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8月,為了支援抗美援朝,上海越劇界舉行了一次義演,張茵與“越劇十二姐妹”一起演出了由徐進執筆創作的歷史劇《杏花村》,使張茵感到十分親切的是她老家浙江嵊州崇仁鎮的廿八都村,原來的名字恰好也叫杏花村。比起廿八都村一般人家的女孩,張茵的童年是幸運的,1927年她出生時父親張宗海在浙江省保安團任職,家境雖不富裕,但在鄉下還過得去,張茵從小聰穎活潑,深得父親歡心,到了讀書的年齡,父親送她進了學堂,豈料父親在平陽縣警察局長的任上因犯事同鄉的牽連被革去了公職,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父親便送張茵和她同父異母的大姐張杏花去科班學戲。張茵的父親張宗海見過世面,他並不認為戲子就低人一等,他送張茵姐妹進科班學戲,一是認為兩個女兒“一生一旦",對於她們來說今後也是一條出路,同時自己賦閒在家,也給自己找一份事情做,於是他和被越劇界稱為“篤牌班長"的裘光賢商量、又找了兩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湊足了一千銀元,借“高升舞臺"的名氣打出“小高升舞臺”的牌子,地點就放在崇仁鎮的戒德寺。和張茵同科學藝的女孩子近三十人,藝名是張宗海沿用京劇伶人的套路取的,旦角多采用花的名稱,除了粉牡丹張茵外,還有玉牡丹陳翠英、自牡丹錢苗釵,芙蓉花周宜男、海棠花張金香和飛金鳳錢荷蓮,改了名的女孩相互叫著取樂,全然不知今後科班的生活苦不堪言。
與“高升舞臺”的傳統一脈相承,“小高升"對藝徒們的要求也是文武兼備,下午和晚上學唱文戲,由文戲師父傳授“落地唱書"中的賦子,《花園賦》、《街坊賦》、《考場賦》和《討飯賦》,必須通篇背熟,錯了就用戒尺打手心。張茵回憶在“小高升”學藝的日子時說:“日常三餐、粗茶淡飯,姐妹們終日與寺廟裡的菩薩為伴,夜裡三個人睡在一個竹床上是常有的事情,我和姐組合蓋一條土布藍花被、夢裡拉來拉去,常常是半夜凍醒過來”。班主裘光賢的管理近似冷酷無情,無論是“高升舞臺"還是“小高升"都嚴格遵守“做人要清白、做戲要認真。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做戲要做到文武雙全,做人不許走歪門邪道”的班規,在戒德寺學戲的日子裡,張茵聽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並讓她銘記在心裡一輩子。張茵“串紅臺”時實足還不到九歲,在《梅龍鎮》裡扮演李鳳姐,與扮演正德皇帝的姐姐張杏花同臺,演出的場子就在家門口崇仁鎮廿八都村的瞻山廟戲臺。
瞻山廟始建於南宋乾道年間,辛亥革命志士鄉賢張伯岐於民國十七年秋天重修,戲臺前後有兩幅楹聯,一為“此曲只應天上有,其人都是越中來”,一為“凡事莫當前,看戲何如聽戲好,為人須顧後,上臺總有下臺時”,張茵根本不解其意,只見父親不停地點頭稱是。舞臺上鑼鼓一起,張茵剛唱了一句“自幼生在梅龍鎮,兄妹賣酒度光陰”,忍不住朝臺下望去,只見黑壓壓的一片,都是看戲的人頭,張茵頓時嚇了一跳,渾身冒出了冷汗,也不知道下面的戲該怎樣演了,直(只)想紅後臺裡逃,當戲演完下了場,張茵發覺自己的戲服全溼透了。