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實人侃歷史

    年號始於漢朝,漢朝的第五位皇帝漢武帝劉徹使用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年號:建元。這個年號一共使用了六年,其後劉徹又多次更換年號,建元之後的五個年號都以“元”字開頭。終武帝一朝,自“建元”而至“後元”,一共使用了十一個年號。

    自漢武帝開始使用年號到元朝滅亡這一段時間,皇帝改元總體上比較頻繁。新皇帝登基絕大多數都會更換新的年號,遇到什麼大的事件也會更改年號。使用年號做多的當屬唐高宗和武則天夫婦,她們兩個在位期間都是使用了十四個年號,可謂是並列第一,這兩位不僅是大唐的天皇、天后,也是年號界的絕代雙驕。不過如果算上武則天臨朝稱制時期的三個年號,那麼她總共使用的年號就有十七個之多,比起來還是女皇更勝一籌。

    明清兩代的皇帝除了明英宗朱祁鎮和清太宗皇太極這兩位使用了兩個年號,其餘皇帝都只使用一個年號。所以在這兩朝,年號也就成了皇帝的代稱,現在的人也一般都是用年號來稱呼他們,年號的知名度遠遠超過了帝王本身的名字和廟號。

    年號一般為兩個字,少數使用四個字。如武則天的“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宋太宗的“太平興國”,宋真宗的“大中祥符”等。這多變的年號到了明朝才開始穩定下來,基本是一位皇帝一個年號,用年號來稱呼皇帝也就成為了可能。

  • 2 # 風雲天下之談古論今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叫年號?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一般由君主發起。是中國古代新君即位時為了區別上一任君主,新君重新計算在位年數之制。

    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在年數之前加上有紀念意義的名號,是為中國古代年號之始。據清朝趙翼的《二十二史札記》考證,年號紀年是在漢武帝十九年首創的,年號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

  • 3 # 品茗讀歷史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是“元狩”,出現在西漢武帝時候,即公元前122年。記錄年代的開始之年為“紀元”,改換年號稱為“改元”。

    年號是皇帝紀年的名號,是歷代皇帝的專利產品,但秦朝的皇帝及漢初的高祖、文帝、景帝都沒有享受到這個待遇。到了公元前122年,漢武帝領著文武大臣去打獵,捕獲了一隻獨角五足的怪獸白麟,大臣們認為祥瑞出現,大吉大利,極盡歌功頌德之能事,紛紛上表設年號“元狩”,前122年就是元狩元年。

    到了公元前116年,在山西汾陽發現了一個三角寶鼎,鼎是象徵社稷之物,周朝滅亡以後,九鼎不知所蹤,現在發現了,那是祥瑞出現了,於是大臣們又上表請求改元“元鼎”。

    以後每逢祥瑞出現或有重大事件出現,都要改元,如漢武帝好大喜功,封禪泰山,當年就改元為“元封”。“太初”是廢除舊曆,改用太初曆。

    此外,漢武帝還用過建元、元光、元朔、天漢、太始、延和等年號,而建元、元光、元朔三個年號是追加的。

    歷代皇帝中用過年號最多的當屬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這兩口子,李治和武則天用的年號都是14個,而武則天再加上當太后時臨朝稱制的4個年號,就是18個,這頂桂冠非武則天莫屬。

    武則天的14個年號: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聖歷、久視、大足、長安、神龍。武則天當太后時的年號:光宅、垂拱、永昌、載初。

    用過年號最少的當屬明清時期的皇帝,他們大多隻有一個年號,如洪武、康熙、乾隆等,因此也常常用年號稱呼皇帝,如萬曆皇帝、順治皇帝。

    皇帝的年號一般用兩字,也有用三字、四字的,如新朝皇帝王莽的“始建國”,武則天的“天冊萬歲”,最多的用六字,如西夏景宗的“天授禮法延祚”。

    據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史紀年表》記載,歷朝歷代的皇帝年號大約在500個左右。

    從漢武帝發明元狩年號開始,到清朝宣統皇帝結束,年號用了大約兩千多年。

  • 4 # 淅淅的小雨857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是西漢漢武帝劉徹的“建元”。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也可以用來表示年份。

    年號最早是中國封建王朝首創,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漢武帝第一個年號,也就是中國第一個年號為“建元”。漢武帝劉徹共用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後元十一 個年號。

    辛亥革命後,廢除年號紀年而改用民國紀年。

  • 5 # 文訊趕來

    第一個年號建元,最後一個年號宣統。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與當代日本國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亦可以作為表示年份)。

