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言說—十三

    可以用很多證據來證明夏朝是我們國家的悠久歷史!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神話故事,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大禹的兒子啟建立的夏朝,通常被認為是中國的第1個世襲制朝代。從夏朝開始,綿延5000年的燦爛文明,讓每個中華兒女都引以為傲。

    據史料記載夏朝共經歷了471年,共傳了14代,最後被商朝所滅。夏朝作為中國傳統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擁有著較高的歷史地位,夏作為上古三代的開始,為華夏文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以說沒有夏朝就沒有中華民族的五千年的光輝燦爛文化歷史。

    只要一談論中國的古今上下,永遠離不開兩個字“華夏”,“華夏”一詞的夏,來源於夏朝。但是近代疑古派學者、西方的學者,都在懷疑夏朝的存在,是否真實。認為是戰華人偽造出來的歷史。因為考古上缺乏相關的證據,又沒有什麼夏朝的文字出土,所以夏朝的身世一直以來就是一個解不開的迷。

    中國於1996年啟動夏商周斷代工程以後,在許多考古專案中發現了大量商周文明以前的珍貴文物,看起來這似乎可以成為夏朝文明的佐證。可是在國際史學界中,大多數西方學者還是隻承認中國有商朝的歷史,而不支援夏朝的存在。

    這又是為什麼呢?原因主要有以下2點,首先就是因為夏朝的文字還沒有被發現,使學界一直講究孤證不立的原則,就是說文獻資料和實物證據是缺一不可的,如果不能集合兩者共同舉證,任何結論都是站不住腳的。

    但是現在的我們除了在後代史料當中發現過一些夏朝文字的蛛絲馬跡之外,還沒有找到任何有利的實物證據。許多學者推測,夏朝的文字極有可能已經被全部損壞了。

    甲骨文中的內容充分地展現了殷商時代的文化制度、王朝士氣等各種形態,但是卻完全沒有提到過後來夏朝情況,這是非常令人困惑的。由於文字缺失,夏朝的形象就變得極度模糊,難以考證,我們無法確認夏朝到底是一個王朝還是一個部落,或者只是商朝的早期粗糙形態。

    因此就有學者猜想,夏商互相間有過一段重疊存在的時期,商一開始是夏部落聯盟的一員,實力壯大之後取代了夏的領導地位。甚至有人說夏和商其實是同一個國家,只是各地的記載不同,當然這些猜想也都不具備任何的證據。

    認為夏朝不存在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在歷史遺蹟中發掘的文物還不夠有說服力。

    洛陽偃師的二里頭遺址出土了不少極其珍貴的歷史文物,比如七孔玉刀盤、龍紋陶盤,還有中國最早的頂方格文、銅鼎等。經過科學測量,他們大約是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物品,相當於古代文獻中的夏商王朝時期。

    這說明了在殷商之前,中原地區就已經存在著一個有圖騰、有藝術,並且掌握有金屬加工和玉器加工的古代文明。但可惜的是這些文物不成體系,沒有任何明文能證明這是一個國號為夏的王國的東西。所以我們不能說二里頭文化就是夏朝,除非能在遺址內發現文字,並且破譯,證明那裡的人把自己的政權稱為夏。

    換句話說,我們雖然知道在這一階段有發達的文明,但還是不能說這個文明就是傳說中的夏王朝。所以有歷史學家就指出,考古需要從實際材料出發,而現有的考古材料對文獻中關於夏朝和大禹的記載,既不能證真也不能證偽,所以我們依然要保持敬畏存疑的態度。在發現鐵證之前,一切都是撲朔迷離的,但是我們也不必過度的灰心喪氣,畢竟現在的科學技術還在不斷的進步,假以時日,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接近真相。

    中國的神話故事都是有一定依據的不是瞎編的 只是神話被放大多少的差別, 雖無鐵證,但透過各種史料記載,史學家普遍認為夏朝是中華民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歷史的見證者。

    夏朝屬於原始社會末期,是中國歷史的開端,其歷史有真實性,但由於當時的人們對於自然界和社會的認識有侷限性,當找不出一件事的根本原因時,就會藉助一些自己想像的神話呀一類的。所以在真實歷史的流程中,就會帶一些神話故事。其實我們應遵循唯物論和辯證法的觀點看待歷史。也就無所謂什麼神話的開端或終端了,但按照中國中學生歷史課本,夏朝確實是歷史的開端。

