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商務新觀察
-
2 # 葛小波不見了
從P2P發展到現在,確實也吸納了很大一部分資金,但是,很多的平臺自身的造血能力還不完善,只是把錢放在平臺裡空轉,拆東牆補西牆。
市場又非常的殘酷,獲取使用者的成本是越來越高,給出的回報也是越來越高,最後自己也轉不下去了,就只有跑路了。
因此,國內的P2P金融類的產品出問題的確實不在少數。
另據不完全統計,5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38家,其中問題平臺10家(提現困難8家、跑路2家),停業平臺28家。
在這種投資風險如此高的環境下,小米宣佈清查小米應用商店也是非常正常的。
別說網路P2P金融,就在昨天,還有新聞爆出,銀行銷售的私募基金也出現了問題。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到銀行去討說法去了。
銀行只是託管了少部分資金,私募基金的涉事方之一已經人去樓空。現在受害人都在等待一個處理的結果。
在金融形勢不是特別好的當下,P2P金融的風險就更加的高了,因此,我覺得,小米不再收錄新的P2P理財類應用,其實是對使用者負責的態度。
當然,想要真正的保障投資者的利益,還是需要國家加大對於P2P金融行業的監管力度,讓使用者對P2P金融重拾信心。
P2P金融並沒有錯,畢竟螞蟻金服也是有P2P產品的,但是如何讓P2P更加正規,才是正確的解決方式。
-
3 # 李俊慧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近期,大量P2P平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紛紛被立案,少數平臺因無法足額償付使用者資金,選擇跑路和自首。
對於給P2P平臺提供幫助的網站或平臺來說,尤其是給涉嫌違法犯罪的平臺提供下載、支付結算等服務的平臺來說,到底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確實備受關注。
以網路賭博為例,按照《關於辦理網路賭博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相關規定,明知是賭博網站,而為其提供下列服務或者幫助的,屬於開設賭場罪的共同犯罪。
具體包括:
1)為賭博網站提供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託管、網路儲存空間、通訊傳輸通道、投放廣告、發展會員、軟體開發、技術支援等服務,收取服務費數額在2萬元以上的;
2)為賭博網站提供資金支付結算服務,收取服務費數額在1萬元以上或者幫助收取賭資20萬元以上的;
3)為10個以上賭博網站投放與網址、賠率等資訊有關的廣告或者為賭博網站投放廣告累計100條以上的。
而判斷是否構成明知的標準,按照《關於辦理網路賭博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相關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行為人“明知”,但是有證據證明確實不知道的除外:
1)收到行政主管機關書面等方式的告知後,仍然實施上述行為的;
2)為賭博網站提供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託管、網路儲存空間、通訊傳輸通道、投放廣告、軟體開發、技術支援、資金支付結算等服務,收取服務費明顯異常的;
3)在執法人員調查時,透過銷燬、修改資料、賬本等方式故意規避調查或者向犯罪嫌疑人通風報信的;
4)其他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明知的。
那麼, 對於小米等各類應用商店或平臺,對於為違法犯罪的P2P平臺或APP提供下載、支付結算等服務,是否可以也認定為共同犯罪?
此外,對於被有關部門立案之後,繼續為這些P2P提供類似APP下載或其他服務,是否屬於明知?
這都是至關重要的法律問題,也亟需澄清或示明。因此,小米應用商店全面清查,並下架金融類應用,也算是“自保”的關鍵一步。
-
4 # 牛窩仔
主要是國家現在對金融監管趨嚴再加上進來越來越多不正規的平臺出現問題了,小米開始清查也在情理之中的事,同時全面清查也是配合國家的法律的法規的實施。
對於於小米的清查的這件事其實也是一個好事能夠進一步的淘汰不正規的理財類的軟體,使得金融市場能夠進一步的正常發展。
-
5 # 亂砍三國
因為現在的p2p不都是真正的p2p平臺,
最近P2P可謂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管大小平臺都變的風聲鶴唳,這樣的時候平臺的選擇更為重要,怎麼能選擇安全真正的p2p平臺,進行投資,這個階段比任何時候都要重要。
P2P金融指不同的網路節點之間的小額借貸交易,需要藉助電子商務專業網路平臺幫助借貸雙方確立借貸關係並完成相關交易手續。借款者可自行釋出借款資訊,包括金額、利息、還款方式和時間,自行決定借出金額實現自助式借款。
咱們根據P2P的性質分析,什麼樣的平臺是安全的理財平臺?真正的p2p平臺有什麼特點?
