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弦月A
-
2 # 心隨雲動48009159
歷史來看,所有的教,都是為了統治階級為了便於統治老百姓而大力推廣的印度如是,印度教能夠存在那麼多年,必然是統治階級認可印度教為其服務的效果
-
3 # 過河卒子and與非門
印度就是一個神逼叨叨的國家
印度就是一個神逼叨叨的國家,各種不同的宗教充斥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影響人們的生活,塑造了印度現在這個“神叨叨”的樣子。說來可憐,本來生活在印度的土著達羅毗荼人等,都成為賤民,外來的雅利安人是高種姓婆羅門;上次說的錫克人,非常能打,也是高種姓剎帝利。
不過,現在的印度人也接受這些了,他們安之若素。描寫古代戰爭的電影裡,把反派寫得跟鬼一樣,正面角色都是白種人演的。如果從真實的歷史來說,這些反派就是印度人的祖先在抗擊外來侵略者。比如電影《巴霍巴利王》。
之所以會這樣,跟印度教密不可分。印度現在活躍的宗教有: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拜火教、猶太教、祆教等等等等···其中,印度教人最多,83%左右,是印度絕對大教;伊斯蘭教佔12%左右,第二大教;其他的都是人數不多的小的宗教,有的還是印度教的支流別派。
印度為什麼有這麼多宗教呢印度為什麼有這麼多宗教呢?其實,印度就是個適合宗教產生之地。印度地處南亞次大陸,這裡三面環海,北面是高不可攀的青藏高原。造成的自然現象就是,這裡炎熱、潮溼;經常電閃雷鳴下大雨,並且還是毫無預兆;有時候,一天之內下好幾次,一會大雨瓢潑、一會炎陽高照。
對於這樣的氣候和自然狀況,印度人早已適應,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有的人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行走在大雨中、騎行在大雨中。看過一本書,是我們一個大學教授到印度古吉拉特幫一個大學教學,開始,下雨他還帶傘,後來看到這種狀況,也不帶傘了。
古代的人對自然狀況不能理解,於是從自己的理解出發,結合一些經驗、傳說等,形成流行的解釋世界的學問,就是宗教。從印度的地理、自然條件、人種混雜、外來文化衝突等情況,他們這裡最適合產生宗教。印度人總是理解不了這些讓人難受的、複雜的自然現象,於是各種宗教層出不窮。
這也好理解,窮山惡水不但出刁民,也容易讓人集體迷信;一個總是在苦難追求的民族,容易出這些家,他們思考人生、社會、世界的意義和價值。比如德國,總出大哲學家,現在世界的各種意識形態,基本都產生於德國。比如“社會主義思想”,卡爾馬克思就是德華人。
“印度教”是個什麼樣的“教”印度教是一種“多神教”,它廣泛吸收了“婆羅門教”教義、印度民間信仰、風俗習慣、哲學思想等的綜合而成的。最早,“印度教”流行於印度上流社會,它的三大特點就是:崇拜三相神、堅持種姓等級世襲制度、堅信輪迴轉世之說。現在印度教就是印度的國教,信徒十幾億。
所謂崇拜三相神,這是“印度教”區別於“婆羅門教”的一個地方,他們都是多神教,當印度教在信仰多神的同時,還在“多神”中產生了三位主神:梵天、毗溼奴、溼婆。梵天是主管創造世界之神,以孔雀為坐騎是智慧之神;毗溼奴是主管維持世界之神,他性格溫和,經常化身成各種形象拯救世界;溼婆是主管破壞世界之神,他全知全能、無所不能、變幻多端。
所謂種姓等級制度,就不多講了,都知道,他們把人分成很多種姓,大的方面是五個,真正在社會上分幾千種,各種各樣的規定,生生把人與人隔離開來;種族與種族不能融通。現在我們說印度是個人種博物館,就是因為他們的種姓制度造成的種族融合辦不到,很多人種都很純粹地保留了下來。
輪迴轉世就厲害了,印度教認為:人是有靈魂的,但人一生的“業”影響著靈魂的重生轉世。有的會成為高種姓、有的或許更低;有的轉世為豬馬牛羊、有的轉世為魚鳥蟲梟。怎麼樣才能有好的下一輩子呢?就要修行,也就是這一輩子老老實實地,聽話,再苦再難也要受著。