  • 2 # 角度歷史

    我們先來看一件事,商朝,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國第二個大統一王朝,從殷墟中出土的文物和文字看,商朝的社會制度和發展力,對於當時的世界來說已經是空前的發達了,這些東西不會憑空出現,時間才能推動發展,如此繁榮的王朝,肯定是經歷了許多時間的沉澱,才會有商朝的盛世。

    史前歷史,也就是三皇五帝時期,據目前所出土的文物來看,不管是物件的精美程度,還是社會的發展程度,都與商朝相去甚遠,從三皇五帝時期不可能直接過渡到商超商朝,(如果是直接過渡,那我就相信,我們的世界是被其他文明操控的。)中間有段空白的時間,而夏朝的出現正正好好的是彌補了這片空白,因此我覺得夏朝並不是傳說,而是實實在在的歷史。

    其實對於我們華人來說,是肯定承認夏朝的存在的,至於在國際上不被認可,是因為國際上對歷史有個認定標準,有文字、有城市、開始使用青銅器,才表明進入文明時期(也叫做歷史時期),

    而中國最早的文字,是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甲骨文,這個時間點已經是商朝中晚期了,甲骨文的發現可以證明中國古代史籍中關於商朝歷史的真實性,但現在所發現的甲骨文中並沒有關於夏朝的歷史,因此無法證明夏朝的真實性。雖然我們認可夏朝存在過,但也是口說無憑。因此現中國考古界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尋找夏朝的遺址,以及所對應的文字,雖然目前已經找到了夏朝的遺址,如二里頭遺址、花地嘴遺址等,但在這些地方並沒有發現與之對應的文字。但我相信歷史的真相總有被揭開的那一天,不論他叫夏朝,或叫冬朝、秋朝,璀璨的文化,定會震驚世界。

  • 3 # 北緯33度30分

    從史前的堯舜,到文明的殷商,是一步就抵達了?還是有一個轉折和過渡?

    至今,由於考古方面提供的實物證據不足,夏是不是存在一直是被質疑的。有人甚至懷疑夏不過是周捏造出來的,目的在於證明殷商出現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但是,也沒有證據證明夏不存在。據說大禹治水成功後,用九州之銅鑄造了一個鼎,啟廢了禪讓制後,九鼎就歸了夏。商湯滅掉夏,九鼎便歸了商;武王伐紂,九鼎又到了周那裡。待到秦統一天下後,九鼎卻消失了,而且從此無影無蹤。

    到了春秋,諸侯王都對九鼎懷有興趣,楚莊王甚至在洛陽城外,向周定王派來的使臣詢問鼎的下落,“問鼎中原”一詞既由此出。但使臣只是回答:“天下關鍵在德而不在鼎”。鼎的存在仍然是個迷,而且是一個還是九個也無從知曉。

    而歷史到了戰國,人們就都相信九鼎的存在,也認為九鼎就是從夏傳到商、從商傳到周的。這就等於把夏商周串聯了起來。說夏是真實歷史的存在,也不能說是子無須有。

    小結:夏究竟是神話描述,還是真實歷史已不重要。有一點卻是事實,那就是夏已經成為中華文明起始、發源這一歷史程序中不可或缺的關鍵鏈條。而且夏的這個過渡時期,也是中華文明的創造和繼承,並得到了幾千年來華夏各民族的高度認同。猶如西方對神的崇拜,真假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經成為你的根和血脈。

  • 4 # 北派說書人

    首先,我在這裡說一聲,夏朝並非神話,而是真的歷史,然而夏朝雖為歷史,但是夏朝卻一直不為西方世界所承認,至於夏朝存在不存在,有以下幾個疑點。

    夏朝不是神話,新一股學術勢力認為,夏朝是史前超級文明的末期,無從定論

    在《山海經》當中記載,一場世界性的大洪水發生在夏朝初期,也就是大禹時期,那時候的大禹父親鯀因為治水失敗,偷了天帝的息壤,才臨時止住了洪水,後來被舜帝斬殺,而大禹是鯀死後,從屍體當中剖腹出來的,這個倒是很神奇,在《山海經》當中記載著很多有關上古時期的傳說,若大家認為是神話的話,整個《山海經》就會變的平淡無奇,但是若大家用上古科技解讀的話,你就會發現《山海經》會變的很神秘,而且似乎是一部記載史前超級文明的史書,而那些上古神話,似乎是一場超級文明之間的大戰,這場大戰後,直接將人類的文明抹回到了石器時代。

    夏朝的勢力範圍到底有多大?

