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鄭國柱

    歷史上確實有一些不敗的戰將,他們可以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面對變化莫測的戰爭形勢,能夠準確把握與應對,對敵軍橫掃千軍如卷席。在共和國的開國將帥中,不乏這樣的戰神,如粟裕、韓先楚等等。

    韓先楚一生立有三大軍功,有“旋風司令”的稱號,面對強敵,每每都能戰而勝之,令敵人聞風喪膽,與他交手,如遇戰神,或被殲滅,或者投降,或者逃遁,總之無勝算可言。

    這樣的戰例很多,這裡只介紹他是如何用木船擊潰敵軍艦,以少勝多,一舉解放海南的。

    1950年2月1日,渡海作戰前敵指揮部在廣州召開會議,研究攻打海南島作戰方案,葉劍英、鄧華、賴傳珠、洪學智、韓先楚等領導參加。會議決定:5月底完成渡海作戰各項準備,6月份渡海登陸作戰。

    韓先楚保留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如果不在穀雨前的5天內即4月20日前發起進攻,就要往後再拖整整一年。理由是渡海主要是靠風帆船,應依靠穀雨前的季風過海。

    會後,他召開40軍黨委會,提出要求: 6月份登陸作戰的時間問題不傳達,強調渡海時間只能提前,各項準備工作必須在3月份前完成。

    韓先楚給中央發電報說:“如果四十三軍沒有準備好的話,我願意親自帶領四十軍去過海作戰”。 在獲得中央批准後,他率部挺進雷州半島,開始籌措船隻,組織海戰訓練。

    把守海南島的是海南防衛總司令薛嶽(字伯陵),他有19個師,總兵力約10萬人,另以海軍艦艇50艘、飛機45架組成海陸空立體防禦體系,薛嶽把它命名為“伯陵防線”,企圖阻止解放軍渡海登陸。

    在攻島作戰開始前,第40軍、第43軍從1950年3月5日開始,已經成功進行了4次偷渡,共有8000人成功登島,加上瓊崖縱隊的全力接應和人民群眾的支援,為登島作戰創造了條件。

    1950年4月16日晚,韓先楚指揮40軍近2萬人,分乘木帆船從雷州半島出發,橫渡瓊州海峽。

    4月17日,指揮木船打跑了敵軍艦,搶到了海南島臨高角一帶,他率先帶頭在敵火下涉水搶灘,戰士們用身體給他做盾牌。

    在瓊崖縱隊、先頭部隊和海南島人民的接應下,我主力部隊成功登島。

    當日凌晨6點,參謀長聶榮臻問韓先楚的所在位置,得知已經上島了。聶榮臻舒了一口氣,登島就等於勝利!

    面對海陸空三位一體的“伯陵防線”防禦體系,韓先楚發揚“旋風司令”的作風,親率主力向敵縱深推進,在美亭、海口一帶成功殲滅敵軍主力。是役擊潰敵守軍3萬多人,一部分殘餘力量逃往臺灣。5月1日,海南島戰役勝利結束。

    韓先楚立了這一奇功,避免了海南成為第二個孤島。

  • 2 # 賽門之略

    粟裕大將可以稱得上是一位不敗將軍,雖然當年紅十軍團兵敗於譚家橋,但當時的粟裕只是軍團參謀長還不是軍事主官,軍隊的實際上是由軍團長劉疇西負責指揮,在伏擊孤軍深入的王耀武補充一旅時,由於軍團長作戰部署不當而且部隊配合嚴重失誤,致使伏擊戰演變成了一場慘烈的攻堅戰,為懷玉山紅十軍團的慘敗於埋下了伏筆。

    譚家橋一役不久後,粟裕率領殘餘的部隊轉戰浙閩並與地方部隊組建了挺進師,從此獨立開展了艱難的浙南三年游擊戰,多次粉碎了敵人的進剿,直到抗戰全面爆發後,粟裕才正式結束了艱難曲折的游擊戰生涯。而艱苦的三年游擊戰不僅磨鍊了粟裕堅韌的性格,也造就了粟裕過硬的軍事本領。抗戰期間,粟裕擔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第一師師長、蘇中軍區司令等職,率部在蘇中多次粉碎了日偽軍的掃蕩而未嘗一敗,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粟裕軍事生涯的輝煌點是在解放戰爭中,指揮了不少戰役而未嘗一敗,能夠彪炳史冊的經典戰例也不少,如蘇中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豫中戰役、淮海戰役等等。其中,蘇中戰役可謂一鳴驚人,面對五倍於己的敵人,粟裕以超人的膽識和智慧迎難而上,在運動中不斷地捕捉和創造戰機,這也是粟裕高超軍事藝術的體現,取得了七戰七捷的完美戰績。戰後,粟裕得到了蘇中地區百姓的歌頌,贏得“粟司令打仗仗仗勝”的美譽,也從此開始,粟裕邁向了大將之路。

