位新一年級班主任就座位安排和家長溝通了很久。

      採荷二小教育集團校長俞晴對老師的壓力也深有體會,“每個家長提起自家孩子,都眼睛緊緊盯著老師說,我們寶貝怎麼樣,我家寶貝怎麼樣,語氣裡都是對孩子的期望,對孩子的愛,他們的心情我們非常理解。”

      近視的需醫生證明

      按身高排位最沒爭議

      俞晴校長說,學校今年排座位還是依照常規,按個子高低來,兼顧男女生搭配,還有性格互補。“身高是最沒有爭議的標準,我們先按照孩子的身高來排座位,如果的確有特殊原因,就請家長帶著醫院證明來要求換座位,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我們不支援換。”採二的一年級座位就這樣解決了。

      真有家長拿醫院證明來換座位嗎?“目前還沒有收到。口頭說說的有,孩子眼睛不好,有散光,但沒有拿醫院證明的。”校方說。

      座位問題年年有,老師也做過多種嘗試。

      採二一位資深班主任曾經做試驗,讓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統一坐到前面,就在老師的眼皮子底下。但問題又來了,兩個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坐在一起,破壞力更大;而且有的孩子的確太高,坐在前面會影響到後面的孩子,在堅持一段時間,沒有明確的效果之後,實驗取消。

      還有一所學校曾試驗過“搶座位”制度,讓學生根據到校早晚,自己挑選座位,沒有固定的同桌,也沒有身高視力限制。但這個“搶座位”方案,也受到了家長的質疑。

      坐後排不受老師關注嗎

      爸媽們其實不必擔心

      俞晴根據多年從教經驗發現,家長其實不用擔心孩子個子高坐後排,會不受老師關注,產生做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我發現,其實在同齡人中,個子大的孩子都比較懂事,會自我約束,個子小的孩子相對心智發育晚一點,古靈精怪的。因為孩子個子大了,無論是心理承受度,還是外界對他的要求,都會高一些,對小個子反而放寬要求。”況且,老師上課都走動的,不存在對後排孩子不關注的現象。

      採二一年級班主任高老師的建議是,“我們不能對孩子過分關注,畢竟學習要靠孩子自己,孩子應該養成自我約束、自己管理自己的習慣。如果家長實在不放心,可以先觀察孩子一段時間,看看他到底能不能適應目前的座位,他有沒有辦法自己處理好和同桌之間的關係。座位問題其實就是家長的觀念問題。”高老師說。

      今天有多少孩子跟父母討價還價,既要美國式的自由,又要中國式的寵愛,卻沒有美國孩子的主動,又失去了中國傳統的孝道。然而這批孩子進入社會後,既要美國式的公司福利,又要中國式的鐵飯碗,卻沒有美國員工的自律和中國傳統的忠誠。從小討價還價,長大後失去原則,該講情的時候講理,該講理的時候說情。這是我們現在許多家庭教育缺失理性成分的結果。

      這段話至少是一種警醒,在教育過程中,每一個人的選擇都代表了教育的結果。

  • 3 # 康言毅語康媽二胎時代

    我家大寶上小學一年級,平時他爸接送他上下學,有次我和老二相跟著他爸一起去了,然後看到他最後出來,我才發現他在班上個頭算比較高的。幼兒園時,他班上有好幾個同學個頭高,而且幼兒園時很多時候是排圓圈坐,也沒關注孩子座位問題。小學入學儀式發現老大站最後一排,有次班主任說改錯沒改好的同學被留下,拍了教室的圖,發現我家孩就做最後排。後面問孩子爸,他說沒辦法,孩子個高,一開始就被安排在後座,他問過孩子,說可以看的見,聽的清,也就只能那樣咯。只要不影響孩子學習,個人覺得還是少給老師添麻煩,座位與孩子身高有一定關係,與學習成績就不知道了無論如何,希望每個孩子被公平對待。

  • 4 # 牽蝸牛去閱讀

    有句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不管座位怎麼安排,一個愛學習有定力的孩子是不會受多大影響的,所以我對孩子座位的關心,更多是從保護視力的角度。

    我知道有很多家長都會為自己的孩子與“差生”同桌而焦慮,生怕別的孩子影響自己的孩子學習,但我個人認為這種觀點不對,只要小孩子在上課時遵守課堂紀律,都不會影響別人認真聽講。

