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穿插游擊隊
-
2 # 星際文明時代
親身經歷,天庭蟠桃會的桃兒確實就是水蜜桃形狀,人間水蜜桃有其形而無其味!
十幾年前修道結束後,親往天庭,吃蟠桃,飲瓊漿,與眾仙會!
-
3 # 色散的白
此蟠桃非彼蟠桃
查詞典,蟠桃有四個義項,如圖一。其一是神話傳說中的長壽仙桃,其二是一種扁桃。
《詩經》中有桃:“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而桃與長壽有關,大概始於漢代。
漢之東方朔所撰《神異經》記:“東北有樹焉,高五十丈,其葉長八尺,廣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徑三尺二寸,小狹核,食之令人益壽。”
同期的《漢武故事》中令人長壽之桃更變神話:母自啖二枚,與帝五枚。帝留核著前。王母問曰:“用此何為?”上曰:“此桃美,欲種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
蟠今統讀為盤音。但是古音曾讀煩,如今之廣東部分地區的方言,但是今廣東把番禺之番讀潘,又是相混。或音婆,音同鄱陽湖之鄱。
《康熙字典》曰:《唐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爾雅·釋蟲》蟠,鼠婦。《注》甕器底蟲。
又《韻會》蒲官切,音盤。伏也,曲也,屈也。《揚子·太經》龍蟠於泥。
又委也。《禮·樂記》及夫禮樂之極乎天,蟠於地。
又蟠木。《大戴禮》乗龍而至四海,東至於蟠木。通作盤。《袁公·諸葛亮贊》初九龍盤。
又《集韻》蒲波切,音婆。《陸雲·贈鄭曼季詩》所謂伊人,在澗之阿。虎質山嘯,龍輝淵蟠。
古有蟠木。據漢司馬遷著《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帝顓頊) 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阯,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
桃與蟠發生聯絡,也應始於漢代。據東漢王充《論衡·訂鬼》引《山海經》載:“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也。”
而蟠桃一名出現則要晚的多,最早大概現於唐歐陽詢等著《藝文類聚》:“東海有山,名度索山,有大桃樹,屈蟠三千里,曰蟠桃。”
唐宋詩詞燦爛,蟠桃由此在當時也就屢見不鮮了。如:
1.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杜甫《臨邑舍弟書至苦雨黃河泛溢堤防之患薄領所憂因寄此詩用寬其意》)。
2.披山窮木禾,駕海逾蟠桃。(柳宗元《遊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
3.彈烏崦嵫竹,抶馬蟠桃鞭。(李賀《相勸酒》)。
4.蟠桃樹上日欲出,白榆枝畔星無多。(施肩吾《望曉詞》)。
5.想把文章合夷樂,蟠桃花裡醉人參。(章孝標《送金可紀歸新羅》)。
6.陽烏猶曝翅,真恐溼蟠桃。(李群玉《洞庭風雨二首》其二)
又宋朝程節齋《木蘭花·壽丈母》詞曰:“瑤池開宴後,問甚處,賦蟠桃。”宋張孝祥《水調歌頭·為時傳之壽》詞曰:“蟠桃未熟,千歲容與且人間。”
明朝吳承恩所著《西遊記》小說中有蟠桃園與蟠桃會,同時蟠桃又是壽星南極仙翁柺杖飾物,更讓蟠桃從此路人皆知。
顯然,蟠桃長期被當做神話傳說中東海仙山上一種枝幹如蟠龍一般盤曲的大桃樹或所結果實。
蟠桃來到凡間塵世並且入藥治病,盛於明清,相關醫典頗多,不一而述。但其時蟠桃則可能是冬之虯枝上未落果乾桃等,相關藥品還有蟠桃酒蟠桃乳蟠桃露等。