    粟裕可以說是一位卓越的戰略家和戰術家,指揮作戰有自己一套獨特的風格,特別是捕捉戰機和創造戰機的能力令人歎為觀止。在萊蕪戰役間,敵人重兵集團南北兩路大軍,採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夾擊方式,企圖尋求與華野在臨沂進行大決戰。靠近臨沂南線的敵人兵力過於密集,華野很難尋找到戰機對敵人實施分割包圍,而遠在萊蕪北線的敵人兵力較為薄弱。

    此時的粟裕看到了戰機,為了陷入避免被動,粟裕當機立斷,決定至南線敵人於不顧,集中兵力迅速隱蔽北上,僅用了六十多個小時,以極小的代價,乾淨利落地圍殲了敵人五萬餘人大軍。而在舉世聞名的孟良崮戰役,粟裕以敏銳的嗅覺捕捉到了戰機,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以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之勢,圍殲了孤軍深入了敵人王牌部隊張靈甫整編74師。

    在解放戰爭中,粟裕指揮最艱苦、最複雜的戰役莫過於豫東戰役了。當時敵人在河南戰場上有四個機動兵團,特別是邱清泉兵團和胡璉兵團實力強大,四個兵團控制著各個戰略要道而且對對華野所在的魯西南形成了合圍之勢,局勢已經不利於華野了。而華野此時只有13個縱隊而且兵力尚未集中,主力所在地背靠黃河地形狹窄,不利於開展大兵團作戰。當時華野的目標是圍殲邱清泉兵團,但是戰機未成熟,打援兵力不足一旦作戰進入膠著狀態,華野立即陷入被動的局面。

    為了在中原地區殲滅更多的敵人,粟裕決定創造戰機,兵行險招抓住敵人兵力空虛的開封,採取圍點打援的戰術擾亂敵人企圖在魯西南與華野決戰的部署,在打援運動中創造戰機。敵人果然中了粟裕的計,圍住敵人省會開封后,將委員長立即組織多路大軍增援,在華野拿下開封后,粟裕果斷棄城打援,在運動中引誘增援的邱清泉兵團和區壽年兵團拉開距離以創造殲敵戰機,最終在睢杞圍殲了區壽年兵團,並順帶重創了突然冒出的黃百韜部,後粟裕率部安全撤離了戰場,豫東戰役最終完美收場。

  • 3 # 有才君子

    粟裕、徐向前、劉伯承、彭德懷、鄧小平、朱德、徐海東、蔡申熙。

    下圖:粟裕(上左)、彭德懷(上中)、徐向前(上右)、劉伯承(下左)、鄧小平(下中)、朱德(下右)。

  • 4 # 小姐姐講史

    小姐姐個人觀點不敗將軍首推是孫立人將軍,孫立人將軍為民族抗日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享有“叢林之狐”、 “東方隆美爾”的美稱。孫立人將軍曾經畢業於美國維吉尼亞軍校,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淞滬會戰、武漢保衛戰等等。

    那麼我們閒話少說,讓我們目光穿越回到孫立人將軍享譽國際的戰鬥歲月。

    1942年,當年號稱“日不落帝國”英國佬在東南亞戰場接連敗退,被昔日一直看不起的島國倭奴打的很快退出緬甸,在緬甸仁安羌,這群高貴血統的大鬍子英國佬被小鬼子給包餃子,當年在緬甸英國佬裝備先進,最終面臨被小鬼子圍殲局面。此刻不得不求助中國出兵援助,中國遠征軍此刻抵達緬甸,孫立人將軍時任新38師師長。當英國佬被小鬼子圍困之後,孫立人將軍立刻率領一個團不足千人的兵力,擊退數倍於己的小鬼子,救出被圍困俘虜英國佬七千多人,史稱仁安羌大捷,是遠征軍入緬甸之後第一個勝仗,立刻轟動全球。