    1、建元

    建元,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屬於西漢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使用時間為六年。

    2、宣統

    宣統(1909年-1912年2月)為清朝第十二位、清軍入關後的第十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年號,也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最後一個年號。

    清廷改元宣統,寓意“宣告天下王朝大統”,有為王朝統治的正當性辯護之意。

    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建元。此後形成制度。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

    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康熙皇帝等。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廢除年號紀年,而改用民國紀年。雖然在袁世凱稱帝時使用過“洪憲”的年號,而愛新覺羅·溥儀在擔任滿洲國執政和皇帝時分別使用過大同和康德的年號,但是通常不為中國正統史書所承認,而認為中國皇帝的最後一個年號為清末的“宣統”。

  • 6 # 滾滾漢江

    一、年號是什麼?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一般由君主發起。是中國古代新君即位時為了區別上一任君主,新君重新計算在位年數之制。先秦至漢初無年號。

    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是建元,出現在漢朝

    漢朝的第五位皇帝漢武帝劉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年號:建元。這個年號一共使用了六年,其後劉徹又多次更換年號,建元之後的五個年號都以“元”字開頭。終武帝一朝,自“建元”而至“後元”,一共使用了十一個年號。新皇帝登基絕大多數都會更換新的年號,遇到什麼大的事件也會更改年號。

    三、武則天是使用年號最多的皇帝

    使用年號做多的當屬唐高宗和武則天夫婦,她們兩個在位期間都是使用了十四個年號,可謂是並列第一,這兩位不僅是大唐的天皇、天后,也是年號界的絕代雙驕。不過如果算上武則天臨朝稱制時期的三個年號,那麼她總共使用的年號就有十七個之多,比起來還是女皇更勝一籌。

    四、明清時期,年號成了皇帝的代稱

    明清兩代的皇帝除了明英宗朱祁鎮和清太宗皇太極這兩位使用了兩個年號,其餘皇帝都只使用一個年號。所以在這兩朝,年號也就成了皇帝的代稱,現在的人也一般都是用年號來稱呼他們,年號的知名度遠遠超過了帝王本身的名字和廟號。

  • 7 # 李老師講歷史

    我們先說一下什麼是年號?“年號”牽涉到“正統”問題,每個皇帝繼位後就要改“年號”,也就是要“改正朔”,朔就是初一,“改正朔”就是“改朝換代”的代名詞。

    中國歷史上的“年號”開始於漢武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為“建元”,建元元年是前140年,漢平帝的年號是“元始”,元始第一年是“元始”元年,即公元1年,中國歷史上年號最多的是唐高宗(李治)時期,有14個年號。

    隋以前(包括隋朝)表達皇帝用“諡號”,唐到元用“廟號”稱皇帝,明清用“年號”表示皇帝。辛亥革命後,廢除年號紀年而改用民國紀年。

  • 8 # 任小安

    先說正題,據《綱鑑易知錄》,年號這個操作,起源於漢武帝,即世宗孝武皇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為啥要有年號呢?

    年號是皇帝是對天下統治的象徵,古代天子是天下的中心,故在天下第一史書《史記》中,設本紀記天子,繼而是世家記大夫近臣。有了天子的年號,這個事情就更好辦了,天下人記錄時間直接是:年號+年數(比如第一個年號紀年,建元元年),聽著就提氣。

    不過這帶來了一個麻煩,因經常變換而不利於紀年;但是那怕啥,只要皇家氣派在,這些都是可以不考慮的。歷史上,年號經常更改,有的甚至一年之中,一改再改,直到明朝,才定下來一帝一年號。但那也不是一定,你想啊,皇帝這個職業都危險,動輒篡位、被殺,都是有可能的,或者遇到什麼天災人禍,改改年號也能沖沖運。

    年號怎麼定?

    年號是天子皇家氣派,年號用於天下讀書人紀年,年號制定的時候,首先要避免壞詞,比如不吉祥的詞什麼的;其次要好記好讀深入人心。比如康熙,天下既定,應該與民休息了,康熙是安居樂業的意思。

    康熙皇帝叫康熙嗎?