    夏朝的勢力範圍到底有多大,傳統認為,夏朝的勢力範圍是在中原地區,山西南部的地方,若是再按照史前文明夏朝的勢力範圍分佈的話,夏朝的勢力範圍囊括了整個亞洲地區,中心地帶則是在兩河流域,一些認為史前超級文明存在的學者認為,公元前3000年左右,為夏朝的晚期,也是史前超級文明的末期,夏朝是一個部落聯盟,而我們則是處於夏朝最東邊的部落聯盟。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場洪水所毀滅,中外各種早期經書當中皆出奇一致的都有記載。

    至於西方世界一直不承認夏朝存在,則是因為在我們的境內一直沒有出現過有關於夏朝的一些有著說服力的痕跡存在。不知道大家怎麼看的?

  • 5 # 夢沉古道

    夏商周,春秋戰。秦朝以後是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夏,金元明清二十朝 。這是就是朝代歌。小時候就是記得夏朝是起點,是夏禹的兒子啟建立的,但是現在許多人也質疑夏朝存在的真實性,到底夏朝存在不存在呢?

    外界質疑夏朝不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出土的文物,並沒有關於夏朝完整的記憶,也沒有遺蹟證明屬於夏朝的。國家組織的夏商周斷代史工程也沒有取得新突破,嚴格意義來講夏朝是否存在屬於學術問題。作為歷史愛好者,在這裡討論要點班門弄斧。但還是嘗試的談點個人想法。個人覺得夏是存在的,但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長。

    理由一:夏朝並沒有文字,很有可能和商朝使用的是同一種文字,也就是甲骨文。或者當時使用更為低質量的文字記錄方式,文字沒有保留下來。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夏朝如果真的存在,更大的可能也是採用甲骨文記錄文字,如果不採用甲骨文,很有可能採用比較低質的記錄方法,時間長了無法儲存。

    理由二:商朝關於夏朝有記述,記述少。說明商朝對夏朝瞭解的少,說明雙方要麼交集少,要麼夏商長期共存。雖然成為夏朝和商朝,他們實際的控制區域只是一小塊,甚至完全不及西周時的小封國。夏朝如果存在很有可能是包括商在內周邊封國的領袖國,這種領袖國類似於今天的邦聯,小國還是獨立自主的。只不過夏是最強大的,制約其他封國。

    理由三:很有可能作為後一代的商對夏的歷史進行篡改甚至滅失。商要成為周邊的領袖,必須採取貶低夏的方式來維護自身統治。最好的方式就是篡改歷史,在國家很有可能是抹去大部分的真實歷史。

    理由四:商代相對發達的文明直接從原始社會來顯得不靠譜。商代有比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形成來比較系統的文明。如果由原始社會的低文明直接進入商這樣的高文明,總感覺有點缺失,確實一個過渡階段。夏很有可能是過渡階段。

    理由五:在考古沒有深入發掘之前,夏有存在的可能。在文字中有記述的情況下,夏還是有很大存在的可能。在甲骨文發現前,對於商存在的質疑性也很多。揭開謎底還需要繼續發掘,在沒有證據完全否定夏朝存在的可能性以前,夏還是有存在的可能。

    夏不管是一段神話,還是真實歷史,都是我們整個民族對遠古的一段記憶。夏是華夏之夏,是屬於中華民族的一段記憶。希望隨著夏商周斷代史工程的推進,關於“夏”的真相會大白於天下。不管夏存在不存在,都是中國之“夏”。