“小高升”的藝徒們在“串紅臺”後就開始演戲賺錢了,在張茵的記憶中,能夠在鄉間廟臺上演戲還算是比較好的日子,沒有戲演時,就只能和鼓板師父一道去有錢人家唱堂會,看人家的臉色吃飯,走在路上,她最聽不得的話就是“戲子來了",想到在科班裡受累捱罵,在別人看來不過是一個戲子,心裡怎麼也高興不起來。關於父親的死訊,是班主裘光賢帶回來的,裘光賢從嵊縣回來,給了張家姐妹兩套鑲了白邊的土布衣服,然後點起蠟燭說,你們的父親正月裡死了,快去換上衣服,給他磕個頭吧。聽著裘光賢這麼一說,張茵昏天黑地、嚎啕大哭,那一年她才十一虛歲。1935年夏天,裘光賢率領“高升舞臺"赴寧波,在大光明戲院演出連本戲《少女出世》,“小高升”的藝徒們一同前往,就是在這次演出中,戲班子第一次打出了“越劇”的旗號,“高升舞臺”的頭牌花旦筱丹桂、張茵的大姐張杏花也在戲班子的廣告中被冠以“越劇皇后"和“全才小生",吸引了寧波一大幫戲迷的眼球。舊時的戲班子,不良習氣盛行,常常是前臺演戲、後臺麻將,什麼“跌倒糊"、“槓上開花”,一開始張茵還感到好奇,久而久之感到了厭煩。每當筱丹桂上臺演出,張茵就靜靜地站在臺側的門簾帳外,看著大師姐演戲。1934年張茵進“小高升"時筱丹桂已經因為扮相俊美、唱做俱佳紅遍了寧波,後來“小高升”併入“高升舞臺”到上海,演出時張茵經常幫助筱丹桂化妝、貼片、穿鞋,有時也演些丫鬟宮女之類的角色,通常連一句臺詞也沒有,每當張茵站在臺上時,她就盯著看筱丹桂的表演並牢牢記在心裡,這樣跟著師姐的日子前後有七八年,筱丹桂只知道這個勤快好學的小師妹叫“粉牡丹”。
1938年的春夏之交,裘光賢把“高升舞臺”和“小高升"合併,組建為“新高升舞臺”再進上海,張茵和大姐張杏花一同前往,張茵的大姐張杏花扮相俊美、悟性極高,張茵還在跑龍套時大姐張杏花已名聲在外了,不幸的是,就是在這次演出期間大姐死了。對於戲班子,班主裘光賢管教甚嚴,演出之餘不允許演員們私自外出,生怕她們不知深淺趟了渾水,大姐張杏花閒來無事買來幾包香瓜子嗑來解悶,誰知這一磕竟染上了霍亂,據說毛病源自於日本人的細菌彈,本想把大姐運回鄉下安葬,棺木剛移到“紹興會館”戰事又起,“新高升舞臺”只得倉皇逃難,大姐竟最終不知魂歸何處。張茵再一次來到上海已經是九年後的1947年了,張茵好不容易找到浙東戲院前來投奔師姐筱丹桂,那時已經走紅上海灘的筱丹桂雖無意招蜂引蝶,但形形色色的捧場人絡繹不絕,班主裘光賢曾提醒筱丹桂“世道險惡、小心上當受騙”,但為時已晚,筱丹桂身不由己,很快就落入浙東戲院老闆張春帆精心策劃的圈套,過著“明為叔侄、實為小妾”的生活。在參加了“越劇十姐妹”義演後,張春帆加緊了對筱丹桂的控制,筱丹桂在舞臺銷聲匿跡了,所以當張茵剛說了“我來投奔師姐的”一句話,筱丹桂神情漠然地說“我已經不唱了”,讓人覺得萬念俱灰,看著師姐鬱鬱寡歡,張茵感到她過得很不順心,但怎麼也不會想到此時的筱丹桂已心力交瘁,再也無法忍受張春帆多年的凌辱了。聽到筱丹桂自殺的訊息,正在演出的張茵匆匆趕到浙東大戲院,只聽說筱丹桂服毒後眾人先給她灌自來水洗胃,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三輪車又斷了鏈條,好不容易到了仁濟醫院,再好的醫生也迴天無術。這天夜裡,張茵就睡在筱丹桂的房裡,室內的陳設一如三個月以前的樣子,今已人去樓空,張茵輾轉反側、黯然淚下。轉眼到了1948年的秋天,當張茵在臺上演罷《十里春風》,臺下竟已是落葉飄零,在經歷了和祝荷花、尹樹春、竺水招和陸錦花的合作後,“小高升”的師妹裘幼鳳聽說師姐賦閒在家、特地跑來請她參加袁雪芬的“雪聲劇團”。對於這位“四季春”戲班師姐的故事張茵早就有所耳聞,也常路過袁雪芬的老家杜山村和袁雪芬、傅全香她們學戲的柳岸村興福庵,聽說袁雪芬從來不拜乾爹乾媽、謝絕應酬交際、討厭唱堂會,更感到很合自己的心思,所以張茵連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了。
