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程俊傑70559097

    首先不會有影響。

    其次糾纏態是客觀存在的。

    關鍵是糾纏的量子之間到底有沒有隱傳輸存在。現在部分科研人員透過實驗證明一個量子的波函式改變會影響另一個或者另幾個,問題是隻要觀測不管糾纏不糾纏的量子態都會受觀測影響而改變,這就難操作了。

    為了證明他,有人做了實驗,用一個量子c去影響糾纏態中的一個量子a,形成量子態“疊加”,那麼另一個糾纏態的量子b會具有c的一些量子態,證明是有隱傳輸存在的,然而這個實驗還是有漏洞,因為對abc的測量會造成他們量子態的破壞,這個破壞造成的影響沒法準確考究。

    其實有思想實驗可以驗證到底有沒有隱傳輸,實現比較麻煩。怎麼做呢?

    潘建偉的墨子號向地球傳送了600萬對糾纏態的光子,有一對被成功接收,潘“同時”觀測兩個光子,認為第一個光子對第二個的隱傳輸速度是光速萬倍,這是他認為隱傳輸存在的結論,要驗證還不夠,該實驗重複三次以上,如果三次得到的速度值接近證明實驗是穩定的,記住只能證明實驗方法和操作的人穩定。然後找兩個山頭,墨子號實驗距離是1200公里,那這次距離600公里,再做三次,如果資料還是穩定的,那麼比較這兩次實驗隱傳輸速度,相信他得到的結論是距離越遠傳輸速度越快!那就證明了隱傳輸的不存在,這個速度是試驗本身造成的,當然速度不變,基本可以證明隱傳輸存在,而且不受距離影響,如果速度越近越快證明隱傳輸速受距離影響,當然證明他不存在幾次實驗就夠了,而要證明他存在必須多次多距離做。然而這種不允許有誤差的實驗,怕是潘院士做多次,資料一次一樣沒法比較,那就依然證明不了什麼。當然潘院士可以說這就是量子的不確定性,那無可反駁,用一個不確定的實驗證明一個不確定現象是不確定的,鬼才知道什麼是確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現在買新能源電動汽車的車主是小白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