與吳承恩同時代的李時珍著《本草綱目》曰:[果部第二十九卷 果之一] 桃(《本經》下品) 【校正】木部有《拾遺》桃橛,今併入此。【釋名】時珍曰∶桃性早花,易植而子繁,故字從木、兆。十億曰兆,言其多也。或雲 從兆諧聲也。 【集解】《別錄》曰∶桃生太山川穀。 弘景曰∶今處處有之。核仁入藥,當取解核者種之為佳,山桃仁不堪用。 頌曰∶汴東、陝西者尤大而美。大抵佳果肥美者,皆圃人以他木接成,殊失本性。入藥 當用本生者為佳。今市肆賣者,多雜接核之仁,為不堪也。 宗曰∶山中一種桃,正合《月令》桃始華者,花多子少,不堪啖,惟堪取仁入藥。汴 中有油桃,小於眾桃,光如塗油,不益脾胃。太原有金桃,色深黃。洛中有崑崙桃,肉深紅 紫色。又有餅子桃,狀如香餅子。其味皆甘。 時珍曰∶桃品甚多,易於栽種,且早結實。五年宜以刀其皮,出其脂液,則多延數年。 其花有紅、紫、白、千葉、二色之殊,其實有紅桃、緋桃、碧桃、緗桃、白桃、烏桃、金桃、 銀桃、胭脂桃,皆以色名者也。有綿桃、油桃、御桃、方桃、匾桃、偏核桃,皆以形名者也。 有五月早桃、十月冬桃、秋桃、霜桃,皆以時名者也。並可供食。惟山中毛桃,即《爾雅》 所謂桃者,小而多毛,核粘味惡。其仁充滿多脂,可入藥用,蓋外不足者內有餘也。冬桃 一名西王母桃,一名仙人桃,即崑崙桃,形如栝蔞,表裡微赤,得霜始熟。方桃形微方。匾 桃出南番,形匾肉澀,核狀如盒,其仁甘美。番人珍之,名波淡樹,樹甚高碩。偏核桃出波 斯,形薄而尖,頭偏,狀如半月,其仁酷似新羅松子,可食,性熱。又楊維楨、宋濂集中並 載元朝御庫蟠桃,核大如碗,以為神異。按∶王子年《拾遺記》載∶漢明帝時,常山獻巨核 桃,霜下始花,隆暑方熟。《玄中記》載∶積石之桃,大如鬥斛器。《酉陽雜俎》載∶九疑有 桃核,半扇可容米一升;及蜀後主有桃核杯,半扇容水五升,良久如酒味可飲。此皆桃之極 大者。昔人謂桃為仙果,殆此類歟?生桃切片瀹過,曝幹為脯,可充果食。又桃酢法∶取爛 熟桃納甕中,蓋口七日,漉去皮核,密封二七日酢成,香美可食。《種樹書》雲∶柿接桃則 為金桃,李接桃則為李桃,梅接桃則脆。桃樹生蟲,煮豬頭汁澆之即止。皆物性之微妙也。
《本草綱目》中的匾桃實乃今之所謂蟠桃,而其述元御庫蟠桃核大如碗,乃被視為神異之物,於匾桃大不相同。
現在民間有些地方把匾桃亦俗作扁桃。但扁桃卻又另有其物,西北有扁桃,據說其於唐時就由西亞波斯一帶傳入中國西北新甘陝地區。現在國家要求,根據新疆和波斯語讀音,把商品扁桃仁統一改叫巴旦木。巴旦木果為卵圓形,叫扁桃確實有點名不副實,上面所引《本草綱目》中的偏核桃,倒是更像扁桃。令人鬱悶的是,巴旦木與李時珍所謂波淡樹音相近,是不是說明當初也有人弄混了中國扁桃與西亞來的扁桃?而新疆現在還有引進蘇聯“英勒爾”品種而雜交培育的扁平桃。因此,下面為了區別匾桃(俗稱扁桃)與西亞引進種扁桃,我這裡不妨把匾桃稱之為中國扁桃。其最早記錄可能叫“環桃”,10世紀五代十國時《清異錄》記有“鄴中環桃特異”。150年後的北宋《本草衍義》中則記載“餅子桃”,對扁形果實作了較細解釋。南宋《夢梁錄》中記載“紅餅子”桃。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金山縣誌》記載"桃形扁似盒,無毛而色紅",據此推斷,金山種植中國扁桃距今起碼超過二百年,但是當時並沒有叫蟠桃。加上李時珍的匾桃,顯而易見,在這之前,中國扁桃的確沒有和蟠桃發生相關聯絡。
宋佚名畫作《石渠寶笈錄宋緙絲蟠桃獻壽圖》(圖二)中蟠桃是心圓形。慈禧喜歡過壽,也十分喜歡畫壽桃,清慈禧畫各種《壽桃圖》(圖三圖四)中蟠桃還是如此。這也充分說明,其時中國扁桃與蟠桃也還沒聯絡到一起。
因此,把中國扁桃叫蟠桃,最早應該在民國時期,或者更遲。民國上海流行洋濱浜英語,而日常英語中扁平桃子被稱為flat peach,“匾桃出南番”,因此這種扁平桃子有可能被稱為番桃,如同番茄。但是中國又有蟠桃,番蟠發音相近,加上為了廣告效應,如同把大櫻桃叫車釐子,或者獼猴桃叫奇異果一樣,獼猴桃原產中國,現新品種常於冬季從南半球的紐西蘭進口,被商家改名奇異果,至今卻也不被普遍承認,因此,當時中國扁桃就有可能被商家推動稱為使人長壽的蟠桃,並且成為事實流傳至今。
蟠桃走入民間,實乃以訛傳訛之作。
世上本沒有蟠桃,現在叫的人多了,人間便有了蟠桃。
回覆列表
多年以後,當我們有機會吃到現實中的蟠桃時,不禁會產生一個問題——蟠桃明明是扁的,怎麼劇中的蟠桃卻是圓潤的水蜜桃呢?