在“雪聲劇團”張茵擔任二肩花旦,主要給袁雪芬配戲,她悉心揣摩袁雪芬的演唱特點,消化吸收後為己所用。舞臺上的耳濡目染,使張茵受益匪淺,後來她在《白蛇傳》扮演白素貞時根據個人的條件,和琴師賀仁忠、盧炳容合作,設計出了膾炙人口、至今傳唱不衰的經典名段《西湖山水還依舊》,也就是和袁雪芬在九星大戲院演出《白娘子》的日子裡張茵和越劇姐妹們一起迎來了上海的解放。
1951年的秋天,從北京開會回來的袁雪芬找已參加華東越劇實驗團的張茵談話,說浙江越劇界缺少主要旦角,請求上海給予支援,希望她能去杭州,開始張茵不想去,她認為自己在上海演戲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後來考慮到在浙江上戲的機會多一些,她也就答應了,只是說我以後還要回上海的,可是這一別就再也沒有回頭。浙江女子越劇再度崛起的重要標誌是1951年浙江越劇實驗劇團的成立,已是越劇名家的屠笑飛、錢鑫培、裘大官、王愛勤、金寶花、吳劍芳的悉數加盟,息影五年後姚水娟的重新出山,張茵從上海華東越劇實驗劇團的調入為浙江女子越劇的格局奠定了基強,也使得浙江女子越劇的演員陣容面目一新。張茵越劇生涯的後半部分是在越劇的故鄉度過的,與張茵同科出師的一班姐妹們以創造眾多舞臺形象而成為一代藝術家的就只有張茵一個人了。她先後主演了《梁紅玉》中的梁紅玉、《白蛇傳》中的白素貞、《張羽煮海》中的三公主、《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西廂記》中的崔鶯鶯、《秦香蓮》中的秦香蓮、《晴雯之死》中的晴雯,《高機與吳三春》中的吳三春、現代戲《李雙雙》中的李雙雙,是浙江越劇界花旦演員的頭牌。張茵是在1965年正式告別舞臺的,那一年她只有三十九歲,淡出舞臺後的張小,一度執教於浙江藝術學校,卻在“十年浩劫”蒙受災難,雖然春回大地後有過短暫的復出,卻宛如舞臺上的一個轉身,耳佩髮簪、水袖羅衫,勾勒出的不過是一個背影,她最後一次走進劇場是2001年9月11日晚上,去觀看新編越劇《趙氏孤兒》,退休在家的張茵已經很少去看戲了。因為寓所離西湖很近,平時張茵總會在的邊散步,不遠就是斷橋,在別人眼裡這是“西湖十景”之一的“斷橋殘雪”,而在張茵的心中自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她在越劇《白蛇傳》中的唱腔設計“西湖山水還依舊",就是白娘子在斷橋邊的如泣如訴,當時五十年過去了,熟悉的旋律依然在她的心頭縈繞。2005年11月,張茵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病倒,之後就沒有再睜開一次眼、說過一句話。2005年12月5日下午兩點,一生從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張茵走了、靜靜地走了,宛如美麗的孔雀東南飛飛向了遠方。