    隨後孫立人將軍統領新38師抵達印度,開始在印度蘭姆珈訓練基地開始接受美軍裝備與訓練。我們不得不說,美國佬國力太強大,當時美國佬除了供應本國軍隊滿世界作戰,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後勤供應基地,新38師在印度接受美軍裝備之後,可謂是鳥槍換炮,部隊煥然一新,戰鬥力極大提升,成為當時中國裝備最好軍隊。

    (蘭姆珈訓練基地)

    我們閒話不多扯,目光再次調回緬甸戰場,經過美式訓練裝備新38師,當1943年10月反攻緬甸戰場時候,猶如猛虎下山,直接撲向戰略要地胡康河谷。當時駐紮在胡康河谷是日本王牌部隊第18師團,號稱“叢林作戰之王”,小鬼子這支師團部隊曾經橫掃東南亞,第一次入緬作戰中國遠征軍曾經被這支部隊吊打慘敗,在與中國軍隊的作戰中,這支部隊最有自信,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不過此刻在面對的新38師,再也不是當年準備落後的中國軍隊,很快小鬼子領教了新38師戰鬥力,最終,日軍第18師團傷亡過半,狼狽的逃出胡康河谷,徹底領教了遠征軍戰鬥力,此刻新38師無論是從編制、裝備,還是戰術、訓練都已經煥然一新,小鬼子第18師團被吊打為之愕然。

    在隨後新38師,在孫立人將軍帶領下,一路過關斬將,佔領胡康河谷之後,隨後佔領新平洋、攻佔於邦。之後,孫立人將軍率領新38師,沿密支那至八莫的公路向南進攻,連續攻取八莫、南坎配合滇西中國遠征軍打通滇緬公路,之後攻克臘戍、南圖、細胞、猛巖。勝利結束第二次入緬甸戰役。

    孫立人將軍在抗日戰爭歷史中留下最璀璨一筆。

  • 5 # 畫素說
    一、兵聖孫武

    字長卿,春秋齊國樂安人,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被封為將。自領兵起,戰無不勝,曾與伍子胥率吳軍破楚,五戰五捷;又曾以6萬之兵擊潰楚國20萬雄師,攻破郢都。

    所寫的《兵法十三篇》更是被譽為“兵學聖典”,為《武經七書》之首。現今更是成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兵學之書。

    二、殺神白起

    白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人,是中國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自白起任秦國大將30餘年,攻城70餘座,殲軍上百萬人,為秦武安君。但其坑殺20萬降兵,成為自己一生的汙點。

    三、兵仙韓信

    韓信,淮陰人,漢朝開國第一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未嘗一敗,可惜的是最後死在呂雉的手中。

    四、傳奇上將許世友

    1905年出生於河南信陽,指揮黃麻起義、參與解放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於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並擔任華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等,他七次參加敢死隊,為革命事業奮不顧身。

    五、叢林之狐孫立人

    畢業於清華大學、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軍銜,第一次緬戰,在孟關傑布山隘間斃敵2000餘人,孟拱河擊斃日軍12000餘,第二次入緬作戰連續攻克八莫、南坎、老龍山、南巴卡、新維、臘戍、喬美等地,共擊斃日軍3萬3千餘,是抗戰中軍級將領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

    六、大漢神將霍去病

    霍去病,善騎射,用兵不拘古法,統軍勇猛果斷,初征率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將匈奴殺得四散逃竄。

    並在在兩次河西之戰中,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下祁連山,獲封封狼居胥。

  • 6 # 藏海拾貝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名將,要是一定用“不敗將軍”來定義的話,那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將岳飛應該首屈一指。岳飛率領的岳家軍獎罰分明,官兵同心,有“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之美名和“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威名。

    岳飛和他的岳家軍具有“守死無去”的戰鬥作風,即使敵人以排山倒海之勢來碾壓,也無法動搖岳家軍。一次,岳飛率領一支輕騎駐守南郾城,金兀朮領15000精騎發動進攻,岳飛親自率領將士迎戰,在激戰中嶽家軍大破金軍“鐵浮屠”、“柺子馬”等陣容,把金兀朮打了個落花流水,一敗塗地。郾城大勝後,岳飛乘勝追擊,金兀朮召集10萬大軍抵擋,最後還是被岳家軍打敗。岳飛此次大戰一舉收復了蔡州、陳州、鄭州、郾城等多地,消滅了金軍主力人馬,給金軍造成強大的心理壓力,使金軍全軍軍心動搖。