  • 6 # 舊人何時歸

    首先回答,雖然國外乃至部分華人,都在質疑夏朝是個虛構的朝代,但是夏朝是真實存在的,是中國重要的歷史程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證明其存在,也是要講證據的,而最好的證據就是遺蹟、遺址、典籍記載,以及這些東西是否真實,很明顯夏朝是可以用這些東西來佐證的,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被稱為“中華第一王都”的夏朝的二里頭遺址。二里頭遺址又可以叫做夏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二里頭村,存在時間約是在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之間,遺蹟內有規劃齊整的宮殿區,居民區,以及各類手工製造區,而且經過發掘,還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玉器,石器,以及最早的青銅器,具體的二里頭遺址詳情,小夥伴如有興趣,可網上檢視,這裡就不展開講了。考古屆將二里頭遺蹟稱為“二里頭文化”,也正是可以佐證夏朝是否存在的一個重大證據,而且加上國家的“夏商周斷代文化研究工程”發現的更多的資料更加可以證明,夏朝是存在的。在歷史中,有懷疑精神是比較好的,但是這些資料的出現也打破了諸多人的疑慮。在我看來,就算是沒有這些遺址資料,夏朝也是存在的,只不過是,由於那個時期,文字普及不高,也沒有什麼記錄,經過人們口口相傳就顯得誇張了一些,而且那個時期並不是我們所理解的統一的朝代,是半部落半王朝,加上遺址由於時間久遠,毀於自然,毀於入手,所以才造成證據不足。那些有點誇大(也許是真的)的傳說,我們才不太相信。

    回答完畢。

  • 7 # 電視劇裡看歷史

    神話也好,歷史也罷,一切都要靠證據說話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據說夏朝的奠基者是當年治水成功的大禹,憑藉著過人的能力和治水的功勞,大禹在舜後取得了炎黃部落的統治權,而後將其地位傳給了夏啟,夏啟也是夏朝的第一位王

    夏朝建立後歷經五百年輝煌,傳到最後一任王夏桀的時候開始衰敗,由於夏桀在位期間專寵妹喜,沉溺女色,加之殘暴不仁,不理朝政,貴族們心生不滿進而在成湯的帶領下揭竿而起舉兵伐夏,夏桀被流放,夏朝滅亡

    然而在西方人的眼裡中國的夏朝更像神話而非歷史,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西方人認為,斷定一個朝代或是一個文明的存在,需要一定量的歷史文獻證明,以及與文獻相對應的歷史文物材料,然而夏朝的記載大多都是傳說,沒有批次的出土文物,因此嚴格的說,夏朝和亞特蘭蒂斯一樣,都是傳說中的文明

  • 8 # 鬼影問道化真身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

    上古之時,天子無國而擁有天下,諸侯有國,但也只是替天行道,名義上也只是受天子的委託,代管諸侯國的土地而已。

    上古禮制有云“五十韶華赴朝歌,八百諸侯拜靈山”。

    上古之時,天子將諸侯國分為四等,即公丶侯丶伯丶子。(上古之時,沒有南爵)。朝歌也只設八百個諸侯國,然後將八百諸侯國分為四方,每一方提拔一個諸侯國代天子管理該方位的各個諸侯國,這就是所謂的“方伯”。

    除了諸侯國以外,古代還有很多實力不遜於諸侯國的部族,其君王被稱為“君長”。

    一旦有諸侯違反天子的法令,朝歌就會取締該諸侯的封國,將其國降格為部族,犯錯的諸侯也將被降格為“君長”。而空下來的諸侯國編制,也將由天子中意的部族來填補,該部族的君長,也將會被封為諸侯。

    總而言之,朝歌下轄的諸侯國,永遠只有八百個,但是歷史上出現過的諸侯國則有幾千個。

    大禹登上天子位後,大禹賜給公子啟一個諸侯國,稱之為夏國。大禹賜給夏國一個王城,稱之為“啟封城”。

    大禹歸天后,公子啟奪得天下,公子啟沿用“夏”作為朝號,公子啟仍以啟封城為國都。

    夏朝祭天之地位於今天的嵩山,夏朝祭天的行宮就位於今天的嵩山之下,估計可能就是“二里頭”文化遺存。

    夏朝滅亡後,啟封城的名稱一直沿用,直至漢景帝登基時才改名。因為漢景帝的名字是“劉啟”,啟封城犯了漢天子的名諱,於漢天子下令,將“啟封”改名為“開封”。此事在史書中有記載,可以查得到。

    然而,黃河多次氾濫,夏都早已沒入黃土之下,在明朝時期已淪為一個大土堆,當時稱之為“老丘”。後來黃河再次決堤,黃河改道再次將“老丘”沒入了黃河之下。

    如今的開封城之下疊壓著很多古城,夏都啟封城也是其中之一。

    夏朝是一個存在了四百多年的朝代,是一個真實的存在,夏朝史是真實的歷史,而不是所謂的神話。

  • 9 # 常棣tandy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關於夏王朝,古籍上敘述的史實不多。但至遲在周初就有人說過:“我不可不監於有夏,亦不可不監於有殷。”又有:“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足證西周人認為周以前有殷,殷以前有夏。這應當是無可懷疑的。