第一:借貸人是否真實存在
真正的P2P是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透過網際網路平臺實現的直接借貸。借貸人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公司。但是借貸人的相關資訊必須全方位披露,資訊透明有保障。可以追查到真實的借款人資訊,可以對借款人誠信資產進行追蹤評估。
對於借貸人的資訊不真實,那麼這種平臺可能是偽P2P平臺。
第二:借貸人的擔保抵押真實存在
P2P平臺只是提供借貸資訊、撮合交易的資訊中介,投資人的錢會直接打入到借貸人的賬號,但是借貸人必須透過平臺的信用擔保,或者實物抵押,要不然互相不認識的借款人和出借人怎麼能完成一筆借貸交易。
平臺會觸碰投資人資金。從業務模式上規避資金池,以此確保平臺使用者資金安全,借貸人透過向平臺進行實物抵押的方式透過平臺進行發標,從而達到借款的目的。如果借貸人到期不進行還款,平臺方有權對借貸人的抵押資產進行拍賣,以保證投資人本金的安全。這樣的平臺才是真正的p2p平臺。
真正的P2P平臺各方面資訊都會很全面,全方位的披露,而且每一個專案都會經過嚴格的風控體系嚴格篩選,從源頭上把控風險。
-
6 # 郭靜的網際網路圈
根據小米應用商店的資訊顯示,“理財”類App的搜尋結果僅為30款,這個資料比市場上絕大多數應用商店裡收錄的理財類App都要少,小米的做法顯然是想快速撇清其與各類P2P的關係,表明自己是“清白”的,並向外界釋放其“清白”的訊號。
畢竟距離小米港股上市才十幾天時間,小米就出現如此大的“漏洞”,這非常影響資本市場對小米是否看好,也很有可能因此而影響到小米的股價。
要說小米沒從這些廣告中獲利,我顯然是不信的,任何廣告位都是有價值的,有的是明碼標價,有的是隱性價值,小米的廣告位為何不給其他一些平臺而去給這些理財類App呢?而且在廣告內容裡面,也存在直接小米相關的內容,目前小米並未解決使用者的這些疑問。
至於應用商店下架理財類App,更像是一種事後“亡羊補牢”的行為,早知道理財類App有問題,為何要接受他們的廣告呢?過去那些因在小米平臺裡的廣告而去購買P2P理財使用者的損失,又有誰來挽回呢?這裡面,小米確實也有自己的努力,比如“在小米的幫助下,有部分使用者反饋已經開始追索回自己的投資款。”但其餘未追回自己投資款的使用者又該怎麼辦呢?