1951年8月,為了支援抗美援朝,上海越劇界舉行了一次義演,張茵與“越劇十二姐妹”一起演出了由徐進執筆創作的歷史劇《杏花村》,使張茵感到十分親切的是她老家浙江嵊州崇仁鎮的廿八都村,原來的名字恰好也叫杏花村。比起廿八都村一般人家的女孩,張茵的童年是幸運的,1927年她出生時父親張宗海在浙江省保安團任職,家境雖不富裕,但在鄉下還過得去,張茵從小聰穎活潑,深得父親歡心,到了讀書的年齡,父親送她進了學堂,豈料父親在平陽縣警察局長的任上因犯事同鄉的牽連被革去了公職,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父親便送張茵和她同父異母的大姐張杏花去科班學戲。張茵的父親張宗海見過世面,他並不認為戲子就低人一等,他送張茵姐妹進科班學戲,一是認為兩個女兒“一生一旦",對於她們來說今後也是一條出路,同時自己賦閒在家,也給自己找一份事情做,於是他和被越劇界稱為“篤牌班長"的裘光賢商量、又找了兩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湊足了一千銀元,借“高升舞臺"的名氣打出“小高升舞臺”的牌子,地點就放在崇仁鎮的戒德寺。和張茵同科學藝的女孩子近三十人,藝名是張宗海沿用京劇伶人的套路取的,旦角多采用花的名稱,除了粉牡丹張茵外,還有玉牡丹陳翠英、自牡丹錢苗釵,芙蓉花周宜男、海棠花張金香和飛金鳳錢荷蓮,改了名的女孩相互叫著取樂,全然不知今後科班的生活苦不堪言。
與“高升舞臺”的傳統一脈相承,“小高升"對藝徒們的要求也是文武兼備,下午和晚上學唱文戲,由文戲師父傳授“落地唱書"中的賦子,《花園賦》、《街坊賦》、《考場賦》和《討飯賦》,必須通篇背熟,錯了就用戒尺打手心。張茵回憶在“小高升”學藝的日子時說:“日常三餐、粗茶淡飯,姐妹們終日與寺廟裡的菩薩為伴,夜裡三個人睡在一個竹床上是常有的事情,我和姐組合蓋一條土布藍花被、夢裡拉來拉去,常常是半夜凍醒過來”。班主裘光賢的管理近似冷酷無情,無論是“高升舞臺"還是“小高升"都嚴格遵守“做人要清白、做戲要認真。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做戲要做到文武雙全,做人不許走歪門邪道”的班規,在戒德寺學戲的日子裡,張茵聽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並讓她銘記在心裡一輩子。張茵“串紅臺”時實足還不到九歲,在《梅龍鎮》裡扮演李鳳姐,與扮演正德皇帝的姐姐張杏花同臺,演出的場子就在家門口崇仁鎮廿八都村的瞻山廟戲臺。
瞻山廟始建於南宋乾道年間,辛亥革命志士鄉賢張伯岐於民國十七年秋天重修,戲臺前後有兩幅楹聯,一為“此曲只應天上有,其人都是越中來”,一為“凡事莫當前,看戲何如聽戲好,為人須顧後,上臺總有下臺時”,張茵根本不解其意,只見父親不停地點頭稱是。舞臺上鑼鼓一起,張茵剛唱了一句“自幼生在梅龍鎮,兄妹賣酒度光陰”,忍不住朝臺下望去,只見黑壓壓的一片,都是看戲的人頭,張茵頓時嚇了一跳,渾身冒出了冷汗,也不知道下面的戲該怎樣演了,直(只)想紅後臺裡逃,當戲演完下了場,張茵發覺自己的戲服全溼透了。“小高升”的藝徒們在“串紅臺”後就開始演戲賺錢了,在張茵的記憶中,能夠在鄉間廟臺上演戲還算是比較好的日子,沒有戲演時,就只能和鼓板師父一道去有錢人家唱堂會,看人家的臉色吃飯,走在路上,她最聽不得的話就是“戲子來了",想到在科班裡受累捱罵,在別人看來不過是一個戲子,心裡怎麼也高興不起來。