印度是世界上最像美國的國家,又是最不像美國的國家我不信這個教,也不能更深入講他們。但是,印度混成現在的樣子,正是受這個宗教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把印度和美國來比一下。世界上兩個最像、又最不像的國家。
印度和美國最像:都是“人種博物館”、都是“民主”國家、都是宗教國家、都是等級森嚴的國家,只不過美國做得隱蔽一些;印度和美國又最不像:一個強大無敵、一個外強中乾;一個富得流油、一個窮得吃土;一個今朝有酒今朝醉、一個坐等來生再牛逼。
美國也是個宗教國家,天主教在美國的影響是無敵的,就連白宮都有天主教“大法師”,他們經常幫總統做法,給總統以“力量”。但是美國宗教並不是那麼教條地要人逆來順受,他們只是彰顯自己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種傳承;而印度,他們幾乎全民陷在了“印度教”裡,不管多反智、多矛盾,他們就是在這裡不能自拔。
美國是個移民國家,也是什麼人種都有,甚至比印度還多。但是,美國沒有嚴格的人種隔離,他們的人種在不斷融合,雖然黑白分明,但黑也變得不是太黑,和非洲時候已經大變;白也不再純粹,儘管極端的人也有,不多。反觀印度,種姓雖然法律上已經終止,但是社會上早已根深蒂固,婆羅門就是婆羅門、達利特就是達利特,絕對涇渭分明。
一個撕裂的社會是不可能取得進步的種姓制度不除掉,這裡有上層社會的堅持,這好理解;可笑的是,底層低種姓的人也堅持,他們有現實的好處,也有對轉世的期待。表面的人種不能融合,實質是社會將永遠撕裂。一個撕裂的社會怎麼前進?如同拉車前進,幾個拉車的人想法不一致,怎麼可能前進。
“印度教”就是讓印度繼續保持封建、佛系的原因。他是多神教,什麼東西都是有“神”的,搞到最後,連“老鼠”都是神,只有人最可憐。可憐不要緊,千萬別求上進,好好吃苦,這樣才能保持靈魂的純潔,才有可能進入一個好的輪迴。
印度實際就是個地理概念,以前他們是分裂的許多小的土邦。現在這樣一個聯邦國家,時刻都有分裂的可能。印度教是印度人都信的教,這是他們內部一致的象徵。很難想象他們的政府能從根本上做出改變。不但不改變,莫迪不是經常到恆河泡澡冥想嗎?這就是在向宗教要內部的“凝聚力”。
另一方面,印度希望有一個迫切的危機,讓印度人惶惶不可終日,這樣也能減少分裂的危險。他們一直是這樣乾的,在邊上到處找強敵,藉此維持國內的統一。有時候他們把握不好力度,被別人揍一頓,他們也不會改變。這是在向外部要“凝聚力”。
總之,“印度教”不光束縛了印度3000年,將來會一直束縛下去。
如果沒有“內部的印度教”和“外部的假想敵”,印度馬上分裂。
所以,恐怕很多印度上流社會的人想:印度教就這麼束縛下去吧。
-
4 # 我在東南亞
“印度教”或“興都教”一詞是19世紀時期的歐洲殖民時期印度人根據波斯人對印度人的稱呼創造的英語新詞,現存記錄最早由拉姆·莫漢·羅伊使用。印度人自古以來則以吠陀教、娑那旦那教(意“恆法”)稱之,至今東部印度語(如孟加拉語)仍常用“娑那旦那法”一詞;注意:佛教梵文中也用“恆/散那旦那”一詞修飾法,但與印度敎無關,能夠將印度教和佛教、耆那教區分開來的梵文稱呼只有“吠陀法”一詞。事實上,印度教不同教派教義的區別很大,甚至大於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摩尼教之間的差異。
公元前20至10世紀是古印度教發展時期。 印度大陸原居民的本土宗教與亞利安人的吠陀宗教的集合體,受到婆羅門教與反吠陀的思潮後印度諸宗教的影響]。印度教的起源相當複雜。基本上,印度教承襲了舊婆羅門教的系統,並且融合了沙門運動後印度新興宗教如佛教、耆那教等諸多宗教的元素。婆羅門教在印度衰落已久後,於八世紀時開始有了婆羅門教的復興運動。其中,出自於溼婆派的大師商羯羅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義,去掉了婆羅門教的一些糟粕,並且整合了梵天派、溼婆派與毗溼奴派的學說及印度各地區的民間信仰,而形成了印度教。商羯羅並且仿效佛教的僧團制度,讓印度教的發展得以快速的成功。印度教不是隻分佈於南亞,在東南亞也有人信仰。