    就在岳飛抗金大獲全勝之際,朝廷卻連下12道金牌,命令岳飛班師回朝,等岳飛回到臨安,秦檜等人以“莫須有”之罪名誣告岳飛“謀反”。1141年農曆除夕夜,宋高宗下令賜死岳飛,連同岳飛愛將張憲、兒子岳雲也被斬殺。愛國名將岳飛沒能死在金軍的金戈鐵馬下,卻死在奸臣秦檜的“莫須有”罪名下。真是讓人痛心啊!可惜岳飛一片“精忠報國”之心!

    (網路配圖)

  • 7 # 大白白野

    有一名著名歷史學者在百家講壇曾說過,歷史上白起、韓信、李靖、岳飛四個人確實沒有打過敗仗的記載。另外一種說法白起、韓信、李靖、左宗棠四個人沒有敗仗記載。要細讀歷史書籍,韓信在垓下之戰有正面進攻被項羽擊退記載,是兩翼包抄才擊敗項羽的楚軍。李靖作李孝恭副手平定江南過程中曾有過一次被敵方擊敗記錄,但是敵方在搶劫財物過程中混亂,李靖乘機指揮反攻把敵人打敗。這次開始的失敗是李孝恭不聽李靖建議導致的。

    春秋戰國時期先軫、孫子、匡章、孫臏、廉頗、李牧、王翦。西漢衛青、霍去病、趙充國。東漢耿歙、班超。南北朝韋睿、王猛、斛律金。隋唐韓擒虎、賀若弼、楊素、史萬歲、李勣、蘇定方、裴行儉。南宋孟珙。明朝傅友德、戚繼光。清朝嶽鍾祺。這些將領幾乎沒有敗績,而且多數身經百戰。

    吳起、樂毅、田單、趙奢、內史騰、蒙恬、蒙驁、司馬錯、項羽、彭越、曹參、灌嬰、英布、章邯、陳湯、東漢雲臺二十八將、東漢末年及三國時期周瑜、曹操、諸葛亮、陸遜、關羽、張飛、呂蒙、司馬懿、毋丘儉、鄧艾、張遼、張郃、呂布、趙雲、馬超,西晉時期的杜預、王濬,東晉十六時期的謝玄、劉牢之、石勒,南北朝時期劉裕、陳慶之、韋孝寬、慕容垂,唐朝凌煙閣將領、薛仁貴、王昌嗣、李晟、李塑、高仙芝、郭子儀、李光弼,五代十國葛從周、李存勖、王彥章,南北宋及遼國、金國的曹彬、李啟隆、耶律休哥、耶律珍、韓世忠、劉琦、吳玠、完顏婁室、趙葵、餘玠、王堅、李庭芝,元朝張弘範,明朝徐達、常遇春、馮勝、李文忠、李成梁、李定國、劉文秀。清朝薩布素、劉銘傳。這些將領戰績也非常好,像滅高句麗立奇功的薛仁貴,征戰沙場除同吐番交戰大非川之戰失敗外沒有敗績,再造唐朝的郭子儀、李光弼都是光照古今的名將。