    漢司馬遷作《夏本紀》,所載夏世系十七君十四世,世系分明;並且所列諸王名,竟與數百年以後晉人在汲冢所發現的戰國時人所撰《竹書紀年》記載的大致相合,可見司馬遷作《夏本紀》一定是有所根據的。所以說,中國歷史上確實有一個夏代,是不容置疑的,不可能是一個神話。

    一、史料中的夏朝

    傳說夏部落是由包括夏氏族在內的十多個氏族聯合發展而來的。其活動地區,西到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東至河南、河北和山東三省交界的地方,與中國其他氏族部落形成犬牙交錯的局面。

    據說在唐堯虞舜為部落首領時,黃河流域發生了特大洪水,大地一片汪洋,人們沒有住處,扶老攜幼,東西遊蕩,十分艱苦。這時,舜派禹去治理洪水。據說禹在治水期間,“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人”。“薄衣食”“卑宮室,致費於溝洫。最後,他領導民眾用疏導的方法,終於把洪水治平,立了大功。

    由於當時已是氏族公社制的末期,禹在他個人聲威上升當中,擁有了駕於群眾之上的特殊權力。他利用獲得的威望和權力,繼承舜,當上了部落酋長。在他任酋長期間,又打敗了南方的三苗。這一顯赫的戰功,進一步加強了他的地位。

    禹之子為啟,晚周文獻多有記載。不過,關於啟繼承禹的傳說很不一致。有的說禹當時曾舉薦皋陶為繼承人,皋陶先卒,又舉其子益為繼承人,可是禹死後,人民“不歸益而歸啟”;有的說禹的繼承人是益後來“啟與友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有的說禹死後,其子啟繼位,“益於啟位,啟殺之”。這些都是週末人所記,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公天下”變為“家天下”,是自啟開始的。這是古代一大變局。

    這個時候在經濟方面雖然已經發生了新的變化,引起了“位”私有的觀念,不過舊的“禪讓”的傳統習慣為啟所破壞,一定會有很多思想保守的人起來反對,經過較長時間的動亂,而後安定。據說當時有扈氏就“仗義”起兵,反對啟破壞舊制,因而展開新舊兩種勢力的鬥爭,也就是“傳賢”與“傳子”的鬥爭。

    結果,啟戰敗有扈氏,罰有扈氏做牧奴。關於這段歷史,各書所記頗有分歧。《尚書》有《甘誓》一篇即記征伐有扈氏,大戰於甘而作的誓師辭。從文字很平易這點來看,可知決非夏代的作品。並且有扈究竟是誰?徵有扈氏的是夏王朝的哪一個王?扈和甘兩地到底在何處?自古即無定說。今文家謂有扈為義而亡,並謂有扈是啟的庶兄;古文家謂有扈為姒姓,並謂有扈為無道國。

    由此可見,由於沒有夏代原始史料流傳下來,對夏史出現一些傳聞異詞是毫不足怪的。根據顧頡剛、劉起釘對《甘誓》篇的研究,與有扈氏作戰的是啟而不是禹。

    有扈氏不是夏的同姓部落,而是異姓的東夷少昊族的“九扈”。“扈”就是殷代的僱,在今鄭州北原陽一帶。“甘”在今洛陽西南。這說法與傳說中夏族活動的地域及發展的路線暗合,是個較妥當的看法。

    總之,啟戰勝了有扈氏,才使夏代的傳子制真正鞏固下來。傳子制的產生是從父系氏族社會開始的。

    下面,我們根據《夏本紀》所記夏王朝的點滴史蹟,略作說明。

    據說啟死後,繼位的是太康、仲康等兄弟五人。《史記》稱“太康失國,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尚書》中之《五子之歌》已亡供。所說的“昆弟五人”,《楚語》作“五觀”,《墨子·非樂》作“武觀”。於是後人有謂“五子”即“五觀”,亦即“武觀”。其實謂“五子”為“五觀”尚可,謂“五子”為“武觀”則不可,因《墨子》所說的“武觀”似為書名,不是人名。