印度教是一個包羅永珍的綜合體,既是一種宗教,也是一種信仰和生活方式。印度教認為,人類靈魂永存和萬物有靈,並宣揚因果報應和人生輪迴。在該教看來,生命不是以生為始,以死告終,而是無窮無盡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個環節,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的所為而限制和決定。善行能使人升為婆羅門,惡行則能令人墮為首陀羅、賤民甚至畜類。因此,人必須透過修行和積累功德才能認知梵,與梵合一。“梵我合一”是印度教哲學理論的核心,更是印度教徒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印度婆羅門教有燃火祀天的儀式,火被當作上天的口,把供物放入火中燃燒的話,上天可以吃到供品,就可降福人類。雖然印度教有輪迴觀念,但認為倘若破壞種姓制度的原則,則會落得永世不得超生的結果,故上至婆羅門下至賤民,均不敢廢除該教義,縱使今日法律上已不承認種姓制度。
回覆列表
印度文化是什麼?答:印度教和種姓制。印度政教分離,當然不能說宗教治國,但它確實治民。在印度,法律不一定有宗教好使。
印度教產生於古印度文化圈,是融合了宗教、哲學、文化和習俗於一體的印度國教。種姓制和印度教捆綁,並體現在印度教中。印度教信徒約佔83%(10.5億以上)。
一句話: 印度教就像猴哥畫的圈,構架了印度社會,規範了印度生活。幾千年來印度人在神的指引下,心懷感恩、虔誠有序列地前行……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梵天",好美
印度教的起源和發展1.印度教前身和萌芽
公元前14世紀,雅利安人入侵,隨後古印度開始出現很多自然神祇崇拜。後又向"主神信仰"演變,於是婆羅門宗教思想開啟。
約公元前8世紀,印度社會出現"梵天"信仰。同時產生"梵天生四姓"之說,即現在印度四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梵",概如中國文化中的"道",不限於人格和時空,先於宇宙,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後來,"梵天信仰"與當時印度多個哲學派系發生矛盾,彼此經妥協與調和,發展出印度正統宗教學說。這個新學說就是後來的"印度教"。
所以,印度教由雅利安人的婆羅門教發展而來,初為婆羅門教的改良版(後又經多次演化)。婆羅門一直都居於印度社會最高地位。
印度苦行僧在修行
2.印度教踩著佛教興起
公元前6世紀,佛教逐漸興起,並在孔雀王朝阿育王統治期(約前273—前232年)達到巔峰。印度教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排擠。
印度教為抗衡佛教進行一系列改革和妥協,以婆羅門教為核心教義,吸取佛教和耆那教優點,逐漸發展成為印度主流宗教。
約公元5世紀,印度教以碾壓優勢成為印度社會第一大宗教。從此佛教日薄西山……
印度史上大小宗教上千種,神靈不計其數
3.兩次大改革一統江湖
13世紀,隨著阿拉伯人入侵,伊S蘭文明開始衝擊印度社會。佛教從此一蹶不振,印度教則因革新後的包容性,勢力得以延續。
近代,歐洲殖民又入侵,基督教又來了。印度教再次改革,去除很多愚昧和弊端。
印度人的古代史,不是被入侵就是在被入侵的路上,多達十幾次。印度教硬是被逼的成為本土影響力最大的宗教,再無可撼動。
神說: 所有生靈都在大自然中排洩,你們也應該去露天廁所。在家方便就是對神的褻瀆,會給家人帶來厄運。三哥: 得令!