  • 8 # 中華文化信徒

    宋太祖趙匡胤是一位驍勇善戰,智勇雙全的常勝將軍。

    趙匡胤是一位常勝將軍。趙匡胤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他的父親趙弘殷是一名有一定地位的朝廷將領,歷任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代王朝的禁軍。當時,正值亂世,軍事紛戰,割據頻繁,政局動盪,皇帝似走馬燈地換,趙匡胤的家庭能夠平緩地長期處在禁軍將領的位置上,實在是相當不容易的。趙匡胤在這樣的官宦人家出生,自然也是讀過不少書,但趙匡胤是行伍出生,這可能是他的 軍人家庭的薰陶有關,也可能是他身處亂世,軍人在社會上更加吃香有關。趙匡胤自幼愛好武藝,練就一身好武功,騎射和拳腳均相當不錯,在武功方面有相當的造詣。據稱,還自創長拳,發明所謂的‘大小盤龍棍’。趙匡胤在20歲上下,參加後漢樞密使郭威的軍隊,從此走上了軍人的道路。趙匡胤作戰機智勇敢,得到賞識,很快升任禁軍的頭目。郭威的養子任開封府尹,趙匡胤就到他的手下當了一名軍官,從此,趙匡胤受到柴榮的信任。在柴榮當上後周世宗皇帝后,趙匡胤又重新回到朝廷禁軍。在後周與北漢的高平之戰中,趙匡胤奮勇作戰,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打敗北漢軍隊,有傑出的表現,受到柴榮的欣賞,被提升為禁軍的高階將領,成為柴榮的親信將領之一。後來,趙匡胤隨世宗出征南唐,進軍淮南地區。趙匡胤在渦口、清流關戰役中先後大敗南唐軍隊,然後攻佔滁州,招降天長守軍,再敗南唐軍隊於六合,屢屢立下戰功,顯示了他的卓越的軍事才能。趙匡胤因戰功升任殿前都指揮使、領匡國軍節度使,成了後周禁軍中少有的高階將領之一,時年的趙匡胤才30 歲,離他入伍參軍還不到十年。周世宗再次出兵淮南,趙匡胤率騎兵攻下濠州東北十八里灘南唐軍寨,順流而下攻佔泗州城,南岸攻楚州,在清口大敗南唐援軍。次年,趙匡胤又率軍攻佔楚州,在揚州南又擊敗南唐軍隊,南唐被迫割地就和。在淮南戰役中,趙匡胤戰功赫赫,又得到升遷。柴榮北伐攻遼,趙匡胤又率水路軍隊首領,在與遼國的戰鬥中又屢次獲得勝利,迫使遼守將投降,趙匡胤因戰功而升任殿前都點檢,這是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上皇帝之前的最高軍職。在未做皇帝的軍事生涯中,趙匡胤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為後周立下了汗馬功勞,自己也成為一位常勝將軍,並且受到快速的升遷。

  • 9 # 鬼馬2010

    將軍不敗罕見,但不是沒有。列舉幾位如下:

    一、孫武(約前545年-約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孫武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他在柏舉之戰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其著有鉅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他撰著的《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被譯為日文、法文、德文、英文,該書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二、吳起(前440年-前381年),衛國左氏人。 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及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魏國,他指揮魏軍屢次擊敗秦國,佔領西河之地,任西河郡守。在楚國時,吳起被任命為令尹,輔佐楚悼王進行變法,增強國力,擴充套件了楚國的疆域。前381年,楚悼王逝世後,因變法得罪守舊貴族,吳起慘遭殺害。

    著作有《吳子兵法》,傳於世,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唐肅宗時,位列武成王廟內,成為武廟十哲之一。宋徽宗時,追封廣宗伯,成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三、霍去病,西漢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

    霍去病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殲滅戰。十七歲為票姚校尉,率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兩次功冠全軍,封冠軍侯。十九歲時升任驃騎將軍,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萬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這是華夏政權第一次佔領河西走廊,從此絲綢之路得以開闢。漠北之戰消滅匈奴左部主力七萬餘人,封狼居胥。戰後加拜大司馬,與衛青同掌軍政。

    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僅二十四歲,陪葬於茂陵,諡號景桓,墳墓如同祁連山的樣子。

    四、王翦(生卒年不詳),字維張,頻陽東鄉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

    王翦率軍攻破趙國都城邯鄲,掃平三晉地區,攻破燕國都城薊,又消滅楚國。王翦與其子王賁,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開疆擴土的最大功臣。因功績卓著,拜太師,封為武成侯。

    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王翦領兵攻打趙國的閼與,王翦領軍只十八天,便令軍中不滿百石的校尉回家,並從原軍隊的十人中選出兩人留在軍中,結果所留下來的都是軍中精銳。王翦就用這支士氣很高的精銳部隊攻下了閼與,同時一併攻取了趙的九座城邑。

    秦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王翦從上郡發兵,準備一舉攻滅趙國。結果遇上了趙國的名將李牧,相持一年多的時間。王翦採用反間計,除掉李牧,勢如破竹前行,大敗趙軍,並殺了趙軍主將趙蔥,攻下趙國的都城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原來的各處土地入為秦地,成為秦郡。

    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荊軻刺秦失敗,秦王政盛怒,派王翦領軍攻燕國。燕王喜和代王趙嘉聯合抵抗秦軍,燕代聯軍由燕國的太子丹統領,最後在送別荊軻的易水河邊兵敗。王翦乘勢攻取了燕都城薊,燕王喜逃到了遼東,燕國也名存實亡了。