    還有的家長不願意小孩坐後面,怕老師關注不到,怕小孩看不清黑板,這種擔憂也是多餘的。老師站在講臺上,可以看到全班的孩子。只要小孩視力正常,不是過於矮小被擋住黑板,都不會影響學習,我相信老師不會把個子特別矮的小朋友長期放在最後一排的。如果真的被遮擋,也可以叫孩子主動告訴老師。

  • 5 # 男女情感故事plus

    很多家長都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讓自己的孩子儘量坐前面,因為座位和孩子的學習成績之間的關係很密切。

    1、一般成績差的孩子會被老師安排在後面,如果你的孩子也在後面,容易受後排孩子的影響,不僅影響成績,還可能被帶壞了。

    2、坐在後排,距離老師較遠,老師講的課孩子不一定能完全聽清楚,這樣多少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3、位置越靠後,尤其是最後排的位置,相對比較自由,孩子在課堂上開小差,老師也很難發現。久而久之,孩子開小差的習慣養成了,想改都難。

  • 6 # 201919777

    我孫女今年上一年級,因為沒有母親,父親有病,是我從生下二個月帶到現在,今年上一年級本來頭幾天坐中間,後來有些家長給老師送禮等,他們孩子都坐在了前面,我孫女因家庭困難沒給老師好處,老師把我孫女安排到最後一排坐位,前兩天老師通知開家長會,老師叫每個學生寫五十個生字,算20道數學題,結果全班同學就我孫女全部做對,別的同學好的連一半都沒做對。我個人認為只要自己的孩子愛學習,不關座在前面和後面都無所為,不過做為你老師安排學生坐位按個孑大小安排才對,不要家長跟你說了或著送禮了你就把他的孩孑安排到前面。

  • 7 # 壹父母

    照題主的這個擔心,是不是全國所有的狀元都出在第一排,坐在後面的同學就沒機會了?

    很多時候,父母們焦慮的問題本身,並不構成多大的問題,但是態度會。

    很多父母擔心座位靠後會影響孩子學習,無非是擔心,座位靠後,孩子會得不到老師的關注,上課開小差,等等,但這種擔心真的是相當多餘。

    但其實學習成績的好壞,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在孩子自己有沒有動力,以及有沒有找到好的學習方法,並養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

    喜歡學習的孩子,通常都是對學習這件事的感受,快樂和成就感多於沮喪和挫折,所以,孩子如何看待座位靠後這件事,究竟是積極正向的,還是消極負面的,也決定了這件事對孩子成績影響的走向。

    另外,如果父母把座位的前後與孩子的學習成績關聯,就是在向孩子傳遞,學習成績不好,都是賴座位,誰讓老師把我排在最後一排呢?

    所謂言傳身教,不僅僅在於父母有意識的言傳和身教,更在於父母無意識的態度流露以及對問題的解決方式。

    父母的焦慮,會加重座位因素對孩子的影響,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了推卸責任,遇事總在客觀原因和逃避的理由。

    真想學習,古人鑿壁偷光照樣學,這條件不比坐在最後一排惡劣多了?

    孩子個子高,所以老師安排在最後一排,沒毛病啊。引導孩子從積極的方面去看待事情,遠比斤斤計較這些細節,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 8 # 艾美麗她媽

    我家寶貝剛好一年級,老師完全按照身高排位,一個男生一個女生一桌,每週橫向串位,保證孩子不是一直坐在教室的邊上。課上發言老師也會照顧到大多數的孩子,積極發言的會給極大的鼓勵,孩子們都很想要得到表揚,所以都很努力地回答問題。

    關於座位和學習的關係,在我的角度來看,如果調皮搗蛋的孩子都坐到最後面,那對後排孩子的影響還是有的,容易干擾孩子的學習氛圍。這時候需要老師密切關注這些孩子了,如果孩子不聽老師教導上課總是干擾,那有必要跟家長好好談談。

