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向拐彎的光學習
-
2 # 職抒胸意
我們以前所說的“五險一金”是指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的5項社會保險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失業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現在提倡繳納“六險兩金”,增加了“一險一金”,這“一險一金”一般指的是補充醫療保險和職業年金(企業年金)。
原來的五險當中,養老保險是為了保證職工退休之後有養老金,繳納滿15年之後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保障退休後的生活。醫療保險在繳納一定年限之後,可以按照比例報銷醫療費用。工傷保險可以保證職工在發生工傷時獲得賠償,以及保障之後的工作生活。生育保險可以報銷生育相關費用。而失業保險可以在職工被辭退失業之後,領取一定時間的失業金,以保障職工沒有工作這段時間的生活。
新增加的補充醫療保險,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是對醫療保險的補充。如果繳納補充醫療保險,可報銷醫療費用的比例以及最高限額將會有一定提高。比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一般的報銷比例:一級及其以下醫療機構在職是93%,二級醫療機構在職是90%,三級醫療機構在職是85%,如果有補充醫療保險,在此基礎上報銷比例應該會有增加。比如三級醫療機構報銷比例可能達到90%。另外,在一個自然年度內,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可能是12萬元,但有補充醫療保險,這個限額也會提高。基本醫療保險一般是單位繳納8%,個人繳納2%;補充醫療保險沒有強制要求單位和個人去繳納,但有比較多的地方機關事業單位和效益比較好的企業,會給職工繳納補充醫療保險,具體比例沒有明確規定,有些可能是10%,有些可能是8%,也有些可能是6%,基本上都是由單位繳納,個人不用繳納。
新增加的職業年金(企業年金)是對基本養老保險的一個補充。職業年金是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補充養老保險制度。企業年金是企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對養老保險的一個補充制度。兩者名字不同,物件不同,但意義是一樣的,都是對基本養老保險的一種補充制度。繳納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可以增加職工的養老金,也是對職工的一種福利激勵。比如職業年金,只有不犯錯誤,順利退休的機關事業工作人員才可以在退休後領取,可以增加養老金,也可以促進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廉潔自律。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繳費比例一般單位是8%,個人是4%,企業年金在一些經濟效益比較好的企業單位才會繳納,實行自願繳納的原則,沒有具體比例規定。年金的繳納和領取是不用交稅的,在提高職工福利的同時,也可以為企業和個人合理節稅。
綜上所述,新增加的“一險一金”指的是補充醫療保險和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其中補充醫療保險是對基本醫療保險的一個補充,可以增加職工的報銷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而職業年金(企業年金)是對基本養老保險的一個補充,可以增加職工退休後的養老金,是一種福利激勵,也可在提高職工福利的同時,為企業和個人合理節稅。
-
3 # fishone5
先來說一下五險一金包括什麼?五險一金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五險一金中的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是單位負擔,個人不繳納費用。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是8%,單位繳費比例是20%,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比例是6%,單位繳費比例是6-10%,失業保險個人繳費比例0.5-1%,單位繳費比例是1.5%,住房公積金個人繳費比例是10-12%,單位繳費比例也是10-12%,是兩方均攤。五險一金是強制性繳納的。
六險二金是在用人單位給員工買五險一金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兩種,其中,企業年金,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企業給員工設立的養老金,它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企業內部自行商議決定繳費比例及繳費金額,但不能超過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繳費合計不能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2%,這筆資金會放在專業的機構進行投資,可以實現升值,一般情況下,這筆錢需要在退休以後領取,也就是說,員工到退休就相當於有兩份退休金了;再一個補充醫療保險,我們看字面就可以理解它是對現有醫療保險的補充,使醫療報銷的範圍更大,一般基本醫療保險不能報銷的門診費用,補充醫療保險就可以報銷了。補充醫療保險形式多樣,沒有確切的費率,主要是企業和員工協商決定。但是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並不是強制性的,這樣兩類保險一般是效益好實力強的企業,才會承諾給予六險二金的繳納。
-
4 # 瑛傑小豬
第二金是指“年金”,是一種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目的是為了給退休人員提供更好的生活待遇。
而第六險有多種說法,有些地區是指“長期護理保險”,有些地區是指“補充醫療保險”,但不涉及針對城鄉居民的“大病保險”。
首先,簡要介紹一下五險一金的概念。所謂的五險,是指國家立法強制實施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目的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生病、生育、失業、受到工傷等情況下能夠得到物質補償。