    中國的姓名制度,從三皇五帝開始,到現在經歷了兩次變革,一次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司馬遷寫《史記》,合併姓和氏,一次在清末民初,合併名和字。我們熟悉的孔聖人,我們都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

    平常人的名字都這麼多事情,更別說天子了。

    康熙皇帝,姓名是愛新覺羅·玄燁,那字呢,字在古代是平輩之間相互稱呼的,誰敢跟皇帝平輩呢,就沒有了。康熙,是在位期間的年號。

    另外,像雍正皇帝這種電視劇裡,稱呼康熙皇帝有時候是,聖祖仁皇帝,這是什麼來頭呢,是大家自己想的嗎?

    當然不是,康熙皇帝,還有一個大家不怎麼知道的稱呼,就是清聖祖,那是他老人家的廟號,另外還有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參考資料:

    皇帝年號背後的故事 潘小平

    綱鑑易知錄

    百度百科詞條:愛新覺羅·玄燁

  • 9 # 凰荼

    接下來讓荼荼給您回答

    年號是由中國封建王朝與當代日本國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一般由君主發起,漢潮以前無年號,直至漢武帝即位首創年號,名為建元。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是漢武帝劉徹在位時的使用的,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

    據說當時這個年號並不是一開始就訂好了的,也是經歷了一番波折,它是有官員為了去討好當時的皇帝劉徹而定名的。當時有人說:“改元宜應天瑞,當用瑞命紀元,選取名號”由此才有了年號的產生。

    年號直至辛亥革命以後才被廢除,改用民國紀年,所以歷史上最後一個年號為(宣統)。雖然我們現在已經不採用年號來紀年,但是它仍是我中國歷史文化的瑰寶。

  • 10 # 吳剛摘桂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是什麼?出現在哪個朝代?

    一、年號是什麼?

    年號是古代帝王為表示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亦可以作為表示年份),年號在中國古代非常重要,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用來紀時。

    那麼在沒有年號之前是怎麼紀時的呢?其實就是直接使用年數。比如,你生活在周代,不論是哪個天子在位,為了便於區分時代,就使用如:魯隱公多少年,魯哀公多少年。

    確定了年數後,那古代又是怎麼記算曆史時間間距的呢? 那就是中國古代使用並延用之今的干支紀年法,其中天干十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位,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互相搭配,組成“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60個干支數,如某年某月某日是“甲子年乙丑月癸亥日”,古人計算年月日的方法就是干支紀年,並用這個干支年法迴圈往復的來紀年。

    公元前的紀年是倒著數的,比如,秦朝建立是在公元前221年,西漢建立是在公元前202年,從數值上看,221>202,但是,公元前221年要早於公元前202年。

    年號一般由君主發起。新皇帝登基絕大多數都會更換新的年號,表明自己即位是順承天意,也是新君重新計算在位年數之制。中國年號的使用情況非常複雜。同一時期並存的政權,往往各有年號。有的一年之中數次改元或沿用前朝的年號,中國古代新君即位時為了區別上一任君主,新君重新計算在位年數之制。

    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一般改元從下詔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從本年年中算起。一個皇帝在位時,也可以多次改元。

    年號寄予了帝王對未來美好的想象,希望王朝穩定、安寧或希望百姓永不反抗。此外,它的出現,代表的是古人思想觀念的一次重大變化,同時也是帝王確立自身統治合法性的一項重要措施。

    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是漢武帝創立的建元(前140年—前135年,年號一共使用了六年),“建元”就是建為元年之意,表示年號紀元開始使用,劉徹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年號的帝王。

    三、年號最初出現在哪個朝代?

    年號最初是從漢朝的漢武帝時期開始使用,以後逐漸的形成了一種制度。在漢代漢武帝之前,中國的紀年只有年數、沒有年號。

    西漢的漢武帝並非第一個中國古代的皇帝,其即位後為什麼會產生年號?也就是說年號為什麼到漢武帝才建立呢?

    其實這與漢武帝本人推崇的儒家經學頗有關係漢武帝始創年號的目的,一方面,年號的紀年功能可以使統治者透過統一全天下的歷法,來維持政治一統的權威,並與民更始自新國運,促進臣民對於統一政治體制的心理歸屬感,加強中央集權穩固統治。另一方面,年號制度自帶的漢字組合,即主張天人感應,又能靈活地展現出不同時期的天人感應關係的變化。

    因此,建立年號不僅是漢代禮樂建設的重要作為,也是漢代要用新的儒家思想來治理國家。公元前113年,武帝以當年為元鼎四年,並追改以前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號六年。由此創立年號,併為歷代帝王所沿用。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廢除年號紀年的做法,新中國成立後,我們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拍好vlog影片?素材該怎麼樣去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