    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王派王翦之子王賁攻打楚國,大敗楚兵 。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王賁率軍迅速北上,進攻魏國,最後用黃河、大溝水淹大梁城,城盡毀。魏王假投降。接著王賁又平定了魏國各地,設魏地東面為碭郡。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王翦領兵伐楚,大軍抵達楚國國境之後整整一年堅壁不出,六十萬士兵都囤積起來休養生息,甚至每天比賽投石以作娛樂。項燕的四十萬楚軍因為兵力相對較少而不敢強攻,一年後終於按捺不住,正當楚軍在往東調動之際,王翦就率兵出擊大破楚軍,殺項燕於蘄,一年多後又俘虜楚王負芻,平定楚國。隨後王翦又南征百越,取得勝利,因功晉封武成侯。

    五、白起(?—公元前257年),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人,他是兵家的代表人物,秦國的名將,中國傑出的軍事家和戰略家。可以說他為秦朝的統一立下的汗馬功勞,他一生打了70多場戰,無一敗績。

    伊闕之戰,大破魏韓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

    後秦軍圍攻邯鄲,久攻不下。秦昭襄王令白起出徵,白起病重,未能立即啟程。不久秦軍兵敗,昭王更遷怒於白起。白起帶病上路,行至杜郵,秦昭襄王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

    白起是繼孫武、吳起之後的,又一傑出的軍事家、統帥。白起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後位列武廟十哲。

    他的著作《白起兵法七篇》、《神妙行軍法》。白起一生無敗繼,準確的說是37年戰鬥生涯都是全殲對手,比其他的那些人牛大發了,只是因為儒家思想作祟才被各種貶低。

    六、韓信(約前231年-前196年),泗水郡淮陰縣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漢初三傑” ,“兵家四聖”,古代“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秦末大亂之際投奔項梁、項羽,未得重用。轉投劉邦,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經蕭何保為大將,制定“漢中對策”,申軍法 ,設還定三秦之計。劉邦兵敗於彭城後,韓信先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後平定魏國,請命北伐拿下代國 。

    劉邦收其精兵後,背水一戰,擊敗趙國 ,派人降服燕國。支援劉邦以及清除項羽派往趙國的奇兵的同時,平定剩下的趙國城邑。

    劉邦成皋兵敗奪其精兵後,奉命攻打齊國,全殲龍且二十萬楚軍。

    韓信攻打楚國,項羽與劉邦簽訂鴻溝協議。 後劉邦聽從張良、陳平計策,撕毀鴻溝協議。

    漢五年,帶兵會師垓下,圍殲楚軍。

    項羽死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因人誣告,貶為淮陰侯。 呂后與蕭何合謀, 誘殺於長樂宮鍾室,夷滅三族 。

    “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時人對其的評價。作為統帥,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擊齊,滅楚,名聞海內,威震天下;作為軍事理論家,聯合張良整理兵書、序次兵法,並著有《韓信兵法》三篇。

    七、李靖(571年-649年),字藥師,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人,祖籍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縣)。隋末至初唐時期傑出的軍事家。

    李靖初仕隋朝,後效力唐朝。隨秦王李世民進擊王世充。武德三年(620年)輔佐趙郡王李孝恭,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即消滅了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南梁。因其戰功卓著,李淵詔封他為上柱國、永康縣公,後直指丹陽,掩襲輔公祏的巢穴,江南悉平,並招撫嶺南諸部 。

    武德八年(625年)突厥頡利可汗率十餘萬人越過石嶺,大舉進犯太原。李靖為行軍總管,統率一萬多江淮兵駐守太谷,突厥來勢兇猛,諸軍迎戰多失利,唯李靖軍得以保全。

    貞觀三年(629年)以定襄道行軍總管總統諸將北征,以精騎三千夜襲定襄,使頡利可汗部驚潰,又奔襲陰山,一舉滅亡東突厥,使唐朝疆域自陰山北直至大漠 。因功拜尚書右僕射,成為宰相,獲封代國公。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終年七十九歲。諡號“景武”,陪葬昭陵。唐肅宗時配享武成王廟,位列十哲 。

    李靖一生征戰數十年,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他的治軍作戰經驗,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古代的軍事思想和兵法理論 。著有《六軍鏡》《衛公兵法》等多部兵書,多已失傳。