    太康失國的原因,孔安國謂其盤於遊田,不恤民事,為羿所逐,不得返國。夏初,遊牧經濟一定尚處於重要地位。這從後來般代卜辭中卜獵之多,可以想見在商以前的夏初,遊牧、田獵在社會經濟中的比重一定更大。

    所以,田獵是當時正當的生產活動,不會構成失國的原因。《史記》又稱太康死,弟仲康立。仲康時和湎淫,廢時亂日,胤曾往徵,並作《胤徵》誓師河。《胤徵》篇久亡,內容不可詳知,而其羲和亂日,則今古文經說相同。

    偽《古文尚書》有:“季秋月朔,辰弗集於房。”歷史上這次日食到底有沒有發生?發生在哪年哪月?均無從考定。唐人始明著其事為仲康五年癸已歲九月康戌朔日蝕。此又由偽《古文尚書》推演而出。

    《漢書·律曆志》、《晉書·天文志》都未載此日蝕事,可見唐以前尚無此說。而一些中外學者卻根據偽《古文尚書》研究這次日蝕,提出了七八種不同的具體日期,也沒有得到一致的結論。

    其中持公元前2137年10月22日或公元前2165年5月7日兩說的人較多。但由於所根據的是偽書,所以這些研究可以說毫無價值。

    夏代在太康、仲康、相及少康時,還有一件大事,就是夏與東夷的鬥爭。東夷自古居住在今山東全省、江蘇北部、安徽東北角、河南東部一帶,即所謂太皞、少皞之後。他們的姓氏傳說有風、盈、嬴、偃等。《論語》有“九夷”之稱。有夏一代長期與他們進行過戰爭。

    奇怪的是司馬遷寫《夏本紀》對此卻一字未提。所以,《索隱》《正義》及《左傳疏》都譏太史公此處的疏略。這件史實存在於《左傳》(襄公四年、昭公二十八年、哀公元年),《楚辭》(《離騷》、《天問》),《論語》(《憲問》)諸書所載故事中。

    根據故事傳說,夏的太康天天宴飲遊樂,不恤民事,引起人民的怨憤。這時,東夷有窮氏的酋長界知道人民不擁護太康兄弟,就取而代之,“因夏民以代夏政”,當了夏族的首領。可是為時不久,羿也因荒于田獵,被其大臣寒浞所殺,寒浞佔有了羿的妻妾和家業。

    後來夏的仲康及其兒子相逃奔同姓部落斟尋與斟灌(今河南鞏縣西南帶),寒浞來攻,滅相。幸喜相妻後緡方娠,奔母家有仍氏(河北任縣),生子少康。少康年長,做了有仍的牧正,又被寒浞所逼逃奔到有虞氏(河南虞縣),虞君妻以二女,叫他在綸邑經營。

    少康後來終於糾合同姓氏族,將寒浞滅掉,恢復故土。這就是歷史上所稱的“少康中興”。這次夷夏之爭,至少有好幾十年,夏王朝經過了三世,其鬥爭,在那時來說,是相當激烈的。

    上面這段故事,當然也跟其他傳說一樣,其中包含著一些後人附會的成分,甚至還雜有神話傳說。但是,其中一定含有真實的歷史。首先是啟以下還是兄弟相及,這可以說是母系氏族社會的殘遺。

    其次,羿是夷族,他可以當夏族的首領,好像成了部落聯盟的酋長。但這要獲得夏民的同意,所謂“因夏民以代夏政”,足見當時人民還有很大的民主權力。其三,寒浞被其父所逐,羿將他收留下來,這是氏族社會中收養義子的習慣。寒浞既是作為羿的本氏族成員之一,所以他可以“篡”羿之位。因為被收留的義子,其權利與本氏族成員完全平等。

    他的篡位還是在“外內鹹服”的條件下進行的,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窺見夏代的原始公社制雖然正處在逐漸崩潰之中,但還保留著原始氏族社會基本的民主權利,其社會性質還應劃入原始社會。夏代的農業生產大概有很大發展。傳說禹這個尚未脫離生產勞動的酋長,曾大力倡導農業,“躬耕而有天下”,“身執耒鍤以為民先股無股,脛不生毛,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矣”。又“盡力乎溝洫”,變水災為水利。傳說夏時已知造酒。酒是由穀物製造的,酒的出現,也可說明農作物的產量已大大提高。