值得注意的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有多個層次,《社會保險法》只對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做出規定,對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商業養老保險、商業醫療保險等不作要求。
繳納五險是企業的義務,也是職工應當享受的權利。企業需要交納五險的單位部分,職工個人只需繳納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的個人部分,由企業從工資中代扣代繳。
所謂的一金,是指住房公積金,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全部計入職工個人賬戶。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國家規定企業應該繳納住房公積金,但是沒有上升到法律層面,大部分小微企業都不會主動繳納。
其次,介紹一下年金。年金這個概念是外國引入的,其指用人單位在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額外建立的一種養老保險制度。
年金的本質就是補充養老保險,可以為退休人員提供更好的養老待遇,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目前,年金根據繳費單位和繳費人群的不同,分為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兩類。
職業年金的適用人群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是強制性的;企業年金的適用人群主要是企業職工,是自願性質的,企業可以參加,也可以不參加。
兩種年金的繳費模式大致相同,都由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組成,計入個人賬戶,等到退休的時候再領取待遇。
以職業年金為例,如果一位男性公務員60歲退休,個人賬戶金額是20萬,每月能拿到的職業年金就是200000÷139=1439元。
但是,不管是職業年金還是企業年金,其待遇都不是跟基本養老金一樣終身領取,而是領完即止!
然後,介紹一下長期護理保險。長期護理保險是2016年開始試點的,目前的試點範圍僅有28個城市,包括上海、天津、廣州、寧波、成都等等。
長期護理保險由國家探索建立,目的是給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員(失能人員)提供保障,解決他們基本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的費用。
參加長期護理保險的前提是繳納基本醫療保險,也是由單位和個人一起繳費。
若是因病、因工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醫療相關費用由基本醫療基金(工傷基金)支付,護理服務費用由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支付。
最後,介紹一下補充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和補充養老保險一樣,都不是國家立法強制實施的,而是自願參加的。
參加補充醫療保險的前提也是繳納基本醫療保險,由單位和個人一起繳費,目的是為了給職工提高醫療保障水平,針對基本醫療保險難以覆蓋的醫療費用進行補助。
具體可分為以下幾類:
1、政策規定應當由個人負擔部分的補助;
2、超過基本醫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經大額醫療費用補助後,個人仍需負擔部分的補助;
3、基本醫保目錄範圍外的醫療費用補助;
4、個人帳戶餘額不足支付時的醫療費用補助等等。
補充醫療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相互補充,對於身體健康狀況一般的朋友而言,能夠很好地減輕醫療費用負擔。
-
5 # 木棉花開終有時
新增加的一險即補充醫療保險,一金即企業年金,這兩項都是單位的福利。補充醫療保險是基本醫保的補充,基本醫保不報銷的部分,像起付線以下的部分,基本醫保按比例報剩下的部分,有些單位的補充醫保還可以每年限額報銷自費藥品和醫療器械費用,有了補充醫保大大提高了醫療報銷待遇。企業年金,是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也是單位和個人每月按比例繳費,相當於每個月存了些錢,等退休了支取,做為社保退休金的補充,有效提高了退休生活的品質。剛給單位的一位高管辦了退休手續,企業年金有70多萬呢。
回覆列表
一、傳統五險加一險,五險:1、養老保險;2、醫療保險;3、失業保險;4、工傷保險;5、生育保險。新加一險:補充醫療保險;
二、兩金:傳統意義上的住房公積金;新增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
總之,六險二金比五險一金多了補充醫療保險和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這兩項。
三、要說作用嗎,當然是有的。
補充醫療保險是對基本醫是基本醫療保險的有力補充,能增加醫療保險專案以達到提高保險保障水平的目的,購買補充醫療保險都是為了給職工提供醫療保障。購買了補充醫療保險的使用者,在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後,個人負擔部分還可透過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再報銷一部分,以此減輕參保人員在發生生大疾病時的經濟負擔。
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是指所處單位中的在職人員已經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情況下,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養老保險制度。
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的作用十分顯而易見,它可以在職工退體後在獲取傳統養老金的基礎上,再額外獲得相應的報酬以維持退休後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