    八、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書法家、抗金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曾先後四次從軍,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1140年,他揮師北伐,大敗金軍,逼近北宋故都開封,後被誣陷入獄。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嶽武穆武功蓋世,終身未遇對手。早年岳飛參軍後在黃河率100人,斬殺敵軍大將,打敗數千金軍,此後又屢立軍功,獲得提高,效能於抗金名將宗澤帳下,率800騎與突襲東京的王善部聲稱50萬匪軍激戰,斬敵數員大將,使敵軍心不堅定,全線崩潰,後再敗王長於青河。還曾率50餘騎,打敗戚芳部5000餘人,在鎮壓曹成部的戰鬥中收服了聞名勇將楊再興;鎮壓楊麼起義,岳飛軍還未到,黃佐等將領已紛繁請降,“郾城之戰”中,身為統帥的岳飛更是身先士卒,親身帶40人闖入敵軍陣,殺敵很多,撼動敵軍陣角。

    九、戚繼光(1528-1588),字元敬,號南塘,諡武毅。漢族,山東登州人,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戚繼光從驅逐倭寇,到打擊蒙古,堪稱傳奇,抗倭時戰損比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79。在北方抗擊蒙古時首創練兵實紀,堪稱現代練兵的鼻祖。首創使用火器,包括火炮,火銃,弗朗機,以及帶有裝甲的戰車配備火炮 弗朗機的古代坦克,來抗擊遊牧騎兵的戰列。火器在其軍隊配備之高。實屬罕見。在中國歷史上首次終結了騎兵作戰的名將。從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到北方邊塞打擊蒙古,大小戰役無一敗績。

    著有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兵書,還有《止止堂集》及各種奏疏傳世。同時他改造了城防設施,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極大地提升了明軍戰鬥力。

    十、王陽明:(1472-1529),本名王守仁,明朝傑出的的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

    王守仁用兵“詭異”、獨斷,素有“狡詐專兵”之名。

    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守仁被擢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贛汀漳等地。

    當時,南中地帶盜賊蜂擁四起。剽掠各處府縣。王守仁到任後,掌握了盜賊的動靜。隨後他傳檄福建、廣東會兵一處。正德十二年正月,王守仁率領精銳在上杭屯兵,假裝撤退,出敵不意進攻,連破四十餘寨,斬殺、俘獲七千多人。七月,進兵大庾。十月,克左溪、橫水,破巢八十四,斬殺、俘獲六千多人。隨後師還贛州,討伐利頭的盜賊,斬殺兩千多人。王守仁率領書生和偏裨,蕩平為患數十年的盜賊,附近的人都驚呼守仁是神。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訊息傳到北京後,朝中大臣震驚不已,只有王瓊卻十分自信地說:“王伯安在江西,肯定會擒獲叛賊。”

    王守仁假裝傳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處張貼假檄迷惑宸濠,聲稱朝廷兵十六萬,準備進攻寧王的老巢南昌。為爭取時間集結軍隊,又寫蠟書讓朱宸濠的偽相李士實、劉養正勸宸濠發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洩露給宸濠。此時,李、劉二人果然勸宸濠進兵南京,宸濠大疑,按兵不動。

    王守仁大軍已集結完畢。宸濠精銳都前往安慶,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虛,守仁率兵攻打南昌,宸濠回兵救南昌。最終雙方在鄱陽湖決戰,經過三天的激戰,寧王戰敗被俘,寧王叛亂歷時35天后宣告結束。

    嘉靖六年(1527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嘉靖下詔讓守仁總督兩廣兼巡撫。盧蘇、王受早就聽聞了守仁平定盜賊和叛亂,十分害怕,投降了守仁。

    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王守仁率湖廣兵抵達南寧,叛軍聽聞明軍抵達,均逃匿深險之中。湖廣兵皆偃旗臥鼓馳馬抵達,與明軍一同突進,四面夾擊。叛軍大敗,退守保仙女大山,據險結寨。官軍攀木緣崖仰攻,連連攻破油榨、石壁、大陂等地,直擊斷藤峽。隨後王守仁密檄諸將移兵剿仙台等賊,分永順兵、保靖兵各自進剿。叛軍退守永安力山,仍然被王守仁圍困的大軍打敗,潰軍為副將沈希儀斬殺。至此,斷藤峽叛軍幾乎全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單位“存在感”低,不受領導重視,我該辭職嗎?