印度教思想和社會影響1.泛神論丨三大主神
①太陽神毗溼奴: 歡樂善神和保護之神。
②毀滅之神溼婆: 五面四臂形象,又稱善神(印度教認為,毀滅力量也是生命演化所需)。
以上是印度教最高三大神靈。印度教有三千多萬神靈,諸小神都是上述三位大神的應化。
影響: 三大主神貌似都是白面板,卻指引著絕大多數深面板印度人……印度各種神無處不在,廟宇比廁所都多,一年到頭各種祭祀和節日。神說,室內如廁對神靈不敬,會帶來厄運,於是印度全國都愛上露天廁所。
印度精神小夥
2.強調因果報應和生死輪迴
印度教認為,萬物皆有靈魂,靈魂不滅,生死輪迴,善惡都有因果報應,這種輪迴無休無止。信印度教得解脫,必須達到靈魂和神合二為一。有三種途徑可以達到這種境界:
①行為之路: 嚴守教規戒律,例行祭祀。
②知識之路: 諸如修行、學習、親證等活動。
影響: 良人死後昇天,惡人死後成畜。可憐你的三哥害怕了,搞不好生生世世輪迴都是受罪,誰受得了?於是三哥天天反省,總擔心自己哪有罪,甚至不惜自殘表達對神的虔誠。
印度三大主神之溼婆
3.社會等級和生活風貌
宗教生活社會化,這是印度特點。種姓分高低四等,各社會群體須嚴格遵守各自準則,包括社會地位、工作、權利、義務等,婆羅門則坐擁至高無上權位。教徒不可殺生(尤其是牛),以食素為主,據說可淨化靈魂。
幾千年宗教文化已習慣化,印度社會自覺有序前行,法律也不好使。比如,印度早就廢除種姓制,也曾興建公廁,可是三哥沒有反應。
一等婆羅門: 僧侶貴族,管理宗教事宜。
二等剎帝利: 軍事和行政領域貴族。
三等吠舍: 一般雅利安人,無特權的自由平民階層,從事工商和農牧(製造業和耕作)。
四等首陀羅: 大多為被征服者的土著後代。從事農牧漁獵,以及其他比較低賤的職業。
底層"賤人": 達利特人,不在種姓之列,從事印度最低賤工作,如掏大糞洗廁所等。
影響:森嚴的等級社會,少數高種姓掌握印度大多數資源。窮人只能在被劃定的圈內掙扎。做買賣?那不是種地的人能染指的。外出打工?只能做與身份匹配的賤工。等級世襲制,世世代代苦海無邊,前無盡頭後無岸。
印度苦行僧在修行,據說這樣離天堂更近
4.祭祀萬能和崇尚苦修
婆羅門權位至上,他們主持的祭祀當然萬古延續,不然如何控制印度社會?如何斂財?
因此,印度教幾千萬神靈等著三哥崇拜和祭祀,遍地廟宇。他們告訴民眾祭祀萬能,有事和神說,要虔誠,空手就不好說了。
苦修是溝通神靈的捷徑。剋制慾望和情緒,可昇華靈魂,擺脫輪迴之苦,比如苦行僧。
影響: 你生活苦難,都為來世的光明,你越苦難,就越接近天堂。要足夠虔誠,神靈萬能,多苦修,多祭祀。經歷煉獄仍無法脫離苦海?急啥?印度教又說了,要幾世苦難才能完成輪迴,你吃的苦還是不夠……
5.認可吠陀文獻的權威
吠陀意為"啟示"、"知識",古印度最早經典,涉及古老宗教、哲學和歷史,影響深遠。
吠陀被稱為印度史所有文化的源頭,所謂"天啟的經典",是印度教的聖典,是神示的"聖智"。認可吠陀就是認可印度教文化和教義,好比社團文化和企業文化。
影響: 印度教,以神聖的文化理念為指導,詳細的教義為規範,遍地的神靈為指引,三哥們要做的很簡單,心懷感激,虔誠前行。
這種是三哥永遠得不到的女人
單獨說下印度教婚姻話題印度教認為,如果男方出彩禮,代表買賣婚姻,婚姻將不受神靈的承認和祝福。不過,印度教卻又宣揚女方出嫁妝……
因此印女子在婚姻中完全處於被動。為把自己嫁出去,印度女子不得不從小就卯足勁兒攢嫁妝錢,競爭非常激烈,甚至引發攀比風。這直接導致女子在婚姻地位低下。
做印度剩女不好嗎?自由自在,不受婆家欺負。不好意思,印度教又說,這樣就成為孃家恥辱。你在孃家沒有繼承權,只有使用權。總之,印度女子在孃家、婆家和社會全面被動。
另外,低種姓男子不可與高種姓女子通婚,否則連並後代一同打入最底層"賤民"。當然,高種姓男子看中低種姓美女,可以的。這種婚姻模式讓印度窮人永無翻身之日……
印度版"路燈下的小姑娘"
結束語印度社會就像一個似真似幻的宗教江湖,印度教是最大門派,旗下無數神靈掌管無數分舵,下設左右護法、長老,剩下都是世世代代翻不了身的小嘍囉。其實不必如此陣勢,沒人能攻得進印度江湖,當然他們也攻不出來。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正如這江湖中的路,其實江湖中本沒有路,神指引的多了,印度人腳下到處都是路……
各位看客,您有什麼心願要跟三哥說的,三哥幫您在神面前嘮叨嘮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