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茶坑道中》為宋代楊萬里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寫桑茶道中所見,以自然風光為題材,風格獨特,清新可感,語言通俗易懂。
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涇縣。此詩當作於公元1192年(宋光宗紹熙三年)。楊萬里六十六歲,朝廷下令於江南諸郡行使鐵錢會子,楊萬里上書諫阻,不奉詔,得罪宰臣,最後獲授秘閣修撰、提舉萬壽宮,於八月謝病自免,迴歸吉水。這首詩是楊萬里當年在安徽涇縣桑茶坑路上所作。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雨後的晴天,風和日麗,雨水蒸發得無影無蹤。
小溪的河槽漲滿了流水,岸邊叢生綠油油的野草,盛開著絢麗的野花。
一個牧童躺在柳蔭下,睡夢正甜。
而那頭牛隻管埋頭吃草,越走越遠,直吃到柳林西面。
首句起得平易,“晴明風日雨干時”,雨後初晴之日,Sunny透亮,風兒流暢,地面的積水正被Sunny蒸發,被風兒吹乾。全句展示出的大自然不是死寂的,而是流動的。
“草滿花堤水滿溪”,小溪被雨水充盈了,水面和堤岸齊平,此種情景用“滿”字是合適的,常見的;而以“滿”字寫堤上花兒草兒茂盛之狀,原也不足為奇,但“滿”在這裡是作為動詞用,彷彿青草有意去裝點堤岸一般,這就生動有趣了。這樣的“花堤”,正是放牛的好去處啊。
於是,詩人的眼睛發現了一個“童子”,他正在柳樹的濃陰下酣眠。“著”字純為口語。他的牛在哪裡呢?“一牛吃過柳陰西。”牛兒吃著吃著,已經挪動到柳陰的西邊去了。“吃”與“過”,都是俗語,連在一起用,不僅富於生活氣息,還具有一種原始的透脫的生命力。牧童安靜地睡著,牛兒悠然地動著,一靜一動,和諧自然。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與陸游、范成大、尤袤並稱“南宋四大家”。其作詩初學江西詩派,後轉向效仿唐人絕句,最後轉而師法自然,無所依傍,遂自成一家,時稱“誠齋體”。“誠齋體”最突出的特點在於講求“活法”——活潑新奇,幽默風趣,自出機杼。
生活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善於敏銳發現與迅速把握自然萬物和日常生活中的美感和趣致,正是誠齋過人之處。
《桑茶坑道中》為宋代楊萬里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寫桑茶道中所見,以自然風光為題材,風格獨特,清新可感,語言通俗易懂。
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涇縣。此詩當作於公元1192年(宋光宗紹熙三年)。楊萬里六十六歲,朝廷下令於江南諸郡行使鐵錢會子,楊萬里上書諫阻,不奉詔,得罪宰臣,最後獲授秘閣修撰、提舉萬壽宮,於八月謝病自免,迴歸吉水。這首詩是楊萬里當年在安徽涇縣桑茶坑路上所作。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譯文雨後的晴天,風和日麗,雨水蒸發得無影無蹤。
小溪的河槽漲滿了流水,岸邊叢生綠油油的野草,盛開著絢麗的野花。
一個牧童躺在柳蔭下,睡夢正甜。
而那頭牛隻管埋頭吃草,越走越遠,直吃到柳林西面。
賞析首句起得平易,“晴明風日雨干時”,雨後初晴之日,Sunny透亮,風兒流暢,地面的積水正被Sunny蒸發,被風兒吹乾。全句展示出的大自然不是死寂的,而是流動的。
“草滿花堤水滿溪”,小溪被雨水充盈了,水面和堤岸齊平,此種情景用“滿”字是合適的,常見的;而以“滿”字寫堤上花兒草兒茂盛之狀,原也不足為奇,但“滿”在這裡是作為動詞用,彷彿青草有意去裝點堤岸一般,這就生動有趣了。這樣的“花堤”,正是放牛的好去處啊。
於是,詩人的眼睛發現了一個“童子”,他正在柳樹的濃陰下酣眠。“著”字純為口語。他的牛在哪裡呢?“一牛吃過柳陰西。”牛兒吃著吃著,已經挪動到柳陰的西邊去了。“吃”與“過”,都是俗語,連在一起用,不僅富於生活氣息,還具有一種原始的透脫的生命力。牧童安靜地睡著,牛兒悠然地動著,一靜一動,和諧自然。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與陸游、范成大、尤袤並稱“南宋四大家”。其作詩初學江西詩派,後轉向效仿唐人絕句,最後轉而師法自然,無所依傍,遂自成一家,時稱“誠齋體”。“誠齋體”最突出的特點在於講求“活法”——活潑新奇,幽默風趣,自出機杼。
生活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善於敏銳發現與迅速把握自然萬物和日常生活中的美感和趣致,正是誠齋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