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和Auto

    進口車的價格已經降到與中中國產車相當或更低·需要怎樣?

    有些偏好外國汽車品牌的汽車使用者對於中中國產汽車有種莫名的排斥,究其原因應當是怕“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也就是費了好大力氣終於選擇到了合資或進口汽車,但忽然間外國車的形象崩塌,駕駛這些車沒有那麼“有面兒”了;所以為了保住這個“面兒”就開始了不遺餘力地詆譭中國汽車品牌,其最好奇的問題往往是如果合資或進口車的價格和中中國產汽車差不多時,中中國產車會不會“完蛋”。

    然而這是個不需要假設的問題,進口車其實沒多貴哦,參考以下十臺不同階段的進口車吧。

    1、雙龍Korando,南韓進口汽車,起售價一度低至不足13萬,停產了。

    2、起亞速邁,南韓進口轎跑車,起售價最低不足18萬,現在看不到了。

    3、戴姆勒SMART(不屬於賓士),法中中國產德國進口車,最低不足12萬,停產了。

    4、菲亞特500,義大利進口車,最低價不足17萬,看不到了。

    5、雷諾Fluence,進口轎車,最低價不足14萬,停產了。

    6、雷諾緯度,進口中型轎車,最低價不足18萬,看不到了。

    7、起亞凱尊,進口中大型轎車,起售價不足25萬,沒了。

    8、斯巴魯Forester或Outback,進口SUV,起售價接近20萬,幾乎看不到新車了。

    9、林肯MKZ,進口準中大型轎車,起售價接近20萬,還在銷售中但銷量極差。

    10、MINI汽車,進口個性小車、屬於寶馬旗下,實際起售價接近15萬,銷量極差。

    這些車都以進口方式銷售,對於喜歡外國品牌的消費者而言,它們是不是比合資車顯得“更高階”呢?然而這些車是停產的停產、沒停產的銷量也極差,重點是在這些車的價格區間內都有中中國產汽車,而且有比它們貴得多的中中國產汽車且銷量還都不錯。所以不存在合資車或進口車的價格低就會讓中中國產汽車玩完的可能性,這裡有兩個可能想不透的問題。

    合資進口車為何降價為何選擇合資進口車

    找到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就會看清未來汽車潮流品牌的趨勢了。

    合資與進口汽車的降價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沒有競爭力了;如果這些車真的有穩定的質量、高效能和低油耗以及豐富配置的話,它們怎麼可能不熱銷呢?反之不能熱銷就說明它的價格與實際價值並不匹配,即便加上一定程度的“品牌迷惑性”也無法再迷惑消費者,畢竟在網路時代消費者有各種瞭解汽車的方式,曾經編織的謊言陸續被揭穿了。而讓這些車顯現出問題的正是價格不斷衝高、品質比價高衝高還快的中中國產汽車,有了對比才能夠進行分析與判斷。

    那麼面對這些強有力的中國汽車品牌,合資車想要穩定市佔率就只能打價格戰;但是合資模式造成了單車利潤空間必須更大,車輛的研發與製造成本投入必然更低,車輛也就無法實現高品質的弊端。所以不論合資還是進口車都要出現問題,尤其是進口車還要面對關稅,相同價格的車品質一定是極低的。

    重點:選擇合資和進口車的初衷是看中它的社會屬性,是能夠透過車輛價值體現“實力”的屬性;說白了就是這些車貴一些才會買,買貴的商品就是奢侈品消費,消費奢侈品的初心無非還是想要炫耀。當然這不是說消費奢侈品是錯,誰都會有些虛榮心,透過消費行為體現出價值和實力是無可厚非的。

    那麼合資和進口車忽然變得便宜了,它就會失去這個屬性,它就不再有“炫”的基礎;在相同的價格標準線上可以用於“炫”的成分是相當的,中中國產汽車的品牌也在高階化,形成的是國潮汽車風潮,此時不論從各個角度分析都沒有理由再選減配嚴重且實際質量普遍很差的合資車或更差的進口車。所以不怕合資進口車的價格低,它的價Grand SantaFe低毀得越快,而中中國產汽車的成長決定它又不得不降價,所以未來的潮流汽車品牌已經很清晰,那就是中中國產汽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見過最渣的渣女有多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