關於父親的死訊,是班主裘光賢帶回來的,裘光賢從嵊縣回來,給了張家姐妹兩套鑲了白邊的土布衣服,然後點起蠟燭說,你們的父親正月裡死了,快去換上衣服,給他磕個頭吧。聽著裘光賢這麼一說,張茵昏天黑地、嚎啕大哭,那一年她才十一虛歲。1935年夏天,裘光賢率領“高升舞臺"赴寧波,在大光明戲院演出連本戲《少女出世》,“小高升”的藝徒們一同前往,就是在這次演出中,戲班子第一次打出了“越劇”的旗號,“高升舞臺”的頭牌花旦筱丹桂、張茵的大姐張杏花也在戲班子的廣告中被冠以“越劇皇后"和“全才小生",吸引了寧波一大幫戲迷的眼球。舊時的戲班子,不良習氣盛行,常常是前臺演戲、後臺麻將,什麼“跌倒糊"、“槓上開花”,一開始張茵還感到好奇,久而久之感到了厭煩。每當筱丹桂上臺演出,張茵就靜靜地站在臺側的門簾帳外,看著大師姐演戲。1934年張茵進“小高升"時筱丹桂已經因為扮相俊美、唱做俱佳紅遍了寧波,後來“小高升”併入“高升舞臺”到上海,演出時張茵經常幫助筱丹桂化妝、貼片、穿鞋,有時也演些丫鬟宮女之類的角色,通常連一句臺詞也沒有,每當張茵站在臺上時,她就盯著看筱丹桂的表演並牢牢記在心裡,這樣跟著師姐的日子前後有七八年,筱丹桂只知道這個勤快好學的小師妹叫“粉牡丹”。
1938年的春夏之交,裘光賢把“高升舞臺”和“小高升"合併,組建為“新高升舞臺”再進上海,張茵和大姐張杏花一同前往,張茵的大姐張杏花扮相俊美、悟性極高,張茵還在跑龍套時大姐張杏花已名聲在外了,不幸的是,就是在這次演出期間大姐死了。對於戲班子,班主裘光賢管教甚嚴,演出之餘不允許演員們私自外出,生怕她們不知深淺趟了渾水,大姐張杏花閒來無事買來幾包香瓜子嗑來解悶,誰知這一磕竟染上了霍亂,據說毛病源自於日本人的細菌彈,本想把大姐運回鄉下安葬,棺木剛移到“紹興會館”戰事又起,“新高升舞臺”只得倉皇逃難,大姐竟最終不知魂歸何處。張茵再一次來到上海已經是九年後的1947年了,張茵好不容易找到浙東戲院前來投奔師姐筱丹桂,那時已經走紅上海灘的筱丹桂雖無意招蜂引蝶,但形形色色的捧場人絡繹不絕,班主裘光賢曾提醒筱丹桂“世道險惡、小心上當受騙”,但為時已晚,筱丹桂身不由己,很快就落入浙東戲院老闆張春帆精心策劃的圈套,過著“明為叔侄、實為小妾”的生活。在參加了“越劇十姐妹”義演後,張春帆加緊了對筱丹桂的控制,筱丹桂在舞臺銷聲匿跡了,所以當張茵剛說了“我來投奔師姐的”一句話,筱丹桂神情漠然地說“我已經不唱了”,讓人覺得萬念俱灰,看著師姐鬱鬱寡歡,張茵感到她過得很不順心,但怎麼也不會想到此時的筱丹桂已心力交瘁,再也無法忍受張春帆多年的凌辱了。聽到筱丹桂自殺的訊息,正在演出的張茵匆匆趕到浙東大戲院,只聽說筱丹桂服毒後眾人先給她灌自來水洗胃,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三輪車又斷了鏈條,好不容易到了仁濟醫院,再好的醫生也迴天無術。這天夜裡,張茵就睡在筱丹桂的房裡,室內的陳設一如三個月以前的樣子,今已人去樓空,張茵輾轉反側、黯然淚下。轉眼到了1948年的秋天,當張茵在臺上演罷《十里春風》,臺下竟已是落葉飄零,在經歷了和祝荷花、尹樹春、竺水招和陸錦花的合作後,“小高升”的師妹裘幼鳳聽說師姐賦閒在家、特地跑來請她參加袁雪芬的“雪聲劇團”。對於這位“四季春”戲班師姐的故事張茵早就有所耳聞,也常路過袁雪芬的老家杜山村和袁雪芬、傅全香她們學戲的柳岸村興福庵,聽說袁雪芬從來不拜乾爹乾媽、謝絕應酬交際、討厭唱堂會,更感到很合自己的心思,所以張茵連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了。