    少康以後傳六世到孔甲,據說他好鬼神,事淫亂,諸侯多叛。又傳三世就到了夏的最末一代桀。據說桀是一個有名的昏君,後世幾乎把古今所有惡事都推在他的身上。當然其中必有附會不實之詞,但他不是受人擁戴的氏族首領則可斷言。

    據傳說,人民詛咒桀早死,桀聽了,笑著說自己是天上的太陽,太陽什麼時候死,他才死哩。夏民於是指著太陽罵他說:“你這個太陽什麼時候破滅呀?我們情願跟你一同死亡!”這說明夏末氏族首領職務已在轉化為統治權力,一族之長高於一切人之上,已經以統治者自居,甚至自比為永不滅的太陽。

    不過,桀的罪惡只限於夏邑,與別國或別的氏族沒有多大關係,更無關於天下。這時東方與夏並存的商氏族的酋長湯利用夏民恨桀的心理,率眾起而滅夏。《易》稱:“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可見,夏代已處在氏族社會的崩潰階段。

    二、考古中的夏朝

    夏的歷史由於沒有同時代的文獻記載,長期以來只能停留在傳說階段。對於這些片斷的歷史傳說,如何進一步地深入理解和證實,我們認為唯一的途徑,只有透過地下的考古發掘,把實物資料與傳說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研究,才能解決。

    自1959年夏徐旭生先生到傳說與夏有關的地區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中部一帶調查“夏墟”以來,已發現和發掘了包括河南省僵師二里頭、鞏縣稍柴、登封告成、臨汝煤山和山西省夏縣東下馮在內的百處以上的二里頭型別文化遺址,從地層年代上看,基本上補齊了從河南龍山文化到商代二里崗期文化中間的缺環。這就給商以前的“夏文化”的探索工作提供了物質條件。

    1959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進行了發掘,又繼續不斷地在河南中部、山西南部發現了不少這種型別的文化遺址,並對二里頭文化與河南龍山文化及其與夏文化的關係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目前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不同的看法:

    第一種,河南龍山文化晚期是夏文化;

    第二種,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和二里頭文化的一二期是夏文化。二里頭文化的三、四期為早商文化;

    第三種,二里頭第一、二、三、四期文化都是夏文化,河南龍山文化不是夏文化;

    第四種,二里頭文化是先商文化,時代上雖然相當於夏代,但不是夏文化;

    第五種,二里頭文化的前三期是夏文化,第四期是早商文化。

    要考查這五種看法哪一種正確,首先必須解決如何正確認識所調河南龍山文化的問題。

    1.龍山文化與夏朝

    典型的龍山文化是指分佈在今山東省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的一種文化。後來在中原各省都發現了這種型別的文化遺址。於是考古工作者按不同地區而分為山東龍山文化(即典型龍山文化)、河南龍山文化、山西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河北龍山文化、湖北龍山文化等等。這種命名方法非常籠統,並且是很不科學的。

    所以,有的學者指出:“龍山文化一詞似乎已超出了考古學文化的範,而有點歷史階段的意味了。”因為各地區的所謂“龍山文化”,其內涵極其複雜,各有其特點,雖然在時間上可能同時不見得就是一種文化。

    有學者就曾明確地說:“這些所謂龍山文化的不同型別,在文化面貌上各不相同,在發展關係上,來龍去脈也各異,不能作為同一個文化,而應該區分為不同的文化。”因而對其中的“河南龍山文化”一詞避而不用,代之以後崗第二期文化”這一命名。我們認為這種論點和做法是很有見地的。

    “河南龍山文化固然與山東、河北、湖北等省的龍山文化不同,就是僅以河南地區而論,也同樣不會是單純的同一氏族的文化。河南這個地區,從來就是多種氏族、部落、民族爭逐、雜居之地。儘管各族文化由於互相滲透,存在著明顯的共性,但這隻能說明在它們之間有著比較密切的聯絡,而不能說它們屬於同族人的共同體。

    它仍在各自的一定地區內,按著客觀法則和各自的社會關係、文化系統向前發展。為了研究當時各族之間的聯絡,對它們之間因互相影響而出現的共性固然應當重視,但更重要的是應當注意到它們各自的特性,才能看出它們是屬於多種氏族部落的不同文化。