王母娘娘與仙桃的傳說聯絡
王母娘娘作為中國古典神話中掌管長生壽命的女神,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因為居住於中原以西的崑崙山而被稱為西王母。談起王母娘娘蟠桃大會的問題,不得不先講一下歷史上與王母娘娘有關的長生傳說——西王母與周穆王相見。
《今本竹書紀年》《列子·周穆王》及《史記·趙世家》等歷史文獻中都記載過,周穆王大約活了105歲,這個年紀就算放到現在都是標準的壽星。周穆王之所以如此長壽,背後有個古老傳說。相傳,西周天子周穆王駕著八匹駿馬牽引的車駕,向遙遠的西方巡遊,與長生不老的神明西王母相會於崑崙山,獲得了西王母長壽仙藥的滋補,因此延年益壽。
後世因此不斷髮散想象力,不僅想象王母娘娘的桃子有長壽作用,更幻想出王母娘娘種著一大片仙桃園。這為吳承恩撰寫《西遊記》中的蟠桃大會提供了想象基礎。
西域的蟠桃與中原的蜜桃
《西遊記》作為一部神話小說,除了光怪陸離的故事情節外,本身蘊含著深刻的社會現實。例如,車遲國鬥法很可能在諷刺當時的嘉靖皇帝不理朝政、迷通道教。而書中幻想出來的蟠桃園,或許與當時蜜桃種植業的發展和他本人的生平經歷相關。
桃,屬於薔薇科,是中國的原生水果。《詩經·國風》裡記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而《詩經·魏風》中也有“園有桃,其實之淆”的句子。其他先秦時期的古籍如《管子》《尚書》《韓非子》《山海經》《呂氏春秋》等也都存有關於桃樹的記載,可見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古人就已經吃上桃子並掌握了一定的種植技術。
近代考古學家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河南鄭州二里崗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均發掘出數量極多的野生桃核。結合出土文物與歷史文獻可以瞭解,數千年前的黃河與長江流域已經有不少地區種植桃樹了。
吳承恩所處的明朝中期,正是道家信徒嘉靖皇帝統治時代。許多道教的經典著作中都有關於仙桃益壽的記載。道教的興盛也為桃的功效宣傳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同時,吳承恩生於江蘇淮安,曾任江蘇長興縣丞與湖北荊王府紀善,一生遊走於長江中下游地區,與當時江浙地帶的幾處產桃勝地,如江蘇陽山、浙江奉化、浙江淳安以及湖北棗陽等地頗為鄰近。濃郁的桃林及甜美的蜜桃為吳承恩的創作提供了現實條件。
此外,據史書記載及民間神話,西王母居住在遠離中原、極西之地的崑崙山之上。崑崙山對於中原人來說十分遙遠。人們所能瞭解的,只有來自西域風情萬種的各類美食及珍饈水果,而西域恰恰是蟠桃的原產地。
蟠桃何以變蜜桃
那麼,王母娘娘的蟠桃為什麼在影視劇中成了蜜桃呢?可能有三方面的解釋。
首先,仙桃作為影視劇的頗為露臉的角色,顏值總要經得住考驗。與扁桃相比,蜜桃的顏值十分抗打。紅撲撲圓潤潤的水蜜桃在直觀感受上就比扁似大餅的蟠桃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一盤色澤鮮豔、外表飽滿的水蜜桃端上來總要比摞成一盤的蟠桃更具誘惑力。換個角度想一下,水果顏值的特點是非常影響感官的,這與影視劇中皇帝愛妃總要給昏庸的皇帝喂葡萄是一樣的道理。眾仙家雲集的蟠桃大會上,擺在神仙面前的是一摞小扁桃,玉帝和王母一人掰開一個扁扁的蟠桃放進嘴裡,那畫面著實有些不好看。
