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樂是一個圈
-
2 # 娛樂線人甲
這個說法不對,金馬獎本就是臺灣地區最專業最權威的電影獎項。金馬獎的影響力不侷限於臺灣地區,甚至整個華語電影圈都是分量相當重的。是華語電影三大獎項之一(另兩個是內地的金雞獎、香港的金像獎)
-
3 # 臺美大小事
金馬獎對臺灣電影的影響力,真的很大,對臺灣電影工作者而言,這是電影界一年一度的盛會,能得獎是能力的最高肯定。但是金馬獎的影響力不限於臺灣,金馬獎是全世界第一個華語電影獎,更是橫跨兩岸三地、甚至覆蓋到東南亞的華人電影、華人導演的最重要獎項!
而且,金馬獎至今是被華人電影界公認,最公平、幾乎只論品質、不論背景的電影獎項!雖然臺灣的政府大力扶持,每年都會提供補助,協辦這場電影界中的盛會,但,臺灣電影在金馬獎的評審時,一點也不會因為是臺灣電影而特別對待,這可以從歷年金馬獎的得獎名單,得到證實。
金馬獎的參加資格,只要大部分是以華語(國語、閩南語、廣東話、華語區各地方言)發音,主創人員在影片裡有七個人以上,都可以參加金馬獎的角逐。因此大陸、香港、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影片都可以來參加。
例如:2013年新加坡導演陳哲藝以『爸媽不在家』獲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原著劇本和最佳影片。近幾年來,不少大陸演員也多次拿下金馬獎影帝和影后,像是黃渤2009年以『鬥牛』獲得金馬影帝,2016年『七月與安生』的周冬雨、馬思純也雙雙獲得金馬影后,馮小剛以『我不是潘金蓮』獲得最佳導演,之前馮導也抱走最佳男主角;2017年塗們因電影《老獸》而獲得金馬影帝,『嘉年華』導演文晏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臺灣電影靠『大佛普拉斯』沒有全軍覆沒。可見金馬獎執行委員會在推動華語影片是不遺餘力,而且是相當的專業與公平,這讓金馬獎在華語電影圈的影響力始終高居第一。
有趣的是,一部電影是否得到金馬獎,對臺灣的一些電影觀眾而言,或許會增加他們想去觀賞這部電影的興趣,但卻也不是適用所有的觀眾,因為不想去的觀眾可能會認為得獎片,就等於看不懂的影片,所以更加不想去看。這或許是金馬獎評審們沒有料到的!
回覆列表
金馬獎不僅在臺灣,在內地的影響力都是特別大的,我認為金馬獎比較獨特的影響力所在是因為這個獎項在華語電影圈一貫獨特的藝術氣質、人文導向。很多小眾而優秀的文藝片都是透過金馬獎而被市場和大眾注意到的。
金馬獎的聰明之處在於不僅文藝,更會迎合主流市場造話題、請明星、也會讓主流商業大片大面積入圍,基本上形成的是透過主流市場的話題與明星熱度來為小眾真實力的影片做陪襯。即便這樣主流明星們也非常配合願意賞光,因為畢竟能蹭上金馬獎的專業文藝清新氣質也是不錯,所以能否在金馬得獎,自然是明星們十分在意的。在去年的金馬獎時,范冰冰大造聲勢殺入金馬獎卻惜敗晚輩周冬雨、馬思純,並且同時產生兩位影后,這也是金馬獎前所未有的,所以本身這麼具話題性的爆冷結果就能吸引多少看熱鬧的吃瓜群眾吸引多少流量。臺灣金馬獎是臺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62年,當年主要是為了促進臺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其中1964年和1976年停辦。金馬獎的主持人過去常有“一港一臺”搭配的傳統,但也有都是臺灣主持人擔當的情況。金馬獎在華語圈中歷史最為悠久,並且評選條件中不設地域限制、評選物件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的獎項。
金馬獎是臺灣為促進華語片製作事業,對優良華語片以及優秀電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項競賽獎勵,獎勵了許多優良華語影片及優秀的電影工作者,成為華語影片製作事業最崇高的榮譽指標,對華人電影事業,有很大的幫助和鼓勵。
金馬獎至今已舉辦了五十四屆,只要是華語發音或華人制作的影片均可報名參加。
金馬獎算是能覆蓋全中國的獎,參選電影不拘是內地、香港、臺灣的製作,所以每屆的金馬獎都會獲得兩岸的關注,不管是內地的還是臺灣的電影電視劇都可以參選,但是不得不承認,如今的金馬獎得主都是來自內地的,可以說是包攬了金馬獎大部分的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