    考古界有的研究者由於只注意它們的共同性,所以把這些不同氏族部落的多種不同的文化,統名之為河南龍山文化。這個籠統的命名,對學習中國古代史者是不妥當的,因為它很容易使人產生錯覺,把複雜的歷史觀象簡單化了,似乎在河南地區一隻存在著—種單一的原始氏族共同體這是與歷史的真實性不適合的。

    河南龍山文化包涵不同的來源,我們結合歷史上中原地區古代民族的情況看,這幾種型別,有的可能是夏文化,有的可能是先商文化,有的可能是先周文化,有的甚至可能是其他少數族的原始文化。所以,有的認為河南龍山文化就是夏文化,有的認為河南龍山文化是商文化或先商文化,這種不加分析、以偏概全的說法,都是不妥當的。正確的提法應當是:河南龍山文化中的一支可能是夏文化。

    2.二里頭文化與夏朝

    考古工作者為了探索夏文化,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到偃師二里頭遺址。對二里頭遺址的發據工作和探索的範圖逐年擴大。發現這個文化層堆積形成一種比較典型的文化,普遍存在於豫中、黃河南岸陝縣、滎陽、鄭州,洛水、伊水流域的洛陽、偃師、鞏縣、宜陽、臨汝、登封、嵩縣等地,以及山西西南部永濟、汾河下游一帶。

    二里頭文化,從時代上看,一般來說介於典型的龍山文化和商代前期文化之間。根據已經公佈的材料,考古工作者將偃師二里頭遺址分為四期。

    第一期,陶器以夾砂黑陶和泥質黑陶居多,灰陶較少,紋飾以籃紋為主,陶器以平底為主,盆、罐等器物在形制上與典型龍山文化基本相同。其絕對年代,根據對屬於第一期的蚌片所作的碳14的測定,距今為3585±95年(公元前1620±95年),樹輪校正年代範圍是公元前2080-1690年。

    第二期灰陶增多磨光黑陶減少,紋飾以細繩紋為主,籃紋減少。第一、二期都不見有較粗的繩紋。第三、四期以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為主,黑陶進一步減少,粗繩紋出現,籃紋幾乎絕跡。器形同鄭州二里崗期商文化常見的同類器物已很接近。尤其是第四期中,這種陶器的數量更多,形制同二里崗期的同類器物更趨一致。

    在第三期中還發現大型的宮殿建築和少量的青銅器。其絕對年代,經碳14測定為距今3210±90年(公元前1245±90),樹輪校正年代範圍是公元前1590-1300年,相當於商代早期。這一期的文化面貌,也基本上是商代文化的特徵。

    那種認為二里頭第一、二、三、四期文化都屬於夏文化,或者說都屬於商文化的觀點,對於第一、二期與第三、四期在文化上存在顯著差異這一點,是無法解釋的。所以我們推測,二里頭遺址第一、二期與第三、四期可能是兩種不同的民族文化。偃師是夏族、商族共同活動過的地域。從絕對年代看,二里頭第一二期基本上處在夏代及夏代末年範圍之內(夏代紀年為公元前21—前16世紀),而第三四期則基本上處在商代的早期。

    我們已知第三、四期的文化接近二里崗的商文化,可能就是早商文化。第一、二期既然與第三四期在文化內涵上有顯著的差異。則第一、二期不會是先商文化,從時間和地域考慮,可能是夏文化。

    3.仰韶文化與夏朝

    有人主張仰韶文化是夏文化,可是後來在河南地區發現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和商文化的遺址越來越多,清楚地表明仰韶文化與夏文化之間,從時間上看,還有一段距離。

    早在1931年在安陽後崗的發掘中,就發現商文化層壓在龍山文化層上面,而龍山文化層又壓在仰韶文化層上面,可見龍山文化是早於商而晚於仰韶文化。

    1956年到1957年陝縣廟底溝的發掘,證明這裡的第二期文化屬於“河南龍山文化”早期,並且可以看出由仰韶文化發展到“河南龍山文化”的過渡過程。那麼,緊接商之前的夏文化,就不會是仰韶文化了。

  • 10 # 洪水裡的魚

    說句玄的:所有的傳說都是真實的,只不過一時半會證明不了,就只好說它是神話而已。夏朝好多外華人以及拿了錢的一部分華人說它是神話,那又怎樣,神話也是真的。會證明的,比如十年前,有誰相信張獻忠沉銀是真的呢?是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0歲以上的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