顏值之外,仙桃角色的選擇講究就近原則。蟠桃原產自中國新疆,內地大面積引種時間較晚,而水蜜桃在中國內地已有數千年的種植歷史,無論南北方都有種植,採取十分便利。不僅是現代人在影視形象中使用水蜜桃來代替蟠桃,就連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使用水蜜桃來代替真正的“蟠桃”。在古畫《蟠桃獻壽圖》中,選取的就是飽滿圓潤的蜜桃,而非扁圓的蟠桃。如清乾隆皇帝重視的宋代精品名畫《緙絲蟠桃獻壽圖》,圖中蟠桃樹碩果累累,樹下有位神彩非常的仙翁手捧剛剛摘下的碩大仙桃,而這“蟠桃”依然是飽滿的蜜桃,而非現實的“蟠桃”。
之所以出現蟠桃不是“蟠桃”的景象,這與前文所說中國古代仙桃祝壽的傳統密不可分。尤其是宋元以來,蟠桃獻壽成為古人非常喜愛的祝壽題材,這也是《西遊記》中選取蜜桃作為蟠桃更直接的理由。
蜜桃作蟠桃是在中國數千年文化歷史的沉澱下,從顏值的直觀感受中形成的寓意選擇。桃子本身就有美好的象徵,比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意思便是,看見春天鮮豔的桃花,就想到了那美嬌娘嬌美的容顏。
同時,桃子也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中國民間常有“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的說法。道家認為桃是西方之木、五木之精,是一種仙木。在中醫裡,桃木的果實花朵根莖皆可入藥,常吃桃子對人也有益氣溫補效果。此外,桃本身形狀類似於人的心臟,根據中國傳統醫學“以形補形”的理論,人們認為桃子可以補充心臟的某些機能,而桃子也的確有補血和益氣的功效。
不僅如此,蜜桃鮮甜的汁液與飽滿的外表更能強烈刺激味蕾,而桃花盛開綻放的粉紅花朵又極具觀賞性。因此,得益於蜜桃簡單易得、味道鮮香、營養豐富,古人賦予桃子理想化的象徵意義,授以長壽吉祥的美好願望。漢代所著的《神農本草》中,便有“玉桃服之,長生不死”的文字記載。
那麼,為什麼西王母的仙桃會採用蜜桃的形式呢?這大概與古人對桃子品種的瞭解有關。兩漢魏晉時期的桃子大多是蜜桃形狀,能夠見到扁桃的人並不多,因此在日常認知中,吉祥長壽的蟠桃也就長成了蜜桃的模樣。
自此之後,延年益壽的仙桃便與水蜜桃產生了聯絡,後世也不斷衍生出壽星送桃的故事。如麻姑獻壽,手中托盤裡放的也是蜜桃一般的“仙桃”;民間年畫上的老壽星,手裡總是拿著一枚色澤紅潤外表飽滿的“壽桃”,這一形狀依然是與蜜桃相同;傳統繪畫或者神鵰塑像中延年益壽的桃子往往也都是常見的水蜜桃形。
《西遊記》中所載的蟠桃大會,恰恰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宴會,這與古人品食桃子期盼長壽的願望不謀而合。傳說每年的七月十八是西王母的誕辰,每到這一天西王母便大開盛宴,以蟠桃為食,宴請眾仙家,同時眾仙家也會來此祝壽。《西遊記》中看守蟠桃園的土地公也曾對孫悟空介紹過:“蟠桃樹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昇,長生不老。後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
由此可見,王母娘娘所種的蟠桃最大的功效和作用便是延長壽命。
因此,在顏值、歷史以及寓意的三重選擇下,水蜜桃代替現實的扁桃,成為各類影視劇中蟠桃大會中祝壽蟠桃的形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