“不再收錄新增的P2P理財類應用”,目前市場上新興出現的P2P理財類應用已經非常罕見了,小米收錄與否影響並不大。
小米這件事的教訓是,有的錢能賺,有的錢不能賺,否則,很容易給自己挖坑。
-
7 # 螞蟻蟲
小米剛剛上市就碰到了這檔子事,的確有些鬧心,有人甚至把近來小米股價下滑歸結為此事(其實我覺得托盤資金出貨的關係更大)。
網際網路業務被小米視為未來營收和利潤的重點增長點,也是小米堅稱自己為網際網路企業的一大理由。因此,小米非常重視網際網路業務,大力設法推動業務增長。而據其招股書介紹,小米來自網際網路服務的營收確實在不斷增長。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的網際網路服務收入分別為32.39億元、65.37億元、98.96億元和32.31億元。
小米網際網路業務的營收形式比較單一,除了預裝之外主要是廣告收入。而廣告收入增長有兩個維度,一是使用者基數的增長,不是看出貨量而是看保有量;二是看廣告植入的數量多少。近年來小米的保有量份額不是很穩定,從早年一度的領先到如今下降到第四、第五。上圖為極光大資料 2018年第一季度國內主流品牌使用者保有率,小米被華為和OV兄弟拉開了距離。在份額下降的前提下,其保有數量也難以增長,甚至可能下滑。
而近年來其網際網路收入一路飆升,這隻能說明小米在廣告數量上下了很大功夫,從而得以抵消保有量的不利因素而實現收入快速增長。這其中,P2P恰恰是網際網路廣告投放的大戶,有文章披露小米曾經在廣告中推薦過的P2P廠商多達28家。理財類是比較特殊的產品,小米為了營收增長接了這麼多的P2P廣告,顯然在廣告稽核把控上比較寬鬆。
因此,雖然P2P爆雷有些政策和大環境的因素,但整體而言使用者指責小米並不冤枉,畢竟你是收了P2P平臺鉅額推廣費的。而小米現在清查應用商店並下架金融類應用的做法,我覺得有點回避核心問題。因為出現問題的原因,並不在於應用商店出現相關APP下載,而是小米收費為它們做推廣。如果一兩家出現問題可以解釋為偶然,但推廣過28家中爆雷的達到了18家,這顯然是沒盡到稽核義務,客觀上讓米粉受到損害。
現在小米下架金融類應用,給外界的感覺是它正在嚴肅處理,但這只是漂亮的公關動作,實際並沒有正確面對自己的失責問題。我在之前有說過,小米的網際網路廣告收入是以犧牲使用者體驗為代價換來的。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不但會很快達到增長瓶頸,而且會反過來影響手機銷售。
-
8 # monkeyflowers
從P2P行業的暴雷現象之後,小米被推上的風口浪尖,可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此次暴雷事件中,小米的確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導致在眾多P2P平臺遇到暴雷現象。
在此次事件之後,小米應用商店決定不收錄新增的P2P理財類應用,但是之前的還沒有給消費者一個說法。這個問題不在於小米收不收錄的問題,而在於小米在這一塊的做法問題,有沒有給到消費者一個保障?從這次暴雷事件中就可以看出,並沒有。
關於理財類產品,在其他平臺通入流量入口的話,其實平臺是要提前給消費者進行風險預測的,不能一味的在乎自己的利益,沒有保障消費者的投資風險,這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行為。
如今,P2P行業頻繁出現暴雷的現象,這其中的問題也是比較多的,而小米P2P暴雷現象。其實在一個月前,就有米粉在網上求助稱,說購買了小米推廣的多家P2P平臺的理財產品,但直到今年7月還有28個沒回款,大部分的理財產品都出了問題,甚至有些已經倒閉。目前向小米投訴相關P2P平臺風險的使用者數量累計429人,涉及金額約4000萬元,而小米在剛開始並沒有給出任何的迴應。
當然,也不光是小米推薦的理財昌平遇到了暴雷的現場,隨著相關政策的改變,一大批的P2P平臺已經連續的出現了暴雷的現象。在政策調整下,大批P2P平臺連續爆雷,其中還包括一些上百億規模的平臺也在一夕之間人去樓空。
小米在剛上市,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這對於雷軍來說,也是比較頭疼的了。不過,針對此事,小米可能給出的迴應,並不能讓消費者滿意,畢竟剛開始他們就是背書小米的。
-
9 # 科技客評
現如今的P2P平臺雷聲四起搞得人心惶惶,各家公司更是跑路的跑路倒臺的倒臺,讓人們不禁疑慮:現在的P2P行業到底是怎麼了?難道這些不都是受到國家法律和行業監管的正經公司嗎?