  • 9 # 太陽的秘密

    對於自制力差的孩子,有關係。對於自制力強的孩子,沒有影響。我們小時候讀書的時候,也有家長心疼孩子,偷偷塞東西給老師給調換座位,也有親戚在學校當老師的,都是特殊照顧,但是,從我個人經歷來看這樣做孩子的影響,孩子從小小年紀就學會了,不需要努力學習,父母有權有勢就可以了,我也不需要努力學習,我有錢有勢就可以了,根本心思不會再放在學習上,有的調了好座位,但是成績還是不理想,產生自卑心理,害怕父母說自己,更加內向,還有的學會了觀察,知道了察言觀色,學會了送禮賄賂老師就可以坐好位置,其實不努力學知識,坐哪裡都沒用

  • 10 # 尋數點梅花天地

    準確的說,如果不是個子特別矮,坐在最後確實看不見影響了聽課的話,座位和孩子的學習成績之間真的沒有什麼關係。

    那麼學習成績和什麼有關係呢?

    是習慣。

    考試考的是習慣:聽的習慣、寫的習慣、思考的習慣,仔細而嚴謹治學的習慣……唯獨和坐在哪裡沒有任何關係。

    我教過很多個班級。以前每次排座位的原則,基本上都是按高矮來排位子。一二年級近視眼比較少的時候,還會照顧學生坐一下“傳說中的黃金座位”。

    可是,等到近視的人多了以後,沒有辦法一一照顧,還不是照舊。可是不管照顧還是不照顧,也不管這個人坐在哪裡,學習好的人永遠學習好,學習不好的人,還是學習好。

    我上一個班,到畢業的時候,考進我們本地最好的幾所私立中學的孩子,一大半都坐在最後幾排,坐在前兩排的,考上的只有兩個人。而學習成績最差的那個孩子,因為身高的問題,長期在第二排輪轉。

    這些成績好的孩子,有幾個特別重要的特點。

    一個是上課注意力特別集中。這六年,不管自己的個子高還是矮,每學期排位被老師排到哪個位置,永遠都是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不管老師講到哪裡,都能時時跟上老師的進度。

    第二個是時間管理得特別好。因為上課認真聽講了,又喜歡動腦筋,所以一般老師一佈置作業,就可以很快完成作業。這些孩子,一般家長都會在課外報一些班,又或者自己有自己課外的學習計劃,所以他們都很熱衷在學校完成作業,並相互攀比,以此為榮。我們班排隊改錯的時候,經常看到一個奇景,就是改錯的人手裡拿好幾個本子,有的是有錯的本子,有的是家庭作業。在等待的時候,他們就蹭過道兩邊同學的桌子,一邊移動,一邊彎腰做家庭作業,最後一直蹭到我的講臺上。看得我都不忍心了,後來就要求他們先把改錯交上來,自己在座位上寫作業,然後改到誰的本子,再叫誰到講臺上來面對面批改。這樣,他們在學校完成了大部分作業,回家就有足夠的時間查漏補缺,或是學習新的東西。

    第三個是閱讀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博覽群書是毫無疑問的。我記得好幾個孩子參加完私立學校的入學考試,回來後告訴我,基本沒有考教材上的,可是,課外的那些東西,他們閒書裡都看過;古詩古文熟讀過很多篇,有的直接就能背出來;還非常關心國家大事……從深度上講,每學期假期我要求精讀一本書,要有勾畫和批註。每次批註得特別好,特別深刻的,還是這些孩子。

    其實,能做到這幾點,無論孩子坐在哪個地方,學習都沒有問題。

    我現在帶的這個班,沒有再按個子排位子,四個大組輪轉。而是按個子排了位子後,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輪轉,從第一二排到最後兩排,每個大組的每個位置,都輪轉一次。結果呢,學習好的,無論坐在哪裡,是第一二班還是最後兩排,還是認真聽講積極舉手;學習不好的,坐到第一二排,老師眼睛時時盯著,還是不認真,考試還是考不好。

    突然想起北師大版的一篇課文《丁丁寫字》。丁丁寫不好字,開始以為是本子不好,又以為是筆不好,最後以為是自己坐的位子不好。和鼕鼕交換了本子、筆、位子以後,鼕鼕坐下來,一筆一劃,認認真真地寫,每個字都寫得很好看。

    認為座位為影響成績的家長,是不是和丁丁想得一樣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美國扶持的阿富汗政府軍為什麼打不過塔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