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轉身

    “可口可樂”,這個全球最著名的汽水飲料,每秒鐘售出19400瓶,每天有17億人次的消費者在開懷暢飲。然而,Coca-Cola進入中國的歷程,卻有著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可口可樂

    20世紀二十年代,Coca-Cola決定進軍中國市場,於是就在天津建立了一家瓶裝飲料生產工廠。工廠建成了,首先要在大門口豎起一塊牌子,讓人們知道這家工廠是生產什麼的。

    “Coca-Cola”這個英文名字肯定不能直接照抄,得把它翻譯成中文名才行。翻譯成什麼呢?廠裡的中外員工絞盡腦汁,美國員工毫無頭緒,中國員工也束手無策。

    這時,一位大神站了出來,拿出毛筆在白紙上寫下四個大字:蝌蝌啃蠟。

    美國領導一看,筆畫數挺多,字兒挺飄逸,就它了!

    第二天,一塊嶄新的招牌掛了出去,在廠門口迎風飄揚。

    可口可樂生產線

    把“Coca-Cola”翻譯成“蝌蝌啃蠟”的這位大神到底是誰,已經成為翻譯界最大的未解之謎。不過,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位大神肯定跟“Coca-Cola”有仇。

    1927年,上海街頭悄然出現了一款奇特的飲料——“蝌蝌啃蠟""。這款奇特的飲料,顏色上酷似醬油,味道上甜中帶苦,名字上更是給人一種味同嚼蠟的感覺,開啟以後吧,還冒著“肥皂泡”。

    圍觀的人很多,購買的人卻很少。沒過幾天,新鮮勁兒一過,就更加無人問津了。工廠裡堆滿了滯銷的瓶裝飲料,廠長急得團團轉,卻百思不得其解。

    可口可樂

    直到幾年以後,有一位高人指出了問題所在,廠長這才恍然大悟。這時,已經來到了1936年。

    “Coca-Cola”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徵集中文譯名,就連大名鼎鼎的英國《泰晤士報》上都刊登了該徵名廣告。“Coca-Cola”開出的懸賞金額是350英鎊。

    350英鎊,約合人民3100元,這“Coca-Cola”也未免太小氣了點吧?

    實際上,不是“Coca-Cola”小氣,而是我們忽略了年代。在當時那個年代,350英鎊大概相當於現在的168000元人民幣。

    可口可樂

    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勇夫就站了出來。當時有一位華人,在英國倫敦留學。由於經濟上比較拮据,他在好友的推薦下兼任了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的中文教授。這一天,他正在宿舍裡一邊喝茶一邊看報紙。當看到報紙上的這則徵名廣告時,他顯得非常興奮。

    一方面,他對“Coca-Cola”這個詞彙很感興趣;另一方面,他手頭剛好缺錢。

    第二天,他按照報紙上的投稿資訊,將自己的稿件寄給了“Coca-Cola”公司。

    可口可樂在中國

    沒過多久,“Coca-Cola”就公佈了最新的中文譯名: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這個名字,被廣告界公認為翻譯得最好的品牌名稱。它既是音譯,又是意譯。它既能引起消費者的品嚐慾望,又迎合了華人求吉利、盼安樂的心理需求。對消費者而言,“可口可樂”一詞留給人的印象就是“既爽口又爽心”,進而產生喝一瓶的衝動。

    又過了幾個星期,“Coca-Cola”公司向英國倫敦寄出了350英鎊現金,收件人:蔣彝。

    蔣彝

    蔣彝這個人可不簡單,他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畫家、詩人、作家和書法家,被稱為“中國文化的國際使者”。他的名字,被收入20世紀五十年代英國編纂的《世界名人辭典》。

    從“蝌蝌啃蠟”變身“可口可樂”,“Coca-Cola”很快就在中國流行開來。1948年,上海成為可口可樂海外首個銷量超百萬標箱的城市。

    可口可樂在中國

    1979年,可口可樂重返中國市場。截止到2014年底,可口可樂已在中國累計投資超過90億美元。截止到2020年底,可口可樂在中國建立了43家工廠,員工總數達45000人。

    2020年,可口可樂在中國的營收達到399.41億人民幣。

    寫在最後

    可口可樂進軍中國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好的中文譯名非常重要,甚至攸關整個品牌的生死存亡。Mercedes-Benz最早進入中國市場時,曾用過“笨死”、“奔死”等令消費者窒息的中文譯名,後來才改叫“賓士”。

    finger lickin good

    肯德基剛進入中國市場時,曾做過一個廣告,用上了一個頗為經典的英文句子:“finger lickin good!”然而當時的翻譯,卻把它翻譯成了“吃手指!”,讓消費者誤以為要把自己的手指啃了。真可謂糟糕透頂!

  • 2 # 52赫茲的共鳴

    不管哪個國家都有音譯詞,也叫外來語,就是把讀法直接用漢語相關詞表示,就跟我們學英語用漢語標註一樣,有些是華人自譯的,有些是外華人自譯的,外華人自譯比較常見大多數都是品牌方為了宣傳品牌效應,可口可樂就差不多這樣,第一個中文名翻譯的非常差勁,簡單粗暴,甚至很奇怪,跟產品不搭邊,起不到什麼宣傳作用,也正是改名後吧,做到了幾乎家喻戶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中國傳統武術那麼垃圾,那中國古代軍隊冷兵器作戰用的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