這個問題其實不好回答,一方面由於各家已爆雷的平臺在明面上來看的確是資質齊備且財力不虛,另一方面接連爆雷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兇險的事實也如鐵一般。要究其根本原因的話,其實這些平臺都算不得真正的P2P公司。
因為P2P金融指不同的網路節點之間的小額借貸交易,需要藉助電子商務專業網路平臺幫助借貸雙方確立借貸關係並完成相關交易手續。借貸人可自行釋出借款資訊,包括金額、利息、還款方式和時間,自行決定借出金額實現自助式借款,同時借貸人的身份更要透明可見。
不過P2P平臺作為其中穿線的媒人也要保證其商業模式和運作規程避開使用者的資金池,同時需要以借貸人的實物抵押作為資金擔保,這樣才能保障資金鍊條的完整和不受威脅。而就目前出問題的各大P2P平臺來看,它們顯然沒有達到如上的要求,顯然只是些偽P2P平臺,有朝一日資金鍊條斷裂,雷聲四起的事實也就不會讓人覺得驚訝了。
所以小米此番作為可謂是肅清了源頭,起碼在自家管控的地盤及時的扼住了這股怪潮,全面清查且不再上架P2P應用,一來是為小米使用者著想,掐斷源頭以防使用者再受爆雷之苦;二來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打擊手段,等待國家有關部門完善法律和相應監管制度,促使P2P平臺有朝一日真正走上正軌。這番舉動不僅是對時下局面的正確判斷和迴應,更是承擔了其應該揹負的社會責任,值得點贊!
-
10 # 賈敬華
在P2P不斷爆雷的市場局面下,小米應用商店推薦的P2P平臺也出現了問題,一些米粉的投資打了水漂。在媒體曝光了小米推薦P2P平臺的做法後,小米應用商店全面清查,並決定不再收錄新增的P2P理財類應用。
從消費者的立場來說,小米清除P2P推廣連結,這是平臺的義務。為了利益,小米居然無視使用者的利益,放置了一些P2P的廣告,讓不少米粉蒙受了經濟損失。現在,小米清除P2P推廣連結,只能說是亡羊補牢。對於那些因為P2P平臺爆雷經濟上受損失的使用者,小米既沒有道歉,也沒有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小米應用商店作為一個第三方平臺,一些應用中內建了P2P廣告連結,現在很多P2P平臺出問題了,小米也要負有一定的責任。至少,小米有稽核不嚴的責任。儘管小米表態會配合公安部門的調查,但這能否挽回使用者的損失呢?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小米應用商店中出現P2P平臺的廣告,這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如果媒體不曝光小米應用商店存在P2P推廣連結,小米是否會主動下架這些P2P平臺推廣連結呢?顯然,小米應用商店全面清查P2P廣告,有點作秀的意味。
回覆列表
在當前國內金融強監管的時期,小米如此做法既是響應監管號召,也是正本清源為使用者的負責任。
眾所周知,近一階段國內P2P平臺大量“爆雷”現象頻發,跑路平臺是此起彼伏,加之監管又陰晴不定,已經引起眾多投資者的恐慌!
現在,已經到了徹底清查違規P2P平臺的時候了。這些所謂的跑路平臺其實都是假借P2p網貸之名行非法集資或詐騙之實。以至於讓網際網路金融蒙上了一層陰影。但是目前跑路平臺的案件絕大多數是與網際網路金融無關的。
在行業的嚴監管和指導下,在法律的震懾下,P2p跑路將面臨更大的風險成本。而那些真正的優質平臺,往往都是追求合規化發展,比如陸金所等。因為它們知道,目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既是挑戰也同樣是機遇,能在監管的強壓和行業快速洗牌下順利透過,那就是贏得了未來的商機。
最後,提醒廣大投資者請擦亮眼睛識別真正的P2p平臺,尤其是不要相信那些動輒10%以上收益的平臺,很可能就會上當受騙的。相信在國內監管機構的治理下,在法律日趨完備的情況下,凡是正規發展的P2p平臺,只要備案成功後,都是可信賴的投資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