在“雪聲劇團”張茵擔任二肩花旦,主要給袁雪芬配戲,她悉心揣摩袁雪芬的演唱特點,消化吸收後為己所用。舞臺上的耳濡目染,使張茵受益匪淺,後來她在《白蛇傳》扮演白素貞時根據個人的條件,和琴師賀仁忠、盧炳容合作,設計出了膾炙人口、至今傳唱不衰的經典名段《西湖山水還依舊》,也就是和袁雪芬在九星大戲院演出《白娘子》的日子裡張茵和越劇姐妹們一起迎來了上海的解放。
1951年的秋天,從北京開會回來的袁雪芬找已參加華東越劇實驗團的張茵談話,說浙江越劇界缺少主要旦角,請求上海給予支援,希望她能去杭州,開始張茵不想去,她認為自己在上海演戲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後來考慮到在浙江上戲的機會多一些,她也就答應了,只是說我以後還要回上海的,可是這一別就再也沒有回頭。浙江女子越劇再度崛起的重要標誌是1951年浙江越劇實驗劇團的成立,已是越劇名家的屠笑飛、錢鑫培、裘大官、王愛勤、金寶花、吳劍芳的悉數加盟,息影五年後姚水娟的重新出山,張茵從上海華東越劇實驗劇團的調入為浙江女子越劇的格局奠定了基強,也使得浙江女子越劇的演員陣容面目一新。張茵越劇生涯的後半部分是在越劇的故鄉度過的,與張茵同科出師的一班姐妹們以創造眾多舞臺形象而成為一代藝術家的就只有張茵一個人了。她先後主演了《梁紅玉》中的梁紅玉、《白蛇傳》中的白素貞、《張羽煮海》中的三公主、《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西廂記》中的崔鶯鶯、《秦香蓮》中的秦香蓮、《晴雯之死》中的晴雯,《高機與吳三春》中的吳三春、現代戲《李雙雙》中的李雙雙,是浙江越劇界花旦演員的頭牌。張茵是在1965年正式告別舞臺的,那一年她只有三十九歲,淡出舞臺後的張小,一度執教於浙江藝術學校,卻在“十年浩劫”蒙受災難,雖然春回大地後有過短暫的復出,卻宛如舞臺上的一個轉身,耳佩髮簪、水袖羅衫,勾勒出的不過是一個背影,她最後一次走進劇場是2001年9月11日晚上,去觀看新編越劇《趙氏孤兒》,退休在家的張茵已經很少去看戲了。因為寓所離西湖很近,平時張茵總會在的邊散步,不遠就是斷橋,在別人眼裡這是“西湖十景”之一的“斷橋殘雪”,而在張茵的心中自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她在越劇《白蛇傳》中的唱腔設計“西湖山水還依舊",就是白娘子在斷橋邊的如泣如訴,當時五十年過去了,熟悉的旋律依然在她的心頭縈繞。2005年11月,張茵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病倒,之後就沒有再睜開一次眼、說過一句話。2005年12月5日下午兩點,一生從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張茵走了、靜靜地走了,宛如美麗的孔雀東南飛飛向了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